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微博发言摘要

4.1.2022

没有强烈兴趣推动的奋斗无法长久,也走不远。

这里的机制是这样的:

如果你没有真正的底层的强烈兴趣,而是被人花个饼,讲个故事,忽悠着朝某个宏大的目标奋斗,那么你前进的动力主要是靠个人的意志力。但意志力再强,也有耗尽的时候,如果你强忍着痛苦的奋斗,一很长时间没有真实的正反馈,没有增长,最终意志力耗尽,只能退回来。退回来后发现你的真实技能并没有进步,而意志力的巨大消耗,让你对任何新的靠意志力才能实现的行为都会感到恶心,毫无兴趣。在这种状态里可能很久都出不来。

而凭借兴趣的摸索,只要那个领域有着切实的增长,只要你不是在欺骗自己,那么你的技能和知识肯定会有切实的进步,并且随着该领域的增长自己收获的正反馈也越来越多。这里的要点是,第一,你不能自己骗自己! 如果有任何虚假,迟早会露馅,你会重新跌到,浪费的还是自己的时间。第二,不要因为暂时的利益很小就不去做! 只有从很小的正反馈开始,慢慢积累,才能越滚越大,最后产生你自己都无法想象的巨大推动力。想一步到位的反而会跌跟头,损失更大。

与这相关的一个比喻是,很多人不随兴趣引导,想一步到位,好比模仿纪录片 Free solo 里面的主角攀岩,直线上升看上去是最快的捷径,但稍不注意就可能跌落摔得粉身碎骨。
而随兴趣摸索,好比在一个多维度的山脉中,不断找坡度低的环山小路上行。这种环山小路可能绕来绕去,看上去很长,但因为坡度低,上山一点也不费劲,而且你的高度总是在慢慢上升,不可能出现摔倒回滚的事情。最终你一路小跑,精神抖擞,饶了很长时间,终于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超越你想象的高度,你再回头看那些垂直攀岩的人,和他们想达到的小山头,已经觉得非常不屑了。

换个表述,如果可以量化的话, 兴趣 = 正反馈 – 意志力消耗。只要兴趣一直 > 0, 就可以持续。如果正反馈突然减弱了,要停一停,或者换个方向领域摸索,但不要粗暴的损耗自己的意志力,并且像个 SB 一样的到处炫耀自己的意志力有多强。

典型的虚假正反馈: 某人给你上来一大箩筐奉承话,比如 “久仰大名,如雷贯耳,受益匪浅”,却不愿付任何钱或代价,想忽悠你免费给他办事或者其它资源 //@以太男孩:有个问题 什么是虚假正反馈.
===
4.4.2022

跑步受伤,导致被迫要花更多时间从伤病中恢复,而休息期间无法锻炼,有点类似跟风追垃圾股,最后成了接盘侠,损失本金而且很长时间没有资源去抓住新的机会。

总结一下最近研究的一些体会,避免跑步受伤,而以养生为目的,要注意下面几点:

第一,循序渐进始终是首要原则,宁愿慢和等,不能超越自己的体能和肌肉骨骼的状态的限制。如果累了,肌肉酸痛了,一定要多休息,等待状态恢复。

第二,体重过重的人,应当先侧重于减肥,再开始从事大运动量的锻炼。而间歇性断食,是减重最高效的方式。

第三,健康充足的睡眠,可以让身体机能迅速恢复,是避免运动受伤的重要因素。而充足运动,反过来又能提高睡眠的质量。这里同样存在一个循序渐进的良性循环的机制。

第四,不要和别人攀比运动成绩。适合自己的,比自己以前有提高的,就是好的。尽管不少人可以跑马拉松,但大多数人如果没有经过专业训练,跑步的运动量如果一次超过一个小时,就过了,可能会造成运动伤害。实际上对于多数人而言,一次慢跑半个小时,每周跑四五次,就已经接近跑步运动量的最优点了。

第五,和一群人追求充满仪式感的互相攀比的运动,诱惑力比较大,需要从思想上根子上理解运动对于大脑健康,代谢健康,肠胃健康和长寿养生的在分子生物学层面的多重底层机制,这样可以自然鄙视这些无脑的盲目攀比。

第六,跑步不要过分追求速度,步子不要迈得太大,否则落脚时对腿的冲击会过大,时间长了就会造成伤害。落脚方式不必刻意追求前脚掌着地,或者后脚掌着地,或者脚掌侧面着地,适合自己的,舒适的,就是好的。有些人刻意改变跑姿,追求前脚掌着地,反而把脚踝搞得很酸痛。

第七,运动前后,要适当补充水分和各种营养,以利于身体迅速恢复。间歇性断食是个维护体重和代谢平衡的手段,也不能过分,把人搞得太瘦和营养不良。除了尽量少吃糖,少吃精加工食品,戒碳酸饮料外,不必过分宗教化的严格追求生酮饮食,或者素食。这样才能营养全面,让身体从运动的劳损中迅速恢复,更加反脆弱。

第八,不要到坡度大,崎岖不平的地方去长跑。尤其是下坡,对膝盖压力比较大,尽量避免。

第九,好的跑鞋会让脚很舒服。每个人情况不一样,多试几双,适合自己的,才是对的。不要盲从别人的选择。

第十,运动前可以做四五分钟一些拉伸,放松腿部肌肉的活动。这在各种网站上都有介绍。跑完后至少花个五到十分钟慢慢走一走,以利于恢复。肌肉酸痛时可以用泡沫轴滚一滚大腿小腿的肌肉,利于血液循环和恢复。

第十一,各种不同的有氧运动可以交叉进行,保持一种全面均衡的态势,这样不同的肌肉群也可以有时间休息。除了每天室内的太极和站桩练习外,我目前是一周里面,有四天跑步,两天游泳,还有一天视身体感受决定是休息还是锻炼。感觉这种安排还不错.

大部分人的问题是,要么运动量极低 (一周低于两小时)而对身体影响有限,要么从事单一运动严重过量而造成局部伤害。理想的运动量应当每天平均有一个半小时以上 (多种运动,比如 跑步/游泳 + 走路 + 太极/站桩 + 其它力量训练等等) ,才能对心肺功能,大脑身心健康产生显著正面影响。

跑步比游泳的优点是,可以自由选择多个不同的户外的路径跑步,无时间限制,每次欣赏不同的风景。白天户外跑对生物钟的调节,视力的维护,创造力的激发等等,有多种潜在的好处。
现在不抽出更多时间锻炼,晚上就会赔出更多时间辗转反侧失眠,以后再赔时间在往返医院或者坐在轮椅上。//@Sam56795:中年已婚有娃人士应该很难每天抽出1.5个小时锻炼。单身倒是可以。

人体衰老是个多维度全方面的细胞和脏器的功能退化的过程,而全面的运动是缓解和保持系统不明显退化的最有效手段。

比如说动物的视网膜节细胞 (retinal ganglion cell) 会随着年龄增长,容易受损,伤害视力。在老鼠上做的实验表明,运动导致大脑 bdnf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的增生,和视网膜节细胞的恢复,这样视力可以长时间保持在较为健康的水平。

如果缺乏全面的一定强度的运动,身体这个复杂系统会不断退化,某个维度的短板会加速另外一个维度的短板的退化,形成恶性循环。

比如视力退化,看书时就会觉得费劲,看不进去,人主观上变得烦躁,客观上变得效率更低,人也更傻。

而系统崩溃的节点,最终是由你的某个最短板跌破临界点决定的。
===
4.6.2022

千万不要被机构的名气和头衔迷惑,而要看他实际掌握的资源,和有机增长的速度。

苻坚虽为前秦的君主,但淝水一战后元气大伤,落毛的凤凰不如鸡,要不是慕容垂有情有义,放他一马,早就身首异处。

吴佩孚虽然一度在北洋军阀中坐大,名气远扬,上了时代杂志封面,但在 1926年的贺胜桥一战败给李宗仁的北伐军后,本钱亏光,最后狼狈逃窜到四川投靠自己的前部下杨森,从此一蹶不振。

而且很多人对外吹嘘的掌握的资源,是有很大欺骗性的,是随时可以被剥夺,或者因为”树倒猢狲散”的现象而迅速消失的。在把自己的真金白银去和这种吹嘘的资源去交换之前,要非常谨慎。

睡眠 – 运动 – 饮食这是保证代谢健康的三大支柱,缺一不可,有一个短板都会严重损害健康,加速衰老。

很多媒体传播的理念都是只关注局部问题,过于强调某个单一维度,而其它维度完全无知,做得很差。

所以你就会看到很多健身狂人依然得癌症,因为他可能饮食习惯很糟糕 (一是量不节制,二是多糖多精加工食品,三是饮食时间错乱不规律),可能运动过量造成自身伤害,而且因为工作压力导致长期睡眠不足。

另外一方面有些人只关注饮食和药物,幻想用吃来解决所有问题。但药物都是有可能看不见的长期的复杂的副作用,而且通过消化道摄入的分子,很多根本无法有效穿越脑血屏障,无法对大脑产生实质性的益处。

更大的问题是,缺乏锻炼,会导致骨骼,肌肉等等因为不用而萎缩衰老,会出现各种腰酸背痛/视力下降/容易疲劳的问题,因为萎缩导致当事人更不愿运动,然后就更加萎缩,加速进入痴呆和生活无法自理的终点。

如果把”睡眠 * 饮食 * 锻炼” 这三件事搞好了,

只要周围没有严重环境污染,

平时精神压力没有到那种让人喘不过气的地步,

自己的短期的野心不要超越自己的短期资源冗余度所能承受的地步,

大部分人根本不会有心脏病,糖尿病,癌症这些东西,都能健康的活到九十岁以上。这些东西很多是自己”作”出来的.

如果你能很清楚的理解自己如何可以轻松健康的活到至少 90岁以上,同时预期届时可以看到各种科技进步把人类寿命继续推进到150岁以上,那么你对很多事物的价值判断就会产生框架性的变化。
===
4.8.2022

名气,光环和大话,很多都是泡沫,吓唬忽悠别人的。但如果自己也入戏太深,深信不疑,突破泡沫的边界,最终是要吃大亏的。 ​​​

===
4.10.2022

真正的强大,来自于在开放环境下持续的,不被打断的,看似貌不惊人的迭代造就的复杂网络系统。和外表的智商/抖机灵没有关系。

充分理解这一点后,就会产生极为强大的自信,知道只要保证自己的迭代成长不被干扰打断,只要争取能够迭代很长的时间,你可以超越你现在觉得不可企及的所有目标。

而很多看上去的聪明人,往往因为过于急躁耗尽资源,导致没有足够长时间继续迭代; 要么因为环境因素,迭代被强行中断,成果突然被损毁,而他们的故事和真实教训,很快就凐灭于历史的记忆之中.

很多人嫌硅谷房子贵,跑到德州,内华达或别的便宜地方去居住,五到十年下来,发现还是硅谷的房子价格上涨快,财富差距很快就拉大了。类似的在职业生涯或进化史上,某个关键节点的选择不同,导致大家差距越来越大,最后形同陌路甚至变成完全不同的物种。

迭代从不是一个孤立的概念,意味着在开放世界中不断寻找构建最适合自己的新的组合,在组合中不断持续提高自身的效率和连接的复杂度。偏远的地方,孤立封闭和低复杂度的系统,组合的选择自然有限,效率自然不高,竞争力自然不强。

人自然的思维习惯是线性的,一锤子买卖的看某个问题。但如果把自身成长永远和最开放环境下增长最快的几个大平台绑定,那么只要不做蠢事,已经成功了 80-90%。如果天天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想去优化各种孤立的一锤子买卖,最后发现做了很多无用功,而且缺乏自然累积的效应。

看衰硅谷和加州的言论一波一波不断变着花样浮现,几十年了,但最后都被证伪。举证的责任 (burden of proof) 在主张者。//@aicecream:未来10年可能会出现不一样的变化[doge] 如果加州的大厂都搬家

如果微观上拆解,会发现大部分有成就的人主要还是各个微观层面都能做到蝇附骥尾,顺应趋势,而并非他们有三头六臂。然后就意识到自己也可以做到,也就不猴急了 //@决策狮Wise-Lion:蝇附骥尾可至千里。
===
4.12.2022

打太极拳出汗健脑,和站桩出汗健脑,慢跑出汗健脑,在分子生物学上的底层机制应当都是类似的。

打太极对于站位要求比较高,而且必须承受短暂的大腿极为酸痛疲倦的感觉,才能真正达到锻炼效果。如果练到位了,慢悠悠的太极,五分钟就可以满头大汗。但是在没有教练旁边督促的情况下,要强迫自己承受这种大腿酸痛疲劳的状态,是比较反人性的,人不由自主的的会想偷懒放松一下,而一偷懒,就无法达到锻炼效果,就从太极拳变成太极操了。 太极拳练到位了,实际上是对大腿肌肉的一种较强的力量训练。

站桩的缺点是相对比较枯燥,但无需像太极一样要求那么高。如果站久了,熬时间,过了 25-30分钟,一般来说也会出点汗。新手会更快一些,可能5-10分钟就会出汗。

而慢跑达到锻炼效果对于普通人而言是最容易的,不需要动脑筋,不需要太多意志力,只要跑个十分钟以上就出汗可以感到效果了。但是慢跑因为对脚踝和膝盖的冲击力大一些,如果不注意运动量的控制,平时的拉伸,肌肉训练和恢复等等,受伤的概率又会大很多。

太极和站桩,只要注意膝盖不要过脚尖,小腹内收,实际上很难伤膝盖,概率比跑步低多了。练伤的人,一般都是因为蛮干,用完全错误的姿势,强行让膝盖承受全身的重量,时间稍微长一点,受伤是必然.

打太极的时候,同时在电脑上开着 YouTube, 播放一些科技或历史方面的内容,似乎是高效出灵感的一个捷径。在电脑旁边打太极的好处是,可以马上停下来,把想到的东西记下来,写出来。否则散步或开车时冒出的灵感,很容易因为没有记录而忘掉,消失。

看到一本新书,Paul Millerd 的 The pathless path: imagine new story for work and life, 里面表达了一些类似的理念。很多人因为强行把自己绑定在某个传统的路径上,因此始终无法慢慢建立起真正属于自己的兴趣。

很多人不尊重自己内心微观真实的兴趣,在职业生涯或者别的路径上的选择,仅仅是因为这是一条被人羡慕尊敬,有着各种光环的道路,这样也就变成他人观念的囚徒.

===
4.14.2022

自媒体一旦接广告搞所谓商务合作,其可信度就要打折扣了。拿了人家的手软,商务合作越多,可信度折扣越大。 ​​​

这是问题本质,似乎也是演化的必然结果 //@记食生活:和广告性质无关。接广告需要流量,要有流量就需要炒热度引人关注。天长日久博主慢慢就会惟流量是上,只要流量大什么刺激说什么,什么引架说什么。观点、立场越偏激越有流量。//@Tarik_塔塔:公开透明的广告还好,软广被发现最折损信誉。
===
4.15.2022

意识到对历史的一个重大误解是,以为现在很怂很弱的人一直是这样很怂很弱, 现在很牛很强的人以前一直很牛很强。 这样始终无法精确理解弱变强,和强变弱的真实机制,也就无法在现实的各种转变中吸取正确的教训,提前做出正确预测和准备。

真实情况是,现在很牛很强的人,其实是过去乱糟糟的一群看似很弱的人当中的极少数,在各种残酷博弈淘汰中,最后在一些历史节点中做出困难但重要的选择,然后越过临界点形成正反馈脱颖而出的幸存者。有的时候这种临界点要越过好几个,才能真正脱胎换骨。更多的时候,越不过去,自己就被灭了。

比如以色列真正成为区域强权的临界点是 1967年六月。在此之前,经常面临通往红海的出海口被埃及人封掉的风险,处于一个相对弱势的地位。

不理解这个底层机制的后果是,一方面被各种表演艺术家的公开忽悠所迷惑,白白奉献损耗自己的资源; 另一方面在遇到可以真正脱胎换骨的机遇时,吝啬投入,过于保守,缺乏想象力。

不理解这种强弱转换的抽象机制的另一个后果是,把外貌外表等同于实际力量,自己是弱者时不断邯郸学步东施效颦,模仿一些表面上的皮毛但实质上对提升自己实力毫无用处。另一方面沉浸于装逼表演,在自身实力出现结构性塌陷时完全缺乏自知之明。

1967年六日战争对以色列的正反馈来自三方面: 一,之前以主要从法国买武器,但击败了用苏联武器的阿拉伯各国。证明自己能打后,以和美国关系迅速提升,获得后者大量支持。二,占领东耶路撒冷圣地后对全球犹太人产生巨大吸引力,获得更多支持。三,稳定了和埃及的关系,进而稳定了和阿拉伯其它国家的关系.
===
4.17.2022

光伏产业,似乎本质上是一个类似”次级贷款”的生意,关键在于要拿到融资或银行贷款,但最后客户赖账的风险越来越大。

一些做光伏生意的公司,本质就是搭起一个实体的架构,把光伏电站的合约卖给一个下家,这个下家承诺未来按照某个价格买电,然后光伏公司就拿着现金流估算的模型到股市上圈钱,自己退出了。

但后面市场上的电价继续下降,电力买家违约赖账,或者政策承诺的补贴资金没到位,等等,反正他们就不管了。最后一地鸡毛基本是注定的结局。

做这种事的掮客可以赚点钱,但接盘者的风险会比较大。因为这本质就是一个掮客生意,谁都觉得自己可以做,所以想做这种生意的人很多。但实际上不是一个好生意.

很多生意,打着高科技的幌子,讲着各种看似高大上的行业名词,似乎很有仪式感,但做着做着,最后都殊途同归,变成”次级贷款”了。

很多做技术业务的人,虽有多年寒窗和专业培训,最后都成了玩”变相次级贷款”的人的随时可以替换的道具, 不免还是沉在食物链下端.

不仅仅是信息不透明,还有两个问题: 第一是 principal / agent 的问题,就是管钱人的利益和最终出钱人的利益并非完全一致; 第二是滞后效应,任何违约风险都会滞后相当长一段时间才能显现。//@Paladin_親愛精誠:次贷的危险不在于违约风险 而是信息不透明/fraud 债权人自然会把风险算到价格里.

大家都成了”稳定现金流游戏”里面的演员或牵线木偶 //@黑潮厨:任何行业到最后,都会沦为获得稳定现金流的游戏。看起来外表很风光,但实际上开着一辆不能松油门的车。比如竞争性科研经费,申请经费的时候恨不得打肿脸充胖子,夸大研究意义和可行性也要拿到经费。一旦拿到手了之后就沦为打工仔,为结题绞
===
4.20.2022

慈善业容易涌入各种阿谀奉承之徒,巴菲特开玩笑说,他经常遇到的忽悠是 “With my ideas and your money, we would work miracles” ​​​

阿谀奉承有的时候是一点点润物细无声的慢慢渗透,如果没有吃过亏的话,这种阿谀奉承的长时间悄悄渗透,一般人恐怕真的扛不住。

很多事情就是靠积累。积累出奇迹。

可以积累迭代的东西包括:

属于自己的产品,品牌,自己的团队或客户或人脉网络,自己的财富 (房产股票等等),行业的经验,任何一个维度积累到足够深度,想不富都很难。

最忌讳的的是中断积累,比如卖了经济增长中心地区的房子,跑去缺乏人口增长的地方换成便宜的大房子,十年后发现财富和经济核心区域的人就拉下一大截了。

咨询业是很难积累的,很多时候你只是帮老板积攒 billable hour 的一个 warm body,到处跑来跑去,非常辛苦。 客户资源根本和你没有半毛钱关系。所以你会看到很多刚毕业的学生到一些咨询公司干了几年就跑了。

积累的早期看上去会比较窘迫,自己的信心也会不足。这时候会有贩卖心灵鸡汤者教你如何表演得更优雅。但表演往往对于你的积累产生负面效果,让你忽略问题本质,而不断浪费资源在没有回报的表演上,时间一长,岁月就蹉跎了。

换个角度看,心灵鸡汤贩卖者是非常可恶的,因为他们客观上忽悠人们相信了他们的表演艺术,去不断耗费资源追求虚假的目标,等意识到这种路径的错误,已经十几二十年浪费掉了。

这确实是一个好处,但是过几年后一定要开始有一两个主攻方向的踏踏实实的积累,否则就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在原地转圈。//@铁铁铁头娃:我觉得咨询行业起码对junior而言能够很快地成长和积累一些工作的严谨性和方法论,以及能够看到很多不同行业吧。

有道理 //@倪穗健扫地僧随想:广告业本质上类似于咨询行业,也难以积累.

企业管理软件的问题似乎是,企业客户本身并不稳定,购买决策者也常常变化,而且企业软件的更换壁垒极高。所以企业管理软件的销售业务代表,好光景时可以赚不少钱,一旦遇到经济不好,或者自己被公司开除了,会发现自己没有任何可以迁移利用的资源//@苍茫金秋:企业管理软件行业和咨询业一样。

积累在微观的体现上有多种形式:

比如有的行业,刚起步时,寻找客户的时间和成本特别高,很多人熬不过去,最后就退出了。有的人坚持下来,而别的竞争者在行业周期的不同阶段因为各种原因死掉,最后客户自然都流到自己这边来,越来越多,口碑越来越好,而且客户互相介绍,这样单位获客的成本越来越低,单位时间的利润越来越高,自然就富了。

还有的行业,可扩展性极强,边际成本几乎为零,在积累过程中,随着客户群的不断增大,可以把销售价格持续降低而丝毫不影响利润,而竞争者的客户太少,无法面对这种价格竞争,就只好退出。如果能在自己的核心产品上不断迭代推出更复杂的新的产品,更加深度的绑定更多客户,这种积累优势就会导致利润指数增长,而且竞争者根本不可能超越。

积累的质量也要看市场本身的增速。在萎缩的市场,再怎么积累也没用。在高速增长的市场,即使很粗犷的积累,效果也惊人。

一些公司无法做到真正有机的积累,会采用借债加杠杆来扩张,来营造积累的假象。但如果仔细看他的利润率的变化和负债率的变化,就很容易分辨出”优质积累”和”虚假积累”。虚假积累害处极大,一旦经济形势逆转,会把自己真金白银的积累全部消耗光,倒退很多年。

真正见识过体验过高质量的积累,对于”低质量积累”或者”虚假积累”就有较强的识别能力,也就没有太大兴趣了。

短线股票交易是很难真正积累财富的,最多只是因为幸存者偏差产生的个例,给很多想不劳而获的赌徒制造一种积累的幻觉。

语言,文字,印刷术,计算机,互联网,区块链,等等,都可以看成一种人类文明不断进阶的”积累的”技术。积累水平越高的组织,最终不可避免的要淘汰积累水平低的组织。

积累出奇迹的过程中,你会非常精确的知道自己微观的优势具体在那个点上,因此自信会不断加强。依靠心灵鸡汤出奇迹,你总是被一种模糊而无法迅速证伪的理念或希望牵着鼻子走,不断念叨着 “心诚则灵”来支撑自己的行动。

//@无拘无束的马尔克:一个典型的特征是这类观念的持有者,永远不会随时准备去纠错,它们被一种先验的虚伪的正确性误导并且永远被误导,这有点像计划经济。//@无拘无束的马尔克:心灵鸡汤和这类东西最致命的地方,在于它延长了错误观念的纠错时间。

语言,文字,印刷术,计算机,互联网,区块链,等等,都可以看成一种人类文明不断进阶的”积累的”技术。积累水平越高的组织,最终不可避免的要淘汰积累水平低的组织。

军事领域有句名言,”业余爱好者讨论策略,专业人士讨论后勤”。 商业领域可以类似的说,”业余爱好者讨论策略,专业人士讨论积累”。缺乏后勤的军事攻势几天内就会歇菜,缺乏积累的盲目创业很快就会现金流枯竭。

心灵鸡汤会让涉世不深的人开始时感觉很舒服,然后如果自己周围都是一群类似的人在括噪,那么落入其陷阱非常容易。//@菲格ww:因为表演会令人产生自己正在阻力最小的方向上努力的幻觉。
大量的积累最终还是需要长期自发的兴趣驱动,而不是苦行僧式的压榨自己

好像许多人习惯于这种生活方式,而不去质疑其荒谬和脆弱。//@陆大勇同学:过于依赖大客户的工作都是这样吧, 变相沦落为大客户的仆人,陪吃陪喝陪笑脸,最后大客户突然变脸了,不得不开发下一个大客户,又是一个轮回。
===
4.22.2022

做投资的大忌,是把”创造价值”和”捕捉价值”混为一谈。并且因为部分创造价值者没有捕获到价值,而愤愤不平,骂骂咧咧,自己却坚持不断重复”试图创造价值,却总是无法捕捉价值”的错误。

苏伊士运河是法国人主持修的,但最后控制权落到英国人手里。巴拿马运河也是法国人主持修的 (同一个人 Ferdinand de Lesseps), 但最后在临近破产之际,以原来成本的不到 15%的价格贱卖给美国人。

实际情况可能是: 主观上想做渣男,客观上成了备胎? //@刘永衡abeylyh:备胎创造价值,渣男捕获价值
===
4.25.2022

除了被动指数基金例外,把自己的钱放到主动管理的基金里,大概率是又亏钱又无法真正学到东西。

但人们总是有侥幸和偷懒心理,把自己的希望寄托于某个明星经理,指望他可以提供全面的一键解决方案,自己就闭着眼躺平拿钱了。因此不免最终获得和自己德性匹配的下场。

第一是基金经理本身造假,第二是幸存者偏差,第三是某个策略成功后吸引很多模仿者,因此原来的策略也就必然失效。 //@决策狮Wise-Lion:不懂代理成本,高估基金经理能力和不知道他们的被动性,明显的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另外,人们的决策机制,主要取决于他周围的人选择了什么,而不是真正基于独立严谨的分析和论证。所以只要周围几个人选择了某个主动基金,其他人无脑跟风基本是数学上的必然。谨慎筛选过滤你的朋友圈

availability bias //@晓东在思考:并非是人们愚笨,而是因为在判断时,人们所奉行的原则是越容易想起的事越容易真实存在。
​​​===
4.26.2022

试图免费给不愿意听的人解释,是一种病,必须治。这好像看到一个正在往山下滚的巨石,就马上想去接住拦住。即使你主观上是好意,客观上也会被撞的伤痕累累。

迅速切断和烂人的纠缠,是智商足够高之后的道义上的责任 :)//@海波的随想:说烂泥潭有个原因,因为我发现有的人你只要能跟他搭一句话,他就能(用态度/情绪/混乱的逻辑)把你拉下水。这种天赋让人震惊。
===
4.27.2022

投资者一般都本能的会对某个公司的运营指手画脚,建议管理层应该这样或者那样做。

但长期看,一个符合你的预期的公司,基本也没太多油水,因为它的未来的天花板已经反应在价格里了。

只有一个不断的以一种你事前无法想象的方式,超越你的预期的公司或者实体,才值得投资。

因为如果它不断超越你的预期,往往意味着底层存在某种结构性的回报递增的优势。这种优势可能来自于更多的自发的客户连接,更多的不同领域的技术交融产生的创新,等等。

这种优势之所以不可预测,是因为它是开放系统内自发涌现的现象,而你坐在办公室内,永远无法穷举开放系统的复杂度提升的各种可能性。

如果一个人几年都没什么长进,还是在同样的朋友圈,用同样的思维方式,思考同样的问题,基本可以预见其未来几十年的天花板,继续交往就是浪费时间了。//@Flora_王:川总每次聊投资者与公司,我都自动带入成聊人与人

更重要的的是一种”不断在意想不到的地方产生意想不到的增量”的能力 //@来日方长_forever:投资看的是增量而不是存量

===
4.29.2022

投资的初心是要躺平拿钱。

好像有些人有一种要”做事”的本能,硬是要把本来可以躺平的事情,变成自己赤膊上阵经营,还要不断垫钱冒各种风险,耗费无数精力,最后回报还不如银行存钱的利息。

这也是一种病,要治。 ​​​

凡是不能标准化,不能为未来规模化经营打基础,不能重复利用的”做事”,貌似都是一种对于自身的巨大的资源浪费。 因为其实自身效率极低,对外也毫无竞争力,完全是一种不经大脑的,刷存在感的本能在驱动。 典型的例子是,很多人想去开餐馆,开咖啡厅,或者经营某个小作坊,小工厂,等等。

很多事情,等到各个环节全都标准化了规模化了,做起来非常容易,自己只需要贡献其中关键某一步的与众不同的价值。如果基础设施不成熟的时候,要亲力亲为的去把每个环节做起来,效率极低,本质是自取其辱。

只有亲眼看到别人是如何标准化,规模化做事并越滚越大的时候,才能深刻理解自己以前那种既不标准,也无规模的做事方式为什么愚蠢,然后才能真正注意以后尽量避免类似的行为模式。

摩尔定律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每个阶段发展的最终表现形式,和大家原来想象的不一样,总是有出乎意料的地方。

而因为大家总是按照自己的”意料”去预测世界,因此总是预测摩尔定律要终结,因此总是被最终证明是错误的,因此总是错过一些关键的新涌现的发大财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