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川: 有些事,往回看四十年就清楚了

本文最初于 2015年9月2号发布于笔者的公众号。


1974年的下半年,对于美国是个多事之秋。先是尼克松因为水门事件辞职,接着全球经济在通胀加速的背景下萎缩,带动整个股市大幅下降.

道琼斯工业指数在74年12月最低时,跌破580点,相比于1972年底的1050点,下降了45%.

金价,在和美元脱钩之后,两年内从三十多美元涨到183美元一盎司.

油价,从1972年的四美元一桶,涨到接近12美元.

巴菲特的控股公司,Berkshire Hathway的股票,74年底时只有40元,相比于年初,下降了48%。而同期标准普尔指数只下降了26%。如果巴菲特还在运营他的对冲基金的话,这么大的价格回撤, 此刻肯定面临投资人大规模撤资的要求,要关门大吉了.

所幸的是,他的对冲基金早在69年就关闭。他现在是上市公司的董事长,有控股权,不需要象基金经理一样,面对那些反复无常的客户每天絮絮叨叨的压力.

74 年,前苏联的战略核武的发射器数目和总当量,第一次超过美国。75年四月,北越的坦克开入西贡(胡志明市),美国的越南战争彻底失败了.

美国这个国家还有前途吗?通货膨胀和经济萎缩,真的意味着世界末日吗?

与此同时,在远离政治经济漩涡的美国西南角,新墨西哥州首府,Albuquerque(音译: 阿伯可欺), 悄悄地发生了一件对于世界信息科技影响深远的大事.

阿伯可欺的一家电子公司, MITS,在大众电子杂志1975年的一月刊封面上打出广告,出售以英特尔8080微处理器为核心的微电脑,代号Altair 8080, 售价只有400美元。同时期,英特尔自己出售的商用电脑系统,售价则高达一万美元.

Altair 8080 需要客户自己做一些组装工作,尽管如此,公司一个月内还是收到了一千份订单.

在软件开发上,电脑起初要用底层的汇编语言编程,这是一件极其繁琐的事情.

MITS 的老总, Ed Roberts, 这时收到来自波士顿的一个名叫保罗*艾伦的人的电话。艾伦说可以给Altaire 微电脑提供 BASIC语言的编译器。艾伦飞到阿伯可欺给Roberts 做现场演示,一切十分顺利。双方很快达成合作协议.

几个月后艾伦和他的合作伙伴,比尔盖茨搬到了”阿伯可欺”,成立了微软公司,后面的一切就是历史了.

MITS 的Ed Roberts 的经历则更为曲折。公司到76年就扩张到两百多人,营收额达到六百万美元,但是硬件公司利润仍然十分微薄,管理运营非常辛苦。1977年Roberts把MITS以六百万美元卖掉(相当于2015年的两千五百万美元左右),自己回到乔治亚州的老家.

1982年41岁的Roberts 回到医学院去读书,88年自己在当地开诊所。遗憾的是,作为医生的他,68岁时因为肺炎英年早逝.

微软,依靠着其在操作系统上的先发优势,以及第三方应用构建的庞大的生态圈,占据了强大的事实上的垄断地位。90-96年IBM 花费数十亿美元试图用OS/2 来挑战WINDOWS的垄断地位,因基础不牢和兼容性差而最终放弃.

与之相比的 CPU 行业老大,英特尔,在市场上的垄断地位则没有那么强势。微软1986年上市至今,股票上涨了四百多倍,而同期英特尔只涨了五十几倍.

象MITS这类组装PC的各路厂商,几十年来大多要么倒闭,要么被兼并,要么完全业务转型。硕果仅存的几家公司,在不到3%的利润率的市场里(一台五六百美元的PC平均利润只有15美元左右)痛苦地苟活着.

个人电脑的普及,导致文字处理技术的迅速进步。第一个直接牺牲品就是打字机和相关配件的厂商. 传统打字机技术,在二十世纪初标准化以后,几十年来几乎没有什么改变。文字处理软件和桌面打印技术的发展,在八十年代终于迅速淘汰了打字机的产业.

回顾这段历史,我的第一个教训是:任何问题,如果可以把它变成一个数字化的问题,相应的产品功能, 因为芯片业的摩尔定律,可以指数型地增长。被新产品替代的传统行业一定会倒闭。但是如果没有一定的垄断地位,并不意味着相关厂商会有丰厚的利润.

第二个教训是:硬件公司,如果没有属于自己的配套软件系统和相应的产品生态圈,比软件公司更容易被竞争者替代,因此利润率更低。软件公司的行业老大,日子则会好过的多.

1975年,在美国东北部的纽约州的罗切斯特,发生了另外一件标志性的大事。柯达公司的工程师,Steven Sasson 发明了第一个真正的数字照相机.

这个照相机,七斤重,只有一万个像素,图像录制到磁带上,整个过程要花23秒钟.

四十年后,市面上高端的数字照相机可以达到两千万像素以上,两千倍的变化,折合平均每年增长20%.

但是柯达,害怕数字照相技术会威胁它的传统的利润丰厚的胶卷生意,没有在研发和商业化的推广上下功夫。2001年,亚洲的照相机厂商纷纷推出新款优质数字照相机时,柯达每卖一个自己的数字照相机,就要亏损六十美元.

2012年 一月,柯达宣布破产。这是一家百年老店,是胶卷和数字照相技术的发明者,破产时还有几千名雇员.

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三个月后,一家只有十几个人的小公司,Instagram,只是做了一款分享照片的软件,被脸书以十亿美元收购.

这里面的第三个教训是:

光研究技术,不足以获得商业上的成功。新技术,往往会开创一个新的格局和商业模式,如果不去主动顺应新技术潮流,发掘新的商业模式, 必定会亏得很惨.

四十年前股市的投机者, 他们过的还好么?

道琼斯工业指数,2015年九月一日是一万六千点左右,是74年底的28倍,考虑到四十年来的股票分红因素,实际回报应当至少六十倍以上.

四十年后美国物价指数CPI, 是74年的4.8倍.

油价,74年时11.5美元一桶,今天是45美元一桶,还没有跑赢通胀.

黄金,今天1139美元一盎司,是1974年的六倍多,勉强跑赢通胀.

1974年底福布斯记者采访巴菲特时,他的股票价格下跌接近一半,但他看上去毫不心慌意乱.

记者问,“你如何看现在的股市?”

“象一个性欲旺盛的家伙走进妓院. 现在是开始投资的好时候”. 巴菲特答到.

他接着说, “在市场上,你是和一群愚蠢的家伙打交道。这是个大赌场,大家都喝得酩酊大醉.如果你一直只是喝可乐,你就OK. 先是大家极度乐观,看到什么新股就买;接着大家又极度悲观,预测下一个大萧条,一窝蜂跑去买黄金.”

今天的巴菲特,他的控股公司股价十九万八千元,是74年底股价的将近五千倍.

73-74年西方世界的经济危机,对中国实际上是个大好事。著名的四三方案(意思是四十三亿美元投资)就是在此期间部署实施,通过原油出口创汇,引进了西方过剩的产能,兴建了一大批化纤和化肥厂的项目. 八十年代中国粮票,布票的取消,实际上都是那时打下的基础.

回顾历史,我们对未来又有什么样的展望和期待呢?(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