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2022
重温一下 Carlo Cipolla 老师的关于人性愚蠢的五条基本法则:
第一条:每个人总是不可避免的低估市面上流动的蠢货的数目。
第二条: 某个人犯蠢的概率,和他的其它特征没有相关性。
第三条:当一个人干出损人不利己 (甚至也损己) 的事情来,他就是个蠢货。
第四条:不蠢的人,总是低估蠢货造成破坏的能力。尤其是,不蠢的人,总是会忘记,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和蠢货打任何交道,最终总会变成一个昂贵的错误。
第五条法则:蠢货,是最危险的一类人。
推论:蠢货比强盗还要危险。
一个“完美”的强盗是:他偷了你一百块钱,你亏了一百块钱。一个蠢货是,为了偷你的一百块钱,干出杀人放火伤天害理的事情,自己也进了班房。
—
如果生活是一个又一个前赴后继的庞氏局的话,那么寻找这些庞氏局的共识,或者所有庞氏局都必备的某个工具,是一个有用的投资思路。
每当你看到 fomo 的人潮汹涌时,要停下来仔细问一问,这些人都在使用什么工具,需要消耗什么资源?
6.3.2022
看朋友收集的各种早期项目的信息,感觉像是在三万米高空观察各地农民起义的形势,然后盘算下注支持那一只部队,就可以赢得天下 🙂 实际情况应当是,这里面大部分要么是吹牛忽悠,要么战斗力极弱,所以在支持任何人之前,空口无凭,至少要看到它经过几次残酷的战斗考验之后,才能真金白银的下注.
完全白手起家的农民起义是很少的,很多的是原来自己就是一个小军头然后揭竿而起。对于很多军阀而言,烧杀抢劫永远比老老实实建设生产来钱快,就好像很多 startup 做虚假文宣,坑蒙拐骗搞庞氏局和融资,永远比老老实实做产品来钱快。
古代没有成熟的借贷或投资的法律体系保护出资人利益,让军阀把儿子当人质来抵押是通行做法。陈霸先称帝后,亲儿子一直在北方做人质,结果自己病死后帝位被侄子捡去,而亲儿子想回来夺位时被侄子派人给淹死了。
普通老百姓,如果没有保护自己财产资源的能力,随时可以成为军阀或土匪的养料;普通人,如果没有长时间的投资经历,随时可能成为庞氏骗局的牺牲品。
6.5.2022
现在日常除了看 YouTube, 推特, Kindle 电子书之外,如果还是感觉枯燥,一个有效的方法是至少每个月去一次当地的实体书店,看看有什么新书。线下店里有不少好书很难在 Kindle 的推荐名单上随机发现。每次要至少待半个小时以上,直到找出五本以上自己有兴趣觉得有用的书才走。
每次到当地的 Barnes & noble 看到好书后,最后为了方便还是到 Kindle 上去买电子版。对 BN 感到过意不去,就多买几杯咖啡表示支持。
常常读新书并且做笔记,是防止自己内卷化的有效方法。书籍可以让你探索的空间和效率,远高于线下和人面谈。
内卷化的一个表现形式是,明明此路不通了,还要继续以头撞南墙,并且拉着一群人一起报团去撞,给自己壮胆,并且帮助自己合理化那些无效的努力。
6.6.2022
读书笔记应当尽量公开发表,也许会对别人有启发,也许别人的评论对你有启发。公开发表才能产生潜在的组合性 (Composability)
@fuguxo: 这就是“公开学习”(learn in public)。https://www.swyx.io/learn-in-public/
这篇文章非常有启发,符合我的经验。“Because you learn in public. By teaching you, they teach many. You amplify them. You have one thing they don’t: a beginner’s mind. You see how this works? ” 看样子以后要变本加厉的 “learn in public” 🙂
6.7.2022
“秘不发丧”应当是金融理财业的常态,等到尸臭无法被鲍鱼给掩盖住的时候,通常已经太晚了 :)
作者为 “键人|林育圣” 写的“每天来点负能量”, 挺好玩的,往往几句话点破问题实质。比如这句:
“有时候觉得别人很肤浅,这不是偏见,因为他真的只是在敷衍你。” 🙂
“许多成功的经验,都只是还没有失败而已。”
6.8.2022
俄乌战争已持续一百天以上,这种胶着和枯燥的状态其实是战争的常态,但进一步升级的风险越来越大。不真正理解 1900-1945年历史叙事之复杂变迁的人,还沉浸在”昨日的世界”的美好回忆中,无法想象和准备未来几十年全球叙事的演变。
没有人能理解,1914年潘多拉盒子打开后,在1945年才彻底关上。一战的结果是德国“有条件投降”,但德国不吸取教训,后来在欧洲发动二战,罗斯福只能要求他“无条件投降”. 也许后人再读历史,对于俄国而言,2022 才能真正终结 1991年没有结束的篇章?
从1915年五月七日德国潜艇击沉英国游轮 Lusitania 造成 128名美国公民死亡之后,美国就有更多理由参加欧洲战事。但威尔逊为了竞选连任,一直隐忍不发,竞选纲领也一直号称 “他让我们远离战争”. 等到 1916年11月7日成功胜选连任时,对德国宣战就进入议事日程了。
在欧洲战场的绞肉机里苦苦挣扎多年的年轻士兵们,没有能力理解,他们的命运,在1916年11月美国大选结束后,就大局已定,由不得他们了。
如果盟军接受“有条件投降”的话,二战本可以在 1944年结束。但有了一战的教训,盟军在政治上的共识就是,情愿多付一些代价,不能再让德国人下次卷土重来,所以战争拖到了 1945年。
—–
凡是面向企业销售的产品服务,几乎都存在背后的对相关决策人的大规模利益输送,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普通人光凭本事想在这里分一杯羹基本是痴心妄想。还是做面向个体消费者的产品服务更容易起步。
所有你看不懂的成功故事,尤其是某人获得和其年龄不匹配的巨大成功,后面几乎都是白手套;或者说开始一段起步是凭本事,后来被白手套看上了。
白手套最可恶之处,是编造美好的故事,欺骗了一大群天真的小镇做题家,浪费大量精力试图追寻他编造的成功轨迹。最后他连自己的后代也骗了,一群傻*真诚的相信前辈编造的神话,然后必然在未来的某个节点要加倍还债。
创新永远来自不断突破各种边界限制的探索,和它带来的全新组合的结构。
6.13.2022
世界的运作规律其实极为残酷,每隔几年就把那些冗余度低,金融杠杆率过高的人给彻底淘汰掉。没有任何情面,侥幸和商量余地。但很多被淘汰者,对外还要打肿脸充胖子,因此其真实的惨痛教训,很难传递给后人。
抄底不能凭感觉和想象,一定要有个详细的,长期的(至少三年) 书面计划,考虑到各种最坏的极端情况。
你凭直觉去抄底,会因为价格的各种出乎意料的波动,导致心理扭曲,动作变形,各种瞎折腾,最后越输越多。
6.15.2022
恶性循环 = 坏的正反馈回路. (Positive feedback loop )
良性循环= 好的正反馈回路.
如果在资产配置上遇到恶性循环也能生存下来,遇到良性循环也可以分一杯羹,那么富有就是自然的结果。
但千万不能有太明确的时间表,而试图强行与趋势做对,否则是自取其辱,反而容易适得其反。
换个表述就是: 通过大量冗余设置去规避意想不到的灾害,通过开放和涌现去拥抱意想不到的繁荣,不要过于主观的优化,好的结果最终会自然发生.
6.17.2022
男人与男孩的区别是,前者从不把自己置于 margin call 的风险之中。
把大量资产直接放在链上玩 defi, 是极其危险的操作,等于自己把脖子架在一个无法控制的砸刀附近,晚上睡觉的时候刀也可能突然砸下来。
6.19.2022
世界上所有的事情,是不可能“既要…又要”的。不可能“既要市场不好的时候价格回撤小, 又要市场上涨时回报好”, 不可能“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 如果客户对你这样要求,离开他,他迟早会投入麦道夫这类骗子的怀抱;如果领导对你这样要求,他只是想出成绩时把功劳揽在名下,出问题时把你当替罪羊。
“既要…又要”的想法,客观上悄悄限制了自己的选择权,把自己的路越走越窄,最后就什么都要不到。
信贷收缩时,风险资产价格会有回撤,有时回撤幅度很大。但有些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每次在大幅下跌时就跳出来欢庆泡沫破裂,而且好几次都是在接近底部的位置欢庆,这就很可笑了。曼哈顿的房产,过去三百年泡沫破灭多少次了,哈哈。
6.21.2022
宏观情况好的时候,很多早期公司可以靠更高的下一轮融资估值,虚构出一个个极高的 IRR, 去忽悠外人的钱。而且这种忽悠可以持续很长时间不被戳破。
6.23.2022
市场短期走势无法预测。即使 60%的时间猜对了,也毫无用处。唯一有效的做法,是保持高度纪律性的定期资产配置比例的再平衡。
通常情况下预测正确时收益有限,但预测错误时人性会不断拖延,拒绝纠错, 这样错误造成的损失会在拖延中越来越大。所以基于主观预测的行为模式,在底层框架上就存在放大错误,限制收益的致命缺陷。
6.25.2022
史书总是只挑几个时间点的事件略微勾勒一下,而没有细说各个时间点之间的各种惊涛骇浪,因此往往会给没经验的人以盲目的自信,极大低估路途中翻船的风险。
6.27.2022
书摘:( “Wealth, war and wisdom” By Barton Biggs )
“东京和大阪的商业,工业和住宅用房地产是个完全不同的故事, 即使房屋被燃烧弹彻底焚毁,只要你仍然拿住,相信日本会从灰烬中重生,战后不要卖给政府,那么当战后的繁荣来临,地产价格到无法想象的高度时,你会非常富有. 土地!土地! 土地! 但谁能预见到农业用地发不了大财,而商业地产可以”
德国股市从 1939年底到 1941年中上涨了 60%以上,但斯大林格勒溃败之后股市价格被管制,不具有实质流动性。(就像现在卢布兑美元升值一样,没有实际意义) 1944年八月德国股市正式关门,炒股发财成黄梁一梦。
中途岛海战被日本公开宣传为大胜。野村证券家族获得战争失败的内幕消息,出尽并且做空股票,把资金转投房地产,日后发了大财。八十年代末其市值超过世界所有投行市值的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