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川:如何避免成为投资上的机会主义者?(一)

本文最初于 2015年7月24日发布于笔者的公众号。


什么是机会主义? 毛主席说得好: 机会主义就是这里有利就到这里去,那里有利就到那里去,无一定原则,无一定方向.

机会主义的最大弊端是缺乏远见和规划,缺乏一个整体的,系统的,谋求长远利益的框架.

由于缺乏远见,只关心未来几天,几个月和周围小圈子的事情,没有为未来做长远布局. 真正大的机会来了,机会主义者是没有能力和资源去把握住的.

林彪元帅对军事指挥员中的机会主义者有这样一段生动的描述:

“一个军事指挥员,到了宿营地就进房子,搞水洗脸洗脚,搞鸡蛋煮面吃,吃饱了就睡大觉。他对住的村子有多大,在什么位置,附近有几个山头周围有几条道路,敌情怎么样,群众条件怎么样,可能发生什么情况,部队到齐了没有,哨位在什么地方,发生紧急情况时的处置预案如何,都不过问,都不知道。这样,如果半夜三更发生了情况,敌人来个突然袭击,就没有办法了。到那种时候,即使平时很勇敢的指挥员,也会束手无策,只好三十六计,跑为上计,结果,变成一个机会主义者。机会主义和打败仗,常常是因为没有思想准备,没有组织准备,工作没有做到家,懒的结果”.

其实对一个人的投资和事业规划上,避免机会主义,也一样重要.

许多初入职场的年轻人,没有长远规划,遇到工作不开心有挫折,或者别的地方薪水高一点点,就着急跳槽。由于没有培养起自己长远的核心竞争力, 十几年之后,和原来相比,并没有什么显著的提高。然而岁月很快蹉跎,日后和职场新人再去竞争,越发吃力.

前不久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个段子:

A股股票投资者普遍的特征是:1)专注短线交易,很多人交易频率在每周交易两次到五次之间;2)对行业和公司基本面,估值和技术分析几乎没有任何了解; 3)交易极度依赖客户经理和周围朋友的投资建议;4)期望通过获得内幕信息获利.

这是对初入市的机会主义者极为形象的描写.

机会主义者不是傻瓜,他们最初放手一搏,都是因为在市场里尝到了一些甜头。他们把碰运气带来的高回报,误以为是自己的高智商所致。他们觉得继续这样的机会主义路线,仍然会有丰厚的回报。但是有句老话, “Don’t confuse the brain with a bull market”(不要混淆智商和牛市). 市场的出乎意料的逆转,迫使所有的机会主义者重新审视自己的智商.

机会主义者的第一个问题是,没有给自己设置一个合理的时间段内,合理的回报目标.

机会主义者入市的一个动力,通常是看到周围的人在股市获得暴利,因此不甘落后,也希望入市一搏,短期内获得30%, 40%甚至更高的回报。但是他们没有想清楚的是,在目前中国和美国长期国债无风险利率只有3-4%的市场里,如果一个投资机会有更高的回报,就势必有一定风险。如果对这个风险没有真正的理解,面对损失就措手不及.

一个公司成长的周期没有理由像农作物一样,以一年为单位。衡量长期投资的回报也不应当只看一两年。如果对短期回报的有不现实的期望,这样的投资心态还没开始,就注定了失望的结局.
机会主义者的第二个问题,在于评估投资机会时,缺乏一个明确的框架。他们往往会在别人给自己游说的第一个机会后,就迫不及待的跳进去。

一个理性的投资评估框架应当至少有下面几个要素:
1. 这个投资最高的回报可能是多少?可能性多大?
2. 这个投资最坏的亏损可能是多少?可能性多大?
3. 这个投资是否很容易卖出?
4. 这个投资机会综合来看,和我已经有的别的投资选择相比,是不是明显地更好?

按照这个框架,大部分高利贷和债券就不是最好的投资对象。因为 1. 回报不高,票面利息就是最高回报。 2. 债务人跑路或者赖账,导致本金完全亏掉的风险往往被低估。3. 许多贷款不存在二级市场,不能迅速退出. 即使有二级市场,流动性也极差,想要迅速套现就要割肉承受损失.

对于机会主义者,投资成了一个赌博,追求存在感的刺激游戏。 他们看到有人画了一个大饼, 不依靠一个严谨的框架去理性分析,就把辛苦挣来的血汗钱砸进去,其失败也就成了必然.
机会主义者的第三个问题,在于觉得自己可以准确预测掌控未来,因此从不给自己留有余地。一时兴起,就会把所有现金全部投入某个投资机会,甚至使用金融杠杆。

殊不知未来总是有无法预测的不确定性。为此,一个有远见的投资者应当始终准备相当一笔资金闲置,当机会真正到来时,可以轻松的入场捕获。在美国的金融市场,2008-2009年,2002-2003年,1994年,1990年,1987年,1979-1982年,每次都有好几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市场有大量投资机会,如果你入场,四五年后都有好几倍的回报。但是时间的踩点上,没有人可以事前准确预测,所以始终预留充分现金,对于提高长期回报,十分重要.

机会主义者的第四个也是最重要问题是,没有一个系统的方法, 去发现过滤优异的投资机会,没有通过日常的持续努力,建立起属于自己的优势。这归根到底,就是懒惰.

这样的后果,机会主义者始终把自己的视野局限在周围朋友的推荐和大众网站的信息内,始终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尝试每天飘到自己眼前的机会. 而自己操盘时, 完全没有预案应对各种变化,因而很容易被个人情绪左右。

有人曾经问巴菲特如何变得更聪明,老巴拿出一大捆公司财务报告说,”你每天读500页报告,这就是你如何积累知识的,像复合利息一样”. “我只是把别人看花花公子杂志的时间来阅读财务报告了”.

巴菲特在老家的年度股东大会,经过四十多年来的发展积累,已经成了一个国际性的金融公关活动。通过这个活动,老巴有机会接触更多的潜在的生意伙伴,让世界上最好的投资机会自己找上们来。而由于老巴的名声,他往往可以在投资过程中获得比其他人远远优越的条款,从而进一步提高他的投资回报.

当然机会主义者是不会有这些耐心的,他们要的是挖几锹土,就能打出口井,否则马上换个地方。他们不思考战略,不总结方法论,让自己被琐碎的日常事务牵着鼻子走,疲于奔命.

就像崔健的一首老歌”投机分子”, 里面的歌词说的那样,“机会到底是什么,一时还不太清楚,可是行动已是雷厉风行,而且严肃”.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