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uan

王川:为什么优质 NFT 潜力远大于实体收藏品 (二)

本文最初于 2021年 4月24日 首发于笔者的微信公众号。

1/ 四月十六号,知名公众人物 爱德华*斯诺登,把一份在法院判决书的卷宗上覆盖有自己画像的 NFT, 在网上拍出了五百四十万美元 (对应当时 2224 个 ETH ) 的天价,并把拍卖所得捐赠给 FPF 基金会。这个捐赠金额,相当于该基金会 2015年的运营费用的四倍还多。有意思的是, 购买斯诺登 NFT 的组织, pleasrDao, 是几个大部分彼此都从未见过面的程序员,仅仅在三周前在网上搭建的一个 DAO ( Decentralized Autonomous Organization, 去中心化自治组织) .

2/ pleasrDAO 的组建要追溯到一个月前发生的两件事。三月十六号下午,美国乔治亚州亚特兰大市,21岁的 Robert Long,购买了一只九毫米口径半自动手枪,并于当天下午跑到三个不同地点的按摩院,冷血的枪杀了包括六名亚裔妇女在内的八个无辜受害者。这次事件引发了全美各个团体呼吁重视针对亚裔的仇恨犯罪的大型公开集会。

3/ 一周后的三月二十三号,以太坊上最大的去中心化交易所 Uniswap, 宣布即将推出第三版智能合约 V3. 配合参与市场宣传的是一位网名为 PplPleasr 的亚裔数字艺术家,她精心制作了一份宣传 Uniswap 的时长为 46 秒的录像。因为一周前的亚特兰大的悲剧,她决定将录像制作为一个 NFT ,拿到一个叫 foundation.app 的平台上拍卖,并承诺将拍卖所得捐赠给慈善机构。

4/ 以太坊上一个叫做 PoolTogether 项目的创始人 Leighton Cusack, 有兴趣参与支持这个拍卖,但个人财力毕竟有限,于是他和其他一些程序员联系,在网上很快建立了一个 DAO, 取名为 PleasrDAO, 共同集资收购 PplPleasr 的 NFT.
在 etherscan 上面,查询下面这个地址 0x067b9Bbbbc42d2AB9b9Ab6bB62646dAF7F344A76
就可以看到详细交易记录,多少人参与,每个地址什么时候打了多少钱,完全公开。

5/ 拍卖最后筹到了 310 个 ETH, 按当时市价大约五十多万美元。这个结果出乎所有人的预料。这里还有一个小插曲,PleasrDao 和另外一个叫 Andrew Kong 的投资者在竞拍,大家不断加价,后来 PleasrDao 有成员和 Andrew 发私信,我们别争了,干脆把钱合起来一块买,你也来加入我们的 Dao,反正也是为了大家共同支持的事业。从加州时间三月二十五号早上七点半 PplPleasr 在推特上宣布的拍卖,到加州时间三月二十六号星期五晚上九点半左右完成转账和交割,只花了三十八个小时。

6/ 对于传统金融从业者而言,国际电汇通常都要一到两个工作日,周末也不开放。更何况陌生人一起集资做事,如何保证资金安全,也是个大问题。区块链上这个速度和效率后面的重大意义,他们能看懂吗?

7/ Cusack 表示,pleasrDAO 不会以交易 NFT 获利为目的,而是通过这个组织吸引更多人和资金加入,收购有强大社区共识的优质 NFT, 支持公益事业。

8/ 绝大部分 NFT 的拍卖是在以太坊上操作的,以太坊上的主流钱包 Metamask, 2020 年十月的时候大约日活有一百万用户。考虑到 NFT 相对于 Defi 现在还是小众的应用,也不会马上带来收入,估计目前实际参与购买 NFT 的用户应当不超过十万。等到钱包软件更普及,更好用之后,全球参与人数最终会超过十亿。市场扩大一万倍以后,和现在的形态肯定完全不一样,复杂度至少要高四个数量级。

9/ 更多人可能会模仿 pleasrDao 的做法,搭伙集资收购 NFT。这样做的好处,一是购买力更强, 二是可以通过收购多个不同组合的 NFT, 大家分担风险;三是 DAO 的成员自身可以买卖在 DAO 内的权益,灵活进出。很多人会发现,不一定需要通过交易 NFT 获利,如果所在的 DAO 本身拥有的资产升值,自己在 DAO 里面的权益份额也就自然会升值。这也意味着,当通用成熟帮助用户建立 DAO 的软件工具涌现之后,这种组织形式将更加普及,市场的购买力和流动性,比目前大部分是个人收藏者的市场,又至少再增加一个数量级。

10/ 另外一方面,现在有开发者正在推出工具,可以把单个 NFT 的产权分成多份,这样即使如 Beeple 拍出的六千九百万美元的 NFT, 分成一亿份之后不到一美元就可以购买一份权益,普通人也可以参与购买。作为 NFT 行业的一个标志性收藏物,如果能够拆分成多份,引入新的流动性,对于估值的上升,肯定有正面的影响。

11/ NFT 的一个关键,是把原来无法传承的消费行为,通过无法篡改的公开记录和加密算法的产权确认能力,变成一个可以传承的具有资产属性的事物。

12/ 比如说对于某个你支持的公益事业,原来你的心理预算只是捐赠一百块钱,但如果可以通过加入购买 NFT 的 DAO 的形式参与,并且有能力随时退出,你可能愿意出十倍甚至百倍的价钱。对于接受捐赠者,一百块和一千块的区别,就是资金链断裂和大干一场的区别。通过 NFT 获得大量资金支持和强大传承的事业,有恒产者有恒心,将会因此如虎添翼,迅速积累壮大。

13/ 没有传承的反面,就是创作者多年的心血,被后来者一天就破坏,而后面的人又要完全从头开始。典型的例子,就是项羽这个 wbd, 入了咸阳之后一把火把阿房宫烧了。

14/ 虽然大多数 NFT 可能是炒作和泡沫,但对于极少数背后社区共识迅速增长的 NFT ,其资产增值潜力远远大于消费成本。

15/ 这里的一个关键,是通过可编程属性,灵活建立多种链接,成为一种公开的,精准的传播投放渠道。比如说,当年按照传统现金流贴现的逻辑, LinkedIn 利润微薄,估值过高。但因为 94% 的企业对企业的营销者都通过 LinkedIn 传播其内容,所有微软愿意为这个传播渠道开出两百六十亿美元的价码。可以参见笔者老文章 “王川: 出钱最多者的视角,才是上帝视角”。某个 NFT 如果能通过智能合约的程序逻辑成为链接特定社区的高效桥梁,那么其价值将为其背后社区的发展所定义,而和作品本身的孤立性质关系不大了。

16/ 一个一年现金流亏几亿的公司,因为某种预期,仍然可以到纽约上市,获得几十亿,几百亿元的估值;一个 NFT 作品,如果能够在链上证明它正在建立不断增长的社区共识,并能带来各种(我们现在还无法完全想象的)权益,那么就有可能获得市场流动性带来的高溢价。而后者因为记录公开难造假,反而在价值保存上可能比前者更安全。

17/ NFT 在区块链上的每个地址的所有交易数据历史,非常详细,完全公开,很难造假。区块链上的电商平台,无法隐藏/独占关键的交易数据和用户地址。这是和传统电商平台的一个本质区别。这种公开性和精细度是传统金融根本无法做到的。传统电商有各种极为复杂的造假刷单的花招,但在区块链上,造假要支付不菲的 gas 费用, 刷单的数据也更容易被分析而识破,有这精力,干点正事不好吗?

18/ 原创者可以追踪自己的 NFT 作品的归属,通过智能合约设定,自动给新主人空投各种 token 福利,增进和社区的互动。

19/ 商家则可以根据每个地址的交易数据和 NFT 的属性,给其画像,判断这个地址的购买力,购买兴趣,给其空投 token, 给予它某种商品或者服务的优惠。如果地址的主人没有兴趣,这种 token 反过来也可以拿到 uniswap 上去转卖。每一步操作,都是一个精准画像的过程,整体上长期看,会促使买卖双方更加精准匹配,节省大量 (因为错配而导致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而浪费掉的)社会资源。

20/ 慢慢的,更多商家就会发现,与其花大钱到谷歌或者脸书上打广告,不如在链上分析数据,给有实际购买历史和能力的大户空投 token, 实时反馈,很难造假,也不会被中心化平台要挟。这,也许会是脸书和谷歌最大的噩梦。

21/ 而 NFT 的主人也突然发现,自己通过购买拥有优质资产的行为,获得各种源源不断的空投福利的价值,远远超过当初的买价。正如 Uniswap 的用户,在2020年九月,每个地址获得免费空投 400 个 UNI, 现在市价已经超过一万两千美元,差不多等于免费租用一辆特斯拉 Model 3 开两年了。

22/ 根据研究机构 Juniper Research 的报告,网络广告造假,仅在 2019年就给全球商家造成的损失,高达四百二十亿美元。如果可以通过区块链 NFT 的方式,让造假者无机可趁,这可以解放出多少生产力?

王川:为什么优质 NFT 潜力远大于实体收藏品 (一)

本文最初于 2021年4月12日 首发于笔者的微信公众号。

1/ 2021年三月十二日,在全球两千两百万直播观众的注视下,著名艺术品拍卖行佳士得 (Christie’s) 把八零后网络艺术家 Beeple 的作品“每一天:头五千天”做成一个 NFT (Non-Fungible Token, 中文有翻译为“非同质化代币), 拍出了六千九百三十万美元的天价 (对应当时的 42329 个以太币).

2/ 这个拍卖价格,在历史上所有健在艺术家拍卖单个艺术品的价格纪录里,排名第三位。第一名是 2019年拍卖的 Jeff Koons (1955年出生)的 Rabbit, 九千一百一十万美元;第二名是 2018年拍卖的 David Hockney (1937年出生) 的 Potrait of an artist, 九七零三十万美元。传统老艺术家们,显然还没意识到来自区块链世界的年轻暴发户的挑战。Covid 严重影响了传统拍卖行的线下生意,佳士得踊跃进入 NFT 拍卖市场,也是为形势所迫,但没想到结果远超预期。

3/ Beeple 的真名是 Michael Winkelman, 他从 2007年五月开始每天坚持创造一幅画,从无间断。十三年的积累让他在 Instagram 上拥有一百八十万粉丝。2019年,他的作品被时尚品牌路易威登采用。2020年,他的作品在美国超级碗足球赛中场表演节目时被展示。

4/ 2020年十月他把一幅作品做成 NFT,初次试水, 通过网络平台 Nifty Gateway 拍卖,成交价 66666 美元。十二月份, 他又把二十幅作品做成 NFT 出售,总共获得三百五十万美元。

5/ 没有人可以随随便便成功,渴望没有任何积累和根基,凭空制作某个 NFT,迅速拍出天价的梦想,可以醒一醒了。

6/ 普通观察者对这种虚拟艺术品的购买的第一反应是不可思议。所有的数字音像作品,都可以轻松复制,凭什么你 NFT 就可以值这么多钱?买家都是 sb 吗?

7/ ”每一天: 头五千天“ 的买家是新加坡的印度裔企业家 Vignesh Sundaresan, 网上绰号为 MetaKovan. 按照他的自述,他完全白手起家,早在 2013年初期还在加拿大读书时,就做过一个比特币交易所的生意。按 Sundaresan 的话说:这次竞拍他参与和创造了历史,他购买的这个 NFT 将成为艺术史上的一个重要物件;NFT 这种东西需要时间才能为更多人所理解,艺术的媒介正在悄悄朝区块链迁移,会有成千上万的创造者加入这个生态系统;NFT 的未来,将会有很多低价值的物件,和一小部分价值极高的收藏品;作为 NFT 的新主人,他会找到方法,在虚拟世界获得收益。

8/ 按 Beeple 本人的话说,买家并不拥有作品的传统意义上的版权,而只是对于那个 NFT 的产权。但艺术家和收藏者本身是一个共生共赢的关系,大家都在一条船上,共同合作互相照应,艺术品才可以不断升值。这个产权通过公开宣传拍卖的方式,得到了很多人的承认。当然,任何其它人也可以复制原作品,再造一个 NFT, 但并不会获得多数人的承认。

9/ 传统艺术收藏界,长期被膺品的问题所困扰。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馆长曾经被问到,”你觉得墙上挂的这些艺术品,有多少可能是假的?”。他回答,“我也不知道”。Netflix 2020年推出的纪录片,”让你看:关于艺术膺品的真实故事” (Made you look: A true story about fake art) 里面讲到,纽约一个女骗子,从 1994年开始,花钱请一个来自中国的姓钱的街头画家,仿制名家作品,一幅仿作支付不到九千美元,再花言巧语编故事,转手卖给大的艺术品经销商。假画给收藏者造成的终极损失,累积达八千万美元。有165年传承的艺术品经销老店 Knodeler 也因此于 2011年关门倒闭。很多买家苦主相信 Knodeler 是骗局的合谋,控告 Knodeler 高管的各种官司,折腾到 2016年才算告一段落。这离 1994年第一幅假画进入市场,一晃就是二十二年了。

10/ 艺术品经销商,通常都依赖第三方的专家来鉴定艺术品的真伪。但鉴定者,总是要为给他们付钱的老板的利益服务的。如果你的负面鉴定,会让给你出钱的老板马上遭受巨大损失,你敢马上去捅这个篓子吗?所以艺术品的购买者,如果只是依赖卖方聘用专家的鉴定文书,会承担更大的风险。Knodeler 卖假画,从 1994年卖到 2003年,一直顺风顺水。直到 03年有一次,来自高盛的某位买家,自己请第三方专家鉴定一幅作品的真伪,发现作品使用了那个年代还不存在的染料,这场骗局才开始慢慢被揭穿。通常厨房里如果发现一个蟑螂,肯定还有好几个未被发现。Knodeler 关门了,但还有多少其他经销商贩卖假货,尚未被戳穿?我们永远不可能完全知道。

11/ 收藏品世界有个词叫做 “Provenance”, 意思是对某个物品的起源,转卖历史,存储地点历史的从头到尾的书面纪录。NFT 因为本身在区块链上纪录,所以可以说是 “Provenance native”, 自带 Provenance. 从建立起源,到每次转卖交易,自动纪录在链上,任何人都可以公开查证,没有任何含糊和歧义,没有任何造假的空间,这是物理收藏品所无法匹敌的。

12/ 普通人一个典型的质疑是:我可以触摸真实的绘画,艺术收藏品,但我无法触碰一个虚拟的 NFT, 你凭什么说他有价值?

13/ 如果你还记得笔者的老文章,
“王川: 成功的关键 = 网络网络再网络”
第四节里有两个例子,一个是某博物馆的一幅作品,开始大家以为是伦勃朗的真迹,后来突然某专家说是伦勃朗学生的仿作,马上人潮退去。第二个例子是某个藏品突然被几个权威专家认定为达芬奇的真迹之后,马上价格暴涨。这,就是中心化认证的不稳定性。

14/ 从这个角度的反诘是:今天一个专家如果拿出证据说你的物理收藏品是假货,它的价值马上可能就归零。反之可能突然变得很值钱。你是真正享受艺术本身,还是享受”专家给你的评议“?如果你认为专家的评议,远比艺术的视觉触觉感受更有价值,那么,可以在区块链上独立公开认证,无法篡改的 NFT, 岂不是比几个专家出的信函更有公信力?

15/ 为什么在传统艺术收藏品世界,大家对承担购买艺术品后,被别的专家鉴定为膺品而不值钱的风险, 心安理得;而对 NFT 这种看似陌生,但鉴定真伪的成本几乎为零,让鉴定专家失业的新媒介,却怕得要命?

16/ 那么,对 NFT 而言,你怎么证明,这幅作品是来自原作者认证的真迹?通行的做法,是在主流拍卖网站发布之前,同步在各大社交媒体发布消息,作为一种旁证。对于在 Instagram, 推特,脸书拥有上百万粉丝的 Beeple, 这非常简单。所以原创者维护自己实名(或者相应的艺名)在各大社交媒体的长期存在,是必须要提前完成的工作。这可不是一两天就可以搞定的。如果开了一个账号,注册才几天,只有几百个粉丝,观众无法知道,这是不是一个骗子随便注册的假账号。

17/ 一旦 NFT 上区块链注册,并完成公开发售,所有的数据都是可以公开独立查证的,没有任何人可以篡改,真实性就无法挑战了。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真实性共识的不可逆,就像 btc 的确认超过六个区块之后一样,坚如磐石,即使是原创者也无法改变。你也不用担心,像购买实体收藏品的情况下,突然有“所谓”专家跳出来说,某幅画不是伦勃朗的原作,是他的学生的仿作!这种实体艺术品收藏者可能面临的噩梦,对于 NFT 收藏者而言,完全不是问题。这,就是去中心化共识的优势。

18/ NFT在区块链上的核心是两个东西,一个是智能合约在链上 (目前主要是以太坊)的地址,一个是对应于那个智能合约的 ID. 比如 Beeple 发售的“每一天”的 NFT, 使用的是一个叫 MakersTokenV2 的智能合约,对应的 ID 是 40913. 在以太坊上可以看到这个 NFT 三月十三号转到新主人的钱包里。

19/ NFT 的主流标准是所谓 ERC-721 (后来又有新的改进的 ERC-1155 标准,这里不细表) 。通用的标准意味着理论上,同一个 NFT 可以非常容易的切换到不同的平台去拍卖,只要你通过钱包软件把自己的控制的地址授权和平台链接。

20/ 目前以太坊上规模最大的 NFT 平台 Opensea.io,号称有超过四百万个不同的 NFT 物件在发售。不愿意或者不能编程的艺术家,很容易直接利用平台工具把自己的艺术品转换成 NFT.

21/ 艺术品的图像本身在哪里/如何存储,不是其核心关键。这和物理收藏品的底层逻辑实际上是一样的,专家关于真伪的鉴定是关键,如果专家说是膺品,即使再美也没用;如果专家同意是正品,即使是把香蕉用胶带贴到墙上,也能拍出高价。

22/ 目前主流平台上 NFT 的购买,需要买家拥有一定的以太币 (ETH) 和相应的钱包软件 Metamask ( 中文社区俗称“小狐狸”)。考虑到目前世界上大部分人甚至连 btc 都没接触过, Metamask 2020年十月还只有一百万月活用户,NFT 市场的扩展潜力,实际上非常,非常大。

23/ 除了可以公开朔源和验证真伪之外,NFT 与物理收藏品的最大差别在于: 它可以赋予程序逻辑,可以和各种软件程序或者智能合约产生无穷尽的组合.

这包括,但不局限于:

原创者可以在 NFT 内设置程序逻辑,每次平台转卖时还可以自动提取一定比例的佣金,(opensea 设置的上限是 10%) 这样原创者还可以享受 NFT 未来升值的部分红利。

流动性高,交易频繁,或者有较长时间交易历史的 NFT, 未来可以作为抵押物,在 Defi 生态系统内迅速借贷;( 传统金融内艺术收藏品也可以抵押借贷,但涉及的费用和繁琐的手续,比 Defi 高若干个数量级)

因为 NFT 和它的主人可以被区块链上的地址来精准确认,任何应用场景下的智能合约都可以设定程序逻辑,给予 NFT 主人某种特别权益。而智能合约一旦上链部署,被社区广为使用后,合约的原作者也无法篡改,使用的粘性和价值的积累,即来源于此。

24/ Unisocks 可以说是这种可编程的 NFT 的一个代表。最初由 Uniswap 在 2019年五月推出,unisocks 只有五百份,唯一的权益是可以把 NFT 换成对应的五百双袜子。Unisocks 在流动性池子里的交易价格由一个智能合约里的所谓 Bonding Curve 的公式决定,最初售价只有 12 美元,但今天的市场价是八万美元左右,两年上涨了接近七千倍。两年来已经有 185个买主把 NFT 换成了袜子 (估计都很后悔)。旁观者对于现在如此昂贵的价格大惑不解。但换个角度看,比尔*克林顿签名的棒球都可以卖 900美元一个,uniswap 作为只有二十几名员工市值破百亿美元的世界上最大的去中心化交易所,它所创建的一双去中心化的由智能合约定价的限量版袜子 NFT 卖出八万美元的价格,其实并不离谱?

25/ NFT 本质是个软件协议。软件协议的价值,不在于其个体孤立的特性,而本质在于未来有多少节点采纳接入这个软件协议,它能形成的网络有多大。运河网络的人,无法理解铁路网络的价值;传统报业的网络,无法理解搜索引擎网络和社交媒体网络的价值。鸡和鸭无法沟通,最终谁的网络大,谁就更有理。NFT 的价值不是在于和它绑定的艺术作品本身,而是在于这个作品背后的社区认同,和社区网络未来发展的潜力。

26/ 对于那些说 NFT 无法触摸,是空气的指责,回应其实也很简单:三十年前互联网刚出来时,域名不也看似是空气吗?但前不久 voice.com 被其原主人 Michael Saylor 以三千万美元出售。过去二十年少数有心人靠着抢注大批稀缺域名,积累无数财富,他们的收获,远大于多数在互联网一线辛勤耕耘但最后一场空的工程师。

27/ 没错,大部分普通 NFT 可能的确价值不高,但极少数优质的 NFT, 依靠着背后软件协议所连接的迅速增长的社区共识,反而有可能吸纳和承载远大于实体收藏品的价值。

28/ 反而言之,今天即使某博物馆拥有毕加索的真迹,如果博物馆的专家或毕加索的子孙们也想赶时髦把它变成 NFT 发售,区块链社区会有多少人承认其正统性?专家也许可以鉴定油画的材料真假,毕加索的后人也许确实承载了他的 DNA, 但如果 Instagram, Discord, 推特等社交媒体上没有大量粉丝,有谁会在乎,为他们买单呢?

王川:从间歇性断食看躺平的正确姿势

本文最初在 2021年7月4日笔者的微信公众号上发表.

1/ 间歇性断食 (intermittent fasting),对于减肥而言,比少吃更有效,而且还有增进身体健康和抗衰老的益处。这是不同地区和时代的大量研究者得出的共同结论,几千年来也长期为各大宗教所实践(伊斯兰教的斋戒月,基督教的大斋期,道教的辟谷,佛教的过午不食 ) 。从现代医学“随机对照实验”的角度而言,断食对于人体健康的益处并没有严谨和全面的实验数据。但从财务激励角度看也很好理解:鼓励别人少吃几顿饭,就可以减肥而且把身体变得更好,这让食品公司和制药公司怎么赚钱?谁吃饱撑了会花大钱去资助这种研究?

2/ 通常对于“间歇性断食”的流行做法,是一天只吃两餐 (比如午餐和晚餐),所谓 16/8, 午餐十二点开始,晚餐八点之前结束,只有八个小时在进食。这样晚餐结束到第二天午餐开始,有十六个小时的间隔没有进食。英文里“早餐”为 break fast, 就暗含“打破 (break) 断食 ( fast) ”之意。如果身体条件允许,可以一天只吃一餐,这样连续 23 小时不进食;甚至可以从第一天的晚餐结束,到第三天的早餐之间,连续 36 小时不进食,这样可以加快减肥的进度。断食期间,仍然可以喝少量水,茶或(不含糖的)咖啡。间歇性断食并不适用所有人,但对于体重超标 ( BMI > 25 ), 营养过剩,很少从事重体力劳动的大部分人而言,是一条减肥和促进健康的正道。

3/ 相比传统的“少吃多运动”减肥方法而言,断食的在底层机制上的主要区别是:因为长时间断食,体内血糖,胰岛素浓度和胰岛素抵抗自然下降。胰岛素高的时候,会抑制体内的脂肪酸代谢,无法消耗身体存储的脂肪。断食导致胰岛素浓度下降,身体开始消耗脂肪。如果仅仅“少吃多动”,但仍然保持一日三餐甚至多餐的节奏,血糖和胰岛素浓度没有真正下降,但身体新陈代谢相应减缓,抵消了少吃的效果,而且体重很容易因为不再少吃,而迅速恢复。

4/ 除了减肥之外,断食对于大脑的认知能力提高也有明显的益处,这主要有两个方面的机制:第一是大脑负责记忆功能的海马体 (hippocampus) 内含大量胰岛素受体,海马体功能和胰岛素浓度负相关。断食导致胰岛素浓度降低,胰岛素抵抗下降,海马体对胰岛素更敏感,记忆能力更好。第二是研究表明,断食会刺激大脑的一种叫做 BDNF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蛋白质的滋生,BDNF 促进神经元的生长,对于大脑的长期记忆有极大促进作用。

5/ 人吃多了容易打瞌睡,间歇性断食则让大脑无比清醒。美国作家 Laura Hillenbrand 在 2014年出版的 Unbroken 一书中提到,二战时间,有些美军战俘,在日军控制的太平洋小岛上坐牢时,因为饥饿,大脑极度清醒,记忆力超强。有名战俘和隔壁的狱友交谈,一周就粗通掌握了挪威口语。

6/ 如果不节制饮食,65 岁之后得老年痴呆的概率大大增加,其演化路径是这样的:吃得多 => 血糖更高 => 大脑胰岛素抵抗增加 (对胰岛素不敏感)=> 大脑吸收葡萄糖的能力减弱 => 大脑获取的能量更少 => 记忆和认知能力变弱 => 不断恶性循环,慢慢滑向老年痴呆。

7/ 断食的第三个好处是抗衰老。这个效果在老鼠和猴子等动物的实验上多次得到验证。这里的一个理论机制是,人体内有一种叫做 mTOR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的蛋白质,控制细胞的生长和身体的新陈代谢。断食时间足够长以后,mTOR 发现体内营养短缺,于是给其它细胞发出信号,让大家收缩战线,限制增长,花更多精力去细胞自噬 (autophagy), 让效率低下的细胞自然死亡,回收利用老旧残缺的蛋白质,保持机体的长期活力。

8/ 断食抗衰老的另外一个机制是,长时间断食后,体内会产生一种叫做酮体(Ketone bodies)的化合物,其中最重要的是一种叫 β-羟丁酸 (BHB) 的物质。连续 16个小时断食,体内 BHB 浓度可以到零点几个 mM ( 毫摩尔每升); 连续断食 48个小时后,BHB 浓度可到 1-2 个 mM. BHB 会直接导致身体”内生自由基” ( endogenous free radical) 的大幅度减少。而“自由基”是造成氧化应激 ( oxidative stress) 和人体衰老的罪魁祸首之一。另外,细胞内对于抗氧化起重要作用的是一种叫“谷胱甘肽” ( glutathione) 的物质,“谷胱甘肽”在清理自由基的过程中需要一种叫做 NADPH (中文译名”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 的酶。BHB 对于 NADPH 起到了一种类似充电的作用, 加快对于谷胱甘肽的回收,使其可以更快重复作用,清理体内的自由基。

9/ 断食的第四个好处是省钱省时间。不用做饭洗碗,不用下馆子,每顿饭至少节省 30 分钟的时间, 如果一天只吃一顿,至少多出一个小时的闲暇时间。这一个小时,可以锻炼身体,可以读书,可以彻底躺平睡大觉,或者做其它更有价值的事情。更不用说,省下了大把未来因为肥胖和各种并发症,要往医院跑的时间。至于少吃而节省下来的食物开支,如果把一顿饭钱去买一本书,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下来就是三百六十五本书。

10/ 断食在实践中的最大障碍是来自家人,同事和周边狐朋狗友的压力。对抗这种压力,首先需要多读书。有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才会有高度自信,才能断然拒绝各种进食的诱惑,面对各种说辞,坚决不为所动。以下四本书,可以在亚马逊 Kindle 上直接购买,是理解断食/减肥/抗衰老话题的入门读物。
The complete guide to fasting, by Jason Fung
Lifespan: Why we age and why we don’t have to, by David Sinclair
Ketones: The fourth fuel, by Travis Chirstofferson
The Hacking of the American mind, by Robert Lustig

11/ 断食在实践中的第二个障碍是无处不在,唾手可得的各种便宜可口的小吃,零食,高糖分饮料和水果等等。操作上,必须要果断清空抛弃冰箱里的高糖分食物,人为给自己制造障碍,提高获取各种零食和小吃的难度,免得自己不知不觉中,悄悄摄入零食,破坏了断食的节奏。

12/ 在各种廉价可口的食物饮料大量过剩/唾手可得的时代,对于多数成年人而言,一日两餐,甚至一餐就够了。很多人从小被洗脑的“一日三餐”,。“一定要吃早餐”,“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都被证明是错误的教条。这种错误的教条,诱使人们浪费很多时间和金钱,吃得脑满肠肥,最后弄得一身病,还变得迟钝痴呆。而摆脱这种教条的困境,只需循序渐进,开始间歇性断食,就好了。这不花一分钱(还可赚钱赚时间),力度可大可小,完全自主可控,但在实践中却因为各种隐性显性的阻力,长期不为人知。

13/ 意识到这一点后,人不由自主打了一个激灵:我们工作生活中,还有什么习以为常/理所当然的教条,需要彻底摒弃?还有什么省钱省时间,非常简单的操作,可以真正大幅度提高生活质量,提高收益/减少折腾, 但在各种教条的迷雾掩盖之中,还不为人所知,造成大量原本可以避免的悲剧?

王川:从刘邦的自吹自擂看区块链

本文最初于 2021年5月17日在笔者的微信公众号上发表。


1/ 加密算法的本质是:弱者可以保护自己的权益不被强者侵犯。从私钥算出公钥非常简单,反方向要从公钥推出私钥,这个计算难度高到几乎不可能。弱者只要掌握自己的私钥不泄露,就可以完全控制自己的加密资产,不被强者侵犯。


2/ 以加密算法为基础的去中心化的区块链技术,衍生出的一个特点是:一旦形成去中心化的共识,大家认同一个公平的法则,没有人可以损害其他人利益,单方面改变游戏规则。没有人可以单方面改变规则,也就意味着链上的资产安全有保障。这种不可改变的特性, 在一些公链的运营历史中被一次次证明,并随着链上算力的增加而不断强化。


3/ 任何人都可以上网,通过钱包软件连上区块链。因为这种“弱者可以保护自己不被侵犯”,“任何人无法单方面改变规则”的特点,并随着一些公链的市值长期上涨,更多人被吸引上链。著名区块链投资者 Raoul Pal 估算,区块链的全球用户数,目前每年增长 110% 以上, 而 1997年全球互联网用户数增长只有 63%。即使按照 1997年以后的互联网发展的轨迹,区块链全球用户数,也会从现在的大约两亿,增长到 2030年的四十三亿左右。


4/ 区块链上的智能合约,让陌生人之间可以完全不通过中心化机构来自由交易,并让中心化机构的庞大人员编制变得多余。以太坊上的自动做市商, Uniswap 只有二十多名员工,目前市值约两百亿美元。与之相比,纽约证券交易所的母公司 Intercontinental, 将近九千名员工,市值六百多亿美元。

5/ 如果说现在区块链上的智能合约,让二十几个人可以做到原本几千人才能做的事,你可以想象未来两千人,两万人,二十亿人自发的通过智能合约来实时协作,可能爆发的巨大生产力吗?

6/ 自由贸易带来的效率提高,是财富创造的本质源泉。卖东西的,可以得到更大的市场;买东西的,可以有更多的,价廉物美的选择。生产者的各种生产资料,也会便宜很多。承载各种智能合约的区块链,将会造就事实上的,空前的,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港。这种效率提高的财富效应会层层叠加,指数增长,无人可挡。

7/ 史记*高祖本纪里面有这么一段文字:
高祖奉玉卮,起为太上皇寿,曰:“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殿上群臣皆呼万岁,大笑为乐。

8/ 等到 2030年,用户达到四十三亿的时候,在区块链行业深耕多年的你,也许会对自己的老爸说:“小时候你老嫌我做题不行,上不了重点大学,不能像隔壁小明一样进入大厂,幸福的九九六。今某之业所就,孰与小明多?”

王川:随感合集 – 回报递增 / 时间压力 / 聪明和智慧 / 认知和自信

以下为 2021年八月间笔者在 微博号“硅谷王川”  上发表的一些随感的合集。最初在 2021年八月25日笔者的微信公众号上发表。

(1)08.14.2021

回报递增的事物的特点:

边际成本为零 (或者不断迅速下降),
传播成本为零 (或者不断迅速下降),
高度可组合性,可以不断被引用,组合,构建更复杂的事物,
不断加速的扩展性 (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传播并占据新的规模更大的市场)
对于市场参与者而言,迅速适应新形势的能力,远比优化能力更重要 (回报递增的环境内,优化这个概念根本就不适用。)

可参见 Brian Arthur 在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96 年七月份的文章 “Increasing returns and the new world of business. “

回报递增的现象在软件和互联网行业非常明显,过去三十年在加速,未来三十年加速会更厉害。顺则昌,逆则亡。
回报递增的游戏要注意几点:
第一,这里有哪些反馈机制? 是否涌现出较强的正反馈?
第二,我所处的生态环境是什么? 生态远比个体更重要。
第三,我有什么样的资源,在这里可以玩什么样的游戏?
第四,错过上一个游戏没有关系,下一个可能浮现的回报递增的游戏会在哪里?

关注新闻,还是要关注回报递增的趋势,有可能有大突破。其它一些东西,短期看上去很热闹,但本质是回报递减的,不可持续,最后就自生自灭了。

眼界狭隘的时候,就会整天思考如何优化,利益最大化。

关于”优化”的想法的潜在假设是: 大环境是静止的,格局基本不会有变动。这个假设,把时间轴稍微拉长以后,很多时候完全不成立。

不断对外探索,建立新的连接,发现新的回报递增的事物后,才一拍大腿,*!!! 原来优化是个伪命题。

(2)08.14.2021

为什么做空者在整体格局上是傻* ?

因为,如果做空判断是正确的,随着股价下降,继续赢利的空间也收缩,是一个回报递减的操作。
但是,如果做空判断是错误的,随着股价上涨,亏损也迅速上涨,甚至指数型上涨,这是一个风险不断指数上升的操作。

只看到眼前短期的利益,没有理解”回报递减/风险递增”的整体大格局,最终会获得和其德性匹配的下场。

人们去做”回报递减”的事情的唯一原因,是觉得可以马上获得一定利益,回报递减是以后遥远的事情了,就不管了。人们不去做”回报递增”的事情,是因为这些事情都有一定门槛和爬坡期,不过临界点之前无法获得回报,所以要么不愿尝试,要么没坚持到临界点就资源耗尽破产了。

很多聪明者的一个误区,在于因为局部细节分析得非常清楚而且正确,而断定其他对于此局部分析得不够清楚的人都是傻*, 所以会忽视一些相对比较遥远,但迟早会指数增长,产生决定性影响的因素。而且自己毁灭之前,还要嘴硬。华尔街很多爱装*的做空者,大致都是这样。

预测世界末日要来临,和预测摩尔定律要终结的,都是同一类人,同样的逻辑,本质都是回报递减的范式下的无病呻吟。

  (3)08.18.2021

屈服于现实生活中的时间压力,是新手容易犯的错误。

很多我们以为的问题,如果并没有自动变得更坏,多给一点时间,往往可能会自行消退。

很多情况下,最好的应对方法是什么也不做。否则莽撞的行动,不仅会把形势弄得更糟,还白白消耗能量。

屈服时间压力的恶果还有: (摘自 Secrets of power problem solving, by Roger Dawson )
第一,没有花时间获得足够和全面的信息输入。
第二,没有仔细全面分析。
第三,把重要的信息忽视了。
第四,把自己可能的选择主动削减了。
第五,没有和足够多的专家去咨询。
第六,没有找到足够多的帮手和伙伴来解决问题。
第七,看到一个勉强可行的解决方案,就把它像救命稻草一样抓住,贸然行事。

屈服于外界给你的时间压力,是作茧自缚,甚至给自身迅速带来重大损失的捷径。
要把拒绝外人给你安排的时间表,变成一种默认的习惯。

谈判中没有耐心的人总是因为时间压力,悄悄的放弃一些权益给有耐心的对手。没有耐心的投机者,常常在底部被迫割肉强平。

(4)08.18.2021

聪明,就是有能力解决一个具体的困难问题。智慧,就是始终让自己有很多选择,以至于根本不需要被迫去解决什么刁钻困难的问题。

不屈服于外界的时间压力,是始终让自己有很多选择,并通向智慧的重要一步。

谈判有很多具体技巧,但长期看战略上看,最好的谈判利器,是让自己有不断增长的各种选择,以至于”谈判”这个概念本身,和对方提出的各种要求看起来极为可笑,你可以毫不犹豫拂袖而去。年轻人犯的低级错误,从根源上看,是误以为自己的选择不多,猴急的做各种让步,想抓住各种救命稻草。

(5) 08.22.2021

认知的不同阶段:
1/ 意识到自己以前停滞在自己的认知泡沫里,非常可笑。
2/ 意识到所有人都停滞在自己的认知泡沫里,有些地方比普通人高明,有些地方极为可笑。
3/ 意识到认知泡沫这个东西是无法劝诫的,劝诫是很讨人嫌的行为,只有等当事人的泡沫破灭,遭到重大损失后,才有一点点可能改变。但人性本质还是不见棺材不落泪的。
4/ 慢慢学会在不同观察角度和认知泡沫之间无障碍切换。
5/ … ?

从根本上改变认知缺陷的小技巧: (据说来自 Josh Waitzkin) 定期检讨三个问题:
1/ 三个月前我有什么判断现在证明是错误的?
2/ 为什么当时会做出那样的判断?
3/ 我当时的思维过程有什么根本缺陷,导致这个错误判断? 这样定期检讨的好处是可以治本,可能把同一类的认知缺陷一起纠正。

(6) 08.23.2021

当你的能力超过周边大部分障碍的高度时,就会对个人的自信产生一种较强的正反馈,鼓励自己去探索,从而进一步提高能力,跨越更大障碍,再进一步提升自信。

自信和能力是一个可以不断培养,越滚越大,互相作用,自我强化的系统。自信和能力带来的气场,会影响你接触的人群,更愿意相信并配合你,提高你成功的概率,这个滚雪球式的连锁反应,可能远超你的想象。

前提条件是,第一,所处的必须是一个开放的环境,这样不必强迫自己马上就必须克服过高的障碍物,而是可以先选择较容易的问题,来巩固自信。否则很长时间得不到正反馈,会产生”习得性无助感”。

第二,不能过于急躁,贪多求快。否则遇到较大的挫败,会打击自己的信心,周围的人群也更容易落井下石,会造成负面的塌方式的连锁反应。有的人因为无法承受这种打击,而一蹶不振。

不自信和自信的边界,在于反馈的速度,精确度,和独立性。区块链提供了一个独立验证信息的平台,是金融界很多装逼犯的照妖镜。

1860 年之前,战场信息来源主要靠骑兵。可以想象古代游牧民族对于农民步兵的碾压性优势,不仅来自单兵的战力,而且对整个大局的感知力完全不在一个数量级,信息优势又极大提高主将的自信和主动出奇兵的能力,成为战斗力的倍增器。

另一方面,处于信息劣势的农民步兵,被游牧民族打得找不着北后,内部信心会迅速崩溃,龟缩一隅不敢积极出击,将军为卸责会给皇帝谎报战情,很容易进入恶性循环,兵败如山倒。

(7)08.24.2021

人沉浸在自己的认知泡沫里面,不遇到重大损失,根本不可能考虑改变认知框架。从这个角度看,损失越早,越好。

但是遇到损失后,一般人的反应不是从认知框架的高度纠正,而还是沉浸在自己的认知泡沫里,希望能扳回损失 (虽然实际上根本回不去了)。

这时候最好的出路,实际上往往来自一个全新的产业,全新的世界,有更好的增长,大得多的潜力。

但对于全新的世界,需要在底层有扎实的认知上的基础,这是要花时间学习和思考的。一般人即使在新地方尝到甜头,仍然将信将疑,无法理解远景,就好像被人已经八抬大轿把他抬到洞房门口,仍然犹豫,不敢临门一脚。门口徘徊了半天,最后还是走回去了。

因为自身的认知框架非常狭窄,因为对新事物的底层机制完全缺乏理解力,人性的反应,大部分会像三国时的曹爽,”驽马恋栈豆”,还是回到自己熟悉习惯的地方,尽管自己已经遭受重大损失,但只要别人花言巧语简单忽悠一下,仍然不由自主的还是回去了 (回到司马懿的掌中)。

爽乃投刀于地曰,”我亦不失做富家翁!”

认知糊涂到这种地步,绝非特例,而是知识框架狭隘导致的必然的普遍性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