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最初于 2019 年 5月13号发布于笔者的公众号。
1/ 笔者在
王川: 为什么思维模型是最重要的财富 (一)
一文中曾提到思维模型的重要性。
2/ 搞技术的人有个误区,就是大大低估“品牌共识”的力量, 而只是一味注重简单粗暴的技术参数。
3/ 举个例子,杭州西湖,有着两千多年的文化历史传承,杭州长期为历代重要经济政治中心,多少文人骚客的诗词以西湖为背景,苏轼的一句“欲把西湖比西子”, 更是把西湖的这种历史文化沉淀出的共识推到极致。但西湖实际面积不大,不到七平方公里,满怀期望的外地游客,真正到了湖边,难免会有些许失望,觉得也无非如此。
4/ 而武汉东湖,面积达 33 平方公里,是西湖的五倍左右,客观的说,景色要比西湖强不少。从各种技术参数和硬件设施看,不比西湖逊色。但是,武汉东湖没有西湖的这种文化底蕴,没有听说什么脍炙人口的诗词以东湖为背景,在全中国来看,名气 (或者说“共识”)远逊于西湖。这也就意味着,和东湖相关的一些虚拟文化概念/产业,价值完全无法和西湖相比。总不能也去模仿苏轼写一首诗“欲把东湖比东施”吧?那就贻笑大方了。
5/ 而同在武汉的黄鹤楼,看上去也没什么,但崔颢的“昔人已成黄鹤去”, 和李白的“故人西辞黄鹤楼”, 决定了它拥有比东湖大得多的名气和价值。反思下来,要提升东湖的价值,重点不是硬件的建设,而是创造家喻户晓令人神往的诗词或传说故事, 但那可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刻意为之的事情。
6/ 十年过去了,关于比特币的传说轶事还少吗?谜一般的中本聪,十万个币买比萨饼,多起黑客盗币或勒索事件,门头沟之倒闭,HODL 等等。 它的故事如此之多,以至于所有人都想朝它身上蹭热点。其它区块链技术可以开足马力宣传各种技术参数之优越,但遗憾圈外大量机构基金“只知有比特,无论以太, 更罔顾其它山寨链”了。
7/ 搞技术的人另一种错觉 (有时看上去像是傲慢),就是因为自己对底层技术细节非常清楚,那么以为自己对于技术的应用场景也会懂得比别人多。但这里的关键在于,你永远无法想象某个新技术对于你视野之外的别人能够产生的所有应用场景.
8/ 比如特斯拉的 Autopilot 技术,普通人只是把它当作一个辅助自动驾驶技术。但是最近一对青年男女开着一辆 Model X, 启动 Autopilot 模式,在车内嬉戏, 并把录像上传到国际知名视频网站“伯恩哈勃”上面, 从四月三十号到五月十一号期间获得接近八百万点击量。特斯拉 CEO 马斯克也评论到“使用 Autopilot 的方式超乎我们的想象”.
9/ 万维网的出现, 最初来源于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临时工 Tim Berners Lee, 在八十年代末,把超文本 (Hypertext) 技术,和 TCP, DNS 技术综合起来,方便不同地方不同电脑系统的研究者迅速共享文件。这个技术后来引发 1993年第一个网络浏览器 Mosaic 的出现,还有后来基于此的各种电商应用,远超创始人的想象。
10/ 结构 (技术细节)和 功用 (应用场景)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但是人们往往把这两者混淆。误会之一是以为模仿同样的结构一定可以实现同样的功用,误会之二是以为要实现某个功用就必须要有某个特定的结构,误会之三是因为拥有某种结构就把自己限制在某个特定的功用上。 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常常出现一个现象,被称作 happenstance, 就是某个常用的结构慢慢演化,发现可以产生别的新的功能,然后就自然而然顺着这条新路来演化。鱼瞟本来是控制鱼在水中的沉浮,后来慢慢变成呼吸器官,然后演化变成上岸后的动物的肺。蝙蝠的翅膀,是由原来的哺乳动物的前臂演化而成。
11/ 同样, 比特币,作为
一个严格基于数学算法的,
不可篡改的,
连续运营十年饱受各种攻击而不倒的
开放的, 无需许可即可链接
的全球化账本和软件系统,一开始是由一群程序员创立,因此很多人的思维模型很长时间还停留在最初做小额支付的场景上, 其争论关心的焦点还停留在自己理解的有限使用场景里的技术细节 (如支付费用,每秒交易量等等)。但当外面更多人加入此生态系统后,其潜在应用可能超越所有人主观想象.
12/一个全球开放, 无需许可即可链接的软件系统,获得”应用场景之惊喜”的概率,必定远远大于画地为牢的封闭系统, 二者的差异是指数倍增加的.
13/ 当最近某南美小国要求英国央行归还其黄金储备,而被粗暴拒绝时,它是否给很多其它小国的央行敲了警钟,要去寻求新的替代解决方案? 当矿工耗费巨大算力和电能获得了比特币之后,是否可以把它反过来,看成一种高效率无损耗的存储算力和能量的装置和媒介?当世界上几亿人都想蹭它的热点时,也许在某个角落,未来将会浮现类似 Tim Berners Lee 一样的研究者,无心间在它之上开发了某个爆款式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