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川: 为什么天使投资平均回报一年26%的说法完全不靠谱? 论 W 教授的样本偏差

本文最初于 2015年6月1日发布于笔者的公众号。


最近我有看到朋友转发的文章,说根据美国的调查数据,天使投资平均回报是四年2.5倍,相当于年均回报率26%.这个结论的原始数据来自于2012年十月在美国科技汇 ( techcrunch) 网站上的一篇文章,作者是Willamette University 的Wiltbank教授 (下简称 W 教授).

看到这个消息我先是精神一震,一年26%! 又找到新的迅速退休, 不劳而获的捷径了!

接着我查阅到W教授在科技汇网站上的文章里,他的调查取样方法: 这是根据 1990-2007年间北美和英国的1200多例退出的天使投资调查结果. 他只是调查了隶属于一些投资协会的天使投资者.

如何定义“退出” ? W 教授在文章里定义为“要么是被收购或者上市导致正回报,要么是公司关门导致负回报”.

但是,还有很多还在苦苦挣扎,不死不活没有关门的公司呢? 如何评估那些投资的市场价值?

还有那些拒绝填写调查的天使投资者呢?

还有那些没有参加任何行业协会, 不在调查者之列的投资者呢?

W教授的调查有一个最基本的缺陷,叫做样本偏差,英文也叫 sample bias.

所谓样本偏差,是指在调查取样时,由于观测手段的局限性,只使用可以看到的样本来分析得出结论,忽略掉许多没有看到的样本的数据.

这类例子在生活中其实很多:

比如你如果看到新近上市的公司平均成立有七年,就会轻率地得出结论如果自己开公司,坚持七年就可以上市. 但是你没有看到更多的公司,开张没有两三年就倒闭了.

你和周围朋友攀谈,往往听到的都是他们某一个投资一年回报100%甚至更多的例子,给你一个错觉好像大家都是股神。但殊不知一般人如果投资亏得很惨,是绝不会到处大声嚷嚷的.

至于网上盛传的某某地方平均月薪一万元,引来多人吐槽 “拖后腿”了, 也是一种样本偏差的典型例子.

W教授的分析第二个的缺陷,是没有意识到,天使投资,是一种流动性极差的投资,在没有拿到下一轮融资之前,很难给出一个客观的估值.

而且除非公司被兼并收购,或者上市,否则基本上很难退出. 退出的等待是漫长的. 如果公司不赚钱,一切的估值都是浮云.

W教授的分析第三个缺陷,是在于,成功的天使投资者往往集中于少数有人脉,技术和其它优势而且资金量大的明星,他们是投资界的姚明,他们拉高了投资回报的平均值.

但大多数毫无章法,毫无优势,只是脑门子发热希望刷刷存在感的投资者,仓促入场最终只会失望. 26%的平均回报和他们其实没有任何关系.

W 教授分析的第四个缺陷,是使用的调查数据都是2007年之前的. 那时候美国的短期利息在4-5%左右, 那时候普通民众对天使投资的参与甚少.这和今天短期利息只有0.25%,全民天使的热潮是有很大区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