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川: 幸福来自效率的全面复合增长

1/ 小孩子之所以看上去很幸福,一是因为五六岁之前,心智还在初始阶段的时候,对未来没有任何概念,完全活在当下。活在当下就意味着没有烦恼,可以沉浸在一些简单的事情上没心没肺的玩大半天。但前提是上面有成年人可以罩着,帮他防范潜在的风险和伤害。

2/ 五六岁到十八岁之间,会不断接触各种新东西,新概念,新朋友。对于一个心智简单的个体而言,每天都是新的一天,可以足够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可以学到新的东西,所以仍然是快乐的,对未来充满憧憬和期盼的感觉。但这种快乐随着年龄增长,和应试教育的压力增加,而不断衰减。

3/ 即使是物理条件不好,家庭穷困,但至少十八岁之前还在长个子,只要还在成长,不管是哪个维度,成长本身,就是让人有幸福的理由。

4/ 但过了 25岁之后,绝大多数人就不可能长个头了。很多人也基本不去长知识了。信息的接触面,社交的接触面,日常活动的范围也就基本停滞不前,结婚生子意味着各种要负担的责任压力增加,休闲时间迅速减少,这就是幸福感开始迅速萎缩的转折点了。然后很多人永远无法摆脱此泥潭,只能骂骂咧咧,长吁短叹,怨天尤人。

5/ “幸福既不是美德,也不是快乐,既不是这一个事情,也不是那一个事情。幸福本质就是成长。我们在成长的时候,就会觉得幸福。” 此话出自爱尔兰诗人,192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William Butler Yeats ( 1865-1939)

6/ 最大的幸福,就是全面的,长期的,有机的,可持续的复合增长。增长的时候,你自然的有幸福感,而不会把这个东西当作虚幻的哲学议题。一个多维度持续增长的人,都没时间去意识到幸福是个值得讨论的议题。如果你还要和人反复讨论什么是幸福,那基本可以确定,你在任何维度都没有可观的增长。

7/ 快乐 (pleasure) 和幸福 (happiness) 的底层生理机制不一样。前者主要通过多巴胺和多巴胺受体的结合,让神经元激发。但刺激越多,多巴胺受体越少,未来就需要更多的多巴胺才能带来快感和动力。最后形成依赖和上瘾。频繁进食导致的肥胖,不顾风险加杠杆频繁交易,和吸毒上瘾,都是类似机制。

8/ 吃喝玩乐这种事情,虽然愉快,但是做多了好像总觉得哪个地方不对。本质在于事情结束之后,你的能量和信息效率并未提高,你不会说原来一个馒头就饱,现在半个馒头就够了。你吸收利用葡萄糖的效率没有半点提高。你洞穿问题本质的能力并未提高。快乐爽一时,但如果人没有实质性进步,结束之后仍然空虚。

9/ 如果通过持续努力,获得了某个维度的真正的若干倍的效率提高,虽然过程有些艰辛,但这是真正的幸福,你会发现因为效率的提高,你的资源富余度更高了,有更多冗余,以前做不了的事情,易如反掌。你可以探索的空间和时间范围都更大了,你满怀期待,努力寻求进一步的效率提高。

10/ 这就是快乐和幸福的一个本质区别。而再回顾当年效率低下时的状态时,感觉就是纯傻*。

11/ 效率提高可有多种形式: 以前互联网宽带接入速度是 100 MB, 现在可到 1G ; 以前有什么思考只能传送给几百人,现在一篇文字可以让几万人几十万人看到,获得意想不到的反馈和启发; 以前遇到困难问题钻牛角尖半天搞不定暴跳如雷,现在在网上搜,朋友圈里吆喝一下,很快找到若干替代方案,几分钟搞定;

12/ 有效积累的本质,是可以在此基础上带来多维度的复合增长。多年前的做的一件事,养成的一个好习惯,现在仍然可以受益。比如一个地方把路修好了,运输费用降下来了,商品成本价格也下来了,来往车辆的损耗也降下来,因此使用寿命更长,等等。美国农业生产效率之所以世界上最高,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不到 1.5%, 根本原因就是这种多维度全方位的复杂体系的两百多年来的长期积累。

13/ 打工者的最大困境,在于其大部分努力最多只能换来老板廉价的夸奖,和一些不断贬值的法币,而无法产生终生受益的效率上的有效积累。然后每次换工作时又要清零重来一遍。所谓中年危机就是找不到增长点了,也不知道如何真正有机的增长,想拆东墙补西墙寻求表面的增长,反而在泥潭里越陷越深。

14/ 所以要获得幸福感,一定要系统科学的寻找可持续的新的增长点,尤其是财富,闲暇时间和知识的增长。但这世界上有很多信息迷雾和骗局,很多外表上的增长点,进去之后发现是一场空,甚至把以前的积蓄都亏掉。这是客观现实,面对这个困难的现实没有简单的药到病除的捷径, 只能依靠长时间踏踏实实的积累,才能超越。

15/ 从信息输入成本和效率上看,当今世界上,再也没有比大量持续读书 (总量要上千),读各个领域行业的书,读各种便携的电子书,成本更低,能够更快的识别陷阱,摆脱泥潭,寻找获取新增长点的方法了。参见

王川: 一年读五百本书,让你每天高潮迭起

16/ 从输出成本和效率上看, 写作(包括写代码)是提高效率的一个好方法。比如你以前写一个东西,只有一百人看,现在可以有一百万人看,效率提高了一万倍。但如何做到有更多人看呢?一个技巧是不要去讨论表面的肤浅的现象 (比如价格波动),而是要深挖研究底层机制。表象的东西几天后就过时了,但如果把底层机制真正搞清楚,它还会重复无数次。

17/ 提高效率第二个方法是一定要坚持构建自己的品牌。品牌本质是个无形的网络,和这个网络挂钩的作品都会容易推广,一荣俱荣,极大提高传播效率,而且会不断积累叠加。很多人在微博或推特上注册一个莫名其妙的没有品牌的网名,一旦号被封了,以前的创作全都没了,功夫全白费了,也不会有人记得他们是谁了。甲壳虫主唱 John Lennon 遗孀小野洋子 (1933-) 每年继承其版税收入大概有一千两百万美元,这就是真正的品牌带来的高效率和躺赢。

18/ 提高效率的第三点是不断寻找新的渠道方法,增加自己的作品产品的可组合性。每一次新的组合,被外界所利用,对于原创者都是摊薄成本,拓展接触空间的助推器,对虚拟化的产品尤其如此。而且这种组合的方式原创者往往无法预测。要始终坚持与通用性最广的连接模式兼容,和组合性最强的网络不断连接。英国音乐家 Ed Sheeran 的 “Shape of you” 从 2017年到2020年一月在 spotify 上播放了二十三亿次,每次播放 spotify 给他支付 0.0034 英镑的版税收入,累积收入已经过七百万英镑。这首单曲大火的一个原因是它是 Sheeran 的第一首适合舞蹈的歌曲,油管上有多个以其配乐的舞蹈录像,动辄上亿点击率。

19/ 一般人们只能理解自己的劳动成果在可触及的领域的马上的应用,但是如果把自己的通用性高的作品或服务,连接到组合性最高的网络上时,可衍生出来的你无法想象的组合性应用,没有任何上限。这类创作的潜在价值,长期看始终会被低估。”身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 用现代语言翻译,就是说某个作品的未来的价值,原创者自己也无法评估。所以要多思考解决通用性高的问题,不断和组合性高的网络建立连接。

20/ 还有一种更微妙的效率提高,可以称其为“认知效率”。比如说以前面对这个复杂变化的世界,疑惑而不得要领。认知效率提高后,见到某某人**一撅,就知道要拉什么;见到一个人高歌猛进猛加杠杆,就可以预见其未来的爆仓;见到某个人欲盖弥彰的宣传什么,就可以推测他缺什么;见到某人的一意孤行,就可以预见未来他和无数南墙的碰撞;见到细微的信号,就可以更迅速的提前感知形势的发展。等等

21/ 关于“认知效率”的几点经验:

朋友如果对你态度冷淡敷衍,他对你没有兴趣,不要一厢情愿,自作多情。

很多时候,看一个人或几个人之间,没说什么话,没做什么事,推导出的信息量,要大于他表面上说的什么话,做的什么事。表面上的很多事情都是假象,用来误导外人的。

如果你看到某个地方存在造假,那么你没看到的地方的造假规模,可能要至少高一个数量级。

理解了自己的阴暗面,就可以更好的理解别人的阴暗面 (原话来自瑞士心理学家荣格 )。

尽管如此,大部分人还是习惯性一厢情愿,被表面假象误导,低估造假的规模,总想把别人当傻瓜(而低估外人的阴暗面)。

22/ 最终,和一大群可以信赖的分布式网络节点,快速,安全,全面的共享信息并且协作,是节约成本,极大提高效率的核心策略。是智人最终超越其它生物,主宰地球的演化路径。”共享信息和协作”本质是软件技术,看上去没有大块吃肉,大碗喝酒,或者舞枪弄棒那么性感,但可以让网络上的单个服务模块被最大限度的重复使用,层层叠加,成为决定胜负优劣的关键。这也是为什么亚马逊有很多二流技术人员,但仍然做出一流公司的核心原因。可以参见笔者的老文章

王川: 亚马逊的云服务将吞噬美国的 IT 产业吗? (上)

23/ 这种”共享信息和协作”不仅在人和人之间,也体现在许多其它层面。比如智人的大脑里的 multimodal association cortex (多模整合皮质层) 可以把把各个维度角度的信息,综合起来。大脑缺乏综合能力的一个例子,比如说看到某张人脸的照片,能够理解这是人脸,但是无法和某个具体的人联系在一起,就无法迅速判断这是机会还是威胁,这样在长期的生存竞争中因为效率低下,而注定会被淘汰。参见笔者的老文章

王川:谈谈构建个人信息基础设施

24/ 效率的复合增长没有上限,幸福亦无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