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FM – 关于投资俱乐部的使用说明
九十年代笔者在学习 UNIX 操作系统时,遇到一个词叫做 RTFM ( 据称是英文 Read The Fine Manual 的缩写) . 因为新人对于系统的使用总是有各自各样的疑惑和不懂,老人每次都要重复解释,会觉得很烦,所以会告诉新人去读说明书,就是 RTFM 。
投资俱乐部的微信群从 2015年二月开始,已经有接近十年的运营历史。组建这个群的目的,是因为我觉得对自己研究和理解金融世界,非常有用和必要。可以参见笔者的老文章
加入俱乐部的费用 2025年 1月 1号之后将提高到:一次性注册费一万四千美元,再加第一年年费七千美元。会费未来还会不定期继续上调。
这个俱乐部的价值,对于合适的人而言,会超过斯坦福商学院。九年之后 (2033年),如果入会的费用超过斯坦福商学院一年的学费,我不会奇怪。欢迎理念契合,有独立视角和思考的朋友直接和我联系,申请加入。
有意申请加入者请点击这个链接和我直接联系。
作为群主,我分享一下从我的角度看,如何从本群的讨论中获得更大收获。这个使用说明,后续将会不断更新。欢迎提出你的宝贵意见。
1/ 可以把本群当作一个学校大食堂。这里有来自全世界各地各行各业的精英,一百多人乱哄哄的聚在一起,吹牛聊天,交换从各自行业/地区/角度 传递过来的小道消息和观点。
2/ 每个月会有几次固定时间段,有特定的人在这个食堂里和大家专门讲一个特定的话题。
3/ 当然加入这个学校的人,都是经过群主做过一定甄别,并且缴纳了昂贵的入会费用才进来的。大家都是有一定实力和主观能动性的,所以这和完全没有门槛的公共场所有很大区别。讨论的气氛整体比较友好,有建设性。
4/ 因为大家背景有很大差别,所以很多时候鸡同鸭讲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你和群里一半以上的人,无法顺畅有效的沟通,这是正常的。原因是思维模型不同,知识阅历不同,观察角度不同,利益诉求不同,等等。如果你因为鸡同鸭讲的情况,感到有挫折感,那就没必要了,要调整一下你的期望值。关键在于寻找群里 20% 的 (也许更多,也许更少,因人而异)的对你有价值的信息,和你有互补关系的潜在合作伙伴。
5/ 有的时候群里不同人同时讨论两个不同的话题,阅读时可能会觉得被打断,不舒服。这很正常,习惯就好了 (只要不是大段文字的刷屏就好).因为感觉不舒服而去单独拉小群,操作上效果不好,因为小群往往人气不旺,而大部分人还是喜欢在人多热闹的地方讨论,而讨论热闹才会吸引更多人参与讨论。
6/ 当别人和你的观点不同的时候,不要马上想着去和他争论输赢。想想他是否掌握了你没有掌握的信息。如果有,就学习;如果没有,可以分享你这边掌握的信息,但不必劝人改变观点。
7/ 成年人改变观点是很困难的,即使有对其观点证伪的证据。自己争取有错就改,但不必期望其他群友可以做到这点。
8/ 避免感性的宣泄情绪。能让你有所提高的东西,往往是让你不爽的甚至有一定痛苦的。情绪对于投资回报的作用往往是负面的。
9/ 讨论时多引用客观数据。亲自搜集客观原始数据,是形成正确思维模型的关键之一。我自己的体验是,亲自花时间研究搜索原始数据之后,自己的错误观点就自然而然地改变。但妄想不花功夫,伸手向别人要个简单的结论,企图这样获得长期投资成功,是不可能的。因为没有底层的知识基础,遇到市场波动时,你的大脑完全没有定力去坚持住。这和打拳平时要练基本功,做肌肉训练等等,本质是一个道理。
10/ 好的投资许多时候一点也不刺激,更多时候是非常平淡无趣,或者要承担一定波动/浮亏/心理压力,然后突然就赚钱了。以寻求刺激和新奇为导向,往往对投资回报会有负作用。不要期待在本群获得新奇有趣的刺激,或者心灵鸡汤的安慰。更多的时候可能是激烈痛苦反复的争论,和大量看似无趣繁琐的信息。
11/ 群里的专题讨论的文字记录,和每周讨论的周记,现在都在 qq 群里,可以自己去翻看。但是要花时间去耐心读。有的时候回去读几年前的文字,会觉得很有意思,尤其是发现自己以前哪些预测是错误的,有助于理解自身的偏见。
12/ 在群里获得收获的第一个角度来自于获得更多第一手的信息,对周围世界有更客观的认识。比如说,隔行如隔山,对某个行业或者公司不了解,看了媒体的报道之后觉得非常高大上;但是行内人几句话点播一下,才意识到这里面有很多问题,远远没有吹的那么厉害 。
13/ 另一种反面情况是,某个被媒体黑的很厉害的公司或者行业,你和内行人交流之后,发现里面有很多道道。发现这个公司有很多竞争优势,被外人误解,被肤浅的媒体歪曲,等等,这就是机会。
14/ 媒体上释放的各种消息,很多是利益相关方想要你看到的消息,往往是不全面的,扭曲的,有倾向性的,甚至完全虚假的。这个群是一种让你接地气的渠道,有可能获得各行各业的从业者的第一手的信息。
15/ 最有价值的时刻之一,来自于你在吸收大量客观第一手信息之后,修正了以前基于直觉偏见的错误观点,并且因此抓住了新的大趋势。正是因为达到这一步如此不容易,以至于很多人一直无法抓住这个就在眼前的机会, 和你的差距越来越大。这个笔者在特斯拉,亚马逊和比特币的投资上都有切身体会。相信在未来类似的机会还会不断涌现。
16/ 在群里获得收获的第二个角度,来自更快的和一些群里的行业的顶尖高手直接建立起联系。有些群友只是一味的潜水旁观,很少发言,实际上这样错过了利用群内资源的大好机会。
17/ 微信上正确加人的姿势:做个基本自我介绍,名字,机构,行业,所在地。自我介绍时尽量不要用一些行外人不懂的冷僻的字母缩写。在没有详细自我介绍之前,不要做伸手党,不要上来就问一些你只要花五秒钟就可以提问,而对方要花五分钟来解答的问题 (诸如”你觉得 .. 如何如何, 你怎么看.. ” ) 很多时候群友是否愿意用举手之劳来帮你,完全取决于你的态度,取决于你是否按照对方的角度思考。如果在自我介绍时,可以详细介绍你的特长,你能带来什么价值,你就超过 95%的人;如果你事前有花时间了解对方的背景和经历,并且因地制宜地提出一些可以给对方增加价值的具体建议,那么你就轻松超过世间 99% 的人了, 你获得回馈的概率也就大很多。
18/ 有群友和我反馈,私下里加别的群友,然后在一些商务拓展过程中,获得对方的举手之劳的指点和引荐,让自己少走很多弯路。所以要想发掘本群潜力,要主动和其他人连接,多思考如何给对方增加价值。在群内多输出有价值的信息,让别人知道你的存在。
19/ 在群里获得收获的第三个角度,在于了解一些你完全不知道的行业和人群, 理解了不同的思维模型和观察角度。把这些东西连接起来,发现你可以做一些完全意想不到的事情,然后创造价值,获得价值。这是一种可遇不可求的东西,叫做所谓 意外好运气 ( Serendipity )。要制造这种机会,必须要保持开放心态,去吸收新知识,同时多输出,不要有特别明确的目的, 不要把自己限定在一条特定的路径上。
20/ 提升认知的一个重要方法,是设身处地的,长时间的直接体会某个应用场景。著名计算机科学家 Alan Kayes 曾经说过,“观察问题的角度,价值至少八十个智商点”。很多东西逻辑并不复杂,但需要克服畏难情绪和懒惰,放下身段亲自体会应用场景,获得新的观察角度后,很多原来大惑不解的问题:比如谁是这个场景里出钱最多的人? 他为什么愿意支付高额溢价?他获得了什么样的受益?谁在这个场景里拥有垄断性的强势地位?等等,马上就非常清晰了。可以参见我的老文章:
21/ 能否挖掘出这些价值,取决于你花费的时间,和自己的努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