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微博发言摘要

3.1.2022

年龄增大,喝啤酒过多,服用类固醇 (本质是一种雄性激素)等等,都会导致体内激素失去平衡。类固醇甚至部分会被身体转换成雌性激素。这一切都会导致男性乳腺发育增大,所谓 man boob, 对当事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造成伤害。

适度运动和节制饮食,还是保持身体激素平衡的最佳方法。 ​​​

看到 Bill Gates 被别人嘲笑其 man boobs 有感。

不用相信乳房大,啤酒肚,超重的男人给你的健康建议。

加拿大学者 Christel Renoux 分析追踪一万五千四百名 45岁以上的男性 (平均年龄 61岁) ,因为雄性激素水平下降而通过注射或者敷外用药膏来提高激素水平,结果心脏病和中风几率增加 21%. 但好处是全因死亡率下降,有人猜测主要是因为雄性激素增加身体整体的能量水平,而降低摔倒和骨折的风险。

好像原因是有的啤酒里面有大量的一种叫 phytoestrogen (植物雌激素) 的东西,分子结构和雌性激素很接近 //@Alexpedia:为啥喝啤酒多会导致激素失衡?

各种负重的肌肉训练,会自然刺激雄性激素的释放。最简单的操作就是做俯卧撑。

低估一个人的智商,和高估一个人的智商,都是误判,不能只检讨前一种错误,而不检讨后一种错误。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和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都是会吃亏的。 ​​​

有道理 //@松茸竹笙炖花胶:确令人想起吕坤《呻吟语》中的这句——“小人亦有坦荡荡处,无忌惮是已。君子亦有常戚戚处,终身之忧是已。”

以己度人,也称 mirror imaging, 是所有人都会犯的错误。以色列高层 1973年十月之前的分析,认为埃及不可能发起对以的攻击,因为他们根本不能打赢。但当时埃及总统萨达特的逻辑是,即使赢不了,也可以打破暂时的僵局,赎罪日战争虽然输了,但为最终1982年以色列归还西奈半岛打下基础。

承认别人在某些方面比自己强,顺势而为,可以让自己很舒服,而且可以有时间慢慢找到自己特别强的地方。

别人比你强,一般是底下有很多你看不见的长时间搭建的整套体系,而且这套体系往往可能是自发涌现而非完全主观构建。没搞清楚机制之前,盲目上去攀比和硬拼,往往造成巨大资源浪费。

同理,等你长时间摸索自发涌现出来的体系突破临界点后,潜在竞争者也拿你没办法。因为他很难迅速主观构建底层的全套体系。

确实,学习借鉴他人的体系,是王道 //@阿越头23616:很多人攀比对照的都是别人取得的结果 而不是参考别人的体系
===
3.2.2022

这符合我的实践。最近恢复长跑,发现和爬山走路相比有种说不出的愉快轻松感,而且操作上比游泳省时间。//@GeorgeYu_Winona:放弃跑选择走那一刻才是衰老的开始,就算是走路,步行的速度也是和寿命呈正相关的。走路永远不可能等于跑步,无论是生理还是神经,都不可能是

多数人跑步的运动量根本还没有到可以伤膝盖的程度。但久坐伏案工作肯定是伤腰,伤背,伤脖子,伤眼睛的。还没开始运动就担心伤膝盖,潜意识是给自己的懒惰找借口。
===
3.3.2022

实际上很简单,颈椎这些毛病都是久坐,坐出来的。跑步等于给身体一个完全彻底放松休息上身的机会,休息足够长时间,问题自然没了。这方面游泳还不如跑步,因为游泳对脖子和肩膀的压力还是比较大的。所有在”彻底休息”之外的颈椎治疗方法都是治标不治本 //@坚忍耐烦2021:累计跑步三千公里了 颈椎病没了.

再有说”跑步/太极 伤膝”,”断食得胆结石/胃病”的 SB 喷子一律拉黑,烦死了。

就是这类简单化的概念以讹传讹,阻碍普通人对于复杂真相的探索。 ​​​

一个例子,我意识到很多医学期刊的观察性研究的论文,是基于高龄大胖子,或病体缠身,或饮食睡眠锻炼习惯和我差别很大的人的数据。盲目引用这些论文结论,不和自己具体情况比较,和白痴无异。很多话题因为参与门槛低,存在大量信息垃圾//@阿忠的梦呓:运动、食物和政治一样,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有发言权

所以各行各业存在大量不可救药的错误的”语言钢印”,阻止人们本可用极低代价极大提高自己生活质量的机会。//@里昂Kyle:粗暴简单的口号一直利于传播,不仅不会改善,反而会越来越流行。这是语言的“钢印”

类似的语言钢印还有 “男人都不是好东西”,”骑车伤鸡鸡”,等等。语言钢印的特点是大家觉得都有资格发言,因此只能按智商的最大公约数传播。

999 和 100 的最大公约数为 1,所以复杂真相最后只能按照 1 来传播。 //@Crypto大可:按智商的最大公约数传播怎么理解呢

还有”吃什么补什么”,这在食物匮乏常年饥荒的时代有效。但现代对于多数胖子,或接近糖尿病的人而言,基本是痴人说梦,因为体内胰岛素抵抗很高,细胞线粒体无法有效吸收能量,越吃越糟糕。

为健康而锻炼,和为竞赛而锻炼的人,区别极大。比如后者为了提高竞赛成绩,常常要吃大量碳水化合物 (肝糖 glycogen 单位时间产生 ATP 的效率是燃烧脂肪的五倍)。所以很多运动员,一旦退役而不改变饮食习惯,很快就变得巨肥。

这也是一个悖论。怀孕妇女,胖子,糖尿病患者容易得胆结石,断食会增加这些人胆结石的概率,而恰恰是胖子更需要断食来减肥。跑步对超重的人确实有膝盖受损的风险,但胖子恰恰就是要跑起来和断食才能减肥和提高身体素质。解决这个悖论的唯一方法是循序渐进,而不是因咽废食

好多都是,理解并实践”循序渐进”的人会轻松反复碾压想一步到位的人 //@trr猪头起飞:解决悖论的方法是循序渐进 好多事情都是

人的身心健康随着运动量减小是每况愈下的。保持日常较大强度的有氧运动是最好的长寿药 .
===
3.4.2022

关于体重,前一段时间断食 bmi 降到了 22,有朋友说看上去太瘦,后来一想,还是瘦点好,对心脏负担小。而且这样坐的时候给屁股减少几公斤压力,跑和站的时候给腿少几公斤负担,不是坏事。

过去二十年身体锻炼过于偏向于游泳,走路和太极,而缺乏跑步,是一个失误。跑步对于上肢各种肩酸背痛不舒服的各种效果,比游泳太极和走路都要来得更立竿见影,是一种不太一样的极为舒适的,舒适通透了的感觉。而且跑步促使大脑的 bdnf 的分泌,直接促进神经元的增生。

普通健康人循序渐进,达到一次跑 20-30 分钟,不追求速度,不去和别人比什么马拉松,每周跑四五次,是没有问题的。美国各个社区大学,高中,一般都有标准的橡胶跑道。有科学家研究了一下,即使非橡胶跑道,水泥地,对脚的冲击也不会太多,因为脚会自己主动适应路况。

第二个感触是以前的日常运动量还是偏小。如果把走路或太极/站桩的单位时间的运动量等价于跑步的一半的话,大概至少要到一天等价于跑 70-80分钟运动量才能把身体状况提高到非常高的水平。

有人喜欢搞竞技性或者有肢体冲突的运动,比如打网球篮球之类的,这样节奏无法自己控制,更容易受伤,暂不考虑。

小的时候也长跑,但最多跑两千米,浅尝辄止,因为跑步过程还是很累,抱着竞技心态而不是游戏心态,所以并不真正投入,没有人指导我超过三千米之后的对身心的好处。但很明显跑完三千多米

后,至少两个小时内大脑极为清醒舒适。//@诸韬Andrey:跑步会越跑越爽[开学季]我过了3公里就会这样,越跑越high

游泳和跑步各有千秋和适用范围,但如果说 “游泳是最好的运动” 确实过于简单化了。//@realliulei:也许是因为被“游泳是最好的运动”,“跑步伤膝盖”之类的观念洗脑过,所以,我也一直在把游泳和椭圆机作为唯二的锻炼方式[泪]

人体是个复杂系统,一定强度的全面运动是维持系统长期活力的重要基石。光想靠几颗药丸经消化道释放到血液里,就解决所有问题,是一厢情愿。

确实,这是和走路的根本区别,因此会有别的运动无法达到的效果。//@猪猪任小明:跑步会在某一刻有两腿都离地的状态,这对核心的要求是其他运动都不具备的

记一下。 //@格小巫Grace:有氧把心肺提升起来以后,再侧重一下无氧,肌肉能迅速建立;之后再回到有氧,会觉得非常轻盈。就这样循环叠加,身体素质和体能都螺旋上升。

觉得李雪飞说的有一定道理,以前我跑步过度关注速度和距离,功利性太强,反而无法体验长时间跑步对于内脏和大脑的全面的好处。//@席琳201907:知乎上的答主李雪飞howhowfire有一篇回答:怎样坚持跑步,给了我很大启发。他的秘诀就是:慢,慢,慢。很多人跑步总想着冲,可是长时间慢慢的跑更能达到高峰时刻

把好端端的养生慢跑变成竞技而戕害身体,就和把好端端的指数增长的躺平长期投资变成每天辛苦看盘的日内交易。//@初夏芳7:慢,开始8分钟一公里是可以的,跑舒服了最快也就6分钟一公里,越快腿脚着力越大越废关节,慢跑慢跑慢跑很养生,锻炼身体是养生不是竞技。

慢,并不意味着少。巴菲特 16-18年花了三百六十亿美元买了苹果股票,也没做什么别的,现在市场价值接近一千五百亿美元。//@胸外董叔:慢即是快!少做比不做好!

可能过快的跑步,意味着给身体系统某些部件过大的压力,但内在脏器的呼吸和能量供给没有协调起来,所以无法长久。慢,可以看成是一种全系统的节奏的协调一致,可以长久,可以同步的把系统效率提高到很高的水平 //@打算吃素:感觉非常慢的跑步,可能也是属于冥想的一种状态,或者说是动态站桩

翻到一本小书,”slow running, running for Fun, without going too far, too fast, too soon”, 作者 Chris Bore. 有哲学深度。感觉大众文化里是以一种做题家的竞赛心态来看待跑步,这样反而跑不远,坚持不久,且容易受伤。就像很多人炒股票亏钱,但躺平持有 sp 指数基金年均回报 7-9%毫无压力。
===
3.5.2022

一定强度的有氧运动,带来的另一个好处是,大脑里的多巴胺受体还能保持较高的敏感度,对日常生活中的很多有意义的事情,比如读书,交友,游戏,美景等等还能保持健康的兴趣。

否则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衰老的后果是大脑对很多事情越来越提不起兴趣,慢慢滑入一个忧郁症的死亡螺旋。有书说大概每十年就减少 13%的多巴胺受体。 (The joy of movement, by Kelly McGonigal, 第 53页)。而这又会导致其生活习惯更加不健康,加速其整个系统的衰老和最终崩溃。

从这个角度看,试图说服中老年人,或者改造中老年人的思想,是个极为赔本的买卖。因为你是在和他日益衰老而迟钝的大脑奖励系统在做斗争。有时间去说服一个中老年人,足够影响一百个青年人了。

每况愈下的死亡螺旋积累出来的忧郁症,不可能一下子解决,而只能靠长期坚持的每况愈上的身体锻炼.

睡眠不好,饮食无节制导致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缺乏运动最终都指向大脑多个维度的衰老,记忆力的缺失,和最终的痴呆。//@两只老虎跑得最慢:老糊涂不是没道理说的

最近几年有些论文号称长跑带来的舒适感,主要来自于”内源性大麻素” ( endocannabinoids), 长时间慢跑可以让它在体内的浓度增加三倍以上。但走路或者剧烈的无氧运动无法达到这种效果。可以感受到抽大麻的快乐,但没有药物的副作用 //@犇-思索罗:加大运动强度和消耗,除了多巴胺,还有内啡肽,痛并快乐

长跑的另外一个好处是,可以提高自己的最大摄氧量 (vo2max ), 心肺功能极强,这样平时做任何事情都会感觉更轻松随意。游泳也有同样效果,但不能慢慢的蛙泳(那等价于走路),而必须有一定强度的自由泳。但因为场地限制,游泳不如长跑方便。
===
3.6.2022

不把健康看成一个系统工程,而只想用某颗灵丹妙药迅速解决某个具体问题,是懒汉的愚蠢思维。这个问题大家都或多或少会有。

比如说有人抱怨睡不好觉,继续深挖可能原因是工作压力太大,或因为工作压力太大而不愿锻炼身体; 再继续深挖是因为从事夕阳产业,在食物链下端干着很容易被替代的脏活累活; 再继续深挖是因为所处环境信息封闭,周围的狐朋狗友都是类似的信息封闭,终日怨天尤人的性格,然后大家在回音壁里同病相怜。

对于系统性问题,没有迅速的解法,只能一步步主动而循序渐进的在各个维度慢慢寻求突破.

健康越差,心情就越差,就越容易把整个世界当成自己的情绪垃圾桶,就越容易和其它情况相似的人聚合发泄情绪,然后健康继续恶化,在这个坑里永远也出不来.
===
Kelly McGonigal 写的另外一本书 “The upside of stress” 很有深度,阐述了各种生活中的精神压力对于健康产生的复杂矛盾的影响。很多时候,若以主动积极的态度看待和应对压力,反而可以给生活赋予意义,对健康产生益处。有些人遇到打击越挫越勇,但也有些人一点小事就感到很烦,变得更消极,也就死得更快.

波士顿有个机构从 1961-1970年开始追踪调查了当地 1300名老兵的生活。这些人在调查中会回答自己遇到的两类不同生活压力。一种是诸如离婚或者严重车祸的重大事件,一种是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自己觉得的很烦的事 (比如抱怨配偶,抱怨工作,抱怨天气,食物,教会等等)。

关于烦心事的回答,对于同一个人而言,一般来说在很长时间的追踪后,都是比较一致的,而并不经常变化。因为对于日常各种事情”感到烦心”,更多是反应出个人对生活的态度,而不是事情本身。

2014年有人推出对这些老兵的研究总结报告,发现 1989-2005年间,每天报告自己烦心事最多的人,到了 2010年,比报告烦心事最少的人死亡率要高三倍。

我的结论: 第一时间拉黑那些非常爱抱怨的人,否则他们也会损害你的健康。

还有个体验,就是人遇到一个棘手的烦心事,直觉就是希望马上解决掉,但这种急性子往往没有任何作用,而且越来越烦躁; 如果能够学会耐心直面困难,分析问题产生的底层本质原因,不断测试/反思总结自己是如何理解,解决问题或绕过问题的,可以慢慢获得微小的乐趣,逐渐把这种历练举一反三,推而广之

应对压力的最好态度,是把它当作一个成长的机会。任何压力和困难的问题,都有可能找到一个微小的切入口,把问题的难度降下来,把以前内心的模糊的非理性恐惧慢慢细化成一个个清晰的,可以逾越的障碍。如果能够成长起来,压力就能变成一个好事和幸福的源泉。

我自己的一个体会,以前到邮局或者超市排队时觉得很烦,后来把这个时间用来趁机站桩几分钟,很快也就心平气和了,甚至偶尔嫌排队时间不够长。

以我的有限经历来看,大部分人遇到问题都只是想迅速治标,很少有人去不断顽强的琢磨去治本。很多治标的方法本质是一种涂脂抹粉的自我欺骗和拖延,而且人在过程中没有任何实质进步,所以每个人最终会获得和其德性匹配的下场 //@战胜自己改变自己:想马上解决问题,就是做题家思路,一定要解决它。

“但如果你用一个广角镜审视自己的生活,减掉所有那些你自觉压力很大的日子,你并不会觉得自己拥有一个理想的生活。实际上,你是在把那些让你成长的经历,那些你最引以为豪的挑战,那些定义你的人际关系,从你的生活中抹去。你也许会让自己避免一些不适,但你剥夺了自己生活的一些意义。”

原来此话出自庄子。”顺人而不失己” 也可以看成是间接路线的一种表述。//@WinnieGM:唯至人乃能游于世而不僻,顺人而不失己。
===
3.7.2022

长跑的另外一个好处是,可以提高自己的最大摄氧量 (vo2max ), 心肺功能极强,这样平时做任何事情都会感觉更轻松随意。游泳也有同样效果,但不能慢慢的蛙泳(那等价于走路),而必须有一定强度的自由泳。但因为场地限制,游泳不如长跑方便。

看到 Peter Attia 的说法,最大摄氧量在头部 2.5%的人群中,其全因死亡率和低于均值者人群相比,减少80% (不清楚具体时间段)。 没有任何灵丹妙药可以达到这种效果

太极拳和站桩,在提高最大摄氧量方面,还是不如长跑或游泳见效快.

在压力中能够成长起来的东西,就是一种”耗散结构”,生物进化可以看成是一层层的这种耗散结构的不断演进,那些无法在压力中存活并成长的东西会不断被无情淘汰

对外连接越丰富,寻找突破的切入口的可能性也就更大。这不是喊几句口号,就可以马上实现的.
===
3.8.2022

强大的系统性的纠错能力,可以碾压一切表面的暂时的智商上的差距。 ​​​

但这种认知往往需要很长时间,五年以上,甚至更长,才能看得非常清楚。时间段过短的时候,人们容易被一些拆东墙补西墙的奇技淫巧迷惑,做出错误的判断。

每当你看到一个貌似智商很高,一度很成功的个人或者团体,最后结局却很悲惨,并因此大惑不解的时候, 如果仔细深挖底层的结构性原因,都是因为缺乏系统性的纠错能力。

是这样。纠错能力必须依赖系统性的纠错结构,而不能迷信局部短期的经验,和这些经验带来的主观偏好 //@菠萝配李子:取得成功后往往带有盲目的自信,这种自信会摧毁纠错能力

普通人理解的纠错,只是一种微调参数的纠错。真正最重要的纠错,是整个结构全部要改变的纠错,比如从托勒密的地心说的天文学,纠错变成哥白尼的日心说。如果不能有勇气在结构上推倒重来,对自己革命,那么迟早会被采纳新结构的人群超越和边缘化。

在框架上有先入为主的偏好后,对于改变框架是极为排斥的。唯一的解法是要常常以多种不同框架来观察理解某个现象,这样哪个框架解释力更好,就自然可以纠正。

能以多种解释框架观察事物,会非常清楚看到单一框架的人的错误症结所在,自然对其产生”技止此耳”的轻蔑感,并极大增强自信,去探索更多新的解释框架。

这个比喻精到。而且偷东西一方面有同业竞争,一方面偷得越多对方防御越厉害,回报递减//@用户7582042725:段永平举过例子,偷东西被抓,一个不再偷东西了,一个想着提高偷盗技巧下次好不被抓。
===
3.10.2022

“我们对于自我的感知,依赖于我们和他人的关系。很多方面,我们只有在想其他人的时候,才知道自己是谁。因为我们的自我觉知中包含其他人,所以他们的选择,也会影响我们的选择。” – Kelly McGonigal

从这个角度看,关注各种社交媒体上各行各业的最优秀的信息源,还有大量阅读各种优秀的书籍,是建立高质量关系,做出高质量选择,而无需消耗个人自控力的有效方法。

反过来,一定要第一时间远离那些充满戾气,爱抱怨, 错把短视任性当成有个性的 sb

另外就是要学会和”以前幼稚愚蠢的自己”和解。人性会因为自己以前犯过愚蠢的错误,产生负罪感耻辱感,因为想要逃避这种负面感觉,而对过去的错误采取自我麻醉和躲避的鸵鸟态度,这样丧失自控力,无法进步。这种情况每个人都有,程度不一样,关键是要学会与它和解,向前看。

如果你诧异某些人完全没有必要那么努力的工作,却还要不断对外展现自己的勤奋,一个合理的解释框架是,他必须要维持一个庞氏局,用自己的勤奋忽悠置换来的资源来维持这个局。他不能停,一停庞氏局就彻底垮了。 ​​​

所以不合常理的勤奋,有可能是内在极为虚弱的一种折射。

庞氏局之所以很有诱惑力,是因为始作俑者开出了一个没经验的菜人很难拒绝的丰厚条件,但这种格局的结构,本质都是一种抽象上类似 “上来许诺高利息,发了几个月丰厚利息就把本金卷走了” 的把戏。

广义的说,所有人都在想搞有意无意的庞氏局,一旦被裹挟进去很难出来。这个过程中弱者不断被淘汰,资源被强者吸收,这个强者的庞氏局就真的可以不断玩下去,玩很长时间,直到他下次遇到一个(自发涌现的) 比他更强的强者。

当你遇到一个素昧平生的大哥和蔼可亲的对你嘘寒问暖,让你无功受禄时,你很可能将是他做的某个局里面的炮灰。
===
3.11.2022

避开投资大坑,需要正确的框架。我的一个框架是,只要出现有比我现在的投资组合,潜力更大,风险更小的新资产,就会不断以新换旧。

所以你如果在讨论是否可以买某某股票,这实际上不是正确的命题。更好的框架是,在我的认知范围内,现在有没有比某某潜力更大,风险更小 (或者可以风险互补) 的投资? 如果有,这个置换的决定就非常容易了。

如果一直采用这个框架,就会自然的不断把现在的增速减缓潜力变小的资产,置换成增速加大潜力更大的资产, 所以就自然避开那些坑。而且这样也不会纠结原来的买价,不会纠结是否要割肉,不会纠结沉没成本这些事情。

但要实践这个框架,需要不断学习,不断引进新的素材,扩大你的选择范围。这样很多决策自然变得容易,也不会为那些庞氏骗局浪费时间了。

很多纠结的本质是选择太少,选择一多,就自然会去选择最好的,就自然不纠结了。

扩大选择范围是治本,纠结是否买卖某个资产只是治标。

只能说见多识广后,对真正好的东西的一些抽象特征会更敏感,但很多事情不是一眼可以看出来的,好的东西往往有多重复杂矛盾的特征。完美无缺的东西,则可能是个麦道夫式的骗局。//@亢大:是不是还有另一个角度,就是自己有识别好选择的能力,当好的选择冒出来的时候,自己一眼就能看出来。
===
3.12.2022

人们往往过于自我中心化,缺乏从对方角度设身处地的思考,没有用心給其设计一个”阻力最小的出路”,来降低自己的成本.

所以筹码越多的人,在正面进攻和侧面给出路的组合上应用娴熟,可以高效率瓦解对手,资金周转率高,进而筹码更多,形成良性循环。//@子墨家的九儿:这也需要经验积累,人际生活经验,职场经验等。对人性有一定了解,手上筹码也要多
===
3.13.2022

关于跑步和健康的几点总结:

第一要循序渐进 (减重,慢慢增加跑步时间),不要贪多求快,想一次到位。
第二是关键在于跑的时间,不在乎速度和距离 (可以从开始一次 5-10分钟,到后面慢慢增加到一次 30分钟以上都不会有问题。
第三最好争取室外的跑道,空气好,景色好。室外带帽子,墨镜,下午或者早上太阳不是很厉害的时候跑。最好涂点防晒霜。
第四,迈步的时候不要迈得太大。不追求速度的小碎步也很好,这样对膝盖冲击小,而且有利于坚持很长时间。

尝到甜头 (内生性大麻素开始飘飘欲仙,睡眠加深,等等) 后,会有每天起来都想要跑的渴望,而且大脑极度敏感,因为多巴胺受体的增长,对很多日常的事情的兴趣和愉悦感也会慢慢恢复到二十多岁的水平,形成良性循环。开车到任何地方,都会开始想,这个地方有没有好的道来跑步?

注重身体给自己的微小反馈,如果腿部疲劳,膝盖不舒服,就多休息几天。普通人一周跑四五次应当没啥问题,其它时间可以换点别的运动,如游泳,等等。

循序渐进是王道,循序渐进反而可以坚持很长时间,而且最终可以达到你原来想不到的高度,这就是所谓”慢就是快”。不要去和别人攀比速度,距离等等。参加马拉松,半马之类的竞赛反而可能对身体健康产生反效果。

跑步太猛会伤膝盖,游泳太猛也会伤肩膀。但以多数人游泳的水平,和运动量来看,远远不到伤肩膀的程度,所以”游泳伤肩膀”这种话术也就没有流传开来。

有氧锻炼(长时间慢跑)对健康的最大好处在大脑,存在至少三种分子层面的机制刺激一种叫”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dnf) 的蛋白质在大脑生成。包括: 组织蛋白酶 (cathepsin) B, pgc1 信息传导通路,irisin 激素。

哈哈 //@海象心沙:马斯克的心态、伊拉克的能力,普遍是心理模式的惯性偏差。 关于跑步(或者所有运动)心理上踩过的愿望坑,都在这5点里修正了。

豌豆公主只会抱怨,不愿花时间去钻研 //@wang维达:曾经有人坚持和我说跑跳动作都不能做,伤膝盖,跳绳属于自残,我问那么什么运动可以?对方表示游泳瑜伽,于是我叫她去搜一下瑜伽瘫痪,游泳伤肩了,既然是林黛玉体质,跳个绳都伤膝盖,那就别运动吧

门槛低的领域,因为大众智商最大公约数所限,容易流传很多一知半解的谬论。

而且这种谬论因为所谓”语言钢印”的现象,只会强化,很难被破解,导致很多人被这种虚幻的桎梏所限,眼睁睁错过了很多本来可以极低成本极大提高生活质量的机会。

必须引以为戒,不断在各个领域打破砂锅问到底,不断摸索突破各种”语言钢印”的桎梏。

锻炼对大脑的好处,本质似乎来自于锻炼导致在肌肉,肠胃道,和肝脏产生的一些分子可以穿越血脑屏障 (blood brain barrier), 给大脑带来各种有益的影响。

绝大部分药物的分子无法越过血脑屏障,无法对大脑发挥作用。任何号称可以”补脑”的药,都不宜轻信。即使有作用,其效果一般远不如锻炼身体来得直接和强烈。

血脑屏障的最初发现者是德国生物学家欧立希,就是那个 606的发明者,他也是1908年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

睡眠匮乏导致身体出现系统性的低度炎症,释放出来的细胞因子 (cytokine),趋化因子 (chemokine) 等物质会直接损害脑血屏障的内皮细胞,增加脑血屏障的 “细胞旁路径渗透性” ( paracellular permeability) ,伤害其正常运作。然后慢慢直接导致生理性的脑残和痴呆.
===
3.15.2022

很多疾病的症状显现出来,到无法被忽略的时候,本质意味着身体的某个子系统已经因为长期缺乏维护,而彻底彤塌,这时候想要用几粒药丸来迅速治愈,就好比当楼已经塌了,而幻想打几根木桩就能把大楼迅速恢复原型一样可笑。

流行病学和临床测试的研究,很多都是属于”我在这个点打了三根木桩,病人产生了大楼重建的幻觉”的东西,很多年下来一大堆研究者发了各种在哪里打木桩可以产生更好的幻觉的无聊论文。

而实际上老老实实按照图纸,重新一步步把大楼建起来,是很清楚明白的正道,但因为花时间花钱多,见效慢,病人很少真正愿意下功夫配合,所以医生和病人只能在一种非常低水平的状态里面慢慢折腾,直到病人最终慢慢死去。

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癌症,肥胖导致打呼噜,老年痴呆等等,本质属于身体复杂系统彤塌的过程中,在各个局部展现的症状而已,只有在”充足运动 – 节制饮食 – 充足睡眠”这个大三角上不断循序渐进,长时间下功夫,才能真正重构复杂系统,顽疾自然消退。而且基本不花钱。

很多新人问老人的问题,本质属于”我看到你花了十年盖了一座楼,可否教我十天就把楼盖好”? 当他们得到否定的答案时,会非常失望,很多会落入那些贩卖”十天可以盖好楼”的解决方案者的怀抱,然后最终获得和自己德性匹配的下场。

这个感触适用于所有领域的抽象上的”疾病”。

那是在别的地方长时间摸索,然后以意想不到的方式构建出新的大楼。这和想要不劳而获的伸手党速成的美梦有天壤之别 //@口味总:同时,您也提及过,新技术的出现,会让过去旧的技术花费大量时间的成果,变得一文不值

这个表述有意思 //@海象心沙:知识迁移和迭代转化的基底依然是单位时间内的矢量,而不是符合自己想象中的标量。

专业 //@茶馓配豆脑: 睡眠和麻醉期间肾上腺素会作用于大脑的胶质淋巴系统促进例如可溶性aβ蛋白的清除和脂质代谢,所以不睡会导致此类物质沉积,而胶质淋巴系统的ISF-CSF交换场所就是在VBS,也叫血管旁周围间隙,是此类代谢性脑部炎症起始的地方,其代谢效率的下降最终导致脑实质此类物质的沉积。

人性都是当”三根木桩”勉强撑住时,马上故态复萌,沾沾自喜,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再次彤塌时又开始哭爹喊娘,但那时三十根木桩也撑不住了。//@laolaonew:三根木桩应急撑住的时候,抓紧修复梁柱方可避免坍塌。

===
3.16.2022

当不同人谈论”跑步”这个词的时候,他们可能讨论的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有一种跑步,慢跑,步子不大,跑的时候还可以说话,心率大概在最大心率的 60-70%之间 (最大心率可以简单化的表达为 220-年龄),有人称其为”(心率)第二区的运动” (zone 2 exercise).

比如说,如果是一个四十岁的人,最大心率 180,那么如果保持运动强度在心跳 108-126 之间 (常年运动身体素质好的人可以更高一些),这种运动可以养生,主要一个机制,是提高细胞线粒体的能量转换效率。

这种运动,和上气不接下气的竭尽全力 (心跳接近最大心率) 的快跑,完全是不同的概念。可以坚持很久,少有运动伤害,运动结束后可以很明显感到大脑的清爽。

传统太极拳和站桩练习时,心率增加的不多,达不到 zone 2 的效果。除非能够主动站位更低,动作要求对自己更严格一些,但操作难度更大。

散打,对抗性激烈的球类运动,心率会超过 zone 2, 时间长了容易造成各种运动伤害,所谓过犹不及。

如果把心跳 (严格说是心跳相比于最大心跳的比值) 比做光谱上不同电磁波的波长的话,那么 zone 2 的运动也许可以看成是可见光部分的光谱,极限运动可以看成是 x 射线,gamma 射线; 广播体操,走路相当于红外线。网球篮球等相当于紫外线。伏案工作类似微波。躺平类似于无线电。

适度运动导致线粒体的高效,增加人体对病毒的免疫力。参见瑞士洛桑大学 Johannes Burtscher 去年的论文,”central role of mitochondrial fitness on antiviral defense: an advocacy for physical activity during covid 19 pandemic”. 同理,糖尿病患者和大胖子容易被 covid 感染,症状更严重
===
3.17.2022

与知识体系和自己差别太大的人沟通,最大的问题是,每讲一句话,后面可能要再解释四五个概念,而对方会随意在每个细节上抬杠,耗费你更多精力去解释,这样沟通成本指数级上升,纯属浪费时间。一旦意识到这一点,应当马上终止沟通。

因为这种场景经历多次后,也意识到以前自己知识体系较浅的时候,却愚蠢而自信的想和知识远比自己丰富的人平等沟通,是何等无知可笑。

这是一个关键。叙事框架的差异无法通过沟通来弥补,只能等待残酷现实的最终裁决,有时会等很长时间。//@手机用户wqer:争论会把你拉向了对方的叙事框架

还有个直观例子,叙事框架不同,好比用一个蹩脚的电视遥控器,无法做到”所见即所得”,输一个字母都要好几秒,很多功能的实现非常别扭,摸索大半天而不得要领。最后结果往往是买了个大电视,因遥控界面不好用而抛弃,还是在电脑上看 YouTube, netflix 方便多了。大多数人际沟通也因这种别扭而中断。

===
3.18.2022

先有框架后有碎片,容易上手,开始会看上去遥遥领先,但后面就僵化而无法增长。

先有碎片而后不断构建框架,不断根据新的碎片修正甚至打破旧的框架/并构建新的框架,开始比较慢,但最终会后来居上。

框架固化后的最大坏处是容易偏执的去”占小便宜吃大亏”,因为这已经成为他的不假思索的本能。有哲人说,”擅长在小事上斗心眼占小便宜的人,对大事处理总是失去比例感,有大便宜占的时候不知道占,有大亏要吃的时候,往往为一点小便宜而疯狂去咬钩,拦都拦不住。” 引以为戒!

投靠某个组织机构,追求某个职称头衔,也属于先有框架后有碎片。一旦你思想和身体上和这个机构绑定了,你就不由自主僵化了。做很多事情都是上面人先拍脑袋决策,不管自己的资源是否适合做这件事,也不管实际反馈如何。然后很快就卡住了,就开始有意无意的骗自己,骗老板,骗外面的人,大家都成了表演家.

认知上的一个重大问题是丧失正确的比例感。

这样常常错误的高估或者低估某个风险,造成资源错配的巨大浪费。为根本不该担心的事情提心吊胆,而把应该高度重视的事情当儿戏。

比如某某医学研究论文说某某食物有好处,或者坏处。仔细看研究报告,发现调查样本不到一百个,或者调查对象很多都是 bmi 接近 30,又抽烟又不运动的大胖子,对于较健康的人影响甚微。或者这个坏处只是把风险从 4%增加到 5% (但论文标题是风险增加了 20%)。再比如医学建议 50岁以上每隔十年做一次肠镜检查,但这种麻烦的检查大概只能从一千人里面多查出一个肠癌早期患者。

再比如新闻报道某地有很多犯罪,但如果仔细看可能犯罪率比前几年在下降,并没有那么可怕。或者某些犯罪主要集中在城市的某些特定的区域,你如果靠近这个区域就需要警惕,否则并没有关系.

比如民国时很多军阀名气很大,但其实每天都极为焦虑如何保住地盘弄更多钱,一次失败,就可能一蹶不振甚至身首异处。徐树铮曾任陆军总次长,1919年底出兵控制外蒙,威名远扬,但一年后就被一白俄军阀赶跑,自己也因段祺瑞下台而被通缉,最后1925年沦落到在廊坊火车站被冯玉祥手下截获枪毙的境地。

黎元洪贵为民国总统,名气很大。但十几年前还是个极为窘迫的下级军官。甲午海战时所在的广甲号逃到旅顺,被日本人炮火击沉,自己跳海被冲到岸上,并因为战败做了半年牢。

军阀名气虽大,但一次战役损失人数超过 20%的比例,战斗力完全丧失,士兵全部开小差逃跑,地盘没有了,钱也没有了,就彻底完了。这和一些拿股权质押贷款,后来因为股价大跌而被迫平仓清零,还欠一屁股债的企业家,本质上是类似的。//@艾晓霜:一次都不能输,这件事很要命。

再如硅谷九十年代末 dot.com 时涌现的各种名气很大的成功企业家,二十多年后再看,大多泯然众人矣,没能复制倍增原来的成功,其财富也被新一波技术范式中涌现出来的成功者超越若干倍。这些人除了主观努力外,主要还是靠的时运,并没有三头六臂的神功。一旦自己行业和时代脱节后,也就是一个普通人。

很多人在亲眼见到某个明星名人后,都会反应这个名人的身材要比想象中的小,因为明星的名气会导致大脑想象,产生不恰当的比例感。很多欧洲所谓前皇室,退位以后和人接触产生的感觉往往是 “枯燥的普通人”。

===
3.21.2022

路径依赖的人基本无法改变自己的身体习惯。

避免路径依赖的唯一方法,就是始终让自己保持多条路径可以选择,同步探索,定期调整。 ​​​

路径依赖的问题是,虽然有别的好得多的路径存在,但走别的路径需要很多准备工作和前期投入,这是一个较大的壁垒,所以即使心里想要走别的路径,稍微松懈,就会被身体习惯拉回自己的老路了。多个方向探索,布局各种准备工作,才能有效降低采纳其它路径的壁垒。

因此对于不愿主动多个方向布局的人,闭着眼睛都可以想象其路径依赖的下场,也就不要浪费时间去劝说了.

降低路径依赖本质需要循序渐进。自身体系越丰富,和别的路径建立有益连接的壁垒就越低,就更容易降低路径依赖,然后自身体系进一步丰富。然而人性大多想一口吃成个胖子,和这些人接触,听到的都是怨天尤人的屁话。
===
3.23.2022

在增速放缓的行业或公司,一本正经的内卷,给人一种每天都很充实,都在做事的虚假的成就感。

这种虚假的成就感和仪式感,对于缺乏经历的人,还有一种致命的诱惑力。

局部的成就感和仪式感,和真正是否能够长期内捕捉到巨大的利益,很多时候毫无关系。 ​​​

和别人进行对错的争论,如果即不能发财,也不能让自己避开风险,那也是一类典型的竭力需要避免的”内卷式的消耗”。

如果信息能够让你更加准确的理解真相,那就是一种广义的发财。如果信息严重误导你,那就是一种广义的”谋财害命”。 //@-邱子豪: 发散一下:获取信息时,如果是既不能帮助自己发财,也不能让自己避开风险的,也属于内卷式的消耗,让自己沉浸在信息很充分的状态而不自知。

很多时候你如果仔细分析自己的某个棘手的困境,会发现其根源是 “既想要 A, 又想要 B “, 而 A 和 B 本质是互相矛盾冲突的。

而实际操作中,必须要分阶段进行,开始集中精力要拿到 A, 必须彻底放弃在 B 的利益诉求。等稳稳拿到 A 以后,往往你会发现,你还可以得到 C, 而 C >> B, 此时, 对 B 的利益诉求你会觉得不屑一顾,非常可笑了。

而有些蠢货因为自己的认知图景所困,一定坚持同时要拿到 A 和 B, 现在就要,完全脱离现实,最后什么都没拿到,自己也玩完了.

这种困境更本质的原因,可追溯到僵化的思维框架,误以为 A 和 B 天经地义必须兼得,否则天要塌下来。直到最后被逼得必须选择,要彻底放弃 B 的时候,倒吸一口凉气,但咬咬牙过了这个关后,发现天没有塌下来,路反而慢慢越走越宽,过几年后感叹,靠! 要是早知道原来世界如此运作,早就该果断取舍了!

===
3.26.2022

底层逻辑就是”胳膊拧不过大腿,鸡蛋无法撞击石头,好汉难敌四手,高复杂度系统可碾压低复杂度的系统”之类的常识,并最终会彻底摧毁想靠坑蒙拐骗来挑战常识的狂徒 //@amix168:在一个复杂系统中,底层逻辑可以认为是一个低秩结构,类似统计领域pca主成分析算法中的主成分,或者线性代数里面的特征向量
===
3.27.2022

(五百年前的来自意大利的)圭恰迪尼老师还说:

“我常常注意到,在战争期间,人们总是因为觉得太晚了,而没有采取必要的行动。但是,过段时间回头看,那时就是应该采取断然行动的时机。很多事情发展的比我们预期的要慢很多。 ”

这个经验在很多重大投资决策上同样适用。好的投资不要嫌买的太晚,坏的投资也不要嫌卖的太晚。 ​​​

“占星术士,比所有其他人都更幸运。他们即使撒了一百个慌,只要有一句话是真的,就可以获得很多赞誉,以至于他们的谎言也会被相信。”

“如果你做一件事,会给一个人带来好处,但给另外一个人带来对等的坏处时,要小心。被你慢待的人不会忘记,而且另外一个人得到的好处越多,他就会更加怨恨。而获得好处的人,要么以后忘记了,要么会觉得自己拿到的好处没有实际那么多。

“当有人说他是因为热爱平静的生活,而自愿放弃权力和地位时,不要相信。他们下台的实际原因,基本上总是因为自己的无力或者被外界所迫。”

“不要对宗教,或者其它看上去神圣的体系开战,因为这个东西在很多傻瓜的大脑中有着巨大的力量。”

“比别人更有权威非常重要。权威,如果正确运用的话,可以造成他人对你的敬畏,远超你的实际资源所能匹配的程度。” (翻译一下: 不容置疑的虚张声势回报很大。但反过来,一旦被捅破,权威丧失,彤塌也很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