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ne 2022

王川: 论熊市投资者的自我修养

美国股市的标准普尔500指数,2022年六月十四号收盘在 3735点,从一月份的最高点下降了接近 23%,已经进入熊市。以下文字来自笔者 2019年四月在内部投资群里做的分享,略有删改, 现公开发表。

===================

先给大家推荐几本书:

作者 William Bernstein:

1)Rational expectations, asset allocations for investing adults ;

2) Master of the word: How media shaped the world from the Alphabet to the Internet。

这个作者很有意思, 1948年生,原来有化学和医学博士学位,做神经科的医生。后来八十年代开始专注自己的投资,然后写了不少投资和资产配置方面的书籍。我最近读了他的一系列书籍,觉得有些观察非常深刻,有比较大的共鸣,和自己过去二十多年的实操经验比较接近,所以拿出来和大家分享。

今天分享的提纲是, 总结一下就是:

资本市场,坏的时候要比想象更坏,要坏很多。

Bernstein 原话:为了应付这种最坏的情况,你必须有 “耐心,现金和勇气”, 按照这个顺序。(you must have “patience, cash and courage” and in that order. )

(1) 究竟会有多糟糕?

我在大约两年前,曾在群内做过分享,关于美股指数投资 (如 S&P 500 指数基金) , 二十多年来长期年化回报在从 9-13% 之间。

大的指数基金如 SPY 等, 有个内在的优势,它会自动调整仓位,优胜劣汰, 把坏公司踢掉,好公司加进来。所以如果你没有客观不带感情色彩的调整仓位的能力,那还不如买指数基金。

有些人会说,既然指数基金长期回报这么好,那我就闭着眼满仓指数基金,  什么都不管,长期持有好了。实际操作上没有那么简单,指数基金也会有 50%甚至更高的价格下跌,如果你资产缩水这么多,内心可能崩溃,可能会不断质疑“长期持有”这个理念的有效性,然后因为生活压力,往往在最不利的时间,把仓位平掉了。

很多人完全高估了自己对于风险的承受能力,嘴上说理解了,即使市场下跌 50%, 也不会慌,但实践上, 真正到这一天,还是会慌。大家都有这个阶段,这基本上就是人性。

风险有多种定义,在学术界,风险被定义为股票的波动率, 所谓 standard deviation. 这个模型有一个重大缺陷,就是在最坏的情况下,不能准确描述实际情况。

William Bernstein 对风险的定义,就是“在最糟糕的时候,最糟糕的回报” (bad return at bad times) 。

这个糟糕的定义,不是说世界末日来临,而是指市场出现价格严重失衡扭曲的现象,可能扭曲程度和持续时间超过大家想象,即使长期仍然看好,但大部分人无法在这种冲击中生存,无法坚守正确的策略。

糟糕的可能性有几类:

第一类,长时间的通货膨胀, 导致现金和债券相对贬值,股票也相对表现不佳。这在美国七十年代, 中国四十年代,德国二十年代还有很多拉美/东欧/中东/东南亚等国家都有发生。

第二类,长时间的通货紧缩,经济萧条,股票损失一塌糊涂,很多债券违约赖账,只有少数政府债券回报不错可以保值。这在整个西方世界三十年代,2000-2003年, 2007-2009 年间,日本过去三十年,都发生过。

第三类,属于政府通过税收或其它政策,强行剥夺或者低价赎买公民资产, 还有战乱, 等等, 这在全世界范围内,过去一百年也常有发生,但这个就不在今天讨论范围之内。

除了美国股市 1929年 – 1932 年期间指数下跌 90% 的 大熊市,大家熟知的 2001-2003 年美国的熊市,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外, 过去五十年还有:

1/ 还有 1973年初到 1974年底, 因为中东的战事和石油危机,美股大盘下跌 48%, 整个西方世界股指下跌大多超过 50%。

2/ 1987年十月, 美股大盘一天下跌 22%, 从八月高点到十月最低点,大盘下跌 34%。有些小的券商因为这个巨大波动而一天内就破产。

3/ 2010年五月六号美股的 flash crash, 道琼斯指数十分钟内下跌一千点, 有些 ETF 流动性突然消失,几分钟内下跌 20%, 30%, 甚至 40%,虽然半个小时后大多反弹回来,但 很多投机者设了 stop loss order, 结果瞬间就被强平收割了。至于期货炒家,裸卖 option 的玩家, 更是几分钟内就玩完。

4/ 瑞银的有个指数基金,代码 XIV, 是做空波动性的策略,之前一直表现不错,看上去是白捡的钱,2018年二月六号,两天之内下跌 93%。最后这个 ETF 几天后 清盘。

5/ 2011 年 瑞郎突然对欧元贬值, 2015年又突然对欧元升值 (期货市场瞬间上涨 30%), 把一些几十年的老店和基金一天内,搞破产关门。

6/ 日经指数从 1989年历史最高点 38957, 一路下跌到 2003年的 7800 点,十四年下跌幅度达到 80%。

7/ 香港恒生指数从 1973年初的 1800点以上,一路下跌到 1974年十二月的 180 点以下,两年之内下跌 90%, 到 1980年底时才回到1973年的新高。1997年八月,香港恒生指数最高到 16860 ,  到 1998年八月最低时跌到 6500 点 (P/e 比值只有八倍),当时国际炒家放风,想通过同时做空股市和汇市,把指数打到 4000 点, 结果最后香港政府八月份直接从 6700 点开始出手干预买股票,终于挽救了危局。没有精神物质准备的投资者,在这种环境下根本没有办法挺住。

8/ 台湾股票指数,87年初还是 2300点,后涨到 1990年初最高的 12495 点,涨幅达六倍之多。两年内又跌回三千点以下, 跌幅接近 80%。将近三十年后,现在股指在 10641 点, 还没有超过三十年前的最高点。过去三十年内,台湾股指下跌幅度超过 40%的熊市有五次。

9/ 上面列举的都是指数, 很多个股在危机时下跌幅度达 80%, 90%, 95%甚至更多, 还有第三世界国家的各种经济危机股灾,更是司空见惯。

没有任何人,即使是最高层的人,或者自以为掌握全面信息的人,可以准确预测短期的走势。最近的例子,即使是美国财政部长  Hank Paulson, 在2008年九月份让 Lehman Brother 破产时,也没有预测到这个做法会导致 commercial paper market 突然冻结,引起全球金融海啸,整个市场指数半年后下跌将近 50%。

凡是投资上的新手,不管以前在别的行业有多成功,不管有多少钱,遇到一次这种熊市,因为心理上/思维模型上/资金上没有准备,很容易把一辈子的积累,短时间内全部亏光。而且在别的行业上的成功者,会有一种大干快上雷厉风行的心态,运用到投资上,往往会有反效果。

(2) 投资者的分类

伯恩斯坦把参与市场的投资者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简单粗暴型,跟着消息炒作,往往在牛市接近末尾时大买,到底部时恐慌卖掉。这是没有经验的投资者的典型特点。

第二类是简单成熟型,有一定资产配置策略,市场跌了就去捡便宜, 高了就会卖掉一部分。他们读了很多书, 好比飞行员接受培训,运行了飞行模拟器很长时间。但是如果真正极度恐慌的大熊市,原来以为自己可以守住,但也会惊慌失措,然后被迫抛售卖掉。这就好像飞行员的新手,真正去开飞机时,遇到非常极端的紧急情况,无法控制情绪,飞机坠毁。大部分稍微有些经验的投资者,属于这种类型。没有亲身经历过一个,甚至两个完整经济周期的人,都不能说自己在实操中可以经受熊市的考验, 都只能说还是在飞行模拟器上玩。即使在 2009年市场大跌 60%时的情况下勉强生存下来的投资者,如果下次来一个下跌 70%, 持续时间更长的熊市,也同样可能出问题。

大部分情况下,市场波动率比较小,在一个平衡点附近温和的波动,大家都是低买高卖,皆大欢喜。

实践上, 大家完全高估了自己心理上 (tolerance) 和实力上 (capacity) 对风险的承受能力。

这里面最微妙的一点,就是, 大部分人口口声声说 “别人恐惧时我贪婪”, 当市场下跌 5%, 10% 时这么说,不断买进, 但是市场下跌 20%, 30%的时候,就开始自我怀疑。当市场下跌 40%, 甚至 50%的时候,大家都因为子弹用光,集体恐慌抛售,原来言之灼灼的逻辑和理性全部抛在一边,已经没有贪婪的本钱了,想贪婪也没有能力贪婪。

普通情况下,市场下跌到一定程度,估值便宜的时候抄底,高的时候再抛售,可以赚钱。但是在极端情况,当下跌突破某个临界点时,一些使用这种策略的基金本来赚钱的不赚了, 被迫清仓, 而这种清仓又加剧了下跌,亏损加大,导致客户撤资, 这种正反馈回路发生得十分迅速,会导致那些以为自己可以坚持策略的人 (“简单成熟型”)也跟着恐慌,价格可以下跌到十分荒谬的程度。

同时,在经济下滑的时候,很多人因为自己在实业的生意上,收入减少,债务压力大,雪上加霜,或者丢失工作,甚至要被迫在最坏的时候,以最低廉的价格,被迫抛售资产。不是不想坚守策略,而是实在没有能力坚守了。

“坏的时候比想象更坏”, 可以理解为正反馈回路 (positive feedback loop) 恶性循环突破临界点,到了极致,远远超过以前大家习惯的平衡态附近的小幅波动。

Bernstein 说:长期看,投资长期成功的最重要决定因素,是当街上血流成河时,你手上还有多少现金。因为往往在这个时候,你会丢掉工作,需要钱去买便宜的股票, 或者从你的破产的邻居那里购买那幢垂涎已久的豪宅。

再重复一遍:“长期看,投资长期成功的最重要决定因素,是当街上血流成河时,你手上还有多少现金。”

这个说起来容易, 执行起来很难,需要经过几个经济周期后,才能真正理解这里面的挑战。坦白的说,大部分群友经历中过去三十年经济都是在上行,尤其是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的二十年,一路上行,中间偶尔有些扰动,但很快又回来了,所以从个人经历上,大部分人很难想象一个有几年时间的极度萧条的资本市场的场景。

现在市场上很多投资者, 尤其是2009年金融危机之后,过去几年业绩还不错的基金经理,他可以有很多方法论,但思想上对一个极为凶猛的熊市的风险实际上是没有任何准备的, 因为有些事情他觉得不可能发生,也不可能理解。

这个事情,不亲自经历几个完整的经济周期,无法真正理解。一次强平, 就可能造成 50%以上的损失,要两倍的回报才能弥补。如果造成 90%的损失, 要涨十倍才能回来,基本上就是把几十年的积累给搭进去了。但是受损后,很长时间心灵的创伤无法恢复,整体两倍,十倍的回报,是可遇不可求的。

如果不能够在心理上,和行动上做好计划和准备,普通人容易成为在熊市底部被迫抛售的牺牲品。

第三类投资者,我把他称为“冷酷成熟型”, 他们有一个长期性的策略,而且会采取非常具体明确的措施来严格执行。要严格执行, 需要不断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

如果真的遇到一个长达三年以上的熊市,从最高到最低点指数下跌 90% (如美股在 1929-1932年, 港股在 1973-1974年), 我在心理上,生理上和财务上是否可以严守纪律, 是否准备好一个书面的计划,严格执行?

要避免这种情况发生,一定要准备一个书面上的预案, 即使大盘下跌 50%, 60%, 甚至像美国 1932 年那样下跌 90% 的 时候, 甚至持续时间长达三年,四年, 五年时,仍然有现金,仍然可以不慌不忙, 按原计划继续调整资产配置。

即使是传统意义上的一半股票 / 一半现金债券 ( 50% stock / 50% bond) 这种看似保守的配置,在真正凶险的熊市面前,比如股票跌了70%以上,那么整体资产缩水 35%,很多人精神上还是扛不住。

Bernstein 提出一个建议,就是把你未来生活支出的费用, 严格分离出一部分,神圣不可侵犯,完全不能碰,不能冒任何风险, 只能放在最安全的银行存款或者国债里面。

如果是年龄已经超过五十岁的人,这个资金量应当至少可以轻松支付未来二十到三十年的生活费用。年纪轻的人,这个资金量会相对小一些。但是一定要冷静的自省,写个书面的计划,给自己划一道红线,把这部分神圣不可侵犯的资金,严格隔离出来。

投资的目的不仅是要优化回报多赚钱,而且要避免在贫穷中死去。1998年对冲基金“长期资本”差点破产的时候, 巴菲特有评价:“To make the money they didn’t have and didn’t need, they risked what they did have and did need”. (为了赚他们不需要的也没有的钱,他们用自己已经拥有和需要的钱去冒险 )

第三种投资者和其他人的区别是,不仅有足够多的耐心,不仅有足够多的现金,不仅在血流成河时可以有勇气买入。而且,因为对金融市场的历史有一定理解,知道极为凶险的熊市不可预测,但熊市迟早回来,肯定会来,所以会给自己准备一个书面计划,有预案,等这一天来临时,可以不慌不忙的,耐心的,按照当年准备好的预案不折不扣的执行。

而其他人,危机来时,没钱了,因为没钱也没胆了,或者还有钱有胆,但因为不理解熊市的特点,应对缺乏章法,所以还是抓不住机会。

(3) 机构投资者和量化策略

伯恩斯坦的书中提到一个现象: 过去几十年,大的机构投资者掌管的资金越来越多。当某一种量化策略的因子 (factor) ,长时间产生负回报的时候,很多没有耐心的投资者就会从这些机构资金池里赎回资金,这会导致一个连锁反应,导致负回报越来越糟糕,到最后,”最悲观那一刻” 的时候,往往当某个策略未来回报可能非常高的时候,机构投资者可以使用的资金反而是最少。

这种策略的例子包括 :

做空低利率货币,买入高利率货币 ;

跟风投资 vs 基本面投资;

增长型投资 vs 价值型投资因子 (growth investing factor vs value investing factor )

等等。

我自己总结,历史上各行各业里,尤其是金融行业里,可以看到这样一种循环:

某个量化策略被发现有效

-> 更多人参与套利,形成一个正反馈回路 (positive feedback loop),参与初期,量化策略回报更高

-> 参与人多到一定程度,回报开始慢慢下降

-> 为了维持回报,大家开始加杠杆,但回报仍然无法显著提高

-> 某种外界扰动,导致少数人开始平仓,终止这个策略,所有使用策略的投资者都开始亏损。外界扰动只是表象,并不是反转的本质原因。反转的本质原因,是参与策略的投机者已经饱和了。

-> 过了一个临界点,大家纷纷夺门而逃,被迫去杠杆,所有策略使用者在很短时间内遭到巨大损失

-> 甚至有人开始落井下石,用反向策略加速其崩溃。

-> 到最后,所有策略的使用者都遭到巨大损失,甚至有相当长时间窗口价格到了极为荒谬的程度。比如有的无负债的公司股价远低于现金,加州州政府的有免税福利的债券利息在 2009年初的时候高达 9% (等价于普通债券的 14%的利息) ,垃圾债券利息都到20% 以上,等等 。

-> 人们纷纷谴责这种策略的愚蠢无效,但是这往往意味着从这个点开始,这个策略在未来的长期回报可能又会不错。

但是因为大部分时候,大家不可能都有全面正确的信息,所以实操时,大多数时候很难知道自己在周期的哪个位置。所以脱离周期,孤立的讨论,说某个策略如何如何有用,是非常危险的,可能给人以虚假的自信。

这里面最危险的是,某个基金对自己择时的能力非常有信心,觉得自己有能力在策略失效之前离开,然后就加杠杆,然后某一个它没有能力看到的外部扰动,突然引起反转,造成这个策略的迅速失效和巨大亏损, 完全没有时间来得及撤离。

很多做投资的人,尤其是四十岁以下的,没有经过真正的周期,没有经受过真正严重经济萧条的打击,很多事情你跟他说,他是不会信的。要么是反唇相讥,要么口头上说信了,还是没有真正理解潜在风险的严重性, 没有做好精神/物质上的准备。

老的危机结束后,大家往往有所防备,所以不会简单重复。如果以历史为鉴,未来的危机, 可能出现在大家想不到的地方, 想不到的方式爆发。所以不能有任何预设立场, 认为这不可能发生。

降低风险没有其他捷径:只有提高无风险资产 (如现金和国债)的比例。

能够对意想不到的熊市和波动有预案, 有充分思想和资金准备, 才可以做到真正的别人恐惧我贪婪,这就已经完成成功一半了, 因为这时你做的任何投资,往往都是打了很大折扣。而没有人和你竞争。

另外就是不要去做空。做空的挑战一是时间踩不准,二是回报/风险不对称,三是市场反转后长期踏空, 毕竟整体看,美国市场是牛长熊短。

实业家的成功,主要靠对外去打拼奋斗,去尝试和行动。投资者的成功,很大程度上要靠对内的,对于自己的贪婪/恐惧心态的反人性的严格控制。这两种思考行为模式,常常是有些矛盾的。拿别人的钱,而非自有资金的投资者, 比如 VC/PE 投资者,本质更接近实业家, 需要频繁主动出击,因为如果亏了,一般也不会损失自己的钱,所以投资心态和方法不太一样。我这里主要是指拿自有资金投资的人。

自有资金投资者在短期信息的搜集的准确度和迟滞上,无法和专业基金较量。

但是自有资金投资者的一个最大潜在优势是,就是没有回报的压力,可以选择什么都不做,可以等待很长时间,可以非常耐心。这是 VC/PE 投资者还有对冲基金经理所不具有的优势,在非常糟糕的熊市时,这可能是重大优势。因为大熊市时,机构投资者的资金来源枯竭,甚至要撤资,往往被迫要清盘,完全没有选择。

最后再总结一下, 两句话:

1/ 长期看,投资长期成功的最重要的决定因素,是当街上血流成河时,你手上还有多少现金。

2/ 耐心,现金, 勇气, 和对最糟糕情况的有计划的准备,其它都是备注。

——-

作者简介:王川,投资人,现居加州硅谷。微信号9935070, 推特号”Svwang1″, 新浪微博“硅谷王川”, 网站 chuan.us. 所有文章表达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对所述资产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在投资和创业的道路上如何集思广益,举重若轻?欢迎加入王川的俱乐部, 这是一个聚集世界各地各行各业,有着独立思考和独特视角的精英的高端收费社区.  详情请点击下面文章连接

  RTFM – 关于投资俱乐部的使用说明 ( 第二版)

有意申请入会者请和王川(微信号: 9935070 或推特 “svwang1” 私信) 直接联系。

2022年5月微博发言摘要

5.6.2022

投资最后往往也是在意想不到的地方赚到意想不到的大钱,所以最重要的,是建立一个系统,让自己可以最大限度的持续的从开放世界中的”意想不到”来获益。人的想象都是非常局限,有天花板的,而且大家都可以想到的地方往往竞争激烈,竞争过程中利润也就回报递减了。

以前曾经路过某一旅游景区,发现有一个水泥厂还在工作,各种大卡车来来往往,发出震耳欲聋的噪音和些许灰尘,和周围各种时尚的商店餐馆相比,极不和谐,感到大惑不解。

旁边朋友淡淡提示,此处多年前先有港口和水泥厂,然后慢慢往来的商船越来越多,生意越来越大,人流越来越多,商店越来越多,最后演化成旅游消费为主体的结构,但后来者会有一个挥之不去的错觉,反而觉得水泥厂的存在烦人,应当关掉。

世界上很多因为年龄经历不同而产生的视角和观念的冲突,溯源起来,不都是这样自发演化中产生了意想不到的结构变化所致吗
===
5.8.2022

大局未定之前,有多种可能性,细节比较重要。

大局已定后,细节不重要,因为这些细节根本不可能改变大局。
===
5.10.2022

不回答是最好的拒绝,if there is no answer, then the answer is NO.
===
5.11.2022

杠杆是万恶之源。”适度的”杠杆,”一点点”杠杆也不行。 ​​​

金融杠杆的矛盾之处在于,去杠杆越迅速,价格下跌越残酷,最后完全无杠杆可去,反而很容易因为外界新的一点资金进来,而价格重新迅速反弹。反之如果杠杆率很高,大家都高歌猛进,很难再增加新的杠杆,这时只要有一点扰动,紧缩银根,可能迅速造成价格彤塌的连锁反应。
===
5.14.2022

泡沫时期高价购买金融资产,大概就像经济繁荣期嫁给凤凰男一样。前者稍微遇到银根紧缩,就可能一周内从八十块跌到八毛钱; 后者在经济下行期,可能迅速暴露其各种丑陋习惯和狰狞的本来面目。 ​​​

追逐泡沫背后的心理本质是贪婪,贪婪的背后本质是因为某种匮乏而产生的本能不安全感。所谓愚蠢,就是无法用理性来抑制这种本能的不安全感。
===
5.18.2022

外出偶遇一八十多退休老太,非常健谈,完全停不下来,讲述其老年公寓老太和老头比例二比一 (平均年龄84),而且大概有些单身老头特别怕老太太因为他们有点钱而黏上他们,见到她们都是退避三舍。

人到最后就是健康和金钱两件事,其它基本都是泡沫和忽悠 🙂 ​​​

是的,”资源掌控力”这个表述更贴切。所以要高度警惕任何削弱你的健康和资源掌控力的人或事。//@独行在千山:有意思的视角。说白了,就是健康和资源掌控力两件事。

有一些老头和老太讲话会比较诚实直白,因为没有任何顾忌了,也老了无所谓了,往往一句话就能直通问题本质,可以学到不少东西。
===
5.19.2022

主观着急发财的必然直接后果是客观上各个方面偷工减料,加大金融杠杆,降低冗余度和多样化程度。没有例外。

这些行为短时间内看不到任何危害,而且表面上在相当一段时间内,还会占些便宜,可以跑在前面,还能嘲笑那些杠杆率低,冗余度高的玩家。

但一旦遇到某个无法预料的突发事件冲击,因为缺乏冗余度和多样性,一个小灾害的冲击会迅速导致连锁反应,一个子系统的崩溃导致更高层系统的连环崩溃,短时间内升级为一个巨大灾害,造成巨大损失,甚至导致整个系统的全面彤塌。

全面彤塌被灭绝之后,这些人的经验教训也就很难传递给后人,也就必然导致下一波不知天高地厚的新人,重复他们的经历.

金融杠杆的实质,是把本来可以给社会提供冗余度的资源,消耗于高风险的投机,而投机塌陷后,整个社会就缺乏资源来维护系统的稳定,对很多个体造成巨大的不可逆的甚至毁灭性的伤害。无论是次贷危机,还是最近坑害韩国散户的 luna/ust 这类庞氏局,都是这个架构。

客观上,人性永远不可能靠说理,来放弃眼前的短期利益,以避免长期的无法预测何时将来临的风险。所以金融风暴永远不可能避免,只是每次表现形式和爆发时间点都会有所不同。
===
5.24.2022

陈霸先的崛起,一方面来自于平时的耐心准备,另一方面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赣江水的暴涨。”高祖之发也,水暴起数仗,三百里间巨石皆没”。 同理,发大财要耐心等待联储局开闸放水的再次宽松。
===
5.25.2022

解决久坐屁股疼的根本方法还是少坐。即使部分时间坐平衡球,还是觉得屁股肌肉不舒服不自然。跑步可以解决腰酸背痛的问题,但是对于屁股疼似乎没有帮助。

有些商家卖那种可以调节高度站立办公的桌子 standing desk. 但这种家具的问题是: 体积太大,太臃肿,组装麻烦,价格也动撤几百美元。

后来意识到最简单的方法,是把一堆书叠在桌子上,把手提电脑放在这堆书上,站着看电脑上的内容。好处是高度可以随时自己调节。站累了可以重新坐下来。非常灵活,也无需添置任何家具。

如果需要更专业化的解决方案,可以在亚马逊上买一个叫做 standing desk converter 的东西,价格只有八十美元左右,高度可调最高到 40厘米左右,面积 72×43 厘米,上面可以放不少东西,而且完全不需要组装,买来就可以用。

改成这种学习方式后,屁股再也不疼了。
===
5.26.2022

各类传统经济数据对于预测新技术革命的趋势,几乎没有任何价值。

瓦特发明蒸汽机时,英国人还在为北美殖民地的事情搞得焦头烂额。 73年阿拉伯石油禁运,西方世界陷入严重经济危机时,微软刚刚成立。

当人们还在争论特斯拉下季度要生产多少量车,散布关于马斯克的各种负面谣言时,特斯拉自动驾驶技术正在迅速进步,为改进某一个功能所提供的标记培训数据就有超过十亿个以上的图像 (数据量至少超过其它竞争者的一百倍以上)。
===
5.27.2022

面对困难烦恼的最不坏的解法是迅速认清现实,就像会计上的一次性冲销。把最坏的,原先觉得不可能的情况都一次性计算进去。

之后的预期就不可能更坏了,就可以集中精力慢慢把事情回复到正轨上了。

如果你仍然觉得烦躁不安,多半是因为心存幻想,预期仍然远高于现实,因此行动上依然会眼高手低,这样仍然会无谓消耗自己的注意力。
如果因为错误混乱的逻辑侥幸得手并沾沾自喜,迟早会因为错误混乱的逻辑而彻底完蛋。 ​​​
===
5.29.2022

Dave Trott 的 ” one plus one = 3: a master class in creative thinking ” 是本有趣的好书,里面讲到一个案例:

摩天大楼的普及,真正的转折点,不是来自钢筋水泥技术的提升,而是电梯安全的技术。一个叫 Elisha Otis 的人,1854年公开展示了一个安全锁的技术,即使拉动电梯的绳索断掉,电梯仍然不会坠落到底层,而会被这种安全锁的机制卡在半空中,这样乘客不会有生命危险。

安全电梯普及之前,一般大楼最多有七层高,这大概是多数人徒步爬楼所能容忍的极致。安全性问题解决后,楼层的高度和都市的面貌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美国早期的巨富 John Jacob ( 1763-1848) 在 1799年之后就不断在曼哈顿买地屯地,但他自己恐怕也没意识到死后,电梯技术的改进对于纽约地产价值的推动。

2022年4月微博发言摘要

4.1.2022

没有强烈兴趣推动的奋斗无法长久,也走不远。

这里的机制是这样的:

如果你没有真正的底层的强烈兴趣,而是被人花个饼,讲个故事,忽悠着朝某个宏大的目标奋斗,那么你前进的动力主要是靠个人的意志力。但意志力再强,也有耗尽的时候,如果你强忍着痛苦的奋斗,一很长时间没有真实的正反馈,没有增长,最终意志力耗尽,只能退回来。退回来后发现你的真实技能并没有进步,而意志力的巨大消耗,让你对任何新的靠意志力才能实现的行为都会感到恶心,毫无兴趣。在这种状态里可能很久都出不来。

而凭借兴趣的摸索,只要那个领域有着切实的增长,只要你不是在欺骗自己,那么你的技能和知识肯定会有切实的进步,并且随着该领域的增长自己收获的正反馈也越来越多。这里的要点是,第一,你不能自己骗自己! 如果有任何虚假,迟早会露馅,你会重新跌到,浪费的还是自己的时间。第二,不要因为暂时的利益很小就不去做! 只有从很小的正反馈开始,慢慢积累,才能越滚越大,最后产生你自己都无法想象的巨大推动力。想一步到位的反而会跌跟头,损失更大。

与这相关的一个比喻是,很多人不随兴趣引导,想一步到位,好比模仿纪录片 Free solo 里面的主角攀岩,直线上升看上去是最快的捷径,但稍不注意就可能跌落摔得粉身碎骨。
而随兴趣摸索,好比在一个多维度的山脉中,不断找坡度低的环山小路上行。这种环山小路可能绕来绕去,看上去很长,但因为坡度低,上山一点也不费劲,而且你的高度总是在慢慢上升,不可能出现摔倒回滚的事情。最终你一路小跑,精神抖擞,饶了很长时间,终于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超越你想象的高度,你再回头看那些垂直攀岩的人,和他们想达到的小山头,已经觉得非常不屑了。

换个表述,如果可以量化的话, 兴趣 = 正反馈 – 意志力消耗。只要兴趣一直 > 0, 就可以持续。如果正反馈突然减弱了,要停一停,或者换个方向领域摸索,但不要粗暴的损耗自己的意志力,并且像个 SB 一样的到处炫耀自己的意志力有多强。

典型的虚假正反馈: 某人给你上来一大箩筐奉承话,比如 “久仰大名,如雷贯耳,受益匪浅”,却不愿付任何钱或代价,想忽悠你免费给他办事或者其它资源 //@以太男孩:有个问题 什么是虚假正反馈.
===
4.4.2022

跑步受伤,导致被迫要花更多时间从伤病中恢复,而休息期间无法锻炼,有点类似跟风追垃圾股,最后成了接盘侠,损失本金而且很长时间没有资源去抓住新的机会。

总结一下最近研究的一些体会,避免跑步受伤,而以养生为目的,要注意下面几点:

第一,循序渐进始终是首要原则,宁愿慢和等,不能超越自己的体能和肌肉骨骼的状态的限制。如果累了,肌肉酸痛了,一定要多休息,等待状态恢复。

第二,体重过重的人,应当先侧重于减肥,再开始从事大运动量的锻炼。而间歇性断食,是减重最高效的方式。

第三,健康充足的睡眠,可以让身体机能迅速恢复,是避免运动受伤的重要因素。而充足运动,反过来又能提高睡眠的质量。这里同样存在一个循序渐进的良性循环的机制。

第四,不要和别人攀比运动成绩。适合自己的,比自己以前有提高的,就是好的。尽管不少人可以跑马拉松,但大多数人如果没有经过专业训练,跑步的运动量如果一次超过一个小时,就过了,可能会造成运动伤害。实际上对于多数人而言,一次慢跑半个小时,每周跑四五次,就已经接近跑步运动量的最优点了。

第五,和一群人追求充满仪式感的互相攀比的运动,诱惑力比较大,需要从思想上根子上理解运动对于大脑健康,代谢健康,肠胃健康和长寿养生的在分子生物学层面的多重底层机制,这样可以自然鄙视这些无脑的盲目攀比。

第六,跑步不要过分追求速度,步子不要迈得太大,否则落脚时对腿的冲击会过大,时间长了就会造成伤害。落脚方式不必刻意追求前脚掌着地,或者后脚掌着地,或者脚掌侧面着地,适合自己的,舒适的,就是好的。有些人刻意改变跑姿,追求前脚掌着地,反而把脚踝搞得很酸痛。

第七,运动前后,要适当补充水分和各种营养,以利于身体迅速恢复。间歇性断食是个维护体重和代谢平衡的手段,也不能过分,把人搞得太瘦和营养不良。除了尽量少吃糖,少吃精加工食品,戒碳酸饮料外,不必过分宗教化的严格追求生酮饮食,或者素食。这样才能营养全面,让身体从运动的劳损中迅速恢复,更加反脆弱。

第八,不要到坡度大,崎岖不平的地方去长跑。尤其是下坡,对膝盖压力比较大,尽量避免。

第九,好的跑鞋会让脚很舒服。每个人情况不一样,多试几双,适合自己的,才是对的。不要盲从别人的选择。

第十,运动前可以做四五分钟一些拉伸,放松腿部肌肉的活动。这在各种网站上都有介绍。跑完后至少花个五到十分钟慢慢走一走,以利于恢复。肌肉酸痛时可以用泡沫轴滚一滚大腿小腿的肌肉,利于血液循环和恢复。

第十一,各种不同的有氧运动可以交叉进行,保持一种全面均衡的态势,这样不同的肌肉群也可以有时间休息。除了每天室内的太极和站桩练习外,我目前是一周里面,有四天跑步,两天游泳,还有一天视身体感受决定是休息还是锻炼。感觉这种安排还不错.

大部分人的问题是,要么运动量极低 (一周低于两小时)而对身体影响有限,要么从事单一运动严重过量而造成局部伤害。理想的运动量应当每天平均有一个半小时以上 (多种运动,比如 跑步/游泳 + 走路 + 太极/站桩 + 其它力量训练等等) ,才能对心肺功能,大脑身心健康产生显著正面影响。

跑步比游泳的优点是,可以自由选择多个不同的户外的路径跑步,无时间限制,每次欣赏不同的风景。白天户外跑对生物钟的调节,视力的维护,创造力的激发等等,有多种潜在的好处。
现在不抽出更多时间锻炼,晚上就会赔出更多时间辗转反侧失眠,以后再赔时间在往返医院或者坐在轮椅上。//@Sam56795:中年已婚有娃人士应该很难每天抽出1.5个小时锻炼。单身倒是可以。

人体衰老是个多维度全方面的细胞和脏器的功能退化的过程,而全面的运动是缓解和保持系统不明显退化的最有效手段。

比如说动物的视网膜节细胞 (retinal ganglion cell) 会随着年龄增长,容易受损,伤害视力。在老鼠上做的实验表明,运动导致大脑 bdnf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的增生,和视网膜节细胞的恢复,这样视力可以长时间保持在较为健康的水平。

如果缺乏全面的一定强度的运动,身体这个复杂系统会不断退化,某个维度的短板会加速另外一个维度的短板的退化,形成恶性循环。

比如视力退化,看书时就会觉得费劲,看不进去,人主观上变得烦躁,客观上变得效率更低,人也更傻。

而系统崩溃的节点,最终是由你的某个最短板跌破临界点决定的。
===
4.6.2022

千万不要被机构的名气和头衔迷惑,而要看他实际掌握的资源,和有机增长的速度。

苻坚虽为前秦的君主,但淝水一战后元气大伤,落毛的凤凰不如鸡,要不是慕容垂有情有义,放他一马,早就身首异处。

吴佩孚虽然一度在北洋军阀中坐大,名气远扬,上了时代杂志封面,但在 1926年的贺胜桥一战败给李宗仁的北伐军后,本钱亏光,最后狼狈逃窜到四川投靠自己的前部下杨森,从此一蹶不振。

而且很多人对外吹嘘的掌握的资源,是有很大欺骗性的,是随时可以被剥夺,或者因为”树倒猢狲散”的现象而迅速消失的。在把自己的真金白银去和这种吹嘘的资源去交换之前,要非常谨慎。

睡眠 – 运动 – 饮食这是保证代谢健康的三大支柱,缺一不可,有一个短板都会严重损害健康,加速衰老。

很多媒体传播的理念都是只关注局部问题,过于强调某个单一维度,而其它维度完全无知,做得很差。

所以你就会看到很多健身狂人依然得癌症,因为他可能饮食习惯很糟糕 (一是量不节制,二是多糖多精加工食品,三是饮食时间错乱不规律),可能运动过量造成自身伤害,而且因为工作压力导致长期睡眠不足。

另外一方面有些人只关注饮食和药物,幻想用吃来解决所有问题。但药物都是有可能看不见的长期的复杂的副作用,而且通过消化道摄入的分子,很多根本无法有效穿越脑血屏障,无法对大脑产生实质性的益处。

更大的问题是,缺乏锻炼,会导致骨骼,肌肉等等因为不用而萎缩衰老,会出现各种腰酸背痛/视力下降/容易疲劳的问题,因为萎缩导致当事人更不愿运动,然后就更加萎缩,加速进入痴呆和生活无法自理的终点。

如果把”睡眠 * 饮食 * 锻炼” 这三件事搞好了,

只要周围没有严重环境污染,

平时精神压力没有到那种让人喘不过气的地步,

自己的短期的野心不要超越自己的短期资源冗余度所能承受的地步,

大部分人根本不会有心脏病,糖尿病,癌症这些东西,都能健康的活到九十岁以上。这些东西很多是自己”作”出来的.

如果你能很清楚的理解自己如何可以轻松健康的活到至少 90岁以上,同时预期届时可以看到各种科技进步把人类寿命继续推进到150岁以上,那么你对很多事物的价值判断就会产生框架性的变化。
===
4.8.2022

名气,光环和大话,很多都是泡沫,吓唬忽悠别人的。但如果自己也入戏太深,深信不疑,突破泡沫的边界,最终是要吃大亏的。 ​​​

===
4.10.2022

真正的强大,来自于在开放环境下持续的,不被打断的,看似貌不惊人的迭代造就的复杂网络系统。和外表的智商/抖机灵没有关系。

充分理解这一点后,就会产生极为强大的自信,知道只要保证自己的迭代成长不被干扰打断,只要争取能够迭代很长的时间,你可以超越你现在觉得不可企及的所有目标。

而很多看上去的聪明人,往往因为过于急躁耗尽资源,导致没有足够长时间继续迭代; 要么因为环境因素,迭代被强行中断,成果突然被损毁,而他们的故事和真实教训,很快就凐灭于历史的记忆之中.

很多人嫌硅谷房子贵,跑到德州,内华达或别的便宜地方去居住,五到十年下来,发现还是硅谷的房子价格上涨快,财富差距很快就拉大了。类似的在职业生涯或进化史上,某个关键节点的选择不同,导致大家差距越来越大,最后形同陌路甚至变成完全不同的物种。

迭代从不是一个孤立的概念,意味着在开放世界中不断寻找构建最适合自己的新的组合,在组合中不断持续提高自身的效率和连接的复杂度。偏远的地方,孤立封闭和低复杂度的系统,组合的选择自然有限,效率自然不高,竞争力自然不强。

人自然的思维习惯是线性的,一锤子买卖的看某个问题。但如果把自身成长永远和最开放环境下增长最快的几个大平台绑定,那么只要不做蠢事,已经成功了 80-90%。如果天天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想去优化各种孤立的一锤子买卖,最后发现做了很多无用功,而且缺乏自然累积的效应。

看衰硅谷和加州的言论一波一波不断变着花样浮现,几十年了,但最后都被证伪。举证的责任 (burden of proof) 在主张者。//@aicecream:未来10年可能会出现不一样的变化[doge] 如果加州的大厂都搬家

如果微观上拆解,会发现大部分有成就的人主要还是各个微观层面都能做到蝇附骥尾,顺应趋势,而并非他们有三头六臂。然后就意识到自己也可以做到,也就不猴急了 //@决策狮Wise-Lion:蝇附骥尾可至千里。
===
4.12.2022

打太极拳出汗健脑,和站桩出汗健脑,慢跑出汗健脑,在分子生物学上的底层机制应当都是类似的。

打太极对于站位要求比较高,而且必须承受短暂的大腿极为酸痛疲倦的感觉,才能真正达到锻炼效果。如果练到位了,慢悠悠的太极,五分钟就可以满头大汗。但是在没有教练旁边督促的情况下,要强迫自己承受这种大腿酸痛疲劳的状态,是比较反人性的,人不由自主的的会想偷懒放松一下,而一偷懒,就无法达到锻炼效果,就从太极拳变成太极操了。 太极拳练到位了,实际上是对大腿肌肉的一种较强的力量训练。

站桩的缺点是相对比较枯燥,但无需像太极一样要求那么高。如果站久了,熬时间,过了 25-30分钟,一般来说也会出点汗。新手会更快一些,可能5-10分钟就会出汗。

而慢跑达到锻炼效果对于普通人而言是最容易的,不需要动脑筋,不需要太多意志力,只要跑个十分钟以上就出汗可以感到效果了。但是慢跑因为对脚踝和膝盖的冲击力大一些,如果不注意运动量的控制,平时的拉伸,肌肉训练和恢复等等,受伤的概率又会大很多。

太极和站桩,只要注意膝盖不要过脚尖,小腹内收,实际上很难伤膝盖,概率比跑步低多了。练伤的人,一般都是因为蛮干,用完全错误的姿势,强行让膝盖承受全身的重量,时间稍微长一点,受伤是必然.

打太极的时候,同时在电脑上开着 YouTube, 播放一些科技或历史方面的内容,似乎是高效出灵感的一个捷径。在电脑旁边打太极的好处是,可以马上停下来,把想到的东西记下来,写出来。否则散步或开车时冒出的灵感,很容易因为没有记录而忘掉,消失。

看到一本新书,Paul Millerd 的 The pathless path: imagine new story for work and life, 里面表达了一些类似的理念。很多人因为强行把自己绑定在某个传统的路径上,因此始终无法慢慢建立起真正属于自己的兴趣。

很多人不尊重自己内心微观真实的兴趣,在职业生涯或者别的路径上的选择,仅仅是因为这是一条被人羡慕尊敬,有着各种光环的道路,这样也就变成他人观念的囚徒.

===
4.14.2022

自媒体一旦接广告搞所谓商务合作,其可信度就要打折扣了。拿了人家的手软,商务合作越多,可信度折扣越大。 ​​​

这是问题本质,似乎也是演化的必然结果 //@记食生活:和广告性质无关。接广告需要流量,要有流量就需要炒热度引人关注。天长日久博主慢慢就会惟流量是上,只要流量大什么刺激说什么,什么引架说什么。观点、立场越偏激越有流量。//@Tarik_塔塔:公开透明的广告还好,软广被发现最折损信誉。
===
4.15.2022

意识到对历史的一个重大误解是,以为现在很怂很弱的人一直是这样很怂很弱, 现在很牛很强的人以前一直很牛很强。 这样始终无法精确理解弱变强,和强变弱的真实机制,也就无法在现实的各种转变中吸取正确的教训,提前做出正确预测和准备。

真实情况是,现在很牛很强的人,其实是过去乱糟糟的一群看似很弱的人当中的极少数,在各种残酷博弈淘汰中,最后在一些历史节点中做出困难但重要的选择,然后越过临界点形成正反馈脱颖而出的幸存者。有的时候这种临界点要越过好几个,才能真正脱胎换骨。更多的时候,越不过去,自己就被灭了。

比如以色列真正成为区域强权的临界点是 1967年六月。在此之前,经常面临通往红海的出海口被埃及人封掉的风险,处于一个相对弱势的地位。

不理解这个底层机制的后果是,一方面被各种表演艺术家的公开忽悠所迷惑,白白奉献损耗自己的资源; 另一方面在遇到可以真正脱胎换骨的机遇时,吝啬投入,过于保守,缺乏想象力。

不理解这种强弱转换的抽象机制的另一个后果是,把外貌外表等同于实际力量,自己是弱者时不断邯郸学步东施效颦,模仿一些表面上的皮毛但实质上对提升自己实力毫无用处。另一方面沉浸于装逼表演,在自身实力出现结构性塌陷时完全缺乏自知之明。

1967年六日战争对以色列的正反馈来自三方面: 一,之前以主要从法国买武器,但击败了用苏联武器的阿拉伯各国。证明自己能打后,以和美国关系迅速提升,获得后者大量支持。二,占领东耶路撒冷圣地后对全球犹太人产生巨大吸引力,获得更多支持。三,稳定了和埃及的关系,进而稳定了和阿拉伯其它国家的关系.
===
4.17.2022

光伏产业,似乎本质上是一个类似”次级贷款”的生意,关键在于要拿到融资或银行贷款,但最后客户赖账的风险越来越大。

一些做光伏生意的公司,本质就是搭起一个实体的架构,把光伏电站的合约卖给一个下家,这个下家承诺未来按照某个价格买电,然后光伏公司就拿着现金流估算的模型到股市上圈钱,自己退出了。

但后面市场上的电价继续下降,电力买家违约赖账,或者政策承诺的补贴资金没到位,等等,反正他们就不管了。最后一地鸡毛基本是注定的结局。

做这种事的掮客可以赚点钱,但接盘者的风险会比较大。因为这本质就是一个掮客生意,谁都觉得自己可以做,所以想做这种生意的人很多。但实际上不是一个好生意.

很多生意,打着高科技的幌子,讲着各种看似高大上的行业名词,似乎很有仪式感,但做着做着,最后都殊途同归,变成”次级贷款”了。

很多做技术业务的人,虽有多年寒窗和专业培训,最后都成了玩”变相次级贷款”的人的随时可以替换的道具, 不免还是沉在食物链下端.

不仅仅是信息不透明,还有两个问题: 第一是 principal / agent 的问题,就是管钱人的利益和最终出钱人的利益并非完全一致; 第二是滞后效应,任何违约风险都会滞后相当长一段时间才能显现。//@Paladin_親愛精誠:次贷的危险不在于违约风险 而是信息不透明/fraud 债权人自然会把风险算到价格里.

大家都成了”稳定现金流游戏”里面的演员或牵线木偶 //@黑潮厨:任何行业到最后,都会沦为获得稳定现金流的游戏。看起来外表很风光,但实际上开着一辆不能松油门的车。比如竞争性科研经费,申请经费的时候恨不得打肿脸充胖子,夸大研究意义和可行性也要拿到经费。一旦拿到手了之后就沦为打工仔,为结题绞
===
4.20.2022

慈善业容易涌入各种阿谀奉承之徒,巴菲特开玩笑说,他经常遇到的忽悠是 “With my ideas and your money, we would work miracles” ​​​

阿谀奉承有的时候是一点点润物细无声的慢慢渗透,如果没有吃过亏的话,这种阿谀奉承的长时间悄悄渗透,一般人恐怕真的扛不住。

很多事情就是靠积累。积累出奇迹。

可以积累迭代的东西包括:

属于自己的产品,品牌,自己的团队或客户或人脉网络,自己的财富 (房产股票等等),行业的经验,任何一个维度积累到足够深度,想不富都很难。

最忌讳的的是中断积累,比如卖了经济增长中心地区的房子,跑去缺乏人口增长的地方换成便宜的大房子,十年后发现财富和经济核心区域的人就拉下一大截了。

咨询业是很难积累的,很多时候你只是帮老板积攒 billable hour 的一个 warm body,到处跑来跑去,非常辛苦。 客户资源根本和你没有半毛钱关系。所以你会看到很多刚毕业的学生到一些咨询公司干了几年就跑了。

积累的早期看上去会比较窘迫,自己的信心也会不足。这时候会有贩卖心灵鸡汤者教你如何表演得更优雅。但表演往往对于你的积累产生负面效果,让你忽略问题本质,而不断浪费资源在没有回报的表演上,时间一长,岁月就蹉跎了。

换个角度看,心灵鸡汤贩卖者是非常可恶的,因为他们客观上忽悠人们相信了他们的表演艺术,去不断耗费资源追求虚假的目标,等意识到这种路径的错误,已经十几二十年浪费掉了。

这确实是一个好处,但是过几年后一定要开始有一两个主攻方向的踏踏实实的积累,否则就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在原地转圈。//@铁铁铁头娃:我觉得咨询行业起码对junior而言能够很快地成长和积累一些工作的严谨性和方法论,以及能够看到很多不同行业吧。

有道理 //@倪穗健扫地僧随想:广告业本质上类似于咨询行业,也难以积累.

企业管理软件的问题似乎是,企业客户本身并不稳定,购买决策者也常常变化,而且企业软件的更换壁垒极高。所以企业管理软件的销售业务代表,好光景时可以赚不少钱,一旦遇到经济不好,或者自己被公司开除了,会发现自己没有任何可以迁移利用的资源//@苍茫金秋:企业管理软件行业和咨询业一样。

积累在微观的体现上有多种形式:

比如有的行业,刚起步时,寻找客户的时间和成本特别高,很多人熬不过去,最后就退出了。有的人坚持下来,而别的竞争者在行业周期的不同阶段因为各种原因死掉,最后客户自然都流到自己这边来,越来越多,口碑越来越好,而且客户互相介绍,这样单位获客的成本越来越低,单位时间的利润越来越高,自然就富了。

还有的行业,可扩展性极强,边际成本几乎为零,在积累过程中,随着客户群的不断增大,可以把销售价格持续降低而丝毫不影响利润,而竞争者的客户太少,无法面对这种价格竞争,就只好退出。如果能在自己的核心产品上不断迭代推出更复杂的新的产品,更加深度的绑定更多客户,这种积累优势就会导致利润指数增长,而且竞争者根本不可能超越。

积累的质量也要看市场本身的增速。在萎缩的市场,再怎么积累也没用。在高速增长的市场,即使很粗犷的积累,效果也惊人。

一些公司无法做到真正有机的积累,会采用借债加杠杆来扩张,来营造积累的假象。但如果仔细看他的利润率的变化和负债率的变化,就很容易分辨出”优质积累”和”虚假积累”。虚假积累害处极大,一旦经济形势逆转,会把自己真金白银的积累全部消耗光,倒退很多年。

真正见识过体验过高质量的积累,对于”低质量积累”或者”虚假积累”就有较强的识别能力,也就没有太大兴趣了。

短线股票交易是很难真正积累财富的,最多只是因为幸存者偏差产生的个例,给很多想不劳而获的赌徒制造一种积累的幻觉。

语言,文字,印刷术,计算机,互联网,区块链,等等,都可以看成一种人类文明不断进阶的”积累的”技术。积累水平越高的组织,最终不可避免的要淘汰积累水平低的组织。

积累出奇迹的过程中,你会非常精确的知道自己微观的优势具体在那个点上,因此自信会不断加强。依靠心灵鸡汤出奇迹,你总是被一种模糊而无法迅速证伪的理念或希望牵着鼻子走,不断念叨着 “心诚则灵”来支撑自己的行动。

//@无拘无束的马尔克:一个典型的特征是这类观念的持有者,永远不会随时准备去纠错,它们被一种先验的虚伪的正确性误导并且永远被误导,这有点像计划经济。//@无拘无束的马尔克:心灵鸡汤和这类东西最致命的地方,在于它延长了错误观念的纠错时间。

语言,文字,印刷术,计算机,互联网,区块链,等等,都可以看成一种人类文明不断进阶的”积累的”技术。积累水平越高的组织,最终不可避免的要淘汰积累水平低的组织。

军事领域有句名言,”业余爱好者讨论策略,专业人士讨论后勤”。 商业领域可以类似的说,”业余爱好者讨论策略,专业人士讨论积累”。缺乏后勤的军事攻势几天内就会歇菜,缺乏积累的盲目创业很快就会现金流枯竭。

心灵鸡汤会让涉世不深的人开始时感觉很舒服,然后如果自己周围都是一群类似的人在括噪,那么落入其陷阱非常容易。//@菲格ww:因为表演会令人产生自己正在阻力最小的方向上努力的幻觉。
大量的积累最终还是需要长期自发的兴趣驱动,而不是苦行僧式的压榨自己

好像许多人习惯于这种生活方式,而不去质疑其荒谬和脆弱。//@陆大勇同学:过于依赖大客户的工作都是这样吧, 变相沦落为大客户的仆人,陪吃陪喝陪笑脸,最后大客户突然变脸了,不得不开发下一个大客户,又是一个轮回。
===
4.22.2022

做投资的大忌,是把”创造价值”和”捕捉价值”混为一谈。并且因为部分创造价值者没有捕获到价值,而愤愤不平,骂骂咧咧,自己却坚持不断重复”试图创造价值,却总是无法捕捉价值”的错误。

苏伊士运河是法国人主持修的,但最后控制权落到英国人手里。巴拿马运河也是法国人主持修的 (同一个人 Ferdinand de Lesseps), 但最后在临近破产之际,以原来成本的不到 15%的价格贱卖给美国人。

实际情况可能是: 主观上想做渣男,客观上成了备胎? //@刘永衡abeylyh:备胎创造价值,渣男捕获价值
===
4.25.2022

除了被动指数基金例外,把自己的钱放到主动管理的基金里,大概率是又亏钱又无法真正学到东西。

但人们总是有侥幸和偷懒心理,把自己的希望寄托于某个明星经理,指望他可以提供全面的一键解决方案,自己就闭着眼躺平拿钱了。因此不免最终获得和自己德性匹配的下场。

第一是基金经理本身造假,第二是幸存者偏差,第三是某个策略成功后吸引很多模仿者,因此原来的策略也就必然失效。 //@决策狮Wise-Lion:不懂代理成本,高估基金经理能力和不知道他们的被动性,明显的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另外,人们的决策机制,主要取决于他周围的人选择了什么,而不是真正基于独立严谨的分析和论证。所以只要周围几个人选择了某个主动基金,其他人无脑跟风基本是数学上的必然。谨慎筛选过滤你的朋友圈

availability bias //@晓东在思考:并非是人们愚笨,而是因为在判断时,人们所奉行的原则是越容易想起的事越容易真实存在。
​​​===
4.26.2022

试图免费给不愿意听的人解释,是一种病,必须治。这好像看到一个正在往山下滚的巨石,就马上想去接住拦住。即使你主观上是好意,客观上也会被撞的伤痕累累。

迅速切断和烂人的纠缠,是智商足够高之后的道义上的责任 :)//@海波的随想:说烂泥潭有个原因,因为我发现有的人你只要能跟他搭一句话,他就能(用态度/情绪/混乱的逻辑)把你拉下水。这种天赋让人震惊。
===
4.27.2022

投资者一般都本能的会对某个公司的运营指手画脚,建议管理层应该这样或者那样做。

但长期看,一个符合你的预期的公司,基本也没太多油水,因为它的未来的天花板已经反应在价格里了。

只有一个不断的以一种你事前无法想象的方式,超越你的预期的公司或者实体,才值得投资。

因为如果它不断超越你的预期,往往意味着底层存在某种结构性的回报递增的优势。这种优势可能来自于更多的自发的客户连接,更多的不同领域的技术交融产生的创新,等等。

这种优势之所以不可预测,是因为它是开放系统内自发涌现的现象,而你坐在办公室内,永远无法穷举开放系统的复杂度提升的各种可能性。

如果一个人几年都没什么长进,还是在同样的朋友圈,用同样的思维方式,思考同样的问题,基本可以预见其未来几十年的天花板,继续交往就是浪费时间了。//@Flora_王:川总每次聊投资者与公司,我都自动带入成聊人与人

更重要的的是一种”不断在意想不到的地方产生意想不到的增量”的能力 //@来日方长_forever:投资看的是增量而不是存量

===
4.29.2022

投资的初心是要躺平拿钱。

好像有些人有一种要”做事”的本能,硬是要把本来可以躺平的事情,变成自己赤膊上阵经营,还要不断垫钱冒各种风险,耗费无数精力,最后回报还不如银行存钱的利息。

这也是一种病,要治。 ​​​

凡是不能标准化,不能为未来规模化经营打基础,不能重复利用的”做事”,貌似都是一种对于自身的巨大的资源浪费。 因为其实自身效率极低,对外也毫无竞争力,完全是一种不经大脑的,刷存在感的本能在驱动。 典型的例子是,很多人想去开餐馆,开咖啡厅,或者经营某个小作坊,小工厂,等等。

很多事情,等到各个环节全都标准化了规模化了,做起来非常容易,自己只需要贡献其中关键某一步的与众不同的价值。如果基础设施不成熟的时候,要亲力亲为的去把每个环节做起来,效率极低,本质是自取其辱。

只有亲眼看到别人是如何标准化,规模化做事并越滚越大的时候,才能深刻理解自己以前那种既不标准,也无规模的做事方式为什么愚蠢,然后才能真正注意以后尽量避免类似的行为模式。

摩尔定律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每个阶段发展的最终表现形式,和大家原来想象的不一样,总是有出乎意料的地方。

而因为大家总是按照自己的”意料”去预测世界,因此总是预测摩尔定律要终结,因此总是被最终证明是错误的,因此总是错过一些关键的新涌现的发大财的机会。 ​​​

2022年3月微博发言摘要

3.1.2022

年龄增大,喝啤酒过多,服用类固醇 (本质是一种雄性激素)等等,都会导致体内激素失去平衡。类固醇甚至部分会被身体转换成雌性激素。这一切都会导致男性乳腺发育增大,所谓 man boob, 对当事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造成伤害。

适度运动和节制饮食,还是保持身体激素平衡的最佳方法。 ​​​

看到 Bill Gates 被别人嘲笑其 man boobs 有感。

不用相信乳房大,啤酒肚,超重的男人给你的健康建议。

加拿大学者 Christel Renoux 分析追踪一万五千四百名 45岁以上的男性 (平均年龄 61岁) ,因为雄性激素水平下降而通过注射或者敷外用药膏来提高激素水平,结果心脏病和中风几率增加 21%. 但好处是全因死亡率下降,有人猜测主要是因为雄性激素增加身体整体的能量水平,而降低摔倒和骨折的风险。

好像原因是有的啤酒里面有大量的一种叫 phytoestrogen (植物雌激素) 的东西,分子结构和雌性激素很接近 //@Alexpedia:为啥喝啤酒多会导致激素失衡?

各种负重的肌肉训练,会自然刺激雄性激素的释放。最简单的操作就是做俯卧撑。

低估一个人的智商,和高估一个人的智商,都是误判,不能只检讨前一种错误,而不检讨后一种错误。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和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都是会吃亏的。 ​​​

有道理 //@松茸竹笙炖花胶:确令人想起吕坤《呻吟语》中的这句——“小人亦有坦荡荡处,无忌惮是已。君子亦有常戚戚处,终身之忧是已。”

以己度人,也称 mirror imaging, 是所有人都会犯的错误。以色列高层 1973年十月之前的分析,认为埃及不可能发起对以的攻击,因为他们根本不能打赢。但当时埃及总统萨达特的逻辑是,即使赢不了,也可以打破暂时的僵局,赎罪日战争虽然输了,但为最终1982年以色列归还西奈半岛打下基础。

承认别人在某些方面比自己强,顺势而为,可以让自己很舒服,而且可以有时间慢慢找到自己特别强的地方。

别人比你强,一般是底下有很多你看不见的长时间搭建的整套体系,而且这套体系往往可能是自发涌现而非完全主观构建。没搞清楚机制之前,盲目上去攀比和硬拼,往往造成巨大资源浪费。

同理,等你长时间摸索自发涌现出来的体系突破临界点后,潜在竞争者也拿你没办法。因为他很难迅速主观构建底层的全套体系。

确实,学习借鉴他人的体系,是王道 //@阿越头23616:很多人攀比对照的都是别人取得的结果 而不是参考别人的体系
===
3.2.2022

这符合我的实践。最近恢复长跑,发现和爬山走路相比有种说不出的愉快轻松感,而且操作上比游泳省时间。//@GeorgeYu_Winona:放弃跑选择走那一刻才是衰老的开始,就算是走路,步行的速度也是和寿命呈正相关的。走路永远不可能等于跑步,无论是生理还是神经,都不可能是

多数人跑步的运动量根本还没有到可以伤膝盖的程度。但久坐伏案工作肯定是伤腰,伤背,伤脖子,伤眼睛的。还没开始运动就担心伤膝盖,潜意识是给自己的懒惰找借口。
===
3.3.2022

实际上很简单,颈椎这些毛病都是久坐,坐出来的。跑步等于给身体一个完全彻底放松休息上身的机会,休息足够长时间,问题自然没了。这方面游泳还不如跑步,因为游泳对脖子和肩膀的压力还是比较大的。所有在”彻底休息”之外的颈椎治疗方法都是治标不治本 //@坚忍耐烦2021:累计跑步三千公里了 颈椎病没了.

再有说”跑步/太极 伤膝”,”断食得胆结石/胃病”的 SB 喷子一律拉黑,烦死了。

就是这类简单化的概念以讹传讹,阻碍普通人对于复杂真相的探索。 ​​​

一个例子,我意识到很多医学期刊的观察性研究的论文,是基于高龄大胖子,或病体缠身,或饮食睡眠锻炼习惯和我差别很大的人的数据。盲目引用这些论文结论,不和自己具体情况比较,和白痴无异。很多话题因为参与门槛低,存在大量信息垃圾//@阿忠的梦呓:运动、食物和政治一样,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有发言权

所以各行各业存在大量不可救药的错误的”语言钢印”,阻止人们本可用极低代价极大提高自己生活质量的机会。//@里昂Kyle:粗暴简单的口号一直利于传播,不仅不会改善,反而会越来越流行。这是语言的“钢印”

类似的语言钢印还有 “男人都不是好东西”,”骑车伤鸡鸡”,等等。语言钢印的特点是大家觉得都有资格发言,因此只能按智商的最大公约数传播。

999 和 100 的最大公约数为 1,所以复杂真相最后只能按照 1 来传播。 //@Crypto大可:按智商的最大公约数传播怎么理解呢

还有”吃什么补什么”,这在食物匮乏常年饥荒的时代有效。但现代对于多数胖子,或接近糖尿病的人而言,基本是痴人说梦,因为体内胰岛素抵抗很高,细胞线粒体无法有效吸收能量,越吃越糟糕。

为健康而锻炼,和为竞赛而锻炼的人,区别极大。比如后者为了提高竞赛成绩,常常要吃大量碳水化合物 (肝糖 glycogen 单位时间产生 ATP 的效率是燃烧脂肪的五倍)。所以很多运动员,一旦退役而不改变饮食习惯,很快就变得巨肥。

这也是一个悖论。怀孕妇女,胖子,糖尿病患者容易得胆结石,断食会增加这些人胆结石的概率,而恰恰是胖子更需要断食来减肥。跑步对超重的人确实有膝盖受损的风险,但胖子恰恰就是要跑起来和断食才能减肥和提高身体素质。解决这个悖论的唯一方法是循序渐进,而不是因咽废食

好多都是,理解并实践”循序渐进”的人会轻松反复碾压想一步到位的人 //@trr猪头起飞:解决悖论的方法是循序渐进 好多事情都是

人的身心健康随着运动量减小是每况愈下的。保持日常较大强度的有氧运动是最好的长寿药 .
===
3.4.2022

关于体重,前一段时间断食 bmi 降到了 22,有朋友说看上去太瘦,后来一想,还是瘦点好,对心脏负担小。而且这样坐的时候给屁股减少几公斤压力,跑和站的时候给腿少几公斤负担,不是坏事。

过去二十年身体锻炼过于偏向于游泳,走路和太极,而缺乏跑步,是一个失误。跑步对于上肢各种肩酸背痛不舒服的各种效果,比游泳太极和走路都要来得更立竿见影,是一种不太一样的极为舒适的,舒适通透了的感觉。而且跑步促使大脑的 bdnf 的分泌,直接促进神经元的增生。

普通健康人循序渐进,达到一次跑 20-30 分钟,不追求速度,不去和别人比什么马拉松,每周跑四五次,是没有问题的。美国各个社区大学,高中,一般都有标准的橡胶跑道。有科学家研究了一下,即使非橡胶跑道,水泥地,对脚的冲击也不会太多,因为脚会自己主动适应路况。

第二个感触是以前的日常运动量还是偏小。如果把走路或太极/站桩的单位时间的运动量等价于跑步的一半的话,大概至少要到一天等价于跑 70-80分钟运动量才能把身体状况提高到非常高的水平。

有人喜欢搞竞技性或者有肢体冲突的运动,比如打网球篮球之类的,这样节奏无法自己控制,更容易受伤,暂不考虑。

小的时候也长跑,但最多跑两千米,浅尝辄止,因为跑步过程还是很累,抱着竞技心态而不是游戏心态,所以并不真正投入,没有人指导我超过三千米之后的对身心的好处。但很明显跑完三千多米

后,至少两个小时内大脑极为清醒舒适。//@诸韬Andrey:跑步会越跑越爽[开学季]我过了3公里就会这样,越跑越high

游泳和跑步各有千秋和适用范围,但如果说 “游泳是最好的运动” 确实过于简单化了。//@realliulei:也许是因为被“游泳是最好的运动”,“跑步伤膝盖”之类的观念洗脑过,所以,我也一直在把游泳和椭圆机作为唯二的锻炼方式[泪]

人体是个复杂系统,一定强度的全面运动是维持系统长期活力的重要基石。光想靠几颗药丸经消化道释放到血液里,就解决所有问题,是一厢情愿。

确实,这是和走路的根本区别,因此会有别的运动无法达到的效果。//@猪猪任小明:跑步会在某一刻有两腿都离地的状态,这对核心的要求是其他运动都不具备的

记一下。 //@格小巫Grace:有氧把心肺提升起来以后,再侧重一下无氧,肌肉能迅速建立;之后再回到有氧,会觉得非常轻盈。就这样循环叠加,身体素质和体能都螺旋上升。

觉得李雪飞说的有一定道理,以前我跑步过度关注速度和距离,功利性太强,反而无法体验长时间跑步对于内脏和大脑的全面的好处。//@席琳201907:知乎上的答主李雪飞howhowfire有一篇回答:怎样坚持跑步,给了我很大启发。他的秘诀就是:慢,慢,慢。很多人跑步总想着冲,可是长时间慢慢的跑更能达到高峰时刻

把好端端的养生慢跑变成竞技而戕害身体,就和把好端端的指数增长的躺平长期投资变成每天辛苦看盘的日内交易。//@初夏芳7:慢,开始8分钟一公里是可以的,跑舒服了最快也就6分钟一公里,越快腿脚着力越大越废关节,慢跑慢跑慢跑很养生,锻炼身体是养生不是竞技。

慢,并不意味着少。巴菲特 16-18年花了三百六十亿美元买了苹果股票,也没做什么别的,现在市场价值接近一千五百亿美元。//@胸外董叔:慢即是快!少做比不做好!

可能过快的跑步,意味着给身体系统某些部件过大的压力,但内在脏器的呼吸和能量供给没有协调起来,所以无法长久。慢,可以看成是一种全系统的节奏的协调一致,可以长久,可以同步的把系统效率提高到很高的水平 //@打算吃素:感觉非常慢的跑步,可能也是属于冥想的一种状态,或者说是动态站桩

翻到一本小书,”slow running, running for Fun, without going too far, too fast, too soon”, 作者 Chris Bore. 有哲学深度。感觉大众文化里是以一种做题家的竞赛心态来看待跑步,这样反而跑不远,坚持不久,且容易受伤。就像很多人炒股票亏钱,但躺平持有 sp 指数基金年均回报 7-9%毫无压力。
===
3.5.2022

一定强度的有氧运动,带来的另一个好处是,大脑里的多巴胺受体还能保持较高的敏感度,对日常生活中的很多有意义的事情,比如读书,交友,游戏,美景等等还能保持健康的兴趣。

否则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衰老的后果是大脑对很多事情越来越提不起兴趣,慢慢滑入一个忧郁症的死亡螺旋。有书说大概每十年就减少 13%的多巴胺受体。 (The joy of movement, by Kelly McGonigal, 第 53页)。而这又会导致其生活习惯更加不健康,加速其整个系统的衰老和最终崩溃。

从这个角度看,试图说服中老年人,或者改造中老年人的思想,是个极为赔本的买卖。因为你是在和他日益衰老而迟钝的大脑奖励系统在做斗争。有时间去说服一个中老年人,足够影响一百个青年人了。

每况愈下的死亡螺旋积累出来的忧郁症,不可能一下子解决,而只能靠长期坚持的每况愈上的身体锻炼.

睡眠不好,饮食无节制导致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缺乏运动最终都指向大脑多个维度的衰老,记忆力的缺失,和最终的痴呆。//@两只老虎跑得最慢:老糊涂不是没道理说的

最近几年有些论文号称长跑带来的舒适感,主要来自于”内源性大麻素” ( endocannabinoids), 长时间慢跑可以让它在体内的浓度增加三倍以上。但走路或者剧烈的无氧运动无法达到这种效果。可以感受到抽大麻的快乐,但没有药物的副作用 //@犇-思索罗:加大运动强度和消耗,除了多巴胺,还有内啡肽,痛并快乐

长跑的另外一个好处是,可以提高自己的最大摄氧量 (vo2max ), 心肺功能极强,这样平时做任何事情都会感觉更轻松随意。游泳也有同样效果,但不能慢慢的蛙泳(那等价于走路),而必须有一定强度的自由泳。但因为场地限制,游泳不如长跑方便。
===
3.6.2022

不把健康看成一个系统工程,而只想用某颗灵丹妙药迅速解决某个具体问题,是懒汉的愚蠢思维。这个问题大家都或多或少会有。

比如说有人抱怨睡不好觉,继续深挖可能原因是工作压力太大,或因为工作压力太大而不愿锻炼身体; 再继续深挖是因为从事夕阳产业,在食物链下端干着很容易被替代的脏活累活; 再继续深挖是因为所处环境信息封闭,周围的狐朋狗友都是类似的信息封闭,终日怨天尤人的性格,然后大家在回音壁里同病相怜。

对于系统性问题,没有迅速的解法,只能一步步主动而循序渐进的在各个维度慢慢寻求突破.

健康越差,心情就越差,就越容易把整个世界当成自己的情绪垃圾桶,就越容易和其它情况相似的人聚合发泄情绪,然后健康继续恶化,在这个坑里永远也出不来.
===
Kelly McGonigal 写的另外一本书 “The upside of stress” 很有深度,阐述了各种生活中的精神压力对于健康产生的复杂矛盾的影响。很多时候,若以主动积极的态度看待和应对压力,反而可以给生活赋予意义,对健康产生益处。有些人遇到打击越挫越勇,但也有些人一点小事就感到很烦,变得更消极,也就死得更快.

波士顿有个机构从 1961-1970年开始追踪调查了当地 1300名老兵的生活。这些人在调查中会回答自己遇到的两类不同生活压力。一种是诸如离婚或者严重车祸的重大事件,一种是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自己觉得的很烦的事 (比如抱怨配偶,抱怨工作,抱怨天气,食物,教会等等)。

关于烦心事的回答,对于同一个人而言,一般来说在很长时间的追踪后,都是比较一致的,而并不经常变化。因为对于日常各种事情”感到烦心”,更多是反应出个人对生活的态度,而不是事情本身。

2014年有人推出对这些老兵的研究总结报告,发现 1989-2005年间,每天报告自己烦心事最多的人,到了 2010年,比报告烦心事最少的人死亡率要高三倍。

我的结论: 第一时间拉黑那些非常爱抱怨的人,否则他们也会损害你的健康。

还有个体验,就是人遇到一个棘手的烦心事,直觉就是希望马上解决掉,但这种急性子往往没有任何作用,而且越来越烦躁; 如果能够学会耐心直面困难,分析问题产生的底层本质原因,不断测试/反思总结自己是如何理解,解决问题或绕过问题的,可以慢慢获得微小的乐趣,逐渐把这种历练举一反三,推而广之

应对压力的最好态度,是把它当作一个成长的机会。任何压力和困难的问题,都有可能找到一个微小的切入口,把问题的难度降下来,把以前内心的模糊的非理性恐惧慢慢细化成一个个清晰的,可以逾越的障碍。如果能够成长起来,压力就能变成一个好事和幸福的源泉。

我自己的一个体会,以前到邮局或者超市排队时觉得很烦,后来把这个时间用来趁机站桩几分钟,很快也就心平气和了,甚至偶尔嫌排队时间不够长。

以我的有限经历来看,大部分人遇到问题都只是想迅速治标,很少有人去不断顽强的琢磨去治本。很多治标的方法本质是一种涂脂抹粉的自我欺骗和拖延,而且人在过程中没有任何实质进步,所以每个人最终会获得和其德性匹配的下场 //@战胜自己改变自己:想马上解决问题,就是做题家思路,一定要解决它。

“但如果你用一个广角镜审视自己的生活,减掉所有那些你自觉压力很大的日子,你并不会觉得自己拥有一个理想的生活。实际上,你是在把那些让你成长的经历,那些你最引以为豪的挑战,那些定义你的人际关系,从你的生活中抹去。你也许会让自己避免一些不适,但你剥夺了自己生活的一些意义。”

原来此话出自庄子。”顺人而不失己” 也可以看成是间接路线的一种表述。//@WinnieGM:唯至人乃能游于世而不僻,顺人而不失己。
===
3.7.2022

长跑的另外一个好处是,可以提高自己的最大摄氧量 (vo2max ), 心肺功能极强,这样平时做任何事情都会感觉更轻松随意。游泳也有同样效果,但不能慢慢的蛙泳(那等价于走路),而必须有一定强度的自由泳。但因为场地限制,游泳不如长跑方便。

看到 Peter Attia 的说法,最大摄氧量在头部 2.5%的人群中,其全因死亡率和低于均值者人群相比,减少80% (不清楚具体时间段)。 没有任何灵丹妙药可以达到这种效果

太极拳和站桩,在提高最大摄氧量方面,还是不如长跑或游泳见效快.

在压力中能够成长起来的东西,就是一种”耗散结构”,生物进化可以看成是一层层的这种耗散结构的不断演进,那些无法在压力中存活并成长的东西会不断被无情淘汰

对外连接越丰富,寻找突破的切入口的可能性也就更大。这不是喊几句口号,就可以马上实现的.
===
3.8.2022

强大的系统性的纠错能力,可以碾压一切表面的暂时的智商上的差距。 ​​​

但这种认知往往需要很长时间,五年以上,甚至更长,才能看得非常清楚。时间段过短的时候,人们容易被一些拆东墙补西墙的奇技淫巧迷惑,做出错误的判断。

每当你看到一个貌似智商很高,一度很成功的个人或者团体,最后结局却很悲惨,并因此大惑不解的时候, 如果仔细深挖底层的结构性原因,都是因为缺乏系统性的纠错能力。

是这样。纠错能力必须依赖系统性的纠错结构,而不能迷信局部短期的经验,和这些经验带来的主观偏好 //@菠萝配李子:取得成功后往往带有盲目的自信,这种自信会摧毁纠错能力

普通人理解的纠错,只是一种微调参数的纠错。真正最重要的纠错,是整个结构全部要改变的纠错,比如从托勒密的地心说的天文学,纠错变成哥白尼的日心说。如果不能有勇气在结构上推倒重来,对自己革命,那么迟早会被采纳新结构的人群超越和边缘化。

在框架上有先入为主的偏好后,对于改变框架是极为排斥的。唯一的解法是要常常以多种不同框架来观察理解某个现象,这样哪个框架解释力更好,就自然可以纠正。

能以多种解释框架观察事物,会非常清楚看到单一框架的人的错误症结所在,自然对其产生”技止此耳”的轻蔑感,并极大增强自信,去探索更多新的解释框架。

这个比喻精到。而且偷东西一方面有同业竞争,一方面偷得越多对方防御越厉害,回报递减//@用户7582042725:段永平举过例子,偷东西被抓,一个不再偷东西了,一个想着提高偷盗技巧下次好不被抓。
===
3.10.2022

“我们对于自我的感知,依赖于我们和他人的关系。很多方面,我们只有在想其他人的时候,才知道自己是谁。因为我们的自我觉知中包含其他人,所以他们的选择,也会影响我们的选择。” – Kelly McGonigal

从这个角度看,关注各种社交媒体上各行各业的最优秀的信息源,还有大量阅读各种优秀的书籍,是建立高质量关系,做出高质量选择,而无需消耗个人自控力的有效方法。

反过来,一定要第一时间远离那些充满戾气,爱抱怨, 错把短视任性当成有个性的 sb

另外就是要学会和”以前幼稚愚蠢的自己”和解。人性会因为自己以前犯过愚蠢的错误,产生负罪感耻辱感,因为想要逃避这种负面感觉,而对过去的错误采取自我麻醉和躲避的鸵鸟态度,这样丧失自控力,无法进步。这种情况每个人都有,程度不一样,关键是要学会与它和解,向前看。

如果你诧异某些人完全没有必要那么努力的工作,却还要不断对外展现自己的勤奋,一个合理的解释框架是,他必须要维持一个庞氏局,用自己的勤奋忽悠置换来的资源来维持这个局。他不能停,一停庞氏局就彻底垮了。 ​​​

所以不合常理的勤奋,有可能是内在极为虚弱的一种折射。

庞氏局之所以很有诱惑力,是因为始作俑者开出了一个没经验的菜人很难拒绝的丰厚条件,但这种格局的结构,本质都是一种抽象上类似 “上来许诺高利息,发了几个月丰厚利息就把本金卷走了” 的把戏。

广义的说,所有人都在想搞有意无意的庞氏局,一旦被裹挟进去很难出来。这个过程中弱者不断被淘汰,资源被强者吸收,这个强者的庞氏局就真的可以不断玩下去,玩很长时间,直到他下次遇到一个(自发涌现的) 比他更强的强者。

当你遇到一个素昧平生的大哥和蔼可亲的对你嘘寒问暖,让你无功受禄时,你很可能将是他做的某个局里面的炮灰。
===
3.11.2022

避开投资大坑,需要正确的框架。我的一个框架是,只要出现有比我现在的投资组合,潜力更大,风险更小的新资产,就会不断以新换旧。

所以你如果在讨论是否可以买某某股票,这实际上不是正确的命题。更好的框架是,在我的认知范围内,现在有没有比某某潜力更大,风险更小 (或者可以风险互补) 的投资? 如果有,这个置换的决定就非常容易了。

如果一直采用这个框架,就会自然的不断把现在的增速减缓潜力变小的资产,置换成增速加大潜力更大的资产, 所以就自然避开那些坑。而且这样也不会纠结原来的买价,不会纠结是否要割肉,不会纠结沉没成本这些事情。

但要实践这个框架,需要不断学习,不断引进新的素材,扩大你的选择范围。这样很多决策自然变得容易,也不会为那些庞氏骗局浪费时间了。

很多纠结的本质是选择太少,选择一多,就自然会去选择最好的,就自然不纠结了。

扩大选择范围是治本,纠结是否买卖某个资产只是治标。

只能说见多识广后,对真正好的东西的一些抽象特征会更敏感,但很多事情不是一眼可以看出来的,好的东西往往有多重复杂矛盾的特征。完美无缺的东西,则可能是个麦道夫式的骗局。//@亢大:是不是还有另一个角度,就是自己有识别好选择的能力,当好的选择冒出来的时候,自己一眼就能看出来。
===
3.12.2022

人们往往过于自我中心化,缺乏从对方角度设身处地的思考,没有用心給其设计一个”阻力最小的出路”,来降低自己的成本.

所以筹码越多的人,在正面进攻和侧面给出路的组合上应用娴熟,可以高效率瓦解对手,资金周转率高,进而筹码更多,形成良性循环。//@子墨家的九儿:这也需要经验积累,人际生活经验,职场经验等。对人性有一定了解,手上筹码也要多
===
3.13.2022

关于跑步和健康的几点总结:

第一要循序渐进 (减重,慢慢增加跑步时间),不要贪多求快,想一次到位。
第二是关键在于跑的时间,不在乎速度和距离 (可以从开始一次 5-10分钟,到后面慢慢增加到一次 30分钟以上都不会有问题。
第三最好争取室外的跑道,空气好,景色好。室外带帽子,墨镜,下午或者早上太阳不是很厉害的时候跑。最好涂点防晒霜。
第四,迈步的时候不要迈得太大。不追求速度的小碎步也很好,这样对膝盖冲击小,而且有利于坚持很长时间。

尝到甜头 (内生性大麻素开始飘飘欲仙,睡眠加深,等等) 后,会有每天起来都想要跑的渴望,而且大脑极度敏感,因为多巴胺受体的增长,对很多日常的事情的兴趣和愉悦感也会慢慢恢复到二十多岁的水平,形成良性循环。开车到任何地方,都会开始想,这个地方有没有好的道来跑步?

注重身体给自己的微小反馈,如果腿部疲劳,膝盖不舒服,就多休息几天。普通人一周跑四五次应当没啥问题,其它时间可以换点别的运动,如游泳,等等。

循序渐进是王道,循序渐进反而可以坚持很长时间,而且最终可以达到你原来想不到的高度,这就是所谓”慢就是快”。不要去和别人攀比速度,距离等等。参加马拉松,半马之类的竞赛反而可能对身体健康产生反效果。

跑步太猛会伤膝盖,游泳太猛也会伤肩膀。但以多数人游泳的水平,和运动量来看,远远不到伤肩膀的程度,所以”游泳伤肩膀”这种话术也就没有流传开来。

有氧锻炼(长时间慢跑)对健康的最大好处在大脑,存在至少三种分子层面的机制刺激一种叫”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dnf) 的蛋白质在大脑生成。包括: 组织蛋白酶 (cathepsin) B, pgc1 信息传导通路,irisin 激素。

哈哈 //@海象心沙:马斯克的心态、伊拉克的能力,普遍是心理模式的惯性偏差。 关于跑步(或者所有运动)心理上踩过的愿望坑,都在这5点里修正了。

豌豆公主只会抱怨,不愿花时间去钻研 //@wang维达:曾经有人坚持和我说跑跳动作都不能做,伤膝盖,跳绳属于自残,我问那么什么运动可以?对方表示游泳瑜伽,于是我叫她去搜一下瑜伽瘫痪,游泳伤肩了,既然是林黛玉体质,跳个绳都伤膝盖,那就别运动吧

门槛低的领域,因为大众智商最大公约数所限,容易流传很多一知半解的谬论。

而且这种谬论因为所谓”语言钢印”的现象,只会强化,很难被破解,导致很多人被这种虚幻的桎梏所限,眼睁睁错过了很多本来可以极低成本极大提高生活质量的机会。

必须引以为戒,不断在各个领域打破砂锅问到底,不断摸索突破各种”语言钢印”的桎梏。

锻炼对大脑的好处,本质似乎来自于锻炼导致在肌肉,肠胃道,和肝脏产生的一些分子可以穿越血脑屏障 (blood brain barrier), 给大脑带来各种有益的影响。

绝大部分药物的分子无法越过血脑屏障,无法对大脑发挥作用。任何号称可以”补脑”的药,都不宜轻信。即使有作用,其效果一般远不如锻炼身体来得直接和强烈。

血脑屏障的最初发现者是德国生物学家欧立希,就是那个 606的发明者,他也是1908年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

睡眠匮乏导致身体出现系统性的低度炎症,释放出来的细胞因子 (cytokine),趋化因子 (chemokine) 等物质会直接损害脑血屏障的内皮细胞,增加脑血屏障的 “细胞旁路径渗透性” ( paracellular permeability) ,伤害其正常运作。然后慢慢直接导致生理性的脑残和痴呆.
===
3.15.2022

很多疾病的症状显现出来,到无法被忽略的时候,本质意味着身体的某个子系统已经因为长期缺乏维护,而彻底彤塌,这时候想要用几粒药丸来迅速治愈,就好比当楼已经塌了,而幻想打几根木桩就能把大楼迅速恢复原型一样可笑。

流行病学和临床测试的研究,很多都是属于”我在这个点打了三根木桩,病人产生了大楼重建的幻觉”的东西,很多年下来一大堆研究者发了各种在哪里打木桩可以产生更好的幻觉的无聊论文。

而实际上老老实实按照图纸,重新一步步把大楼建起来,是很清楚明白的正道,但因为花时间花钱多,见效慢,病人很少真正愿意下功夫配合,所以医生和病人只能在一种非常低水平的状态里面慢慢折腾,直到病人最终慢慢死去。

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癌症,肥胖导致打呼噜,老年痴呆等等,本质属于身体复杂系统彤塌的过程中,在各个局部展现的症状而已,只有在”充足运动 – 节制饮食 – 充足睡眠”这个大三角上不断循序渐进,长时间下功夫,才能真正重构复杂系统,顽疾自然消退。而且基本不花钱。

很多新人问老人的问题,本质属于”我看到你花了十年盖了一座楼,可否教我十天就把楼盖好”? 当他们得到否定的答案时,会非常失望,很多会落入那些贩卖”十天可以盖好楼”的解决方案者的怀抱,然后最终获得和自己德性匹配的下场。

这个感触适用于所有领域的抽象上的”疾病”。

那是在别的地方长时间摸索,然后以意想不到的方式构建出新的大楼。这和想要不劳而获的伸手党速成的美梦有天壤之别 //@口味总:同时,您也提及过,新技术的出现,会让过去旧的技术花费大量时间的成果,变得一文不值

这个表述有意思 //@海象心沙:知识迁移和迭代转化的基底依然是单位时间内的矢量,而不是符合自己想象中的标量。

专业 //@茶馓配豆脑: 睡眠和麻醉期间肾上腺素会作用于大脑的胶质淋巴系统促进例如可溶性aβ蛋白的清除和脂质代谢,所以不睡会导致此类物质沉积,而胶质淋巴系统的ISF-CSF交换场所就是在VBS,也叫血管旁周围间隙,是此类代谢性脑部炎症起始的地方,其代谢效率的下降最终导致脑实质此类物质的沉积。

人性都是当”三根木桩”勉强撑住时,马上故态复萌,沾沾自喜,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再次彤塌时又开始哭爹喊娘,但那时三十根木桩也撑不住了。//@laolaonew:三根木桩应急撑住的时候,抓紧修复梁柱方可避免坍塌。

===
3.16.2022

当不同人谈论”跑步”这个词的时候,他们可能讨论的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有一种跑步,慢跑,步子不大,跑的时候还可以说话,心率大概在最大心率的 60-70%之间 (最大心率可以简单化的表达为 220-年龄),有人称其为”(心率)第二区的运动” (zone 2 exercise).

比如说,如果是一个四十岁的人,最大心率 180,那么如果保持运动强度在心跳 108-126 之间 (常年运动身体素质好的人可以更高一些),这种运动可以养生,主要一个机制,是提高细胞线粒体的能量转换效率。

这种运动,和上气不接下气的竭尽全力 (心跳接近最大心率) 的快跑,完全是不同的概念。可以坚持很久,少有运动伤害,运动结束后可以很明显感到大脑的清爽。

传统太极拳和站桩练习时,心率增加的不多,达不到 zone 2 的效果。除非能够主动站位更低,动作要求对自己更严格一些,但操作难度更大。

散打,对抗性激烈的球类运动,心率会超过 zone 2, 时间长了容易造成各种运动伤害,所谓过犹不及。

如果把心跳 (严格说是心跳相比于最大心跳的比值) 比做光谱上不同电磁波的波长的话,那么 zone 2 的运动也许可以看成是可见光部分的光谱,极限运动可以看成是 x 射线,gamma 射线; 广播体操,走路相当于红外线。网球篮球等相当于紫外线。伏案工作类似微波。躺平类似于无线电。

适度运动导致线粒体的高效,增加人体对病毒的免疫力。参见瑞士洛桑大学 Johannes Burtscher 去年的论文,”central role of mitochondrial fitness on antiviral defense: an advocacy for physical activity during covid 19 pandemic”. 同理,糖尿病患者和大胖子容易被 covid 感染,症状更严重
===
3.17.2022

与知识体系和自己差别太大的人沟通,最大的问题是,每讲一句话,后面可能要再解释四五个概念,而对方会随意在每个细节上抬杠,耗费你更多精力去解释,这样沟通成本指数级上升,纯属浪费时间。一旦意识到这一点,应当马上终止沟通。

因为这种场景经历多次后,也意识到以前自己知识体系较浅的时候,却愚蠢而自信的想和知识远比自己丰富的人平等沟通,是何等无知可笑。

这是一个关键。叙事框架的差异无法通过沟通来弥补,只能等待残酷现实的最终裁决,有时会等很长时间。//@手机用户wqer:争论会把你拉向了对方的叙事框架

还有个直观例子,叙事框架不同,好比用一个蹩脚的电视遥控器,无法做到”所见即所得”,输一个字母都要好几秒,很多功能的实现非常别扭,摸索大半天而不得要领。最后结果往往是买了个大电视,因遥控界面不好用而抛弃,还是在电脑上看 YouTube, netflix 方便多了。大多数人际沟通也因这种别扭而中断。

===
3.18.2022

先有框架后有碎片,容易上手,开始会看上去遥遥领先,但后面就僵化而无法增长。

先有碎片而后不断构建框架,不断根据新的碎片修正甚至打破旧的框架/并构建新的框架,开始比较慢,但最终会后来居上。

框架固化后的最大坏处是容易偏执的去”占小便宜吃大亏”,因为这已经成为他的不假思索的本能。有哲人说,”擅长在小事上斗心眼占小便宜的人,对大事处理总是失去比例感,有大便宜占的时候不知道占,有大亏要吃的时候,往往为一点小便宜而疯狂去咬钩,拦都拦不住。” 引以为戒!

投靠某个组织机构,追求某个职称头衔,也属于先有框架后有碎片。一旦你思想和身体上和这个机构绑定了,你就不由自主僵化了。做很多事情都是上面人先拍脑袋决策,不管自己的资源是否适合做这件事,也不管实际反馈如何。然后很快就卡住了,就开始有意无意的骗自己,骗老板,骗外面的人,大家都成了表演家.

认知上的一个重大问题是丧失正确的比例感。

这样常常错误的高估或者低估某个风险,造成资源错配的巨大浪费。为根本不该担心的事情提心吊胆,而把应该高度重视的事情当儿戏。

比如某某医学研究论文说某某食物有好处,或者坏处。仔细看研究报告,发现调查样本不到一百个,或者调查对象很多都是 bmi 接近 30,又抽烟又不运动的大胖子,对于较健康的人影响甚微。或者这个坏处只是把风险从 4%增加到 5% (但论文标题是风险增加了 20%)。再比如医学建议 50岁以上每隔十年做一次肠镜检查,但这种麻烦的检查大概只能从一千人里面多查出一个肠癌早期患者。

再比如新闻报道某地有很多犯罪,但如果仔细看可能犯罪率比前几年在下降,并没有那么可怕。或者某些犯罪主要集中在城市的某些特定的区域,你如果靠近这个区域就需要警惕,否则并没有关系.

比如民国时很多军阀名气很大,但其实每天都极为焦虑如何保住地盘弄更多钱,一次失败,就可能一蹶不振甚至身首异处。徐树铮曾任陆军总次长,1919年底出兵控制外蒙,威名远扬,但一年后就被一白俄军阀赶跑,自己也因段祺瑞下台而被通缉,最后1925年沦落到在廊坊火车站被冯玉祥手下截获枪毙的境地。

黎元洪贵为民国总统,名气很大。但十几年前还是个极为窘迫的下级军官。甲午海战时所在的广甲号逃到旅顺,被日本人炮火击沉,自己跳海被冲到岸上,并因为战败做了半年牢。

军阀名气虽大,但一次战役损失人数超过 20%的比例,战斗力完全丧失,士兵全部开小差逃跑,地盘没有了,钱也没有了,就彻底完了。这和一些拿股权质押贷款,后来因为股价大跌而被迫平仓清零,还欠一屁股债的企业家,本质上是类似的。//@艾晓霜:一次都不能输,这件事很要命。

再如硅谷九十年代末 dot.com 时涌现的各种名气很大的成功企业家,二十多年后再看,大多泯然众人矣,没能复制倍增原来的成功,其财富也被新一波技术范式中涌现出来的成功者超越若干倍。这些人除了主观努力外,主要还是靠的时运,并没有三头六臂的神功。一旦自己行业和时代脱节后,也就是一个普通人。

很多人在亲眼见到某个明星名人后,都会反应这个名人的身材要比想象中的小,因为明星的名气会导致大脑想象,产生不恰当的比例感。很多欧洲所谓前皇室,退位以后和人接触产生的感觉往往是 “枯燥的普通人”。

===
3.21.2022

路径依赖的人基本无法改变自己的身体习惯。

避免路径依赖的唯一方法,就是始终让自己保持多条路径可以选择,同步探索,定期调整。 ​​​

路径依赖的问题是,虽然有别的好得多的路径存在,但走别的路径需要很多准备工作和前期投入,这是一个较大的壁垒,所以即使心里想要走别的路径,稍微松懈,就会被身体习惯拉回自己的老路了。多个方向探索,布局各种准备工作,才能有效降低采纳其它路径的壁垒。

因此对于不愿主动多个方向布局的人,闭着眼睛都可以想象其路径依赖的下场,也就不要浪费时间去劝说了.

降低路径依赖本质需要循序渐进。自身体系越丰富,和别的路径建立有益连接的壁垒就越低,就更容易降低路径依赖,然后自身体系进一步丰富。然而人性大多想一口吃成个胖子,和这些人接触,听到的都是怨天尤人的屁话。
===
3.23.2022

在增速放缓的行业或公司,一本正经的内卷,给人一种每天都很充实,都在做事的虚假的成就感。

这种虚假的成就感和仪式感,对于缺乏经历的人,还有一种致命的诱惑力。

局部的成就感和仪式感,和真正是否能够长期内捕捉到巨大的利益,很多时候毫无关系。 ​​​

和别人进行对错的争论,如果即不能发财,也不能让自己避开风险,那也是一类典型的竭力需要避免的”内卷式的消耗”。

如果信息能够让你更加准确的理解真相,那就是一种广义的发财。如果信息严重误导你,那就是一种广义的”谋财害命”。 //@-邱子豪: 发散一下:获取信息时,如果是既不能帮助自己发财,也不能让自己避开风险的,也属于内卷式的消耗,让自己沉浸在信息很充分的状态而不自知。

很多时候你如果仔细分析自己的某个棘手的困境,会发现其根源是 “既想要 A, 又想要 B “, 而 A 和 B 本质是互相矛盾冲突的。

而实际操作中,必须要分阶段进行,开始集中精力要拿到 A, 必须彻底放弃在 B 的利益诉求。等稳稳拿到 A 以后,往往你会发现,你还可以得到 C, 而 C >> B, 此时, 对 B 的利益诉求你会觉得不屑一顾,非常可笑了。

而有些蠢货因为自己的认知图景所困,一定坚持同时要拿到 A 和 B, 现在就要,完全脱离现实,最后什么都没拿到,自己也玩完了.

这种困境更本质的原因,可追溯到僵化的思维框架,误以为 A 和 B 天经地义必须兼得,否则天要塌下来。直到最后被逼得必须选择,要彻底放弃 B 的时候,倒吸一口凉气,但咬咬牙过了这个关后,发现天没有塌下来,路反而慢慢越走越宽,过几年后感叹,靠! 要是早知道原来世界如此运作,早就该果断取舍了!

===
3.26.2022

底层逻辑就是”胳膊拧不过大腿,鸡蛋无法撞击石头,好汉难敌四手,高复杂度系统可碾压低复杂度的系统”之类的常识,并最终会彻底摧毁想靠坑蒙拐骗来挑战常识的狂徒 //@amix168:在一个复杂系统中,底层逻辑可以认为是一个低秩结构,类似统计领域pca主成分析算法中的主成分,或者线性代数里面的特征向量
===
3.27.2022

(五百年前的来自意大利的)圭恰迪尼老师还说:

“我常常注意到,在战争期间,人们总是因为觉得太晚了,而没有采取必要的行动。但是,过段时间回头看,那时就是应该采取断然行动的时机。很多事情发展的比我们预期的要慢很多。 ”

这个经验在很多重大投资决策上同样适用。好的投资不要嫌买的太晚,坏的投资也不要嫌卖的太晚。 ​​​

“占星术士,比所有其他人都更幸运。他们即使撒了一百个慌,只要有一句话是真的,就可以获得很多赞誉,以至于他们的谎言也会被相信。”

“如果你做一件事,会给一个人带来好处,但给另外一个人带来对等的坏处时,要小心。被你慢待的人不会忘记,而且另外一个人得到的好处越多,他就会更加怨恨。而获得好处的人,要么以后忘记了,要么会觉得自己拿到的好处没有实际那么多。

“当有人说他是因为热爱平静的生活,而自愿放弃权力和地位时,不要相信。他们下台的实际原因,基本上总是因为自己的无力或者被外界所迫。”

“不要对宗教,或者其它看上去神圣的体系开战,因为这个东西在很多傻瓜的大脑中有着巨大的力量。”

“比别人更有权威非常重要。权威,如果正确运用的话,可以造成他人对你的敬畏,远超你的实际资源所能匹配的程度。” (翻译一下: 不容置疑的虚张声势回报很大。但反过来,一旦被捅破,权威丧失,彤塌也很迅速)

2022年2月微博发言摘要

2.1.2022

如果你以四年以上的时间长度反思过去的话,会发现一半以上的勤奋都是无脑的重复性自残式内卷,长期整体效果为负;而按照“随机梯度下降”的算法,只要定期随机接触舒适区以外的信息,不断冷静评估调整,即使短期可能还会有表面的倒退,长期迟早可以捕捉到爆发式的增长。而且工作量恒定,人不累。

从这个角度看,只要坚持 sgd (随机梯度下降) 式的摸索,保持恒定工作量,活得足够长,可以足够接近任何宏大目标。 而过度拼命 FOMO 的人往往暴躁的陷在局部极值或者某个鞍点,出不来,早早累死了。

Bill Bryson 写的 “A short history of nearly everything” (2003年出版) 很有意思,尤其是第二十七章讲述过去两百年大冰期 (ice age) 的理论的曲折发展,很有教育意义.

神经网络里面有个重要的概念,叫做神经元的激活函数 ( activation function), 比较常用的激活函数是
relu ( rectified linear units), 表达为 y = max (0, x).

用大白话来说,就是外界各种信息太多,应当设置一个阈值,低于阈值的东西完全不予理会。比如研究一个新公司,如果流动市值低于十亿美元的,可以不予理会,因为这里面噪音和假信息可能太多,无法精确评估。突破十亿美元并能持续增长的项目,才值得花一点时间调研。

各种狐朋狗友,一面之交的社会关系太多,激活函数就是自己内心设置一个简单可以度量的客观标准,低于此标准的社会关系都可以基本忽略,免得无谓的消耗。

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随着阅历的丰富,激活函数的阈值也会不断悄悄的动态调整。太容易被噪音而激活并白白消耗大量资源,是大部分人的神经网络的缺陷。

激活函数的主要作用,是以尽量少的计算资源,来试图接近模拟对于客观世界的理解,以获得尽量大的回报。不这样做,自己的竞争力会迅速落后,被各种 spam 拖垮。

宏观经济分析,对于提高投资回报的价值,大概相当于安慰剂. ​​​
===
2.6.2022

只会数理化的,可以看成是一种浅层神经网络,实用性上,还不如计算机编程,或者学一些科学史的常识。除了微积分,线性代数以外,更复杂的数学理论在绝大部分社会实践中完全用不上,有这时间还不如多翻几本马基雅维利老师的小册子 //@诸韬Andrey:一个不小的偏见: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概率论 再加 ergodicity 就可以飞着走了 [挤眼]//@投机界老炮儿:对于多数人来说学那些高深的数学纯粹是浪费时间,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再懂编程就可以在软件行业横着走了.
===
2.7.2022

与其整天思考如何落袋为安,拼命计算 p&l 那些蝇头小利,把自己搞得很累; 不如不断投入各种风险有限,但增长无上限,根本不需要考虑”落袋”的事业。

这样的事业,往往让别的生意纷纷落到它的口袋里。从事这样的事业,就会专注基本面,不为噪音打扰。 ​​​

如果你整天盘算如何让现在的事业”落袋为安”,你大概率从事的是错误的事业。

这是关键。 有复利心态,和赌一把就跑的人,是无法有效交流的 //@阿忠的梦呓:无法复利的需要落袋为安
===
2.9.2022

反思过去二十多年犯的一个最大低级错误,就是不知道控糖和避开垃圾食物,结果一边吃了很多垃圾食物,一边拼命锻炼减肥,造成巨大时间资源浪费。(就好像上面不断加冰块,下面不断加热烧水) 现在断食吃得更少,锻炼时间也可以减少三分之一,身体反而更好,时间更多了。

站桩的简单,枯燥和有效,就好比持有 sp500 指数基金简单,枯燥但足以秒杀 95%以上的基金经理一样。

很多人站十几分钟后身体就会微汗,站的时候很累,结束后非常舒服。这种舒服的体验,和游泳长跑后舒服还不太一样,更加微妙更底层。但难就难在坚持和克服枯燥。好在现在YouTube 上有很多录像可以跟着它的引导慢慢站 //@山西金泰熙:原来站桩有用?我老家县城很多锻炼的老年人站桩,我一直以为是没文化的

看到油管上有个叫 “魏小可”的人分享的一句话,觉得非常深刻: “莫将容易得,便作等闲看”
===
2.10.2022

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一个较大风险是半夜起来上厕所,精神恍惚,两腿无力,摔倒在卫生间里,然后突发心肌梗塞,就死了。

最近美国著名前主持人 Bob Saget 在旅馆里猝死,大概是类似情况,可能是摔倒在卫生间里,头部撞到地板或者别的地方,死因是 head trauma. 年仅 64 岁,可惜了。二十多年前看到他主持 abc 节目 America’s funniest home video,还是一个何等意气风发的帅哥。

好一点的情况,也容易发生骨折,然后长期卧床,无法自理,成了一个废人,身体越来越糟,也玩完了。

这里面最底层的因素,是衰老容易导致睡眠变浅,睡眠变浅后容易因为一点点膀胱的压力,而要起床尿尿 (如果前列腺有问题就更糟糕),如果平时不锻炼腿部肌肉力量,半夜睡眼惺忪,两腿发软是常态。

衰老导致睡眠变浅的底层微观机制是什么,科学家还没完全研究清楚。但是多练些站桩,太极拳,促进体内气血通畅,加强大腿力量训练,肯定是有用的,至少半夜在卫生间行走,不会那么容易摔倒.
===
各行各业的成功人士,聪明人,都可以看成是和他所处的时代和环境产生高度拟合的神经网络。

要想达到或超越他们的高度,绝对不能简单模仿,那样做往往事倍功半,因为他们在那个行业或环境的生活经历 (对应于训练神经网络的标记数据 ” labeled data ” ) 肯定比你多,神经网络的隐层上的神经元肯定比你更更丰富,参数的调整一定比你更优化,你在他的屁股后面慢慢追,不仅吃力,而且因为缺乏后劲,往往是自取其辱。

这时候你一定要寻找别的新维度上的标记数据, 一定要避免浪费时间在无法证伪缺乏反馈的事物上,只要在不断新开拓的维度上找到大量的新的标记数据 (类似于增加新的层级),可以迅速训练自己的神经网络 (类似于 back propogation, stochastic gradient descent ),即使你在别人拥有的旧维度上缺乏信息优势,你的整体的信息处理深度迟早会超过他们,在更多场景上,慢慢形成对他们的智能上的碾压性优势:

就是说,有些新的场景,你可以非常容易的正确解读,而他们却显得非常无知和弱智,无论怎么提示,也很难形成理解力。

数据真实性和规模的差距,可能远大于智商和算法的差异。很多人摄入的日常信息,都是故弄玄虚无法证伪的噪音,

新维度有的时候是别人没有去深挖,被忽视的领域。有的时候无法预先定义,而是看到了,发现了,意识到很有价值,然后跟上去.
===
2.11.2022

大部分人会陷入两种极端的倾向:

一是有点小诱惑,就 all in 赤膊上阵,完全无视风险和潜在副作用; 这种人,在电视剧里一般活不过第一集

一种是极度保守,一点风险也不愿意冒,不愿去摸索,稍微遇到一点负反馈就缩回到自己的壳里去。这种人,会一辈子呆在低效苦闷的生活中而不自知,没有意识到稍微多走几步,世界很大,其实非常精彩。

这两种极端都要避免,要不断检查自己.

“世界很大很精彩”包括时间上的维度。曾写过”人类群星闪耀时”的奥地利作家茨威格,1942年2月22号在巴西自杀了,因为他对时间维度上发展的无限可能性缺乏想象力。八十年后再来看,过去的那点闪耀和未来的发展相比,根本不值一提。

当人们无法区分相关性和因果关系后(比如某个地方冰激凌消费量和淹死人数正相关,但冰激凌并不是导致溺水的因素),很多争论,最后就变成宗教狂热式的无聊的谩骂。

而且这个问题在缺乏更精细的观察工具之前,无解。 ​​​
===
2.13.2022

站桩的要点自己体会大概如下:
第一,大腿要微曲,微曲才能有点压力,才能产生效果。注意膝盖不能过脚尖,否则会伤膝盖。
第二,两脚迈开,与肩同宽。
第三,双手成”抱球”的一种自然饱满的态势。可以参考网上各种照片的姿势。
第四,要自然和放松,不要太僵太拘泥于某个姿势,可以不断微调。可以闭眼,也可以微微睁眼,怎么自然怎么来。呼吸也要自然,不要憋气。
第五,就是一些师傅的老生常谈了: 立身中正,虚领顶劲,沉肩坠肘,肩与胯合,胯与脚合,松肩,松腰,松胯,上下相随,等等。
第六,体会到站桩好处的最大障碍,是练的时间不够。至少要站十分钟以上,才能有些感觉,初学者会额头出汗,练的时候很累,手和腿开始都会颤抖,但结束后会很舒服。可以在油管上找那种带领大家站桩的录像,跟着练,这样不觉得枯燥。YouTube 上有个叫 issac ang 的人上传了一个”杭州正圆太极院”老师的四十多分钟的录像,不知道那个老师叫什么名字,但讲得非常好,深入浅出,跟着他导引长时间站桩,也不觉得枯燥。强烈推荐。
第七,以前练站桩,存在一个浅尝辄止的问题。站了十分钟,觉得舒服了,就没有继续站,这样断断续续,身体不舒服了才想到去站,因此无法体会更深层的好处。
第八,站桩的好处很微妙。站完后身体内部的那种舒服,流畅,很难用语言精确描述。和长距离游泳后,人很舒服很神清气爽有些接近,但人一点也不累。好像是一种更深层的流畅和舒适。而且还

有一点,站桩对眼睛视力绝对有好处。看书久了,视力有些模糊了,降到 0.8,站十五分钟以上,马上可以恢复到 1.0以上,看东西无比清楚。

最近决定采取主动态势,延长一次性站桩的时间到半个小时以上。感觉到一个好处是睡眠质量更高了。以前会有因为睡眠浅,半夜三四点醒了然后翻来覆去很难再次入睡的情况,这样早上很难受,又要打盹。现在即使半夜醒了要上厕所,很快又马上入睡,这样睡足七八个小时后,早上精神很好,不存在那种打不起精神早上昏昏欲睡很难受的情况。今天早上测血压 104/72,脉搏 54,感觉很好。

这个精神好到什么程度呢?举个例子,以前二十岁出头参加摇滚乐会,可以很疯的上窜下跳两三个小时而不累,如果那个状态是 10,现在大概是 7-8。而如果不练功,疲于奔命于各种工作时,晚上睡不好,白天又打瞌睡,那精神状态大概是 3-4。

站桩简单有效,随时随地可以站,但因为枯燥而大多数人无法实践无法坚持,无法领会到其巨大好处,然后要花无数时间被各种亚健康状态折磨,不得不说是一个悲剧.
===
2.14.2022

做题家在一起,会因为彼此攀比做题能力的本能,而陷入更加努力做题的沼泽,无法自拔。
===
2.15.2022

直接方式本质还是在玩看得见的有限游戏。比如两次大战的德国,越打敌人越多阻力越大,越打越亏钱,损失土地更多。输了后还不服气,再加杠杆继续硬杠,然后输的更惨。间接方式接触到新的无限游戏后,会非常清楚的看到原来有限游戏的可笑之处。

视之不见曰夷。这句来自道德经的话的意思是 “大道不清晰可见,老百姓很容易跟风选择看得见的路径”。 //@冷眼看江山:大道甚夷,而人好径。间接方式即大道。

改变做题家的本能,需要能够接触到更多有价值信息,看到更多新的无限游戏。但新的有价值信息,不可能自己坐着就有人喂到你的嘴边。而获得有价值信息,又需要兴趣产生的源动力,推动自己可以持续不断摸索。所以确实无法和见识短的做题家有效沟通,还是直接拉黑清净。

摩尔定律是通胀的杀手。

没有能力理解摩尔定律底层机制的人,总是预测摩尔定律要终结,总是预测高通胀要回归,总是最后被证明是错的,但总是坚持继续做同样的预测。

多么梦幻的世界.
===
2.16.2022

大道至简的一个角度可以理解为后端复杂,但对外的 API 简单。但一些无知的懒汉,偷换概念,想不劳而获,自己后端简单,没什么货,也妄想前端的 API 能简单.

做题家和出题家的区别是,前者是短期利益驱动,后者是兴趣和信念驱动。

做题家常会追逐一些表面的泡沫,甚至自己知道是泡沫,也要自欺欺人去追逐,只因为看上去利益非常诱人。

出题家即使没有短期利益驱动,也会为自己的兴趣或信念而废寝忘食的奋斗,因为在做事本身非常有趣,做事过程中自己的能力和见识得到真正的提高而绝非虚幻的泡沫,长远看非常有价值有意义。

有的时候做题家和出题家看上去是在做同样一件事,但熊市来临时,他们就会分道扬镳。做题家会做鸟兽散,出题家继续乐此不疲的迭代。

要成为出题家,最好在有巨大潜力并快速增长的行业里寻找引起你的兴趣的切入点。快速增长期,会有很多真空需要填补,这时竞争不大甚至根本没有,只要你能挺身而出,即使智商不高,也已经赢了。为什么必须有巨大潜力?因为这意味着长长的增长曲线,即使错过这个机会,很快下面有新的机会等待你去填补。

在表面上没有短期利益的地方,出题家会发现竞争出奇的少。做题家满心欢喜的追求某个短期利益点,但越努力发现越拥挤,竞争越来越激烈,成本越来越高, 因为自己缺乏关键节点和资源的支配权,屡屡被玻璃天花板弹回来,原来的如意算盘成为南柯一梦。

出题家不怕干脏活累活。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喜欢脏话累活,而不喜欢利益。实际情况是,因为兴趣驱动使他们不怕干脏活累活,干着干着,突然发现这里涌现出远超想象的巨大利益。

做题家们因为都不想干脏活累活,都想追求看得见的短期利益,他们的道路反而越来越拥挤。一旦他们追求的利益点成为食之无味的鸡肋,才发现自己过去的积累无法复用,光阴完全虚度。

斯大林和托洛斯基以前曾经在 1919年的波苏战争中合作指挥。 合作过程中斯和托发生激烈冲突,托对斯极其厌恶,想把斯换掉。但一问周围的人,大家都说不行,因为很多大家不愿干的脏活,只有斯大林能干。

特斯拉为了降低电池成本不惜借大量可转债造超级工厂。通用福特等公司只想把电池这种脏活外包给韩国公司。最后特斯拉的电池竞争力越来越强,通用的电车生产因为电池供应缺货从2021年八月停产至今无法恢复。

在兴趣驱动的行为中,提前看到了瓶颈,愿意下功夫付出代价掌握了瓶颈上的稀缺资源,然后跃迁成为出题者。//@silverhawk_bay:所以出题的人才会看到什么是系统真正的瓶颈?
===
2.18.2022

我对哈佛大学教授 David Sinclair 非常尊重。但对他推崇的抗衰老营养补品,一个是 nmn, 一个是 resveratrol, 目前看来,没有真正大规模的临床试验可以精确的评定其效果和适用范围。有兴趣的人,可以自己到政府官方网站 clinicaltrials.gov 上搜索研究。

人体的机制极为复杂。指望通过服药,影响某个单一机制的进程,就可以解决系统性的问题,是不现实的,而且常常在别的地方造成副作用。复杂系统的维护,大概率需要全面的各种复杂手段的精准同步实施,才有希望。

感觉被错误的饮食宣传误导了几十年。最好情况就是个花大钱买个安慰剂,最坏的情况还会严重危害健康,比如各种精加工的甜食。需要全面一个个检讨。
如果不清楚的话,最好的做法就是不吃。 ​​​

是的,今天食品行业很多荒谬现象,其实一点也不比几十年前的烟草行业逊色 //@VisionFirst:主流媒体没有追求真理动机,宣传内容基本由利益相关方左右,今天食品产业的利益集团的行动逻辑和当年烟草业协会给吸烟洗白类似。此外,给食品洗白要比给吸烟洗白容易多了。

做题家无法理解的是,不能改变权力架构的做题,回报递减,利润微薄; 出题家在探索新体系的过程中,无意中率先发现并理解了新的权力架构,控制掌握了关键资源,再把一些不影响权力架构的标准化任务,外包给做题家们。

什么样的事情可以外包给做题家? 有大量替代者,替换成本低,技术复杂度变化不大的任务。相反,替代者少,替换成本高,技术复杂度增长块的任务,就需要警惕,可能被做题家架空,而从出题家的地位跌落下来。
===
2.19.2022

当你的长期实际体验,和某个遥远的统计学家的理论发生直接正面冲突时,仔细的看他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框架,但默认还是要更相信自己的直接实际体验。 ​​​
===
2.21.2022

所谓奋斗就是在某个特定时间空间范围内做优化。你可以选择拼命优化,也可以选择扩大时间和空间的范围。长期看,扩大时空的范围,尤其是等待更多时间,自然带来空间上的更多选择,不仅更轻松,而且会很快意识到以前那种回报递减还要拼命优化的努力很可笑。 ​​​

好奇心强一般是因为以前的好奇心导致的深度思考尝到了甜头。然后不断积累,形成正循环.

换句话说,依靠自己好奇心尝到的甜头,远远胜于别人喂养的一次性的甜头,或者安排好的某个单一路径上的甜头。

因为前者会自己越滚越大,可以自己突破瓶颈。

好奇心摸索 => 甜头 => 更大好奇心和自信心产生更多的内驱力去广泛探索 => 然后大概率获得更多甜头 => 更大的好奇心和自信心 。
===
2.23.2022

站桩,跑步,游泳和其它锻炼,还有两个好处:

一是对于长期伏案工作,脖子疼,肩疼,背疼,手臂疼,手腕疼的人,运动把你从固定僵硬的姿势中解放出来。运动时间久了,这些疼痛自然消失,以至于你都忘记了它们的存在。但一旦疏于运动,这些疼痛不久又自然浮现。那种做各种局部按摩,拉伸的运动,只是一种暂时的缓解,偷工减料的治标不治本,因为它并没有让你的肌肉,筋骨从微小的损伤和发炎中逃离开,获得足够长的时间来恢复健康的状况。

而且因为这种重复压力损伤导致无法工作,比如手术师,木匠,小提琴手,等等,最终造成的时间损失和金钱损失,远远大于你对于运动投入的时间。尤其是站桩,已经是最简单,最容易操作,最省时间的运动了。

第二是运动可以很明显的提高睡眠的深度,倒下就睡着,以至于你都忘记了还有失眠这个东西的存在。这比什么药或者补品都管用,剂量可控,没有副作用。关于运动量,不能完全听某个专家的一刀切的建议,而要根据自己身体的感觉,去调整优化。如果不花一个小时运动,你可能就要在床上翻来覆去两个小时睡不着觉,早上起来精神也不好,负面情绪更多,也会导致乱吃东西变得更胖,恶性循环。睡眠深了足了,大脑极为清醒,全身状态非常好,效率也很高,对未来自然产生一种充满憧憬期待的心态。

第三个好处是,对于创造性的工作,不可能坐在电脑前逼自己想出来,但如果把工作和运动穿插结合起来,很多天马行空的创意自然浮现,实际效率更高了。

在行业周期的起伏中,很容易挑选某个特定的视角,然后建立某个特别负面的观点。负面情绪很有传染性,可以让人有种“众人皆醉皆sb,唯我独醒最聪明”的虚幻的智力上的优越感,而放弃了深挖复杂矛盾真相的动力。 ​​​

看到网上有人评论,说福布斯的专栏作家,大概类似“哈佛分校”的概念。就是福布斯公开外包这些文章写作的任务,给这些人一年 250 美元,要求这些人每年至少写五篇文章,但不一定保证文章都会发表。

福布斯得到一群廉价劳动力,这些人也可以对外号称是“福布斯的专栏作家”,听上去高大上。有点像一些机构和哈佛大学挂上钩,然后学生号称是哈佛毕业,但自己一看实际上是并不是正宗的哈佛学生。国内的很多“北大分校”大概也是一个概念。

哈 //@Brother_Woo:为了这个头衔去忽悠人,免费甚至倒贴都一大把人愿意干。当年,包装名师。CCTV专访名师。也是某地分社,犄角旮旯的记者扛着带标的摄像机和麦,给你录个三分钟。
解决疼痛的方法不是在发生问题的地方按摩,而是通过全身运动,改变体姿,使疼痛的地方不再受力,过段时间就自愈了。同理,两个人打起来,解决的最好方法不是在冲突的地方劝架,而是掐断他的财政和后勤,很快就都没力气和资源打了。
===
2.25.2022

生命的本质是耗散结构。耗散结构的悖论在于无法被主观设计。

但下一个悖论是,尽管如此,人们总是想人为主观设计一个耗散结构的东西 (永动机),结果画虎不成反类犬,滋生了无数庞氏骗局。 ​​​

耗散结构的一个关键,是能从外界不断吸取能量。但这种吸取能量的能力,不是一拍脑袋主观设计的,而是在开放世界里,经过无数次微小的尝试,迅速淘汰各种不靠谱的做法,不断积累,形成正反馈,越滚越大,效率越来越高。外面的观察者只看到一些表面的皮毛,想简单模仿一步到位,但总是不得其法

主观设计的最大问题是,为了某个方向的主观设计,势必投入大量配套资源,但主观总是会有错的一天,某次系统性的大错会把以前的积累全部输光。尊重大自然涌现出来的各种客观结构,让大自然的取之不竭的外部资源自发的去试错,就是避免这种主观而带来的资源损耗的巨大风险。
===
2.27.2022

事物演变的规律,本质还是要朝阻力最小的地方去,而不可能期望苦口婆心的劝说,让大家都能理性的选择符合自己长远利益的路径。

比如你不可能因为宣传吸烟有害健康,而期待别人戒烟; 不可能因为肥胖有害健康,就期待别人能节制饮食; 不可能因为宣传熬夜对身体不好,就指望大家按时作息; 不能说因为频繁交易对回报不好,而指望赌徒会收手。只有当人们病入膏肓,无路可退,”阻力最小的方向”彻底改变时,才有可能真正发生改变。

对”朝阻力最小的路径演化”这个客观事实的尊重,就是最大的理性。

博弈中,只要你给占下风的对手一个”相对体面”的出路,演化阻力最小的方向,就是他放弃抵抗意志,朝向那个”相对体面的出路”逃跑,而不是和你来硬拼,这样会白白消耗你自己的宝贵资源。

是这样,找到和你自己目标接近的人一起活动,这样就会给自己增加不做的阻力。同理,如果老跟一群酒肉朋友鬼混,就会极大增加自己节制饮食的阻力 //@Happyanyway:想要坚持做一件事,请老师来监督,或者参加相关活动,里面都是和你有一样目标的人,给自己增加不做的阻力,也可以改变阻力最小的方向。

2022年1月微博发言摘要

1/1/2022

Netflix 最新出来的喜剧片 don’t look up, 拍得不错,里面印象最深的一段台词是,里面的高科技富豪 (mark rylance 扮演) 对里纳尔多扮演的天文学家说:
“我们公司收集了你从 1994年以来的四千万个数据点, 比你的医生提前几个月知道你的肠子上长了几个息肉,可以用准确度高达 96.5%的模型预测你死亡的方式,把你的性格归类于八类典型的消费者特征.. 你以为在遵循自己的伦理道德标准,但本质是在躲避痛苦和寻求快乐”
rylance 演得非常好,应该提名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奖.
所以当人们说”顺其自然”,本质是让自己被本能和习惯引导去随波逐流的”躲避痛苦,追求快乐”。这种选择无可厚非,但如果不能突破自我的思维桎梏而只能”顺其自然”,那就不要再抱怨为什么自己收获一大堆自然的痛苦,或者为什么无法得到那些看似不自然的快乐。
而且一些人自诩”顺其自然”多了后,说得自己都有某种道德优越感了,但在大数据分析面前,可以非常清楚的看到这是何等苍白无力和可笑。
真正强大的科技巨头非常自信,可以主动自黑,只要对生意无本质负面影响//@花姐jennifer:其实一个有意思点是,大约从2014年开始,通俗大片里面的反派开始不是外星人疯狂科学家而是——科技巨头:《王牌特工》《毒液》《头号玩家》《失控玩家》今年的《天赐灵机》反派干脆就是照着Tim 画出来
===
1/4/2022

可爱岛常驻居民只有五万多人,这里灯光污染少,凌晨五点到六点间,朝南方看,略高于地平线的位置,肉眼可以清晰看到南十字座的四颗星,左边还有天蝎座的蝎子爪子的四颗星。
可爱岛的 kakalau lookout. 山谷底下十九世纪原来住了两百人左右,底下居民尝试农业和畜牧业为生,但很难赢利,而最终放弃,大概是因为交通成本太高和本地市场太小,底下现在可能只有一些非法滞留的露营者。此处后为多部电影 (king kong, jurassic park 等) 取景处,看上去很美,但其实并不宜久居。这大概就是人们常说的”权力泡沫”和”权力实质”的差别吧。人们追逐泡沫和幻象的本能,是永远无法被压制的。
===
1/6/2022

今天才知道天文学中有个”岁差” (precession) 的概念,这里指地球自转轴相对于空间惯性坐标系的缓慢而均匀的变化,一年大约偏离 20分钟,每隔 25771.5 年就是一个周期。因为岁差,季节的周期,每年大约提前 20分钟左右。

因为岁差,南十字座在公元前四世纪还能在英国的天空上看到,但公元 400年之后,整个欧洲大陆的地平线上,都无法观察到南十字座。预计要到公元 14000 年之后,它才能重新对大部分欧洲,北亚和美洲的居民可见。

以前为什么没有看到南十字座: 一,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北纬二十五度以北 ; 二,偶尔去南方都是冬天,这个季节观察的时间窗口在凌晨五点到六点之间,需要没有灯光污染,没有乌云遮盖,没有月亮,因此总是错过。联想到很多唾手可得的机会,就是因为各种障碍被掩盖,需要有心人抽丝剥茧的发掘。

不要让没经过甄别和付出相当代价的人进入你的生活,否则难免”近之则不恭”,然后生出一些类似”吃了苍蝇”一样的让人极为不适的事情。

如果你的长辈教育你要有什么狗屁 “情商”,要学会能够和任何人周旋,那只是因为他们想当然的,把他们没有选择的有限生活经验,试图推而广之而已。 ​​​

金钱本质就是信息。按照马斯克的诠释,钱就是一个数据库里决定资源如何分配的信息。//@乔双岑QSC:信息是权利的一种,比如,利益无关者眼里的真相正是利益相关者眼里的隐私。真相,不是天赋的权利,而是博弈的结果。

实物作为信息的载具非常脆弱。多年后没人知道某个时代的首富是谁,但”尼罗河上的惨案”,”东方快车谋杀案”这些作品将不断流传,永不消逝。可惜那时没有 NFT, 否则 agatha christie 轻松成为巨富
===
1/8/2022

看到一位叫”朱东波”的朋友的文字,觉得不错,有几个点表达得比较到位:
1. 很多(有用的)概念都是封闭系统下的产物,由此容易陷入”过早优化”(premature optimization)陷阱。
1.1 更确切的说,是基础概念及在应用过程中衍生出的庞大的概念簇(conception cluster)
1.2 这些不同的概念在既有的认知系统几乎无处不在,包括假设,判断标准等。
2. 很多概念具有非常大的重力,因此容易形成认知惯性,并吸纳/消耗(大量的)能量投入。基本表现是人们常常执迷/陷困于自身的(可能是狭窄的)认知中。
3. 但在更大的时间维度下,在边界(boundary)被进一步拓宽/打破的,更具开放性的系统下,在新的连接方案(常常是真正新的概念系统)下形成的理念/视角,常常会形成更高视角的”二向箔”。
3.1 在这种不断扩张边界的进程中,尤其是Emo. part所感知到甚至常常被厌恶/避免的”不确定性”,其实是不可避免甚至应该是被拥抱的。(当然这其实是人性的,因为人们本能的会倾向于避免这种不确定性失重的感觉/感受)
3.1.1 听到一句很好的话: Courage is not the absence of fear, but rather the judgement that something else is more important than fear.
===
Agatha christie 曾说”恐惧,就是因为知识不完备”。有的时候人们有克服恐惧的勇气,本质是因为意识到拓宽边界获得新知识之后的回报,将远大于摸老虎屁股可能带来的损失。
===
1/11/2022

意识到过去几年自己在不同领域的一些意想不到的进步,本质都是因为有闲暇时间,所以就可以东摸摸,西碰碰,摸索出来一些新的发现,有效提高自己的能力,改善自己的学习或生活环境。

让自己有很多闲暇时间,本质等于给自己去杠杆。整天忙得昏天黑地,本质等于满仓投机,这样就没有任何冗余,来应付未来注定要发生的各种意外事件.

朋友圈里看到有个常见的词叫“搞钱”, 窃以为这种思维存在框架性的错误。如果你做事的效率和别人差不了太多,再怎么搞也搞不了多少钱。但如果你可以把你做的事在各个层面规模化扩展化,能不断重复引用,在更大规模的用户或读者群上分摊成本,日积月累,那么你的效率自然越来越高,钱就自然来了。

如果效率没有比别人有明显的几倍以上的优势,实际操作上很大概率就是在自欺欺人的瞎搞.

回复@人在冏途后的自信与洒脱:way out of money call option, 没有到期日,或者说至少几十年后才会到期。 :)//@人在冏途后的自信与洒脱:大量闲余时间的产生类似于给自己买了个深度虚值看涨期权。因为有了时间冗余,产生了知识冗余和思想冗余,进而引发了财富冗余(财务自由)。

不太一样,大部分 VC 即使看到真正好的 deal, 也拿不到份额。能够拿到的, 往往又都是别人看不上的,这里面要获得超高的回报,好比大海捞针。 IRR 那些狗屁都是骗外人的 //@辰一伯:做VC是不是相当于get paid to 东摸摸西碰碰

世界是个巨大的 fitness landscape (适应度地形),我们本质都是在上面做各种 stochastic gradient descent (随机梯度下降) 计算的小爬虫而已。区别在于,有的爬虫接触数据多,维度高,计算效率高,因此长期的实质性进步更快。有的热锅上的爬虫,看上去很忙爬得很快,但只是在团团转,做无用功而已。
===
1.13.2022

最近三个月涌现的一些 Defi 2.0 的创新,目测大多是一些类似于传统金融里的 cdo, cmo 之类的拆东墙,补西墙的游戏。通过精心设计的复杂的风险转移链条,来给参与者一个存在金融永动机的幻觉,但本质并没有在效率上实现提高,或者解决一个真实的市场需求。 ​​​
===
1.14.2022

同样一件事情,如果有时间压力,就会非常痛苦烦躁; 如果没有任何时间压力,洗碗,叠衣服等等家务,也可以感觉和冥想没有太大差别,还可以顺便把事干了。

同样是运动,比如游泳,如果老惦记着要计时,就会觉得不爽,变成了一个任务。如果随意一些,没有时间压力,就可以玩很久而不觉得枯燥。

类似的还有旅游,如果跟着导游每天赶路,算时间,填鸭式的旅游,总是感觉哪里不太对,心情没有那么舒畅。但如果更随意一些,则会回味无穷,乐此不彼。

提高生活质量的一个角度,是把有时间压力的活动,尽量压缩到日常的 10%以下。这样可以保持比较长久的内在动力.

给自己太多时间压力 (或者被外人诱导,默认接受其人为施加的时间压力),就是减少自己的选择权。这种坏习惯积累久了,会有一天把自己置于没有任何选择的地步,从而造成无法挽回的重大损失。

===
1.15.2022

绝大部分线下面谈,只能强化现有思维框架,最多在里面调整一些参数而已。但思维框架不对,摄入信息和数据再多,也没有用处,本质是一种类似空转的浪费。

思维框架的调整,需要反复推敲琢磨,和相当长时间的独处,否则很容易被周边人的既有思维框架的隐形压力带偏。 ​​​

真正有洞穿力的思维模型,往往需要大量跨越较大时间空间的数据和信息积累,才能抽象出真实的一般规律。线下面谈见到的多数人,其思维模型都是基于有限时空的数据拟合,底层逻辑往往似是而非,但在其经验内的有限数据可以拟合得非常好,所以和他们接触多了容易被带偏。

从信息输入角度看,线下沟通效率偏低,只是一种辅助手段,而且大部分人交浅言浅,都带着面具,线下沟通是浪费时间。真正思维模型的提炼,需要大量和长时间的积累才能慢慢浮现。

回复@三块零钱:再深挖一下,人只有自己主动改变信息输入输出管道时,才能真正改变自己。//@三块零钱:应该说,人只有自己改变的时候才会改变自己
===
1.18.2022

看了一些研究资料,细胞自噬和癌症之间存在一种矛盾的关系。

在癌症的早期,细胞自噬会压制肿瘤的生长和癌症的恶化 ;

但是如果癌症突破临界点,开始扩散,细胞自噬反而会对癌细胞的生长繁衍起到促进作用。 ​​​

细胞自噬好比人体的 quality control (质量监督) 部门。大吃大喝,无节制的饮食,意味着对身体的健康没有任何监督,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细胞自噬的效率也会慢慢减弱,这样”缺乏质量监督 + 质量监督能力变弱” 的双重效果,导致人体老化速度,在后期会不断加速.
===
1.19.2022

目前普通健康男性,寿命预期 85 岁 ;

如果保持良好锻炼,睡眠,间歇性断食习惯,这个预期可以到 95 岁;

未来几十年会有更好更便宜更快的监测手段,实时检查 DNA, 血糖,还有各种其它生理参数,提供有效的对于各种疾病的实时预警,这样可以再增加五年,预期寿命到 100 岁;

更好更科学的大分子药物补品,促进长寿基因,再增加五年,到 105岁 ;

未来五十年涌现的新的改造表观基因组的技术,人造器官更换的技术,等等,再增加十年,到 115岁。

之后可能就会达到抗衰老的“第二宇宙速度”, 就可以永生了.

除了 David Sinclair 的 Lifespan 以外,Melissa Grill-Petersen 编辑的 Codes of Longevity – Be ageless- live limitless (2020年出版) 是我看到的迄今为止最全面客观,不故弄玄虚,又相对较通俗易懂的关于抗衰老研究的书籍。

严格按照保险公司的统计表来说,目前日本从零到 63岁之间的男性,预期寿命为 84-85岁 (50%的人会超过这个水平。年纪大的群体,反而整体预期寿命会稍微长一点,因为他已经活过那么多年了。如果已经 70岁了,有一半预期会活过 86岁。

看过一个日本官方的保险公司统计数字,男性过 80岁以后,每年死 5%,然后死亡几率逐年迅速增加,到 92岁之后,每年死 20%。培养良好习惯,要提早布局。

抗衰老研究的最大瓶颈,目前在于缺乏便宜的实时测量工具,可测量各种复杂的 DNA 的参数。就像人工智能领域从五十年代开始到 2012年才真正大突破,依赖于 2008年之后涌现的强大gpu 算力 ;

抗衰老研究最终的本质突破,需要依赖极为便宜同时又比现在强大若干个数量级的 DNA 测序工具.

未来的一个可能趋势是高复杂度的 biomarker (生物标记物) 测试器材像手机一样便宜和普及,大家可以实时精确测试各种行为或药物对身体细胞组织的作用,全球大规模共享数据,迅速找到延缓甚至逆转衰老的正确方法。而不再依靠昂贵缓慢的临床测试。

按照一些生物学家的说法: dna 好比硬件,序列好比操作系统,表观遗传学里的 DNA 甲基化和组织蛋白好比软件,软件里面有各种 app 来实现不同的操作。有人认为抗衰老的关键,在于减缓和逆转 DNA 甲基化,从而逆转和恢复各种 DNA信息的缓慢丢失。

和量子力学似乎没有一毛钱关系。是不同尺度的现象。//@Finch陈至锋:到这层面,可能要触及或濒临量子力学了。

===
1.20.2022

健康,投资,还有很多复杂的社会现象,是多维度,多层次的。讨论分析的时候,首先要界定是在哪个维度,哪个层次,有哪些隐含假设,否则不可避免的鸡同鸭讲。

简单化的说 “某某东西越多越好 ; 因为 a , 所以 b “, 而不界定维度和层次,那么这些论断和经验,迁移到别的维度和层次时,不可避免的要出问题。

所以不必和不同维度和层次的人争论,但要能大致理解,为什么他可能会有和你截然不同的经验和论断。

比如很多人坚信房地产是好的投资,但流动性丧失时可能几年也卖不出去,资不抵债,欲哭无泪; 很多人天天念叨间歇性断食会有胃病和胆结石,但对于大部分健康的人其实没问题; 很多人担心激光手术不安全,但这种手术有三十多年的历史,有问题的只是少数,等等。

人们思考问题的时候,会有一个潜在的假设,就是自己目前的状态,默认的状态,是合理的。

任何改变默认状态的行为,即使有一丁点风险的概率,也容易被认为整体很危险,就会导致人们不愿意偏离自己的”默认状态”。 这属于一种”不作为的倾向”, inaction bias。

这种倾向,是好是坏,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可一概而论。如果自己对目前的默认状态很不满意,行动的收益远大于风险,当然要倾向于行动。

所以很多人不愿意改正自己的不良习惯,说多少道理也不愿行动。只有到病入膏肓时,才被迫幡然醒悟。

很形象贴切的描述 //@B43CD生生不息:今天治疗师跟我说,很多人和自己的感受断开的,头脑过于发达。只有到外界全部崩塌的时候才会去求助。其实也没疗好,但过了那个崩溃点(感受阀值,刺激度较强),他们就又没感受了。我遇到很多人问他们身上什么感觉,呼吸怎么样,回我的都是一堆堆的分析和自己的策略.

提高调整纠错的能力的一个重要维度:

要从事流动性好,通用程度高,虚拟程度高的事业。

流动性不好的事业,意识到犯错时,无法纠错。房子有价无市,好几年也卖不掉;一级市场的天使投资和风险投资,钱投出去第一天,可能就是在手上的最后一天,之后就再也拿回不来了。

通用程度低的工作和服务,一旦失去现有客户,很难找到新的市场和应用,因此被迫中止,之前的努力无法重复利用,完全白费。

硬件生产商,意识到犯错误时,调整成本极高 ;日本人和德国人的软件开放能力不如美国人,这体现在很多家电日用品的控制系统,虚拟程度低,使用界面上设计了很多拙劣的硬件按钮,无法修改,无法迅速软件升级;

虚拟程度低的组织,如果要做整改,涉及到仪器,厂房,人员团队的整改, 成本极高,即使意识到需要纠错时,也很难立刻行动,而大多选择硬着头皮撑下去。

缺乏感知和评估能力的几个体现:
1) 对外摄取信息渠道少而片面,久而久之形成恶性循环,对于不同类别的信息或新思维模型有强烈抵触情绪。把垃圾信息占据全部注意力,误认为是生活充实的体现。
2) 获取高价值信息成本高/耗时长/或者根本不可能,不愿积累,缺乏积累,永远无法突破信息茧房。
3) 因为读书少而缺乏长时间跨度的历史观和大局观,套用错误的格局去解释短期的现象,比如养了一千天后被拉出去屠宰的火鸡,坚信饲养员是他的朋友。而且可以振振有词的拿自己一千天的经验,来铿锵有力的反驳规劝者。

良好的感知体系,很像特斯拉显示屏上可以迅速在地图上放大缩小 (zoom-in / zoom-out) 的功能, 可以同时迅速理解大格局和你所处局部的微观细节。
===
1.21.2022

可以从这个角度看法律,它本质是这样一个东西: 大家概念上以为它是一种事前 (ex ante) 的约束,但实际操作上它只是一种事后 (ex post ) 的约束。如果你发现被别人欺负了,被侵犯了合法权利,事后的约束无法执行,就会很愤怒。

智能合约的作用,是把很多理论上的事后的约束,通过编程变成事前的硬约束.

===
1.24.2022

阻碍效率提高的三个因素:

浪费大量时间找东西,
浪费大量时间等别人,
无法重复利用以前的劳动成果。

最理想的地方一般有下述特点:

查找东西方便,多处备份,实物即使丢了也很容易换新的 ;
潜在合作伙伴很多,如果一个人太慢等不及了,马上可以换下一个 ;
可能不断大规模重复利用以前的劳动成果。 ​​​

===
1.26.2022

知识越丰富,就越有可能把一些原来分割隔离,看似不相干的知识点连接起来,发现新的不为人知的机会。

比如说,某个新机会的涌现,依赖于一个链条上的十个知识点。对于知识贫乏的人,这个链条和新机会是不存在的;但对于刚好十个知识点都具备的人,就可以比大多数人提前感知其涌现,这种感知会带来大量多巴胺的快感,和强烈的行动动力。

而且在行动过程中,获得更多新的知识和奖励,就对更遥远的地方的可能机会看得更清楚,大脑产生更多多巴胺,形成更强烈的行动动力,这就是一个正反馈循环,直到这个方向的机会的挖掘接近饱和。

当一个人缺乏动力的时候,他需要的不是更多表面形式上的鼓舞,而是更多循序渐进的广泛的知识积累。形式上的鼓舞,而没有真正新知识的积累,很快又会泄气。然后需要更大剂量的鼓舞,才能勉强重新打起精神。

知识积累,在爬坡期遇到的阻力非常大,但这没有捷径。过没过临界点,自己非常清楚。过了临界点,把各种知识点连起来,造成全新的组合,清楚的看到了别人没看到的机会,不需要任何人催促和压力,每天就会废寝忘食的开心的去主动摸索

要提高知识点成功连接的几率:一,多读书,多输入 ;二,灵感来的时候,要能迅速记下来,免得之后遗忘; 三,把自己总结的知识点,常常梳理,反复纸上推演,写出来广泛发表,通过外界评论反馈,增加产生新的有益连接的几率;
===
1.27.2022

八十年代末神经网络理论流行的时候,人们着实激动了一阵子,但是做一次计算迭代,就要好几天,所以实践上进步非常慢,到九十年代很多人大骂 AI 就是狗屎,但是到了 2012年 AI 有突破后,才意识到,神经网络理论没问题,有问题的是迭代速度太慢了。​​

抗衰老的研究,本身不是问题。有问题的是临床测试太慢太贵,很多理论无法迅速证实或者证伪,迭代太慢。

复杂适应系统的演化特点,不是说有个开关,给它某个输入,灯就亮,或者灭掉。这种简单化的思维模型往往是错误的, 跟江湖医生说吃啥补啥,是差不多的概念。

更多时候它的特点是分层级的,一步步跳跃式的演变。在临界点之内,长期保持某种平衡可控的状态,你从外界输入某种信号或刺激,很长时间看不到明显变化。

但各种外界刺激,积累过某个临界点后,系统会突然失控,迅速发生大规模跃迁,要么上升到一个更高的稳定态,要么突然崩溃到更混乱低级的状态.

技术水平发生实质性的大规模的跃迁,需要的是高几个数量级的新测试数据。如果各种 biomarker 测试,单次成本降到十美元以下,不需要采集那么多血,精确度再提高,可在家里几分钟就获得测试结果,可迅速通过云服务深度分析,可吸引上百万兴趣爱好者参与,那么抗衰老研究将会加速发展,越过临界点。

===
1.28.2022

很多投资者的一个误区是,只是感觉某个资产看上去便宜 (相比于过去的某个心理上的喵定价格),因此就去买。

但如果他视野更宽一些,意识到还有别的资产,增长速度和潜力远大于目前的市场价格,他就心理上自然不屑再去捡那些便宜了。 ​​​

信息框架上多用点力,丰富了,物理世界就可以少费很多力气,避免大量无用功 //@TheNous:空间上博弈需要太多的信息框架,固定的空间在时间上博弈相对算力要求低.

===
1.30.2022

随机梯度下降算法,和普通梯度下降算法的区别是:

前者只是用很小的一个(从大数据里面) 随机挑选的子集的数据做训练,因此计算量是恒定的,短期效果可能波动大一些,但长期效果不差。

而且随机梯度下降算法,可以避免普通梯度下降算法,掉到一个局部极值里出不来的陷阱 (俗称 “内卷”) ​​​

把随机梯度下降算法的概念再拓展一下:天天盯盘,把自己搞得很累,回报一般会更差,不如每天最多看盘十分钟(交易频率要更低);一天几个小时看手机,不如每天最多看三次,每次限20 分钟,要不眼睛,脖子,手臂,手腕都会酸疼,变成一个废人。

还有个类似”内卷”的问题,是梯度下降时,最后收敛在一个鞍点 ( saddle point), 不能进一步提高。随机梯度下降算法,对于避免鞍点方面,比普通梯度算法有优势。家长过度干预小孩的学习兴趣和范围,怕输在起跑线上 (而不允许一定随机探索的空间),多费很多力气,但也会让其发展更容易陷入鞍点的困境。

是这样的,其实只要能够保持不断测试,一直不断突破舒适区在走,即使起点不高,早期踩很多坑,坚持足够长时间,最后发现达到的高度远超你的想象。//@江边书虫:很多人容易掉的坑是:开始要求太高,一旦发现完不成就彻底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