本文最早于 2020 年 3月 11号发表于笔者的公众号。
1/ 人们遇到棘手问题时,直觉反应往往是加大马力继续强攻,把自己搞得悲壮不已,但没啥用。从更高的视角看,大部分路径都是死胡同或者非最佳选择。可行的策略,应当是不带预设立场,不断增加和外界的信息连接,这样尽可能接近甚至参与全球最优解的生成。这实际上就是摩尔定律真正的发展规律。这个话题,可以参见我的老文章
“王川: 为什么摩尔定律一直没死, 但人们还会继续预测摩尔定律要死”
2/ 冥思苦想一些问题,尤其是战略问题,如果觉得没有进展的话,最好的方法是多读书,这相当于自然而然的引入一些新的外在的变量,然后发现想不通的问题有可能在别的地方联通。更好的办法是读一会书,再去打打太极拳,一打拳,大脑一放松,不再专注某个狭隘的角度,很多清奇的想法就冒出来了。
3/ 大部分时间在做执行和重复度比较高的工作的人,没机会接触新人新思想,没时间去向外探索,因此很难获得这种愉悦感,这对身心健康有很大害处。
4/ 读书的快感在于把一件事情搞清楚。如果一个话题你以前百思不得其解,而读了一本书后豁然开朗,这种快感就极为强烈。这个愉悦感是在底层自然产生的,胜过各种补药和虚妄的心灵鸡汤。而一个你已经比较清楚的话题,如果书的内容不能带来更多有效信息,就会觉得枯燥无味。所以,书的价值,部分取决于读者的知识结构。
5/ 知识结构的维度越高,越有可能和有价值的信息联通,产生连贯的逻辑,和那种茅塞顿开的快感。有人说,“知识的增量是其存量的函数 ”。每本好书,都是打开通往新世界的一道门,一扇窗。
6/ 非理性大脑 (limbic system) 有时可以比理性大脑提前预测感知一些趋势。比如有时遇到困难,意识到前面的某个路被堵住了,还没完全想清楚的时候,这种焦虑就已经影响到自己的情绪,让人感到不舒服了。
7/ 反之,如果在读书中有新的发现,意识到未来增加了很多全新的选择,理性大脑还没完全梳理清楚这个逻辑的时候,非理性大脑已经开始庆祝,多巴胺爆表,大脑不由自主地充满喜悦。这是个可以不断重复的,很有意思的现象。
8/ 从自己感兴趣的书开始慢慢读,如果读了五到十分钟还不觉得有趣就放下,也许以后再回头来读。读着读着你就会发现自己的认知慢慢螺旋式上升,像爬山一样,视野慢慢开阔,渐入佳境。读电子书做这种切换,比纸质书方便多了。
9/ 切换并不意味着放弃,而是说先去寻找更有趣,有动力的事去做,以后还可以再回来。很多人爱鼓吹渲染一种悲情壮烈死磕的学习工作精神,并以此互相激励忽悠,这是极为愚蠢的,迟早要把自己给磕死的。这就好似爬山时,坚持要垂直向上攀登,而没有意识到螺旋式慢慢上升,才是普遍现象。再说人的耐心是有限的,生活没有乐趣,天天那么悲壮地死磕有啥意思?
10/ 山上的视角有这么几个好处: 第一,全是原始的未被篡改的数据,尽收眼底。第二,马上可以认出一些关键物体,比如建筑群,公园,湖泊,山丘,商场等等。第三,马上可以知道所有这些不同物体是如何连接的。站的高,视野开阔,底层各个节点之间的关系,连接机制,哪里不通,哪里可通,哪里有什么样的资源,一览无余,尽收眼底,这时再情不自禁地来一句张宗昌老师的“大炮开兮轰他*”,曹孟德老师的“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11/ 本质上给人带来愉悦感的不是物理高度,而是高度带来的巨大的视野宽度,所有的事情一览无余,这是在底层很难看清的。但如果眼前有山丘挡住大部分视野,那马上也会很不爽,即使位置很高。
12/ 据传马云老师说过这句话,“登上山顶的人看到的景色都是一样的,只有在山腰上才会有各种各样的观点。” 但是我们对经济,社会还有很多事物的理解宽度和深度,远远不如这种登高望远所获得的视角。
13/ 直到过去十五年, 随着移动互联网,电子书,网络视频,和社交媒体的迅速普及,普通人的信息搜集和处理能力大大提高。
14/ 以读书为例,我的 kindle 上现在有接近一千本电子书,每年购买 200-300 本。普通的纸质书,一个大书架装个两百本就很多了。以前电子书不普及的时候,一年买四五十本就很多了。所以这是五倍的提高。
15/ 电子书可以任何时候,任何地点打开手机或者 iPad,laptop 就可以看, 可以看书的时间比纸质书,至少增加三倍。我可以三秒钟内在书内搜索某个关键词。根本不需要传统纸书的索引。而且索引很多时候是不全的。这个提高是五到十倍。
16/ 我可以查找别人在书上划的重点,自己划的重点。而纸质书根本看不到别人划的重点。
17/ 我可以对书中某个话题同时查询谷歌,维基百科,YouTube,推特,微博,微信公号,交叉验证,补充知识。传统媒体做不到。
18/ 我可以就某个内容写个总结和评论,通过各大社交媒体发布,迅速获得各种反馈,获得更全面真实的视角。传统媒体很难操作,反馈极为缓慢。
19/ 从计算机科学的角度看,这就是电脑的智能化: 更多的内存,零延迟,读写速度更快,读写成本更低,外部连接的网络节点更多,承载更多的新应用,反馈更多更迅速。
20/ 亚马逊上的书约有三千两百万本,电子书一百二十万本 (2014年的数据)。一个普通书店里罗列的书籍,有一万本就不错了。这个差距是一百到三千比一。如果你的信息来源比别人丰富一百倍以上,这是压倒性的优势。省掉到书店里的交通费用和路上的时间,够买和读好多本书了。还有什么别的地方,可在源头上低成本地获得如此压倒性的优势?
21/ 假设绝大部分小说诗歌童话之类的书籍 (fiction)不值得阅读, 这类书占一半。剩下的非小说类别的书籍(non-fiction)六十万本,再假设这里面只有百分之一的书贡献绝大部分价值,那就只需收藏六千本电子书差不多够了。
22/ kindle 的一个好处是可以先提供免费的一两章阅读。一个高效的方法是,先选择你感兴趣的议题,比如说技术史 (technology history), 顺藤摸瓜调出十几本书来,每本书花两三分钟看看第一章,再决定是否有兴趣购买。这样一方面避免浪费,另外强迫自己确实阅读一点内容,而不是自欺欺人,买了后就束之高阁。除了议题外,针对某个作者顺藤摸瓜,读到更多更有趣的内容,或者在读的过程中,发现更多新的有趣的你从来不知道的事情,都是自然而然的收获。
23/ 意识到进一步大幅度提高自己的有效方向,是把每年购书数量加码,提高到一年五百本以上,争取这五百本的选择可以覆盖最优秀的,有代表性的,多样化的书籍。这其实也就是平均每天不到两本。
24/ 多年前在合肥破旧的通宵教室啃一本书,John Jackson 的经典电动力学,一头雾水,啃半天啃不动,对作者恨得咬牙切齿。如果今天给那时的自己出主意,就是赶快放弃,换别的书看。还有当年用 c 编程,搞了半天 malloc 老是搞不定,老出现 segmentation fault, 也是让人暴跳如雷。幸好现在的程序员大多都不用管这些底层细节了。
25/ 与其花时间努力研究如何捏柿子,不如满(虚拟)世界跑,系统地,大规模地,源源不断地获得软柿子来捏。而读书的过程中,一方面会潜移默化地丰富自身知识结构,提升丰富捏柿子的技巧;另一方面会增加自己知道的软柿子的选择。如果一个柿子捏了几分钟捏不动,不要犹豫,换一本书,去找下个软柿子。
26/ 反思过去各种挫折的时候,意识到挫折的本质实际上不是努力不够,人不够聪明,而是信息不足。信息不足的时候,人们往往无法意识到自己真正的短板,在于信息不足!信息不足,选择就很少。选择少,意味着费牛劲试图解决一个完全错误的问题,很长时间没啥进步,内心痛苦而愤怒。但以过去的物质条件,实际上很难突破这种信息不足的困境。而现在一切都变了,信息是海量的廉价的。就等着有心人去开拓。
27/ 没有通过读书读史建立的全局视角和跨越长时间的视角,凭个人经验总结的原因和方法论会有大问题。很多跨越十几年,二十几年或更长的历史经验教训,只能从书里面找到。尤其是那些短期局部,看上特别有道理有诱惑性欺骗性,但长期全局,可能造成重大的甚至毁灭性损失的陷阱。这种教训,如果要靠亲自吃亏去学来,那代价是无法承受的。
28/ 有学者估算人类历史上死去的人和现在还活着的人的比例是十四比一。但是最大的问题是死去的人无法说话,所以那十四分之十三的宝贵经验教训很难不失真地留存,传给后人,这大概是为什么我们很难吸取历史经验教训的主要原因吧。只有在读书读史的过程中,才可以发现一些蛛丝马迹。类似的,爆仓的基金经理,也很少说话,大多悄悄地黯然退去。然后下一波不知天高地厚的新人,又会重复他们的错误。
29/ 反之,有些短期看上去很不起眼,但最终厚积薄发的现象和机会,为什么自己抓不住,这里面有哪些反直觉的逻辑,要看很多书,很多历史案例,多角度,长时间跨度审视,才能抓住本质。而这些道理要靠自己亲身体验,花几十年折腾去悟道,很困难,很缓慢。
30/ 读得越多,越意识到以前自己没有搞清楚,或者感到很模糊困惑的事情,早有前人总结出了各种理论模型,和各类解决方案,马上可以借鉴,拿来就用,非常惬意。而这种认知的提高,又能让自己有更强的能力,理解和洞穿以前没看懂的问题,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31/ 战略优势来自于从不同角度,维度,尺度洞察真相,看到别人没看到的东西。每本好书都是这种工具的积累。有趣的是,你觉得理所当然的事情,而你原来的朋友因为缺乏这种思维工具怎么解释也无法理解,人和人的差距就是这么拉大的。
32/ 阅读量大才能找到软柿子捏,找到正好可以提升自己知识结构,马上有用的东西。否则数量太少,有些内容晦涩或者暂时和自己知识结构不匹配的东西,读起来很困难也不愉快,很容易卡壳和丧失动力. 软柿子常常在想不到的地方出现。所以,开放多样化不带预设立场的信息渠道非常关键。没有预设立场,比有预设立场的人,存在巨大竞争优势。
33/ 人如果一天不读新书接触新思想知识,大脑就会内卷化。这里内卷化可以理解为同样一些想法思绪毫无新意地翻来覆去,浪费能量,人毫无进步,偏执顽固而不自知。一个地方的人如果不向外探索,开辟大量新的物理空间,也会内卷化,大家在红海市场里痛苦地玩零和游戏。
34/ 内卷化世界的人爱装 b, 把一些底层逻辑本来很简单的事情,云山雾海绕来绕去,讳莫如深。外卷化的世界,逻辑简单清晰,干柴烈火,大家都很忙,有很多活要干,有很多新的空间要去探索。
35/ 内卷化的世界,会把各种约束和习惯当成理所当然,而只有在引入外界变量和增量发生巨大改变后,才会意识到当初的习惯和思维,何等低级可笑。对内挖潜是有限的,向外建立新连接引入增量是无限的,甚至指数增长的。
36/ 人的焦虑,本质是是来自低维度的认知,以为某些障碍自己一定必须要努力跨过去,然后心急火燎。而多读大量多学科的书籍,可以不断低成本地发现新的维度,让自己轻松绕过一些单维度上的障碍。这个过程没有上限。
37/ 长期在不同维度上收集各类信息,当积累的信息密度过了一个临界点,就有大概率把原来不相干的事情联系在一起,对复杂真相形成一个全面的整体化的认识,恍然大悟。否则很容易被他人精心设计的圈套或假象,所长期误导而不自知。这本质跟魔术师的表演是一个道理,魔术师只把某个角度的现象暴露给观众,观众的注意力被引导而不自知,然后盲目相信魔术师的法力无边,自愿成为被收割的对象。
38/ 每每识破这类魔法和假象后,常发”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徒增笑耳”的感叹。同时又意识到,还有多少自己仍被蒙在鼓里的假象和错觉,等待着被看穿被识破。
39/ 美国发明家,图灵奖获得者 Douglas Engelbart 有名言:“我们变得更好之后,我们就能更好地变得更好。而当我们能更好地变得更好之后,我们也就能更快地变得更好。”
40/ 而现在,再也没有比一年读五百本书更实用的方式,让自己低成本地,更快更好地,每天高潮迭起地,变得更好了。
41/ 而这个发展趋势绝不止步于此,可以想象以后脑联网发展成功,几分钟内可以把整个美国国会图书馆的藏书装入大脑内存,并且多个大脑在开放网络上互联,那时再来看现代人的学习方式,也许就和人看草履虫是一个感觉。可以参见笔者的老文章: “王川:脑联网即将带来的智能大核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