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2021年9月我在新浪微博上的言论摘要。
9/1/2021
不能造假,可以公开独立验证的系统 , 要比容易造假的系统,价值高 N 个数量级。
不能自由交易的 metaverse 只能算是颅内高潮,是假 metaverse.
———————–
9/2/2021
物理实体的资产,隐性维护成本太高,很多最后成了一种变相的负债和打工。
在硅谷这边听到一位朋友抱怨,他的一个租客耍赖不交房租,而且倒打一耙找律师告他,大意是”就是你们这些房东剥削我们,所以我才付不起房租”。这种荒唐的做法,本质目的就是为了拖时间,能在房子里赖几天就是几天。
有恒产才能有恒心。//@贝总荐_谬论侦探_中文版:虚拟资产的庞大世界才刚刚开始
———————–
9/3/2021
未来总体上肯定会变得更好,但往往是以所有人都没有预想到的方式变好。
———————
9/4/2021
自上而下的计划,先定目标,再一步步实施,往往是路越走越窄,成本越来越高,最后卡壳在某个点上出不去,项目流产失败。
自下而上的发展,没有明确目标,有些模糊的方向,尊重实际具体情况而不是预设立场的教条,不断摸索,往往是路越走越宽,在某个没有预想到的点找到突破,实现指数增长。
创意和涌现,本质是一种高复杂度,大规模的连接。具体越过临界点,爆发正反馈的时机,无法提前预测,只能说当它出现的时候,尊重它,顺应它。但它一旦涌现之后,人们知道它如何运作了,就再也回不到低复杂度的的过去了。订目标订计划,本质还是还是没有理解技术复杂度层层叠加的真正规律。
认为高效率的新经济模式是泡沫,想要效率回撤的人,就和因为当年造铁路出现大量经济泡沫,而怀念马车和田园牧歌的人一样。//@胡辣汤驴肉汤:效率不回撤
人或系统的复杂度提高之前,很难意识到或说清楚自己的落后或者傻*是在具体哪个地方。但一旦在某个意想不到的维度突破后,再看原来自己的短板又会非常清楚,懊悔感慨当年的傻*状态是一种彻头彻尾的黑色幽默。这是一个不断重复永无止境的过程。
———————-
09/04/2021
世界那么大,不要和找你抬杠的人多浪费一秒钟时间。:)
抬杠者通常是零成本的表达自己情绪和吹毛求疵; 有诚意的讨论者,通常会提出一个替代的,你从未想到的,有创造力的解决方案,这是需要耗费脑力和成本的。有没有新的解决方案,是区分认真讨论者,和杠精的关键.
———————–
09/05/2021
人年轻的时候,很容易被一些空洞唬人的头衔给迷惑,比如某某总监,高级架构师,董事总经理,高级合伙人,vice president, 执行总裁,讲席教授等等。
空洞的头衔都是可以零成本的派送的,这绝大部分都是花架子和 gp,折腾几年,遇上一次经济危机,很多最终都殊途同归,走向了外卖骑手,淘宝店主,微商,保险或房地产经纪人的道路。不禁感叹,早知如此,干嘛费劲考大学读学位这么麻烦。
淘宝店主,保险或房地产经纪人听起来没有那么高大上,但里面确实有很多人实力远高于各类总监,而且地位要更稳固,实际经验丰富得多
————————
09/05/2021
英国经济学家 Tim Harford 两年前讲过一个”如何更有创造力”的秘诀:
就是慢慢的,没有时间压力的同时做多个不同的项目。 (slow motion multi-tasking)
有统计数字表明,最成功的科研者,平均而言,最初发表的一百篇论文里,大概切换了四十三个不同的课题。一个最著名的例子是爱因斯坦 1905年发表了四篇重量级的不同课题的论文: 狭义相对论,光电效应,布朗运动,和 e=mc2
同时研究不同课题,慢慢切换,之所以有效,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创造力的爆发,常常来自于把原来某一个想法,置放到一个全新的场景 (context) 里面。
第二,在某一个领域做得好,往往能够让你利用里面的技能,帮你在别的领域做得更好。所谓对大脑的 cross training.
第三,当我们在某个地方卡壳停住的时候 (因为某个错误),切换到别的课题研究,可以让我们潜移默化的忘记摆脱原来的错误,让新的办法自然涌现,去摆脱老课题的卡壳的困境。
这符合我个人的一些体会,而且不断切换,阅读研究不同领域的课题,人可以一直保持兴趣和动力,常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和进展。更重要的是,不会因为卡在某个地方浪费时间,感到沮丧无趣,甚至搞出忧郁症。
联想到 elon musk 同时在多个领域推进: 电车,宇航,脑机接口,挖隧道,人工智能,太阳能,等等。这实际上是其创造力指数爆发的一个重要源泉。那些浅薄的记者,常年从事一份工作的打工者,因为从未体验过也无法想象 “slow motion multitasking” 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因此断定 musk 摊子太大, 精力分散,很难做好,真是井底之蛙,愚蠢至极,可笑之至。
古今中外的中学和大学教育,几乎没有看到有系统性的全面的讲授如何培养激发创造力,教出来的学生大多思维模型极为狭隘,容易偏执,自己也很痛苦,一辈子都缺乏对创造力涌现的机制的真正理解。罪过,罪过!
大部分时间精力资源的浪费,不在于不够努力,本质在于陷入了回报递减或没有增长的泥潭,无法自拔,不愿自拔 (因为自拔,意味着相当长一段时间,自己看上去似乎在退步,也会招致外人的嘲笑)。永远同时保持多个课题的探索,不断切换,是避免陷入泥潭的重要方法。
多个课题同时探索,本质是把自己主动置于一个更高维度的空间,高维度空间里总是可以找到新的高增长的方向,心情愉快,而且在探索过程中会渐渐发现原来的困扰成为伪命题.
主动在战场上搅浑水把敌人搞糊涂,有可能形成一种正反馈,敌人越糊涂混乱,你就可以发掘更多机会,搅更多浑水。隆美尔和美国内战时的 Stonewall Jackson 这方面很相似,而且两个人最后都被自己人给灭了。//@贝总荐_谬论侦探_中文版:作者写过一本《混乱》,混乱可能带来的意想不到的创造力奇迹
09/07/2021
自闭症,可以看成是当外界有可能对你造成伤害或负面影响时,你仍然完全缺乏能力理解。
很多时候,实际上无法严格区分”僵化”和”自闭症”。
专注 => 路径依赖 => 僵化 => 自闭.
保持多个路径同时探索,虽然会付出牺牲效率和暂时看上去落后的代价但是可以避免最终 “僵化-自闭-完蛋” 的结局.
不要想着在微观和宏观上,在不同尺度上,同时超过所有人。这在数学上不可能,违背客观规律的企图反而容易适得其反.
有两个根深蒂固的观念可能被打破: 第一,大部分工作机器无法代替。可能被证伪。发达国家农业人口比例现在不到 2%,一百多年前无法想象。第二,人总是需要从事传统意义上的工作来谋生,可能也不需要。猜测会朝一个大家现在都无法提前想象的阻力最小的路径演化.
09/08/2021
Daniel Susskind 的 “A world without work: technology, automation, and how we should respond” 是一本好书,机器取代更多人的工作,是一个正在加速发展的趋势。因为完全没有先例,不能简单依靠过去的经验来预测未来。
因为机器更复杂化而导致一些工作岗位的消失,会引起一些人的情绪化的悲观反应,这本质上反映了一种错误陈旧的思维框架。
这将产生很多复杂的二级效应,和令人激动的新的机会
—————–
09/10/2021
复合增长的两个重要动力,一是过去的劳动成果可以重复使用,二是行动自由度大,没有限制行动自由的瓶颈。打工者之所以无法深刻理解复合增长的内涵,一是因为顶头老板上司就是其最大瓶颈,二是一旦换岗位或者工作就要从头开始,很难重新利用以前的成果或资源。
如果不能在所从事的行业做到一家独大的话,那就必须有属于自己非常独特的细分市场, 而无需和外界进行惨烈的杀价竞争。被迫降价竞争,是扼杀复杂增长的毒药,任何外表的勤奋努力都无法美化掩盖其破坏性。
————————-
09/11/2021
小孩的创造力之所以天生比较强,是因为他们没有任何先入为主的习惯或者定势,也不知道任何禁忌,限制,或者担心被别人嘲笑打击。
人的创造力基本上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步萎缩丢失的,一些思维模式也随着大脑神经元连接的剪切而固化僵化。
保持较强的创造力,本质就是和自己的生理习惯在做斗争,虽然会有些不舒服,但这种不舒服也就差不多像站桩几分钟后大腿非常酸痛一样,坚持一下,其长期益处远大于痛苦。
普通人成长的过程,就是变成只能从单个角度框架理解分析所有问题的过程,也就是丧失了从多个角度框架全面理解问题的能力的过程。
当创意能够产生可观的使用价值后,就可称之为”创新”
据传毕加索曾说,”除非你的作品让你(在创作时)感到麻烦,否则它还不够好。”
———————–
09/11/2021
可以把创新的方式分为几个级别:
第一级是,做出一个更好的产品服务,可以完成某个特定的工作。
第二级是,做出一个更好的产品服务,让那个老的工作变得无关紧要。
第三级是,意识到市场会自然同时也是必然涌现出某些第一级的,第二级的创新,提前预测相关的二级,三级效应,根据这种预测,提前布局准备,抓好自己的定位,能够以相对较小的代价和风险,捕捉到未来发展带来的较大的利益。
这只是划分的一个角度,不同级别的创新必然存在灰色地带,有的时候区别并不明显。
但知识面越广,越有可能在第三级创新上发现别人无法理解的机会。
一种常见的悲剧是,想埋头做第一级的创新,结果有人做出第二级的创新,自己的努力全部白费。或者发现虽然自己做了很有价值的事情,但利润微薄,甚至严重亏损,而大部分利益都被搞第三类创新的人捕捉去了。
这个角度有意思//@决策狮:冲浪好手会观察环境的变化,能够判断即将到来的大浪是处于一种平稳渐进的状态,还是具有特定形态的组浪。如果是第二种情况,那么第二浪或第三浪往往才是最大的一波海浪。而且如果观察得足够久,他还能捕捉到两股浪偶尔汇合在一处,形成一次滔天巨浪。
规划,和实操上是否能够真正以较小代价捕获较大利益,有非常大的差别。需要完全不同的思维模型 //@美人她爹:第三级接近科技发展规划了。一般比较好的研究机构,对于行业发展都有预期,可以规划未来一段时间的科技成果。比如人工智能的发展,实际上在爆发之前就有各方面的研究作为基础
———————–
09/12/2021
“不觉察” ( mindlessness) 似乎是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当我们意识到自己和别人的各种不觉察的习惯时,就会有一种极为强烈的”黑色幽默”的感觉。
几个典型例子:
1/ 我们把每天各种报纸主流媒体的报道,或者投资银行的分析信以为真,而没有意识到写稿的可能就是你当年隔壁的某个发小。小时候他经常流着鼻涕在你后面屁颠屁颠的做跟班,你根本看他不上眼,老是欺负他来开心。而现在他每天写的那些稿子,把你骗得一愣一愣的,你却全然不知,估计他每天在背后偷着乐。
2/ 和某个行业销售人员接触,他西装革履,侃侃而谈,言语给你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性专业性的感觉,让你自愿上钩。但实际上他可能两周前还是一个因为酗酒赌博而无家可归的游民,被某个机构招来用标准话术培训几天后就上岗。
3/ 遇到某个气质端庄,彬彬有礼的美女(帅哥),荷尔蒙的驱动让你自动迅速着迷。但如果你看到她/他真正的本来面目是个俗不可耐,不讲卫生,脾气暴戾的悍妇(渣男)时,估计马上会背过气去。
很多时候底牌要十几二十几年之后才能看清。//@刘永衡abeylyh:被骗上几次就意识到了。能亮底牌的骗子都是恩人。
在耗费能量和成本可以承受的前提下,我们对世界运作的本质机制的所有假设,所有想当然,都值得去不断质疑,不断打破砂锅问到底。
增强自己的觉察力,本质上是在更高的层面上增加自己的选择权,尤其是你都没有意识到已经存在的选择权.
导致我们”不觉察”的一个原因是执着的”目标导向”。因为过于看重去急吼吼的实现某个目标,故而自动忽略认为和实现目标无关的其它信息。
“不觉察”的一个特点是给所遇到的事物简单分类,一旦第一印象形成,很难再主动纠正。一旦自我设限,就没有意识突破这个空间去做别的尝试。在自己的意识牢笼里,如果尝试几次后老是挫败,就变成”习得性无助”, 然后抑郁。
Ellen Langer 的 Mindfulness 这本书很不错,已经出版 32年了。翻译为 “觉察”比”正念”似乎更加准确。某些行为一旦重复若干次,变成一种不假思索的操作,我们就变得”不觉察”了。”不觉察”的本质底层原因是为了节省能量,但潜在恶果是在各个层面自我设限,环境变化时无法有效觉知和应对。
————————
09/13/2021
祖布林的 “The case for space” 在 2019年五月就出版了。里面有大量技术参数细节。很多人还没意识到太空发射成本正在遵循类似摩尔定律一样的规律不断下降,将会给卫星制造产业,通讯业,交通运输业,能源行业,天文观测等等带来持续跳跃增长的动力和空前的繁荣。
在高科技的新范式下,任何狗屁通货膨胀都是暂时的,局部的,可笑的。
卫星制造费用长期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是: 发射成本太高。发射成本超过一亿美元时,卫星成本一百万到五千万美元差别都不大。既然花五千万造卫星,那所有的零件都用最贵最保守最安全稳定的,只用经过宇航考验过的,不敢冒险用更便宜的新技术。spacex 把发射成本搞下来后,整个创新的逻辑全都变了。
在月球上做天文观测有很多优点: 第一没有大气层干扰,便于可见光以外的频谱观测。第二月球28天才自转一次,相比地球上的望远镜,观测某遥远天体时,可以多28倍的时间来收集光信号。第三,月球上没有地震的干扰。如果能在月球整个表面铺下一个阵列的光学望远镜,精度可比哈伯望远镜高一百万倍。
按 zubrin 的说法,月球上建长期基地,最大瓶颈是要解决能源问题,最好是能源可就地取材,而不需要从外面运来。但要就地取材,必须要运输大量挖矿工具和一些原材料上月球,才能实现大规模开发。这又回到运载成本的问题了。如果每公斤货物到近地轨道的运载成本降到 200美元以下,将打开无限可能性。
海王星和冥王星肉眼无法看到,过去两百年内才确定其地位。其它恒星里的行星,地面的天文望远镜无法直接看到,因为几光年以外的行星,亮度要比太阳系的行星弱几十亿倍,同时又会被自己的恒星的亮度所掩盖,只能非常麻烦的旁敲侧击推测其存在。2001年 nasa 发射的开普勒望远镜,彻底改变了这种情况。
开普勒望远镜之后有TESS 望远镜,2018年四月发射,已运营三年多。开普勒只是观测宇宙中的某个狭小区域,TESS 用广域照相机覆盖整个星空。开普勒发射时耗资六亿四千万美元,每年运营成本两千万。TESS 走环绕地球的椭圆轨道,耗资两亿美元,加发射成本八千多万,迄今发现了三千多个待确认的外行星。
开普勒望远镜走的是和地球一样的环绕太阳的轨道,它的视野只能覆盖大约 0.25%的星空。只有说外面的行星环绕其恒星的轨道,是指向地球的,望远镜才能观测到类似”日食”的现象,而且必须观察到三次”日食”,才能确认此行星的存在。所以在四年的运营时间内,开普勒只能观测到环绕恒星轨道时间低于两年的行星。
这本书,再结合 michio kaku 2018年写的 “The future of humanity” 有助于全面了解最近几年的天文学,天体物理,太空探测等方面的研究开发的进展。
开普勒望远镜原来计划运营时间是三年半到 2013年底,后来增加了新的”第二春”项目,观测别的区域,直到控制系统在 2018年十月底燃料用尽。期间总共发现接近三千个太阳系外行星。
———————-
09/14/2021
原核细胞可以看成是最低级的可以自我繁衍的纳米机器人 ( self replicating nanobot),但繁衍过程中迟早遇到资源(能量)瓶颈。
绕不过资源的瓶颈就会保持低复杂度的存在,甚至枯萎灭亡。
绕得过去,通过与线粒体的自发组合提高了能量效率,就形成了更复杂的真核细胞。
然后真核细胞之上又遇到新的资源瓶颈,然后又演生出能量效率更高的多细胞生物。
所以生命, 可以看成是一群高复杂度的纳米机器人组合的系统,就是不断想尽办法,通过更大规模的组合性,以全新的方式,提高能量效率,绕过各种资源瓶颈,自发形成一个更高阶的组织。
这个过程中大部分生命体因为资源耗尽,缺乏竞争力而灭亡了。这是数学的必然。历史都是从幸存者的角度书写的,但无法保证现有的幸存者,在未来的演化中还能延续下去。
能量效率的实质性提高,只能来自向外的,大规模的全新的组合性。
———————-
09/17/2021
几十年前炒作很厉害的尼斯湖里的怪兽,有一个角度可以迅速识别它是骗局:
如果湖里有这种怪兽,那么周围至少需要有大约五十个或者更多的怪兽的群体,才能繁衍。而且应当很容易发现死去的怪兽的骨骼,怪兽捕猎的动物的尸体,粪便等等。 这些旁证从未被发现,可以让人判断它大概率是骗局。
(摘自 Michio Kaku 的 The Future of humanity )
按照 kaku 的说法,食物链顶端的捕食者,一般需要有立体视觉 ( stereo vision), 这样才能迅速判断猎物的距离。而猎物不需要立体视觉,但需要 360度的视觉,这样有危险时马上跑。引申一下,对同一个事情,有多个不同角度的信息来源,可以形成”立体认知”。否则认知会片面,不免坠落到食物链下端。
大部分关于 ufo 的目击报告都是把金星当成了 UFO. 很多人号称被外星人绑架,但没有一个人从外星人的飞船上偷点小的纪念品带回来,来证明他的经历确实存在。
看来骗局容易在缺乏精确测量和验证工具的环境里滋生。//@Yusefu537:自从智能手机普及以后,ufo照片几乎绝迹了。因为再拿胶片相机拍个糊糊的照片就说不过去了
————————-
09/17/2021
“The demon in the machine, how hidden webs of information are solving the mystery of life. ” 作者 Paul Davies, 2019年出版
此书从信息角度诠释生命体和非生命体的区别,有些独特的新见解和解释框架,值得一读。隐约感觉这个方向的研究会有进一步突破。有空写点笔记出来。
按照 Davies 的说法,生命在地球上的涌现,就是三十五亿年来不断复合增长的一个过程,几个主要里程碑包括: 真核细胞,性别,单细胞到多细胞,中枢神经系统,大脑,自我意识。每一步演变,都相当于一个重大的软件升级。
———————–
09/18/2021
目前我看书内容涉及领域,按分配时间排序: 1. 未来科技发展 (三年后中长期格局) 2. 当下各种经济科技时事 (三年以内) 3. 健康,医学,生物科技 4. 各种方法论和哲学 5. 各种历史 6. 其它杂书 如果某类书如果读来感觉枯燥,就应当换别的领域了。如果有好内容,津津有味爱不释手,马上自己可以感到.
如果感到枯燥,就说明这个领域,至少暂时对你而言,很难产生什么新东西了,再继续停留在同一个地方钻牛角尖就是搞”内卷”的傻*了。
读书的好处是可以指数倍的增加各种想法的组合性的可能,但具体读什么东西能够产生这种效果,很多时候事前是不知道的,只能不断尝试,不断积累。积累越多,越容易有收获。
对同样的内容,没有积累的人可能完全无法理解有什么用,无动于衷。但有知识积累的人可能马上意识到这里有个金矿,可以和其它知识连接起来捕捉到某个机会,产生那种传说中的 “快来喝酒,全是美女” 的感觉。 而且回头看,可以非常清楚那些无动于衷的人的具体短板在哪几个点。
关键还是要数量堆积,我的 kindle 里面已经有两千多本电子书了,随时可以在手机上检索。读得越多,越感叹为什么没有早去多读书。只要有 10%的内容有益,就够了。
———————-
09/19/2021
想预测互联网未来的演变,也许可以从中枢神经系统在动物中的浮现和进化历史里,获得一些启迪。
The deep history of ourselves, the four billion year story of how we got conscious brains, ” 作者 Joseph LeDoux, 2019年出版。 里面有一些关于神经元和中枢神经系统进化过程的假说和资料,值得一读。
再加一本,”Multicellularity: origin and evolution”, by Karl Niklas and Stuart Newman. 2016 年出版。从多个单细胞生物聚合的殖民地,到形成一个多细胞的生物,需要跃过两个障碍。
再加一本,The evolutionary road to human memory, by Elizabeth Murray, Stephen Wise, etc. 2019 年出版。智能的核心是记忆 (或曰内存)。人比动物的智能高,一个角度是人脑记忆的抽象层级可以很高,此书提到所谓 “语意记忆”和”文化记忆”,这是动物所不具备的。另外,互联网和电子书可以让你的内存比古人增加上百倍.
再加一本书,”The accidental mind”, 作者 David Linden, 2012 年哈佛大学出版。作者认为人脑相比其它动物大脑而言,虽不是最大,相对于身体比重也不是最高的,表面积也不是最高,但认知之所以胜出,在于有最大的 association cortex, 这是一个分布式网络,把各种外在感知信号和内存记忆整合起来.
思维模型是一种抽象度复杂度极高的记忆,但要层层叠加积累,好似俄罗斯的套娃,也有点类似打拳的各种套路。丰富的思维模型,可让你迅速从海量原始数据中,去粗取精,选择有效的处理方式.
—————–
09/22/2021
很多从个体角度观察荒诞愚蠢的行为或仪式,可能在群体角度有助于建立比较强的连接,使群体更有聚合力。要对这种力量给予尊重。
反之,一些个体看似非常精明,但个体之间缺乏强连接与合作,整体上实际非常虚弱。
人们常犯的错误,是以微观上对于个体的孤立的观察,轻率的引申推导去做宏观预测.
宗教仪式属于一种长期实践中涌现出来的朴素粗糙但有效的技术,可以部分起到剔除免费搭车白 piao 者的作用,同时提高群体内的信任度。如果付出者数目远大于免费搭车者,那么能量效率更高,影响力就更大。
——————–
09/23/2021
脱离网络的构建,只谈具体局部的博弈的技术技巧,大概率是隔靴搔痒,最终不得其法。
你如果遇到一个看似弱智但却常常轻松在博弈中碾压你的人,让你百思不得其解,一般来说都是他背后有一个你看不见的强大网络在支持。
———————
09/23/2021
DeFi 看上去风险很大,因为所有的问题都是公开马上暴露,无法掩盖。但代码上出现的错误,解决后一般不会再重复。
Tradfi 看上去很高大上,因为里面的黑盒子无人可以真正看清,很多问题要十几二十年后无法再掩盖了才真正浮现。而且因为信息不透明,反馈没有或者很慢,很多低级骗局,隔几年重演一次,人们很难吸取教训。
区别在于,Tradfi 出了问题,早就已经全没了,但你可能要几年之后才真正意识到。在此之前会沉浸在一个美好的童话里面。//@李亚洲bit:问题在于defi一旦出问题,瞬间就没了。
—————————
09/26/2021
大部分孤立的观点 (opinion) 没有价值,所以有人说观点就像内裤,每个人都有,但没必要展示给外人看。
但不同角度,尺度的观点 (Insight) 连在一起,有可能形成洞见。洞见的本质,在抽象上,是发现新的方式方法,降低从点A 到 点 B 的连接成本。
有的时候这种洞见不一定是跑得比别人更快,而是更加敏锐的通过蛛丝马迹感知未来,或者通俗的说”看见某某人一撅,就知道他要拉什么”。
比如,你看到二线城市和一线城市通了高铁,就意识到资源会更加集中涌向一线城市,而不是相反;
看见某某人欲盖弥彰的在表现什么,就可以理解他缺乏什么,正在面临什么困难,而不是相反。
这些洞见的积累,就会不断降低各种生存成本,提高获取资源的能力,价值就自动浮现了
——————–
09/26/2021
Herbert Simon (1916-2001) 的几本书都值得一读:
Models of my Life
The sciences of the artificial
Administrative behavior
Simon 1975年获得图灵奖,1978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1942-1949年在芝加哥做政治学的教授,在卡耐基麦隆大学教授心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的课程。是现代少有的跨越多学科并且都有极高成就的大家。
“因为我的世界观只能是对于现实的一种粗糙的近似,我不能期待优化任何东西。最多,我只能期待过得去就行。寻找最好的东西,只能损耗稀缺的认知资源,最好 (best) 是好 (good) 的敌人。”
————-
09/27/2021
“自然选择对于真相并不感兴趣。它感兴趣的是什么方法能够有效。当你通过玫瑰色眼镜看世界时,你存活下来的几率(可能)更大。”
“对于那些持有虚假而狂热的信念的人,扔给他们证据和数据很重要,但通常无济于事。… 因为这种信念通过某种方式支撑了他们的生活,也许是舒缓了他们的焦虑,或者用来抵抗不安全感。”
摘自 “Useful delusions: The power and paradox of the self deceiving brain. ”
作者 Shankar Vedantam
09/28/2021
人缺钱的时候会有个顽固的直觉,钱有限而稀缺,时间精力不值钱,因此追逐财富的时候假定时间精力成本为零,不断投入大量时间和体力到某个坑里去,而没有设定一个阈值。最后时间体力和财富全都没了。
投资不能透支用杠杆,时间和体力也必须保持较大的冗余,否则迟早捉襟见肘,鸡飞蛋打。
病死累死,本质就是时间和体力的爆仓被强平。
每天至少睡 8-9 个小时,健身+闲逛 2-3 小时,这样可以保证时间精力有足够冗余。遇到真正重要的事情时可以敏锐迅速的反应。没有冗余的生活是极为脆弱的,等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也许就太晚了。
放不下的本质原因,是觉得现在自己做的这点事是回报最高的,多多益善,因此穷凶极恶,不留余地。但科技历史经验表明,现在做的迟早会回报递减,每隔几年总有新的东西涌现,回报递增 (但无法提前精准预测),而且无比轻松,让你现在的这点事毫无意义。所以始终要保持大量时间精力冗余,以便迅速切换.
2010年五月美国股市曾经出现一次 flash crash, 有十分钟内道琼斯跌了一千点,有些股票瞬间从几十块跌到一分钱,很多 option 合约买入价卖出价相差几十倍,很多仓位被粗暴平掉。虽然部分交易第二天被交易所取消宣布无效,但其破坏程度和速度,对于没经历过的人,无法相信,无法理解。
直接追逐一般是看似很近,但效率越来越低,间接方法往往长期效果出奇的好。//@深圳小船长:人对自己一直拥有的视而不见,拼命追逐自己没有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