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最初于 2018年3月31日发布于笔者的公众号。
本文是 王川: 反脆弱的随想 (二)- 机会成本和选择权 的续篇.
1/ 重要的不仅是赚多少钱,而是以什么方式和过程赚钱。
2/ 如果你赚钱的目的是为了臆想中的“经济自由”,为此吃了各种极端的苦头,等达到这种状态,然后几个月无事可做时,很快就会感到极端的枯燥无味。
3/ 然后就会深深懊悔当年奋斗过程中的吃的苦,受的委屈和压力的各种不值,然后仅仅是为了摆脱枯燥感,又按照过去的思维逻辑回去做各种曾经做过的事。
4/ 更糟糕的是,大部分人一直为了这个可望不可及的“经济自由”目标,强迫自己做不喜欢的事,见不想见的人, 无法享受过程,无法真正深度思考提高. 每天的生活不开心,身体也被高强度的日常工作严重损害。他们永远没有意识到,这种生活方式如此荒唐。
5/ 少数人慢慢会终于发现,内心深处追求的, 实际上是一种心灵和身体高度自由和流畅的状态。做自己有兴趣的事,对不高兴的事情说不,做事的过程变成一种游戏,在这个游戏中按照自己喜欢的节奏学习/成长,然后顺便赚越来越多的钱。那么这个过程就会非常享受,而原先企图刻意追求的”经济自由”只是一个顺带的产物。
6/ 大部分人不开心的本质原因是缺乏选择。比如要赶时间,完成某个任务指标/见某个客户, 等等。 没有选择的自由,精神压力大,心力交瘁,内分泌失调,长此以往免疫力下降,心血管疾病/癌症/帕金森病等等就是自然的结果。
7/ 因为没有选择,所以被迫做一些自己不开心的事,就是为了以后可能“经济自由”后,不必做现在做的事。这是个可笑的悖论,现在拼命做不喜欢的事,为了换取以后可以不做这些不喜欢的事.
8/ 要跳出这个怪圈,本质的解决方法,是全方位的拓展自己的选择。而拓展自身选择的本质解决方法,一是全方位多维度地丰富自身知识体系, 二是建立高质量的人际网络
9/ 很多人对高质量的人际网络缺乏理解。点头之交毫无意义,屁用没有。你必须长时间地,清晰地证明自身的巨大价值。 而别人信任你,愿意为你的劳动和价值买单,支付高溢价,这种网络连接才有意义。那别人为什么愿意这样做呢?一是你自身的才智有很高价值, 二是你可以依托你的高质量人际网络,提供更高的价值。
10/ 大部分人的认知体系是单维度的。程序员把世界看成一个大的电脑,所有的问题都可以用程序解决; 销售人员关注的是如何发展新客户,理解客户心理,不断拿下一个个单子 ; 学术界关心的是评职称,出论文,申请科研基金 ;投机者一天到晚看蜡烛图,试图不经思考和时间的沉淀,迅速加杠杆一夜暴富; 企业家关心的是如何融资,招聘管理员工,做出更好的业绩, 然后获得更高的估值 ;官僚们思考的是如何巴结上司巩固自己的官位,同时享受在下属面前颐指气使的感觉。
他们都无一例外地认为,自己看到的想到的东西,就是客观世界的全部.
他们也都无一例外地想当然,以为别人和自己有相同的价值观。自己觉得重要或不重要的事,别人也和他们想法一样.
11/ 系统科学家 Russell Ackoff 曾说:
“科学界对于行业进行分类,用来表征我们对于现实的不同体验。科学界的潜在假设是,客观现实和大学的组织结构类似。
这是双重错误。第一,学科并不代表客观现实的不同部分,它们是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客观现实。任何局部现实 reality (译者注:不是围城里的局部真理 🙂 可以从任何不同角度观察。但是整体的现实,只能够同时从所有不同角度观察,才能够真正理解。
第二,把不同角度的观察隔离开,会导致人们试图从理解定义问题的同一个角度,来解决问题。爱因斯坦说,“如果我们不改变思考的套路,我们将无法解决用现有思路定义的问题”. 如果我们知道一个系统如何运作,它的零部件如何连接,这些不同零部件如何互动而产生整体的行为特征,我们总是可以找到一个,甚至更多的角度的观察,来获取更好的解决方法 (相比从理解定义问题的角度而言)
比如说,我们不会因为头疼而给大脑做手术,我们会吃一个(止疼药)到肚子里。我们这样做,是因为我们理解,身体作为一个生物系统,是如何运作的。当科学界把客观现实切割成不同学科,试图孤立分析时,这体现出对于客观现实作为整体系统的理解之匮乏. ”
思考的角度,知识体系的单一,必然导致选择权的单一,而遇到困难时一筹莫展,没有办法从别的角度维度解决困难,或者没有能力干脆就绕过去。
12/ 所有的痛苦都是来自选择的单一。因为没有选择,所以就不通; 因为不通,所以就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