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川:很少有人因吃喝玩乐而破产

本文最初于 2018年6月28日发布于笔者的公众号。


1/ 很少有人会因为花钱在奢侈的吃喝玩乐上而破产。

2/ 多数人破产来自于错误冲动的投资决定,比如高杠杆期货股票或者房地产投机; 或者为了挣点钱而对身体健康一而再,再而三的长期忽视。

3/ 现实中,很多人在吃喝玩乐的花费上会犹豫而计算半天,原因之一是因为这本身就很好计算。其代价是显性的。

4/ 很多人被各种腰酸背痛神经衰弱的疾病困扰,但不愿多掏一两千美元去把跨洋飞行的机票升级到商务舱,以换取十几个小时的一百八十度平躺的安静睡眠。

5/ 而对于一拍脑袋的投资决定,用命博钱的交易,则不会太多迟疑。原因是一旦被蛊惑后,非理性的那部分大脑被周边群体的情绪所激励,被各种发财的想象带来的快感所淹没,而完全忽视隐性的不对称的下行风险。

6/ 本质上,凡是不频繁而有上限的消费,对个体财政状况的负面影响,长期看都是可以忽略的。不要在这上面吝啬而牺牲生活品质。

7/ 高杠杆且有巨大下行风险的投机,以命博钱的工作和创业,是脆弱的,遇到一次打击就可能满盘皆输,这是要三思而竭力避免的,是不能只看到贼吃肉而忘记了贼挨打的。

8/ 凡是投入恒定,但有内在的杠杆效应 (指一个人可以影响 N 个人,做一件事可以帮助以后的 N 件事),下行风险有限,上行回报不可限量的行为,要多去践行。

9/ 比如读书,一年在亚马逊上买四百本书也就大约四千美元。可以获得世界上最聪明的四百个人的宝贵思想和经验。

10/ 比如写开源程序, 或者写作, 或者公开演讲,可以让自己的作品被成千上万的人看到并且得益。

11/这就是反脆弱。

王川:论弱关系的重要性 – 反脆弱的随想 (四)

王川:无处不在的不对称性 — 反脆弱的随想(三)

王川: 反脆弱的随想 (二)- 机会成本和选择权

王川: 反脆弱的随想 (一)

12/ 反脆弱的行为方式,下行风险有限,因此可以不断累积,越滚越大。爱因斯坦说,”复利是世界的第八大奇迹,理解它的人会获得复利,不理解它的人会支付复利“。(Compound interest is the eighth wonder of the world. He who understands it, earns it … he who doesn’t … pays it. )

13/ 但还需要补充一个定语,”反脆弱的复利“,才是世界第八大奇迹。

14/ 脆弱的行为,幻想一劳永逸可以获得海市蜃楼般的回报,最后不断被迫变本加厉地付出新的或隐性的代价,即使侥幸获利后又可能在某一天全部吐出, 成为复利的支付方。

15/ 反脆弱的行为,愿意付出不菲的,看得见的,有上限的代价;但最终得到的则是意想不到的,源源不断的,没有上限的复利。

王川:自说自话的人是可耻的

本文最初于 2018年6月26日发布于笔者的公众号。


(1)

在美国的主要大城市 (如纽约,旧金山,西雅图等等)街头,常常会遇到一些无家可归者,并看到他们为了乞讨而树立的各种标语牌。看牌子上写的内容,是一件有意思的事。大部分文字是直白而没有技术含量的:

”失业了,需要帮助!“

”失业了,家有多个孩子嗷嗷待哺!“

“伊拉克老兵需要帮助,上帝保佑你!”

偶尔稍微会有点艺术范的:

“太正直了,所以不去偷窃;太丑陋了,所以不去卖身 (yin)”

但是这些标语的最大问题是,完全自说自话,没有从潜在施舍者的角度,撬动对方内心深处的开关。真正的高手,一句巧妙的标语,可以把获得的施舍金额提高一个数量级。

(2)

微信上常常有人加我,试图兜售各种产品,服务或项目。但很多人完全缺乏基本的沟通常识。这表现在:第一没有任何自我介绍,甚至拒绝透露真实姓名和所在机构;第二,没有任何对于个人实力和可信度的证明 ; 第三也是最关键的是,在对我的背景兴趣和需求缺乏基本了解时,就开始自说自话地销售,显得极不专业甚至招人反感。

有的时候我常常有一种冲动,想去好好教育这些人如何去正确地介绍自己,如何正确地去做销售。但后来转念一想,实在没有时间一一回复,就等待优秀的人自发涌现,把平庸的人自动过滤掉吧。否则一个人没有内在的源动力,永远是扶不起的阿斗。

偶尔我会得到个别读者的私信让我眼前一亮。除了礼貌的自我介绍之外,可以感觉他们是真正用心的研究过我的许多文章,了解我的兴趣所在,并且时不时主动给出一些非常有针对性的信息和建议,可能会对我有帮助。这种人,很容易让人印象深刻,那么我在适当的时机和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很自然的也会给他们以更大的回馈。

(3)

Connect, 中文翻译为连接。但真正的 connect, 是双方内心深处建立更加默契密切的连接,和自说自话鸡同鸭讲差了十万八千里。

美国著名励志作家 Sean Stephenson 讲述前总统比尔*克林顿和他人沟通的几个秘诀:

第一, 讲故事,可以让听众感同身受,更容易 connect。

第二,记住对方的名字,说出对方的名字。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喜欢听到自己的名字。

第三,适度肢体接触,轻拍对方肩膀或手臂。

第四,对话时两眼始终直视聚集关注对方,不要讲几句话就往别处看。

第五,征求对方的意见见解,让对方觉得被重视。

第六,抓住任何机会公开表扬他人。

第七,言辞的精准运用。

第八,会根据和对方沟通的默契程度调整说话的音量。

第九,面部表情的丰富应用。

Stephenson 讲述了到白宫的访客的所谓的“洗车现象”:许多访客从东门进之前对克林顿的看法是不友好,不信任甚至相当鄙视的,进了白宫和克林顿交谈了几十分钟后,从西翼出来时就换了一个人。这就好像洗车一样,克林顿把他们脸上的阴沉沉的表情,换成了完全不一样的彻底放松的面容。

也许有人会攻击克林顿非常虚伪。但是如果连这种试图建立默契连接的努力都不去尝试,总是以自我为中心,还要大言不惭地指责别人虚伪,那才是真正的可笑之至。

(4)

如果你看过笔者的老文章,

王川:如何做一个超级连接者

你一定记得一百多年前阿Q跪拜吴妈,自说自话的那个经典场景。

阿 Q了解吴妈内心深处的主要痛点吗?他如何证明可以给吴妈独特而远超其他求爱者的解决方案?他在展示自己时,是否呈现出视觉上的简洁和美感 (而不是猥琐的下跪),并有外在气氛的烘托?

阿 Q 这辈子完全沉浸在自己大脑构建的场景中,而丝毫不会从别人的角度理解分析问题。

自说自话的人是可耻的,自说自话而不自知的人是可悲的。

(5)

人脑的构造主要分三大块:最外面是新皮层 (Neocortex),负责理性的思考。中间是所谓边缘系统 (Limbic system),主要调节和产生大脑的情绪,负责感觉。最里面的是所谓爬虫脑 (Repetilian Brain) ,它会吸收其它两块大脑的信息,但它才是最终决策者。

爬虫脑的历史有四亿多年,与之相比,人类的文字出现也只有一万年的历史。爬虫脑负责的是生存和斗争这样最关键最基本的决策。

正因如此,爬虫脑最关心的首先是自己的生存和福祉,始终以自我为中心,任何有关自我的信息都会率先引起它的注意,情绪和理性思考只能交给别的地方处理。

一个好的沟通者如果不能把注意力完全聚集在对方身上而是自说自话,就很难有效影响对方的决策。

(6)

回到第一段的故事,如何在乞讨中打出合适的标语,大大提高单位时间的收益?

美国营销专家 Patrick Renvoise 在他的著作 “Neuromarketing” 一书中讲述了自己的亲身经历:

他把一个旧金山街头乞丐的标语牌改为 “What if YOU were hungry” (如果是 ** 你 ** 在挨饿,会怎么办?)。标语中的“你”字特意用大写来突出。乞丐平时的收益每个小时从两块到十块不等,但换成新的标语后两个小时得到了六十美元的施舍。这个标语的效果是如此之好,以至于乞丐坚持要分给他十美元的收益。

而尊敬的读者,倘若有一天你浪迹天涯,但仍能应用本文的知识挥洒自如,那就是对笔者最大的慰籍了。

王川:做一个大规模并联者

本文最初于 2018年5月31日发布于笔者的公众号。


最近看到斯坦福大学神经生物学专家,骆利群教授的文章 (中译文参见公众号“神经现实”)

“为何人类大脑如此高效?”

有感而发。(骆教授是科大少年班 81级校友,笔者的同系师兄,现为美国科学院院士. 英文原文来自于 “Think Tank: 40 neuroscientists explore the biological roots of human experience”一书, 原文标题 “The Brain Achieves Its Computational Power through a Massively Parallel Architecture – 大脑通过大规模并行架构实现其计算威力”, 编辑者 David Linden)

1/ 大部分人的工作方式是类似串联系统。学一个专业,有一个雇主,走一条路,或者同一个时间只能服务一个客户。

2/ 有许多客户的公司类似并联系统,有几千/几万/几百万甚至更多客户的公司/明星就是大规模并联。

3/ 串联者的体验,和大规模并联者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虽然孤立地观察,他们好像在做同一件事。

4/ 串联者关心的是,其串联路径上的某个连接会不会断掉,因此想方设法去维护与其连接节点的关系。遇到困难瓶颈时会不断内省,而不是思考在外部建立新的连接绕过去。

5/ 大规模并联者关心的是,如何在耗费同样能量的情况下,建立更多有机连接。因此,他第一关心的是连接节点的群体特征,而不去迎合单个节点的特殊需求。第二关心的是,如何在单位时间内同等能耗下,提升连接的效率。第三关心的是,外界环境涌现出什么新的东西,可以建立新的大规模连接。可以参见笔者的老文章:
王川:如何做一个超级连接者

6/ 串联系统的最大问题是,任何一个连接点上的误差,会在连接步骤中叠加放大。不管你在任何单一连接上做得多好。

7/ 智能大脑来自于神经元大规模并联的连接。“哺乳动物神经元平均有数以千计的输入和输出. 与之相比,单个晶体管总共只有三个输入和输出节点…单个神经元表达的信息可能是嘈杂的(精确度为1/100)。通过从100个带有同样信息的输入神经元中取均值,下游的神经元伙伴可以提取精确度更高的信息(约千分之一) ” — 摘自骆利群教授的 “The brain achieves its computational power through a massively parallel architecture” 原文

8/ 大规模并行的连接,因为其高并行度,导致下游的信息更加精准。这是其相对于串行计算系统的能耗低很多的重要原因之一。

9/ 同理,拥有大规模并联的连接者,可以获得来自外部世界的精度更高的信息,因而更加真实地理解认识客观世界。而不是像串联者那样,被少数样本的不具代表性的信息变本加厉地误导。这也是为什么高手看似举重若轻,新手疲于奔命却总不得其法的根本原因之一。

10/ 串联者是脆弱的,少数连接被切断会导致其整个世界的塌陷,因此其内心是常常焦虑的.

11/ 大规模并联者是反脆弱的,部分连接被切断,只会自然推动他把精力转移到在别处建立新的大规模连接。因此其内心是平静的,对未来是不断好奇和憧憬的.

12/ 大脑神经元放电频率最多每秒 1000次,对应计算速度每秒一千次。现在普通 PC 的计算速度可以超越每秒一千亿次 ( 十万 MIPS)。大脑能耗 (约十瓦) 也只有普通 PC 的十分之一。但除了一些明确定义的计算任务之外,大规模并行处理的人脑之抽象学习思维能力,是以串行计算架构为主的能耗高得多的电脑目前无法比拟的.

13/ 大脑之所以是大规模并联的架构,不是来自某个主观设计,而是因为其它的架构都在自然选择中因为能耗过大,精度太低,过于脆弱而被淘汰掉了。

14/ 神经元的大规模并行连接,自发涌现出大脑这样复杂的系统。同理,可以高效率建立大规模并联关系的社会,可能涌现出和大脑一样复杂的东西。

15/ 大规模并联,可以彻底弥补个体能力的短板。与其把个体的某个专项能力做到极致,不如把与外界的大规模并行连接做到极致。在同等能耗的情况下,超大规模的并行连接,可以高效实现一些在个体缺乏与外界连接时,完全无法想象的事情。

16/ 高效建立大规模并联的一个方法,就是坚持把自己的深度思考付诸文字,通过各种社交媒体传播出去。

王川:论写作的六大好处和一个坏处

17/ 数量就是质量,巨大的连接数量带来的是新维度上的完全不同的东西。

王川:论数量就是质量

18/ 财富,知识,力量,大脑的自我意识,本质上都是一个从外界高效吸取能量的,开放的,大规模并行网络。聚焦在培育开放网络的大规模有机增长,好的结果自然发生,没有上限。只关注局部几根线的连接或者某个静态的目标,而忽视网络的培育和建设,很容易被外界环境的波动所摧毁,或者被新涌现出来的发展方向所抛弃。

19/ 做一个大规模并联者,从今天开始。

王川:论数量就是质量

本文最初于 2018年5月25日发布于笔者的公众号。


1/ 很多我们以为的非常困难的质量问题,本质是数量问题,因为数量不够,差好几个数量级。

2/ 数量就是最重要的质量。大部分质量问题,在微观上看,就是某个地方数量不够。

3/ 贫贱夫妻百事哀,主要是因为钱不够,而不是其它鸡毛蒜皮的小事。

4/ 很多商家搞市场开发,东西卖不动,实际上不是质量性能的问题,而是没有找到大规模匹配的市场。很多人觉得赚得不够多,是自己工作不勤奋,但实际问题是对外连接太少,无法发生大规模价值交换.

5/ 一般人觉得微博没啥用,那是因为粉丝数不够 (笔者体会大约两万是个临界点),自说自话时没人评论,无法产生有趣的信息交换;

6/ 很多人觉得投资太难,那是因为经历和吃亏太少,经过两三个牛熊周期,(低成本地)犯完一百个错误,很多问题就弄通了。

7/ 常有人哀叹世态炎凉,遇人不淑,本质上还是接触人太少了,因此没得选。

8/ 深度学习/人工智能的崛起来自于计算速度的几个数量级的提升,可以参见笔者的老文章

王川: 深度学习有多深? 学了究竟有几分 (三)

9/ 高科技正在各个领域把数量的增加变成一个软件算法的游戏,而其数量增加的速度远远超过其它传统行业。电话花了七十五年才普及到五千万用户,收音机花了三十八年,电视花了十三年,脸书花了两年,YouTube 十个月, PokemonGo 十九天。追踪数量增速最快的维度,在这个维度上寻求开拓新机会,是个重要的思路。可以参见笔者的老文章

王川投资第三法则: 增速为王

10/ 人们目前还无法理解大脑意识的机制,于是很多隔靴搔痒的玄学甚嚣尘上。

11/ 但实际上问题本质在于对于大脑和人体的模拟计算的能力,和实际情况的复杂度,还差几个数量级。大脑神经元数目接近一千亿,每个神经元对外连接数目超过一千,神经元之间连接突触 synapse 约一百万亿。 神经元之间连接的机制,通过所谓的神经递质 (neurotransmitter),这个递质又有至少几十种,用简单的数字逻辑抽象化还不够。大脑和耳朵,眼睛,鼻子,皮肤的信息输入等等有不同的接口,这个接口的很多参数又因每个人的身体特征变化而异。而且人脑对能量的需求只要十瓦,比超级计算机所需要的能耗 (兆瓦)要低五个数量级。

12/ 最大的误区是,明明是数量不够的问题,因为错误地以为瓶颈在于质量,幻想在不增加数量的前提下,用某种奇技淫巧,偷工减料达到目的。这时候玄学,迷信和各种无病呻吟就出现了。数量不够,底子不够厚时,很多事情是做不到的。即使有时看似有捷径,因为缺乏数量和后劲,欠的帐迟早是要还的。

13/ 另一方面,所有的问题和疑惑,在数量上去了之后,迟早可以解决。假设目前最复杂的超级计算机可以模拟一千亿个神经元的连接,假设计算能力每五年增加一个数量级 (实际情况可能更快,通过各种方法加大计算的并行度,也许三到四年),那么到一百万亿最晚需要到 2033 年; 假设模拟不同的 neurotransmitter 需要再增加两个数量级的算力,那就到 2043 年 ; 假设模拟不同器官从外界环境的输入信息,需要再增加两个数量级的算力,那么最晚到 2053 年,超级计算机应当有能力全面模拟人脑自我意识的计算。

14/ 这个应当是最保守的估计,有可能在这下面 35 年内,出现别的方面的进展,可以提前实现目标,并且达到超越这个目标后,可以做更多有趣而现在无法想象的事情。

15/ 数量就是质量,更多导致不同。全面发展各个维度上的数量,重点追随数量增速最快的维度,超乎想象的好结果会自然发生。

王川:如何做一个超级连接者

本文最初于 2018年5月10号发布于笔者的公众号。


最近读了 Scott Gerber 的 ”Super connector“, 和 Erica Dhawan 的 “Get big things done: the power of connectional intelligence”, 有感而发。

1/ 和外界建立广泛和有价值的关系,是事业成功的超级助推器。但连接绝不是到处发名片,微信或LinkedIn 加好友。要建立有效的连接,人首先要有自知之明。

2/ 自知之明的最重要一点是不要以己度人。这包括多个方面,不能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也不能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不能以穷人的消费价值观来揣测富人,反之亦然。不能以男性的视角价值观和女性沟通,反之亦然。

3/ 人的本性是习惯性从自己的角度和价值观看问题,很少主动从他人的角度看问题,理解他人的需要。许多让你困惑觉得不可思议的问题,其实换个角度,从别人的视角看,非常简单明白不过。但如果不能够跨过这个坎,学会从对方视角理解问题,完全沉浸在自己大脑臆想的泡沫里,就会犯各种低级错误。

4/ 大部分做销售的人,一开始都没有自知之明,想问题完全不是从听众角度来思考。这表现在上来就不断介绍吹嘘自己,用自己的语境来表达,而完全不去聆听理解听众的要求,不去思考自己是否真正能够解决别人的问题。

5/ 另外一个例子是,很多人完全没有任何自我介绍,就去要求不熟悉的人引荐工作,介绍资源,寻求投资,完全是自说自话。别人凭什么要这么做啊?

6/ 这种做法可以叫做“阿Q跪拜吴妈式”:大约在公元一九一零年前后的某一天,阿Q唐突地跪在吴妈面前,自说自话地表白,“吴妈,我想要和你困觉!”。 我们都知道后来发生了什么。

7/ 这种低级的连接方式,如果不彻底改正,效果差,效率低,只是自欺欺人。

8/ 没有经验的年轻人犯这种低级错误可以理解。关键是有错就改。但如果工作十几年了,还是这样不长进,就很可笑了。

9/ 要改进,第一, 要谋求长期的互惠合作关系。如果你内心只是想做一锤子买卖,而对对方的利益诉求并不真正关心,大家都不是傻子,马上就可以感觉到,对你的要求也就只是随便敷衍。一锤子买卖的效率,长期看是非常低的。而长期合作积累出来的名声和信任,可以极大压低商业成本。

10/ 第二,平时要多积点善缘。有好的东西,要主动去分享。人性的 reciprocity (回馈的生物本能)是极为强大的。如果你主动释放善意,给别人以帮助,那么有心人都会本能地给你更大的回馈。当然,这个也要看对象。说话听声,如果别人没兴趣反应冷淡,就不必那么积极。

把自己的思考心得,通过写作公开发表出去,就是一种高效的分享方式,可以参见   王川:论写作的六大好处和一个坏处

11/ 第三,花更多时间寻找和你可以互补合作的伙伴,这样你可以做真实的自己。大部分人的错误是浪费大量时间在没有资源互补关系的人身上,并且因此扭曲了自己的天性,去做一些自己不擅长不喜欢的事。王川:从交易的“干柴烈火度” 看扩展性和正反馈循环(二)

12/ 第四,在和外界的连接过程中,不断探索”邻近可能性“,拓深拓广自己的实力,这样自身才有更多机会和外界产生增益互补 (synergistic) 的关系,并形成良性循环.

王川:从“邻近可能性”看创新的秘诀

13/ 第五,要设置边界,知道何时说”不“,不能让外人随意影响你的时间和行为计划。

14/ 第六,要多和那些自身有着高质量连接,并且乐于助人的人连接。把时间集中在最靠谱的 1%身上,可以更容易地把自己也变成这样的人。

王川: 论 1% 和 99%

15/ 普通人,无法理解有着大量的,多维度连接的超级连接者,为什么做事会如此容易。但这需要时间培养,没有捷径。只关心短期结果,不思考构建长期体系的人,他们永远努力奔跑在去解救下一个燃眉之急的道路上。

王川:我们正进入一个可以从世界七十亿人民每人身上赚一分钱的伟大时代

本文最初于 2018年5月6日发布于笔者的公众号。


1/ 最初,人们做生意的方式,就是做一个产品,卖给周边的客户 。这时,产品质量口碑最重要。

2/ 后来,发现可以把产品卖给更远的地方,更多的客户。这时,运输和销售渠道变得重要。

3/ 后来,股票市场出现了,一个公司可以把自己上市,获得二十倍甚至更多的 PE 值。 这时,资本市场变得重要。

4/ 后来,可以出售一个边际成本接近于零的产品,卖给全世界的客户,并在资本市场获得五十倍,一百倍, 甚至更高 PE 的估值。这时,扩展性 (scalability) 变得重要。

5/ 在这个平台上,有网红艺人或作家等等年收入高达数千万甚至上亿元。这时,人气变得重要。

6/ 小时候,我总有个梦想,如果全中国每个人都给我一分钱就好了。这个梦想正在被少数人实现。

7/ 后来,有人推出了自己的数字货币软件平台,在世界上获得了超过两千万人的共识认可,估值几年内就超过千亿美元。这时,在新的系统内的站位变得重要。

8/ 如果一个数字货币平台可以普及到全世界七十亿人,并同时把支付费用降到接近于零,那么,我们就进入一个可以从世界七十亿人民每人身上赚一分钱的伟大时代。

9/ 如果这个平台可以普及到上万亿互相连接的物联网 (IoT) 器材, 那我们就进入一个可以从世界一万亿台机器上各赚一分钱的更伟大的时代,并催生各种没有先例的有趣的新经济现象。

10/ 在这个未来的平台上, 什么东西会越来越有价值?什么东西会越来越贬值?这是个重要的课题。

11/ 如果回顾历史,你会发现,所有商业模式的进化,本质上都是来自于创造了新的连接的维度,或者在新的维度上创造了新的大量的连接。

12/ 大运河,铁路,高速公路,大航海,航空,电报,电话,互联网,区块链,还有未来可能的脑机接口等等都是开辟了新的连接维度。

13/ 船运,货运,空运公司,资本二级和衍生产品市场,电子邮件,浏览器,微博/推特/脸书,等等,都是这些新的连接维度上的实现大规模价值传递的应用

14/ 谁在新的连接维度上创造承载最大规模的, 最高效而安全的价值传递,谁就能获得最大的价值。

15/ 而还在老的连接维度上画地为牢,争夺存量者,即使每周九九六干得累死累活,最多也只能抢到一碗馊稀饭。

16/ 这对个体经济人或组织的未来行为指向,有着巨大的,巨大的意义。

王川:论写作的六大好处和一个坏处

本文最初于 2018年5月3号发布于笔者的公众号。


写文章是一个有很多好处的事情,但是这里有个前提,写作一定不能被他人限定议题或者时间,不能太在意读者的点击率。要凭着自己的兴趣写,不断探索 “邻近可能性” adjacent possible ,这样才能有创意,才能有持续的动力,才能有高质量的东西。被他人命题为了完成 KPI 赶出来的东西, 过程痛苦无趣,出来的文字也多为令人反胃的矫揉造作的怪物。

(关于邻近可能性,可以参考笔者的老文章 王川:从“邻近可能性”看创新的秘诀

1/ 为了写文章你要强迫自己去收集大量原始信息和数据,在获得新的数据之后,你会发现你以前的错误观点就自然而然地改变了。可以把写文章看成一个自我教育,更加准确认识客观世界的一个过程。这也是为什么越到后面我就越懒得搭理有偏见的人,因为他们缺少太多第一手原始信息,没有办法去理论。

2/ 写文章可以方便自己更好地复盘。人的记忆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容易变得模糊,如果有文章留下,就可以更清晰地回顾当时的思路,发现自己的不足,并予以纠正。否则人们可能会误以为自己一贯正确,然后继续重复一些低级的错误。

3/ 写文章公开发表往往会得到意想不到的读者反馈,给自己多角度的,更全面的视野,这是闭门自嗨做不到的。但是很多人有个恐惧心理,怕公开发表文字会出丑或者被喷子攻击。这实际是非常不理性的。喷子可以直接拉黑,但自己有缺点如果遮遮掩掩,那么永远无法提高。

4/ 写文章的第四个好处是,稍微复杂一点的问题,是无法凭直觉想当然的搞清楚的,写出来,不断写,从不同角度写,写着写着自己就会终于弄通的。人脑的工作内存(working memory) 只能够存四到五个概念,所以聊天扯淡胡喷时的思考深度永远比不上写作。写作时内存可以非常大,而且可以从容不迫地慢慢完成。真正的深度思考,没有文字的记录表达,根本无法完成.

5/ 写文章的第五个好处是,可以不断长期积累,而且这些积累可以不断反复引用。这种滚雪球的积累效应是惊人的。财富的积累可能因为不可抗因素而迅速缩水,但高质量文字的留存则无法被毁灭。若干年后看看很久前文字中的预测一一实现,恨不得从肩膀上伸出一只手拍拍自己说,“老王,真有你!” 🙂

6/ 写文章的第六个好处是,这是一种 1 对 N 的社交,而 N 可以不断增加无上限。长期看其传播效率和有效性远远大于任何其它社交方式。更重要的是,因为 N 可以非常大,所以你可以非常挑剔,只选择和那一小部分对你有兴趣的读者沟通,而不必浪费时间和不理解你的人去鸡同鸭讲。

7/ 当然,写文章也有一大坏处:花时间! 高质量的文章要花很多很多时间!但是因为前面的六个益处,这些时间最终都是值得的。

王川:从“邻近可能性”看创新的秘诀

本文最初于 2018年5月1日发布于笔者的公众号。


最近读了 Steven Johnson 的“Where good ideas come from” ,还有 Stuart Kauffman 的”Humanity in a creative universe”, 有感而发。

1/ “邻近可能性” (Adjacent possible) 这个概念, 最初由生物学家 Stuart Kauffman 提出, 在所谓“前生物化学” (prebiotic chemistry) 领域, 意指在生命原生汤 (primordial soup) 内分子间所有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在这个初期,植物,动物,人脑更复杂的东西是不可能出现的。

2/ Steven Johnson 在 “where good ideas come from” 一书中描绘到:

”邻近可能性可以看成是一个未来的影子, 在现有事物的边缘徘徊,提供了一个将现状重新组合的路线图。但它也不是一个无限大的完全开放的空间, 。。邻近可能性告诉我们任何时刻,世界都可能发生非凡的变化,但是(某个时刻)只有某一些变化可以发生“。

“关于’邻近可能性’的奇特和美丽的事实是,它的边界随着你的探索而扩展。任何新的组合,将会带入更新的组合到 ‘邻近可能性’之内。 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房子,每开一扇门,房子就会神奇地扩张。刚开始,你在一间有四个门的房间里,每个门带你到达一个新的从未去过的房间。 这四个房间就是 ‘邻近可能性’.但是一旦你打开一扇门,走入一个房间,三扇新的门出现,每扇门又带你到一个全新的房间,这个全新的房间是你无法从最初的起点一下子就接触到的。随着不断的打开新门,最终你会构建一座宫殿。”

3/ 互联网的演化,先有 1968年的 AlohaNet, 再有 Ethernet 以太网,再有 udp, tcp/ip, smtp, ftp, http 这些高层协议, 再有电子邮件,浏览器, 然后再有之上的脸书,youtube, 推特,微博, 微信等应用, 这就是邻近可能性之演化的典型例子。

4/ 而以比特币为代表的加密货币技术,其背后还包含了不同领域的多项技术的组合:不对称加密技术,工作量证明算法,Merkle Tree, P2P 网络, 区块链等等。在这个组合的基础上,又催生了各种应用的可能性。

5/ 人们往往把创新误解为一个孤立的简单的点子,或者浪漫化为阿基米德光着屁股从澡堂里跑出来高喊 “Eureka!”。

6/ 但大多数好的创新,是各种不同想法的一个集群,是各种临近可能性的组合。 创新受制于周边的软硬件系统的条件, 创新本质上是一个网络。 孤立于网络而奢谈创新,好比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7/ 创新的秘诀不是营造一种极度封闭的氛围,然后坐着试图努力思考那些伟大的想法。真正的秘诀是把更多的零部件拿到桌子上, 让打通网络的可能性更高。

8/ 2004 年印度尼西亚海啸后,某国际慈善组织给印度尼西亚的 Meulaboh 市捐赠了八台单价四万美元的婴儿保育箱。 但四年后这些保育箱因为各种故障无法维修而全部停用。后来有医生发现当地大街上到处跑的是丰田汽车,于是用汽车零部件组装成一个婴儿保育箱。 这样不仅成本更低,而且遇到故障时在当地寻找/更换零件非常容易。

9/ 搭建一个孕育催生创新的网络,本质上需要两个条件:第一是高密度的连接,第二是要鼓励网络的可塑性。

10/ 人脑就是高密度连接的范例:一千亿个神经元,每个神经元和外界平均有一千个连接。与之相比,有估算全世界互联网上有四百亿个网页,假设平均每个网页包含十个和外界的连接,全球互联网站的连接密度比人脑仍然低两个数量级。

11/ 高密度的连接,只有在人口密集的大都市或者网络平台上才有可能。一些社会边缘或者兴趣小众的人群,也爱聚集在大都市或者人气旺盛的网络平台,因为只有在这种地方他们才更有可能找到同类。不可低估他们对于都市生态多样化,潜在的正面效果。

12/ 可塑性,是指一个网络,可以根据邻近技术边界可能性的变化,构建新的网络组合的能力。缺乏可塑性的网络,很难适应开放的环境中发生的变化。

13/ 传统公司的组织架构的惯性,往往导致它的可塑性之缺失,而很难自我改造去抓住大的创新机会。

14/ 个体的局限性,在于无法预测由于“临近可能性”的拓展,带来的第二级,第三级的衍生效应。一是外界输入的变量无法全部提前知道; 二是我们大脑理解客观世界的思维框架,大多在二十多岁就基本定型而大大限制其可塑性。

15/ 面对新变化新现象,我们往往视其为昙花一现的时尚或者噱头。 这种判断大部分情况下是对的,但对于极少数真正新技术带来的范式转移,视而不见无作为的代价是巨大和惨痛的。

16/ 这也是为什么有哲学家说,“进化永远比人更聪明”。

17/ 个体的奋斗,永远无法和大千世界中涌现出来的最密和可塑性最强的网络匹敌。个体长期最好的策略,应该是放弃主观预测,而把主要资源布局在世界上自发涌现出来的最大和增长最快的网络系统上。

18/ 这也是为什么,在美国的 98%以上的风险资本基金和二级市场基金,扣掉管理费用后,其长期回报无法超过市场指数。

王川: 外表丰满, 内在骨感的美国风险资本业

19/ 缺乏和外界的新连接,无法灵活改变思维模型的个体或者组织,即使曾经有过辉煌的过去,也可能很快被超越和边缘化。

20/ 起点低的个体或者组织,只要不断积极建立和外界有效而丰富的链接网络,不断自我改造去探索“邻近可能性”制造的新机会,终将脱颖而出。

王川: 从组件的角度看正反馈循环和区块链产业

本文最初于 2018年4月25日发布于笔者的公众号。


本文是   王川:比数字目标更重要的是扩展性和正反馈循环

和   王川: 再论区块链和“正反馈循环”

的续篇。

1/ 一个顶级的生意,商业模式,生态系统应当是有这种规律 :

2/ 生意具有可扩展性, 一个产品或者服务可以卖个成千上万个客户。

3/ 生意具有较低的,甚至接近于零的边际成本,卖一万个产品和一份产品的成本差别不大。

4/ 这个生意是个开放系统,不断从外界获取新的客户 (吸取能量)。

5/ 当客户数量多了以后,会滋生各种创意。创意的本质,是把以前孤立的各种事物,以一种新奇的,前所未有的方式连接起来,对参与连接的各方都创造新的价值。

6/ 没有真正创造和传递价值的连接 (比如传销),会消耗资源而最终断裂,要非常小心。

7/ 创意的价值不仅仅是简单的连接,而是连接起来后可以成为某种组件 (building block, 也有译为 “结构单元”)。

8/ 率先涌现出来的,可以高效创造价值的组件,可以被反复拷贝使用,在系统内被进一步用来连接和创造出更复杂的新东西。

9/ 而其它涌现的组件,使用频率如果无法突破某个临界点,则慢慢自然萎缩,最终消亡。

10/ 氨基酸,蛋白质,DNA, 原核细胞,真核细胞,等等,就是碳基生物系统里涌现出来的创意和组件。

11/ Excel, Word, Powerpoint, Internet Explorer, 可以看成是微软的生态系统内涌现出的组件。

12/ 公众号,微信支付,小程序, 等等,可以看成是微信的生态系统内涌现出的组件。

13/ 各种各样有创意的组件,使生态圈的参与者数量增加,数量的增加导致新的创意和组件进一步涌现,这样就形成正反馈循环,使生态圈不断自发的更加繁荣更加复杂化。

14/ 扩展性 / 零边际成本 / 开放系统 → 数量增加 → 各种连接指数倍出现 → 有价值的创意涌现 → 形成组件 → 系统复杂化 → 数量继续指数倍增加 → 正反馈循环 → 生态大繁荣。

15/ 这个复杂系统的进化,就像一个俄罗斯套娃一样,指数型发展,直到遇到外界物理环境的硬约束。

16/ 每一个生态圈,在其扩展性可以接触到的边界内,最终往往都是率先形成正反馈循环,数量突破临界点的某个系统一家独大。

17/ 试图以个体的力量,挑战改变整个生态系统的标准,是有悖于数学常识,违反系统发展规律的以卵击石。

18/ 催生正反馈循环,需要高效的组件 ; 高效的组件,需要各种创意的尝试 ; 创意的涌现, 需要巨大数量的节点之间自由的组合与连接 。

19/ 这也是为什么生命来源于海洋而非陆地。海洋带来的巨大流动性,让全球各种有机物分子可以轻松组合连接, 这种条件是陆地无法比拟的。

20/ 从这个角度看,对于任何新兴产业 (比如区块链产业)的评估和判断,无非就是这个问题: 你有什么有价值的组件涌现出来了吗? Where is your f**king building block ?

王川:比数字目标更重要的是扩展性和正反馈循环

本文最初于 2018年4月22日发布于笔者的公众号。


本文是  王川:论“扩展性” (一)
王川: 论”正反馈循环” 和 “远离平衡态的耗散结构” (一)
的续篇。

1/ 华盛顿邮报 2014年的数字表明,如果你的净资产在两千一百万美元以上,那么你就在美国家庭的顶尖的千分之一以上了。考虑到通胀因素,2018年这个数字应当在两千五百万美元以上。

2/ 充满焦虑的创业者和生意人,天天盯着这些数字,每天 all-in 拼命工作,强迫自己长时间做一些不喜欢的事情。

3/ 但许多日常事物性的工作,不具有累积效应,不能被重复使用,不能形成正反馈循环,不具有扩展性,充满着浓烈的机会主义的气息。

4/ 不思考方法论的机会主义者是可耻的。

5/ 两千五百万美元,按照时下美国三十年国债利息 3%来计算,一年的现金流也只有七十五万美元。

6/ 这种目标导向,只看数字,不深度思考模式的守财奴式的思路的主要缺陷,就是缺乏增长的后劲。即使数字上达到了阶段性目标,没有增长,人的内心很快又会开始焦虑,又要去寻找新的机会。

7/ 过度的焦虑,就无法抵御机会主义的陷阱。机会主义的行为造成大损失之后,就会更加焦虑。

8/ 换个角度看,一个创业者如果可以创造一个生意,每年的稳定利润超过七十五万美元,他就可以成为顶尖的千分之一者了。

9/ 而如果这个生意是在一个正反馈循环里,不断迅速增长,那么资本市场可以提前给它一个更高的估值.

10/ 以Netflix 为例, 它的营收 (topline) 每年增长超过 40%, 资本市场觉得它的增长轨迹是可以持续的,因此给予它的估值 ( $144 billion ) 相当于其过去十二个月纯利润 ( net income $687 million ) 的 两百倍多。 这个公司曾经在 2000年时试图把自己以五千万美元贱卖,当时被竞争对手轻蔑的拒绝。
可以参考笔者的文章  王川:好莱坞会被 Netflix 吞噬吗?

11/ 创造发掘一个市场巨大,扩展性极强,可以形成正反馈循环,可以长期持续增长的商业模式,是最最重要的。

12/ 即使起点卑微,一穷二白,只要在指数发展的正反馈循环的轨道上,就已经超越那些看似有钱,但没有自发迅速增长的公司。

13/ 越过临界点之后,发现原先的数字目标早已不在话下。 打好基础后,沿着指数增长的轨迹滑行,sky is the limit.

14/ 数字目标不值得焦虑。真正值得焦虑的,是商业模式的可扩展性,和是否涌现出正反馈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