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bruary 2022

王川: 论做题家和出题家 (一)

本文来自笔者最初在微博上的一些碎片化思考的整理和加工。

1/ “做题家”是流行于网路的戏谑用语,最初指那些勤奋努力,擅长做题考入名校,但缺乏资源,网络和全面的视野,在现实中屡屡受挫,怀才不遇的人。笔者作为一个前优秀做题家 (数学竞赛湖北省第一名),对其心态和缺点还是有发言权的,在此拆解分析一下,与大家共勉。

2/ 应试教育花了十多年把做题家打造出特定的身体习惯,包括并不限于:

寻求短平快的明确的答案;

对风险,模糊和不确定性容忍度低,并会因此坐立不安;

线性思维;

把难度等同于价值;

把创造价值等同于捕捉价值;

思维模式简单化僵化,喜欢把自己的强项当作榔头,以为世界上所有的问题都是钉子,使劲敲一下就可以解决;

拒绝承认自己的弱点,缺乏从零开始的勇气;

喜欢和周边实时攀比各种  KPI (考分,地位,金钱等等),如果某种公众认可的 KPI 比别人强就沾沾自喜,如果比别人差就咬牙切齿捶胸顿足;

缺乏独立构建自己的独特体系的勇气,自信和耐心。

这些身体习惯不可能几周,几个月甚至几年就完全摆脱。可以参见笔者的老文章

王川:为什么思维模型是最重要的财富 (一)

3/ 做题家相当于别人把框架和 API 早已定义好了,他和无数竞争者一起比赛谁能更高效的完成底层和后台的实现,但选择这条道路后,也就意味着他始终处于一个标准化的,有无数潜在替代者的弱势地位. 但你要说他弱势他还不服气,他会说,我做的事情需要很高的智力和学历呢,我能脱颖而出,我是强者。

4/ 优秀做题家可以看成一种浅层神经网络,在局部拟合得非常好 (考分非常高),一旦出现新情况(到了社会上), 拟合失效,本来可以增加新的一层神经元来更好的抽象客观事实 (而且更轻松) ,他们却坚持要继续在同一个浅层抓狂的继续拟合。按照一位哲人的话说是,“喜欢改参数,不愿意换算法”。

5/ 按做题家培养的小孩,被家长逼着填鸭式的学习,很难理解自发凭兴趣长期迭代的妙处。只是一味追求短平快,最终会遇到增长瓶颈而出不来。捏软柿子才能真正迅速迭代。很多人的问题是想一蹴而就,啃硬骨头半天啃不动,浪费大量时间而没有任何进步。同样时间可以到外面找五百个软柿子捏,捏完后发现原来那个硬骨头早已不在话下了。可以参见笔者的老文章

王川: 一年读五百本书,让你每天高潮迭起

6/ 做题家习惯于”直接正面攻击”达到目标,但这种方式在复杂系统内实操时的最大问题是遇到的阻力会越来越大,竞争越来越激烈,容易陷入恶性循环,就是使劲越大反抗越大。如遇到无法克服的阻力出不来,就完蛋了。英国军事理论家李德*哈特 (1895-1970)推荐的“间接方式” (indirect approach),本质是始终避免耗费资源在阻力过大的地方,始终让自己保持有很多选择和良性循环的态势。

7/ 考分高的做题家,相对于有强大自发兴趣的探索者,长期看之所以更难有大成就,原因是: 短期的功利性过强,对于无法迅速打分,无法通过高分证明其优越感,无法迅速产生价值的东西毫无兴趣,因此往往视野狭隘,在和未来的连接组合中缺乏准备。这是一个怪圈: 视野狭隘,所以就更缺乏动力去探索和拓宽视野。

8/ 笔者在以前读书和工作时,最不爽的感觉是: 本来自己已经有一定知识体系的积累,在自己的体系内驾轻就熟,做题如削瓜切菜般轻松,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结果常常 (因为增长瓶颈,行业变迁或别的不可抗因素) 突然被迫要重新学习掌握一个自己没有任何基础的体系。

9/因为在陌生体系内打基础的初期,是一个极为吃力和见效慢的过程,因此和其它智力平庸,但是已经在现有体系内有相当积累的人相比,会有很长一段时间感觉像个狼狈的傻*.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情愿在夕阳产业苟延残喘也不愿直面现实的一个原因。而且在别人已经开拓的体系内追赶补课,没有自发兴趣驱动的强大动力很不爽,食物链顶端的位置早已被他人占据,即使花很多时间也很难获得超值的回报。

10/ 最终要获得突破,一定要建立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体系。在一个多维度的信息世界,只要涉猎足够广 (宽度),下足够多的功夫 (深度),积累一定时间后,一定能够以你自己独特的方式,实现突破。这种做法有两个好处,第一,自己探索的过程中,以兴趣为导向,始终会有强大的内在动力。第二,因为是多维度的探索,因此自由度和灵活度极大,调整能力极强,可以有多种组合灵活跨界,不会陷入某个狭窄体系, 而日后又要遭遇被技术淘汰要完全从零开始的窘境。

11/ 真正的艺术家和创作者,为兴趣和自由而创作,而不是去迎合讨好某个特定目标的受众。违背内心去迎合外界定义的 KPI. 去讨好外人,是无法持久的,而且对方很容易可以感觉到,并因此对你的态度转为轻蔑。伟大的艺术家和创作者,永远是潮流的领先者,而拒绝做外人支配的做题家。

12/ “解决当下某个具体问题”的创新,相对而言吃力而不够讨好,因为问题的框架本身已经固化了,已经有若干竞争者和(还不够好的)替代方案,所以限死了可能获得利益的上限。创造或参与一个全新的还不被理解的体系的构建,会随着体系本身的迅速增长发展,和各种新机会指数型的涌现,一起指数型增长。因为整个体系的大的框架在迅速膨胀,所以发展的空间非常自由,可能仅仅是因为比别人多走几步,尽管姿势歪歪扭扭踉踉跄跄,仍然可能获得极为丰厚的回报。

13/ 前者是”做题家”,后者是”出题家”

14/ 十几年前,当一些风险资本家傲慢的诘问 “脸书能够解决什么问题?” 时,他们恰恰错过了投资一个伟大“出题家”的机会。

15/ 不能积累,叠加,创造复利的事情,都不值得去做。一个事情遇到回报递减的增长瓶颈了,就不再值得去做。必须换个方向,寻求新的突破。虚张声势的花架子,自己清楚并没有实质性进步的东西,不值得去做。执意要去做不值得做的事情,就是自欺欺人。单维度猛推的成功的做题家们,在被出题家早已定义好的

框架内,迟早会遇到其增长瓶颈,然后会在抓狂的绕过瓶颈的努力中,不断掉入各种坑里。当然,早掉坑比晚掉要好多了。

16/ 优秀做题家一般对”出题家” 会有本能的厌恶,一是因为少数冒头的看似智商不高的”出题家”,会以看似极小的代价获得巨大的利益,二是为自己长期积累的做题技能在新的体系里一点都用不上而感到极为愤怒。

17/ “做题家”的特点是模式成熟,短期风险有限,但长期回报有天花板甚至会变负。”出题家”的特点是起步期间破产或饿死的风险大,但如果能突破某个临界点,长期回报指数增长无上限。从做题到出题的跨越,需要不断低成本试错,增加自己的网络和体系复杂度,寻找可以产生正反馈循环的切入点。可以参见笔者的老文章

王川:比数字目标更重要的是扩展性和正反馈循环

18/ 优秀做题家,很难摆脱自己的锚定偏见 (anchor bias), 在遇到微妙的悖论时喜欢痛快的喷和抬杠,而绝对不愿深度思考。锚定偏见,就是认为自己过去生活经历中遇到的各种事物的参数值是天经地义,正常的。如果发现参数值超越自己的经验范围,就一口咬定是反常的错误的,而没有去深挖背后的场景是否早已发生微妙的改变。再往深挖,大家都喜欢只看表面数字,而不愿花力气研究底层的复杂机制。把墙上的时钟指向,等同于真正的时间; 把相关性等同于因果性 ; 把”观察性研究”

( observational study) 等同于“随机控制实验”  (randomized control trial).

19/ 做题家更本质的问题是,没有独立面对风险和评估风险的能力。因为他成长过程中都是在一个温室里,做不了题损失不大,能做题就可以赚更多。遇到超过其做题能力的全新情况时,做题家很容易惊慌失措,而缺乏直面风险坦然行动的勇气。做题家可能鄙视出题家智商不高,但就愿意独立承受风险这一点,做题家最后还是得老老实实给出题家打工。短期看做题家占点小便宜,长期看活下来的出题家占大便宜。

20/ 做题家在羡慕少数出题家获得巨大利益,并试图转变成出题家的过程中,会有两种不同体验: 一是在顺风顺水的大牛市时入场,然后感叹,原来钱这么好赚,早点当出题家就好了。二是入场后遇到熊市,损兵折将丢盔卸甲,然后感叹, 我太贪心了,愿以后世世代代不做出题家。然而世间终究没有好办法让你便宜占尽风险全无。

21/做题家有个挥之不去的幻觉,就是拼命把题做好了,自己就可以进入核心利益阶层。殊不知,出题家冒了很多风险,经过长期积累才获得现在的地位,怎么可能随随便便释放主要利益给没有承受过风险的做题家? 再说,有那么多做题家来竞争某个预先定义好的岗位,自然也就限制了他们议价的能力。

22/ 成为”出题家”的前提,是需要一个自己拥有事实上的 API 定义权的体系,有足够多玩家愿意参与你的生态,服务你的 API 来分一杯羹。出题家的地位往往来自于对某些稀缺资源和关键节点的控制,很多时候这些控制力不是刻意计划,而是做着做着就突然发现自己有这种力量。但这和具体专业做题能力,往往一点关系都没有。

(未完待续)

 王川: 从长期国债的悖论到胆固醇的悖论(中)

本文是      王川: 从长期国债的悖论到胆固醇的悖论(上)  的续篇。

1/ 笔者从去年六月开始两项改变饮食结构的措施,一是大规模减糖和碳水化合物,除了米饭和红薯外,尽量避免各种果汁,碳酸饮料,巧克力, 饼干, 蛋糕,冰激凌和其它含糖量高的垃圾食品。第二是开始 16-8的间歇性断食,晚上六点半之前结束晚餐,早上十点半之后才开始吃东西, 可以参见笔者的老文章

王川: 从间歇性断食,看躺平的正确姿势 (一)

2/ 当时主要做的动机,一是减重,二是了解到断食和减糖对于健康的长期的各种好处 (包括但不限于预防糖尿病和老年痴呆),因此下决心去做。除了减糖以外,在饮食结构上,并没有特别的改变,只是保持吃素稍微偏多,并且午饭和晚饭之间多了一些号称可以降胆固醇,对身体有好处的坚果类的零食,如杏仁 (almond),胡桃 (pecan) , 开心果 (pistachio), 核桃 (walnut) ,榛子 (hazelnut) 等等。在身体锻炼上也保持原来自认为非常健康的节奏,每天“散步+太极拳+站桩”时间累积一个小时以上,每周各种剧烈运动“长跑 + 游泳 + 散打训练”累积 2 小时以上。因为不需要上班,可以睡到自然醒,精神压力也不大。

3/ 断食对减肥的效果非常快,一开始过了早上九点后,饥饿感很强烈,慢慢习惯后就无感了,对甜食的渴望也越来越淡。两个月后,体重降了十几斤,达到1990年以来的最低点,BMI 降到22以下。维持体重对于断食而言非常容易,超标了就推迟午饭时间,轻了就多吃一点。尽管很多人大声疾呼,警告断食会导致胆囊炎, 胃病,肾结石,或厌食症等等,好像天马上就要塌下来, 我却没有任何这方面的问题。每天进食的八个小时内,胃口非常好。  到了一月份的例行体检验血,我对自己的胆固醇指标,充满无比的自信。但结果出来时,却让我吃了一惊。

4/ 胆固醇数据美国使用的单位是 mg/dL, 欧洲和中国使用的是 mmol/uL 。前者到后者的换算,如果是总胆固醇,低密,高密,要乘以 0.02586 ;如果是甘油三脂,要乘以 0.01129.

5/ 我的化验结果以 mg/DL 为单位是:

总胆固醇 (Total Cholesterol, 下简称 TC) 210, 正常范围 ( 100-199)

高密度胆固醇 (HDL, 俗称好胆固醇)         53, 正常范围 (> 40)

低密度胆固醇 (LDL, 俗称坏胆固醇)        148, 正常范围 ( 0-99)

甘油三脂( Triglyceride,下简称 TRIG)      52.  正常范围 ( 0-149)

6/ 和一年多前体检结果相比,TRIG 下降了接近 60%,HDL 上升了 40%,这都非常好,在意料之中。TC/HDL 比值只有 3.96 ( 低于 5 都属于低心脏病风险),也很好。但 TC 和 LDL 的绝对值比上次都增加了 6% 左右。理论上,LDL 越高,心血管疾病风险越高。我的 TC 比正常范围的高点 (100-199) 超出 5%,  LDL 比正常范围 (0-99)的高点多了将近 50%。按理说,体重降了这么多,腰围也降下来了, 糖吃得更少了,一直坚持锻炼,精神也更好了,胆固醇应当更低才对,这是怎么一回事?

7/  著名科幻小说作家阿西莫夫曾说,“在科学领域,最让人激动的,那些昭示着全新发现的话语,不是 ”优瑞卡,我找到了“, 而是”这挺滑稽的“ (That’s funny ) 。成功断食减糖减重到三十年来最低点,总胆固醇和 LDL 反而上升到三十年来最高点,That’s funny!

8/ 于是我开始了对心血管疾病和胆固醇研究的速成之旅,几天内阅读了几十篇论文,报告和书籍。人性有个微妙的特点,如果发现某个和自己利益相关的数据比想象的要差,就会挖空心思寻找证据,来证明这个数据没那么坏,甚至对自己有利;如果买了某个股票后价格下跌,就每天不断寻找这个股票的好消息来安慰自己。这一点,我也不能完全脱俗。

9/ 关于心脏病的微观形成机制 (这里讨论的是动脉粥样硬化 (Arteriosclerosis) 导致的心脏病),传统主流的理论框架大概是这样的 (实际机制要比下面的描述要更复杂)

一) 动脉壁主要分三层,内膜(或内皮, endothelium, 又称 tunica intima )是介于血流和动脉壁外层的第一道防线,是一层薄薄的细胞。

二) 粥样硬化起始于内膜受损,受损的原因多种多样:空气污染,吸烟,胆固醇过高,高血压,等等。受损后,一些分子,常见的是低密胆固醇 LDL,开始通过动脉内膜进入动脉壁,越积越多。

三) 胆固醇微粒的入侵,会导致体内的免疫反应,体内会产生一种巨噬细胞 (macrophagy) 来吞噬这些 LDL, 吃完之后,他们自己也死掉,变成所谓的泡沫细胞 (foam cell),因为长得像海水的泡沫,所以得名。泡沫细胞越积越多,形成斑块。

四) 动脉壁中层的平滑肌细胞 ( smooth muscle cell) 感觉到有异样,进入动脉壁内膜,在泡沫细胞周围建立所谓“纤维性被膜”(fibrous cap) , 并且往里面输入钙,斑块开始硬化,血管内壁也开始变得僵硬。

五)斑块越来越大,使动脉壁增厚,开始挤压动脉血管,使其变窄,减少血液流动。

六)斑块日积月累,一旦越过某个临界点,斑块破裂,释放到血管,激发血小板的应急反应,导致血凝块,血凝块越积越多,几分钟内导致整个血管堵塞,心脏病爆发,如果不及时救治可能。

所以很明显,年纪越大,动脉内积累的斑块越来越多,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也越来越大。

10/ 上世纪四十年代,美国医学界,对于心血管疾病病的认知,还相当落后。罗斯福总统 1933年上台时,血压高达 140/100, 1944年高达 210/120, 白宫御用医生居然认为风险不大,没有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总统都是如此,普通老百姓就更不用说了。抗生素对传染病有效控制后,各种心血管疾病引发的猝死给人们带来极大恐慌。一直到五十年代,医学界的主流共识是,高血压,高胆固醇,动脉变窄和阻塞是衰老的正常体现,天经地义,没有治疗方法。1955年九月,64 岁的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度假时心脏病突发,次日道琼斯指数下跌 6%,为二战结束后单日最大跌幅,股市市值损失总计一百四十亿美元。艾森豪威尔一天抽三到四包烟,但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医学界的主流共识,居然是:吸烟无害。

11/ 1948年,国会专门拨款,选择在马赛诸塞州的一个叫 Framingham 的城市,进行大规模的长期心血管疾病跟踪研究。第一批研究对象 5200多名成年人, 历经三代人和五个不同的 cohort study (队列研究),现在仍然在继续进行, 合计已经纳入超过一点五万人。随着各种数据的积累,包括胆固醇指标在内的各种风险因子 (risk factor) 对于心脏病爆发的预测几率计算的模型,在七十年代以后慢慢建立,成熟。

12/ 美国心脏协会 (AHA) 对于心血管疾病的指导报告,很多数据来自于 Framingham Heart Study. 这里面有个最关键的东西,叫做  Pooled Cohort Equation ( PCE, 可以翻译成 “合并队列方程”),主要根据下面几个数据来预测病人十年内得心脏病的几率:

“年龄,性别,总胆固醇, 高密度胆固醇 (HDL), 收缩血压,是否糖尿病,是否吸烟”

网上搜一下 “ascvd risk calculator”关键词就可以找到各种计算风险的网页。因为 Framingham 心脏研究对象大部分是白人,用它的公式估算东亚裔人口的心脏病风险,会略微高估。

13/ 体检报告上关于胆固醇的正常范围的切点划分,比如 TC 是 100-199, LDL 是 0-99, 是基于这些指标对于预测患病的所谓“敏感性” (sensivity) 和“特异性” (specificity)来选定的参考数字, 有一定主观性;不是说超标一点点了,就大事不好,天马上要塌下来了,而要看病人的各方面指标,全面的评估风险。

14/ 我到网页上输入了自己的各项指标。血压几次测量的结果,在 110-125 之间不等。按照 110 的血压,十年内心脏病的风险是 2.4%;按照 125 的血压,风险是 3%。而同龄人中最优值是 1.9%。因为 Framingham 心脏研究的数据会高估东亚人的风险,所以我的实际风险其实更小。虽然 TC 和 LDL 超标了,但看样子很大程度上被良好的 HDL 和其它风险因子给弥补了。

15/ 但是,我费了那么大劲断食减重,如此健康的生活方式,LDL 和 TC 为什么不升反降?这两个参数是否真的是越低越好吗?

16/ 一组关于 LDL 和“全因死亡率”(就是包括心脏病在内的各种死亡率)的论文进入了我的视野。日本爱媛大学医学院学者 Ryuichi Kawamoto 为第一作者的团队, 2021年发表论文,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and all cause mortality rate” 在从 2002年开始跟踪调查 3700名农村居民 (年龄中位数在 65左右) 的后研究发现,全因死亡率 ( all cause mortality) 和 LDL 有相反的关系。在各个年龄组,基本都是 LDL 越高,全因死亡率越低。比如 55-65岁年龄组,783个测试者,LDL 高于 144 的那一组,死亡率只有 1.6%,而 LDL 低于 70 的那一组,死亡率高达 14.3%。自然杂志 2021年11月发表的一篇论文,第一作者为来自天津的 “Ya Liu”, 论文标题 “Association between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and all-cause mortality: results from the NHANES 1999–2014”, 根据 19000名被调查者的数据,大致结论是,LDL 低于 130 时,LDL 越低,全因死亡率越高。还有丹麦和日本的其它几篇论文,也有类似的结论。我的 LDL 是 148, 非常接近这里面的最优值 (130-140 之间),我又找到了自己非常健康的新证据!

17/ 但是相关性,不等同因果关系。这些论文,还属于”观察性研究” (observational study),不是随机实验,还无法建立因果关系。因为可能有些特定疾病的人 (比如癌症) LDL 会偏低,拉高了这个组的人的死亡率。LDL 低在这里只是疾病带来的后果而非原因,病人的死亡可能也和心血管毫无关系。要以这些“观察性研究”推翻之前的 “LDL越高,心血管疾病风险也更高”的结论,还需要更多更细的随机双盲实验的大数据来证明。一个类似的例子是,有人发现,经常旅行的孩子在成年后更容易成功,但不能就此得出”旅行容易导致成功“的结论,而实际上更符合常识的原因,是孩子的家里比较有钱,自然经常带他们出去旅行。

18/ 于是我发现了一位名叫 Dave Feldman 的软件工程师的网站cholesterolcode.com。Feldman 是一个四十多岁的软件工程师,从 2015年四月开始所谓的“生酮饮食” (Keto Diet). 生酮饮食是一种高蛋白质低碳水的饮食结构,最初发现对治疗癫痫症有效,后来流行的一个原因是因为它对部分人减肥和预防糖尿病有良好效果,因为身体摄入碳水化合物少,被迫燃烧脂肪来提供能量,脂肪被肝脏转化后的一个产物就是酮体 (ketone bodies), 生酮饮食因此得名。“间歇性断食+低碳水”可以看成是加强版的“生酮饮食”。选择“生酮饮食”者,很多则是因为缺乏毅力或别的原因无法践行“间歇性断食”。

19/ Feldman 践行生酮饮食的动机,就是因为自己体检时发现身体已经接近糖尿病的边缘。生酮饮食六个月后再去检测血脂,发现自己的总胆固醇 (TC)反而从 186升到 357,LDL 从 137 升到 271, 单从胆固醇数据来看,他的心脏病风险似乎严重增加,尽管他其实自我感觉,比六个月前好多了。

20/ 此后他对钻研饮食和胆固醇达到痴迷的程度,36个月内对自己做了 155 次血检,探索在生酮饮食期间,做各种调整,对胆固醇,尤其是 LDL 的影响。在对自己身体的测试上,他发现:摄入高脂肪食物越多,他的 LDL 不升反降。脂肪摄入和  LDL 水平是完美的反向关系。他个人 LDL , 也经历巨大波动,从 98 到 368 不等。后来他在十几个朋友身上做实验,也获得同样的结果,就是生酮饮食者如果在验血前三天服用大量高脂肪食物,LDL 平均下降 16% ( 25 mg/dl). 有些人因为有了更好的  LDL 数据,因此降低了自己的人寿保险费率。另外,当他调整自己的体重 (在 190-200 磅之间)时, 还发现,自己的体重和 LDL 有反向关系,就是身体越重, LDL 反而越低, 反之亦然。第三个发现是, TRIG 的测量值和空腹时间强相关,空腹十二个小时到空腹十四点五小时之间测量的 TRIG 值,会随时间推移突然大幅度下降,然后再趋于平缓。

21/ Feldman 把他的各种测试数据和体验放到网站上,寻求其他人的反馈。此后若干年.他总结发现,生酮饮食实践者中,会有很多人胆固醇大幅度升高, 尤其是有一类叫作 Lean Mass Hyper Responder (瘦肌超级反应者,下简称 LMHR) 会有下述表现:

胆固醇比以前增长 50-100% 不等, 但 TRIG 会大幅度下降。典型数据是 HDL> 80, TRIG < 70, LDL> 200

22/ Feldman 倾向于认为 LMHR 类型的人,往往外型苗条,长期锻炼,虽然胆固醇偏高,但是因为“好的原因”而高,因此实际心脏病风险很小。但科学的态度是,严谨的结论,最终仍然需要长时间的,大量样本的随机跟踪实验才能建立。

23/ 基于传统数据的风险计算模型,因为低估  TRIG 这个风险因子的作用,而大大高估 LMHR 人群的心脏病风险。事实上,有学者曾去分析 Framingham 的数据库,在 3500 个样本里面,发现,当 TRIG 小于 100 时,心脏病风险更低了,而且即使 LDL 超过 130,被观察者未来得心脏病的几率 (odds ratio) 和 LDL 更低的的人相差无几。(原论文 2016年发表,第一作者 Jacquelaine Bartlett, 标题是 “Is isolated LDL Cholesterol a risk factor 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isk factor? new insights from the framingham study” )

24/ 为什么 LMHR 的人会有如此高的 LDL?  Feldman 的假说是:

因为生酮饮食者碳水化合物摄入极少,体内葡萄糖很快用尽,需要消耗脂肪才能给细胞提供能量,这和普通人通过碳水化合物分解成葡萄糖给细胞提供能量的路径完全不一样。那脂肪从哪里来?要么来自外界食入,要么来自肝脏里存储的甘油三酯 (TRIG)。空腹 12个小时后,因为缺乏碳水化合物,肝脏内的 TRIG,通过 VLDL (超低密度脂蛋白)运输到肌肉里。( 这可以解释为什么 Feldman 描述他在空腹 12个小时和空腹 14个小时两次测试 TRIG 值锐减, 因为空腹 12个小时后,肝脏只能消耗自己存储的 TRIG 了)。VLDL 完成运送 TRIG 的使命后,就最终转化成 LDL 回到血液里。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 Feldman 摄入脂肪越多,之后验血时 LDL 浓度反而越低,因为这个脂肪来自外部,无需消耗肝脏里的 TRIG.

25/ 这种情况下的 LDL 值偏高, 和普通情况下的 LDL 偏高, 有什么区别?

Feldman 的假说是,传统观点里的高 LDL 有害,底层原因是因为病人的细胞对胰岛素产生抵抗 (因为血糖过高),吸受 VLDL 和他运来的 TRIG 能力减弱, 进而导致肝脏试图分泌更多的 VLDL 运到细胞哪里去, 在血管里造成交通拥堵,结果是血液里存在高浓度无法被吸收的 TRIG 和大量 VLDL 转换成的 LDL。在这种背景下高 LDL, 和前一种没有胰岛素抵抗情况下的高 LDL, 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就好像 2021年初大饼价格破四万美元时,市场欢呼雀跃,大家有说有笑;但 2022年初又回归四万美元时,市场鸦雀无声,哀叹泡沫破灭。同样的价格,完全不同的市场情绪。

26/ 假说终究是假说,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王川: 从长期国债的悖论到胆固醇的悖论(上)

1/ 美国资本市场有一个重要的,长期被主流金融媒体忽略的资产,三十年零息票国债 (zero coupon treasury bond). 曾有人计算,从 1981年到2016年这接近四十年间,如果你持有这种长债,并且每年保持固定的久期  (constant duration), 那么年均回报约 18%, 远超同期股票指数回报。

2/ 关于债券的定价,三十年国债,债券久期,这些概念,网上有各种参考资料,笔者就不在此解释。但有一个基本概念需要知道:长期国债利息由市场决定,利息涨,国债市场价格就会跌。利息跌,则价格涨,有的时候会涨很多,很多。

3/ 和三十年零息票国债最接近对标的有两个 ETF, 代码分别为 “zroz” 和“edv”. 从 2016年初到现在的六年间, zroz 包括股息分红,年均回报大约 6%。同期美国股指SP500 回报大约18% 左右。

4/ 但国债这种资产,比股票要安全很多。因为美联储可以无限量零成本印钞,所以美国政府对于美元国债的赖账,完全没有实践上的可能。但股票后面的公司,破产的可能性相当大,如果业绩变坏,股价下跌,不要指望政府会专门出钱救助一个公司的股东。在安全性高很多,短期利息几乎为零的情况下,三十年零息国债能有这样好的长期回报,不管是业内业外人士,多数人完全不懂,完全不知道;或者即使给他讲了, 也很难理解,接受,并学会操作。

5/ 美国长期国债没有赖账的风险,只有短期价格波动的风险。如果市场觉得通胀会失控,长期国债利率会暴涨,长期国债本身的市场价格会下跌。美国从 1977年才开始发行三十年国债,七十年代通胀利息暴涨的时代,长期国债的市场价格在短期内存在跌一半的可能性,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一提长期国债,就本能的害怕,觉得风险太大。即使如此,其实每一年你把 29年的国债换成价格更低的新的30年国债 (这就是保持固定久期的操作),可以换取等价于利息一样的分红,(现在三十年国债利息大约 2.2%) 然后就慢慢熬等长期利息降回来,就好了。没有长期风险,意味着可以配置较大比例的仓位。50%的无风险仓位如果有 30%的利润,也远胜过那种拿 1%的仓位去投机,偶尔赚了十倍就满世界喊/大部分时间亏光了就默不作声的情况。

6/ 什么样的人买长期国债?保险公司是最大的机构买家。保险公司的精算师要确保公司三十年后的负债, 和资产可以匹配,长期国债,尤其是零票息国债,是最佳投资选择, 因为可以100%确定三十年后可以按合约价格支付本金。而股票,则不可能有这种保证。

7/ 长期国债的另外一个作用,是在宏观经济突然变差,流动性紧缩,市场极度恐慌时,其市场价格往往上涨 (因为此时市场预期长期利息会下降)比如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sp500 指数下跌了40% 左右,而 edv 当年的回报超过 60%。可以参考一下笔者的老文章

王川:我的伯克利商学院之奇遇 – 扒一下金融工程硕士班的内幕 (下)

2020年第一季度 covid 恐慌时股指大跌,edv, zroz 反而上涨了 30%。长期国债,是对股票和其它高风险投资的一个有益的补充。

8/ 缺乏历史经验的投资者,往往被眼前的一些价格波动吓破了胆,误以为短期通胀趋势会长期无限放大。2008年原油价格最高时是 140 美元一桶,现在 91美元,中间原油期货还一度跌到负数,让很多以为可以防通胀的投机者,赔掉本金后还要再倒赔交易所。现在北加州的加油站,一加仑油钱也就是五美元上下,和 2008年最高时的四点五美元,相差并不大。十四年已经过去了。通胀有那么厉害吗?(笔者四年前已经把所有汽油车换成电车,行驶同样里程的能源成本反而下降了)

9/ 如果你在大家高喊“通货膨胀来了”,长期利息暴涨的时候,多买些长期国债,过一两年通胀的恐慌消退后再卖掉一些,你的回报可能会非常丰厚。除了 2008年全年回报 60%以外,这种周期性的机会,2010年, 2011-12年, 2013年下半年到 2015年初,2015年中到 2016年中,2018年到2019年九月,哪怕是捕捉到一半,也非常可观。

10/ 关于国债的另一类引发焦虑的说辞,是有人老是把美联储和高通胀的魏玛德国相比。这是严重缺乏基本历史常识的无稽之谈。德国 1921年之后有巨额的赔款要给战胜国,必须用硬通货支付(而无法把印的钞票给债主),给本国人民造成沉重负担,马克贬值和高通胀是无奈之举。而从 2020年初到现在,美国国债增加了将近五万亿美元,三十年国债利息现在反而比 2020年一月一号还低一点点 (2.23 vs 2.24)

11/ 长期国债的另外一个好处是市场流动性非常深。美国国债总值已经突破三十万亿,长期国债(25-30年)的体量也在万亿美元以上,即使几十亿美元的投资,进进出出,也不会掀起太多波澜。而很多股票价格,几千万美元的卖盘就可能让价格跌 10%以上。门槛低的碧圈的各种垃圾币,就更不用说了。

12/ 投资长债的好处,是不用浪费太多时间分析各种基本面细节,大概扫一眼宏观大势,大家恐慌通胀时就多买一点长债,大家恐慌经济崩溃时就多卖一点,最坏每年还可以收点利息,慢慢熬,留下大把时间,读书,锻炼身体,睡觉。

13/ 长债投资的最诡异之处,在于即使笔者苦口婆心的当面给很多人讲解,大部分人还是不理解,甚至在别的地方亏了很多钱后还要坚持和我抬杠。我最初遇到一些所谓”专业人士“的抬杠时,还有些不自信,是不是我那个地方错了,他们真的懂一些我不知道的东西?二级市场的好处是,无法装神弄鬼,任何理论短则几个月,长则两三年,可以迅速证伪。而且有大量公开无法篡改的历史数据可以佐证。

14/ 后来我慢慢理解为什么会是这个情况:

一)很多机构投机者,是做短线,用高杠杆炒国债期货,和他们解释这种长期操作,是鸡同鸭讲。

二) 他们不理解高科技对经济效率提高在加速,整天沉浸在第三世界各种通胀恐慌的历史记忆里面。

三) 他们不理解长期国债的价格背后的数学,仅仅是因为利息看上去很低,所以不感兴趣.

四) 他们直觉认为国债利率已经够低,继续往下降的空间不大。显然,他们不了解瑞士三十年国债利率,几个月前曾经是负的。

五) 他们认为国债的回报,即使一年可以到40% 以上,也不如可以几天几周就可以回报 100%甚至几倍的股票或者碧圈有吸引力,而完全不理解后者有较大的彻底归零破产的风险。而美国长期国债,实践上长期是没有风险的。

六) 这个操作有的时候需要两到三年的时间才能见到效果,有些反直觉的东西 (比如价格和利率是相反的),一般人没有耐心,也不愿花时间去深挖和理解。

七) 大部分人需要参考周围人的意见才能拿主意。而长期国债这个东西,如果请教大部分业内人士,基本是清一色的反对意见,认为风险太大,不合适,等等,马上被挡在门外,普通人根本没有机会,进去学习理解里面各种微妙的东西。

15/  但笔者多年来数次成功操作,收获颇丰,而各色来来往往的投机者还是用那些不断重弹的老调试图和我抬杠,见多了后也就懒得理这些人了。后来慢慢意识到,他们确实不懂里面的微妙之处,而且大多数基金管理者受制于机构操作的框架限制,要管理价格回撤,降低波动率,不可能像用自有资金者可以完全无视价格波动,并且慢慢等待。

16/ 在一定的边界条件下,三十年零息票国债是个极为简单而又强大的工具,普通投资者本来可以抓住这个机会轻松的躺赢,而且长期投资回报可以超过股市指数,秒杀大部分基金经理。但这在认知上的挑战,对于一般人而言,太难突破了;而且各种结构性障碍,不断把他们朝事实真相的外围推开。这,就是长债投资的悖论。

17/ 那么,除了长期国债投资以外,其它领域是不是也存在某种复杂微妙的悖论,被专业人士误解,让人们丧失本来可以简单躺赢,获得丰厚回报的机会呢?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