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uan

王川: 瓦老师黑莓走麦城 – 再论价值投资的陷阱

本文最初于 2015年4月5日发布于笔者的公众号。


前几周我在我的公众号里有一篇文章,介绍过加拿大的巴菲特,Prem Watsa, 我叫他瓦老师吧.

瓦老师的一个主要投资风格,是在经济周期的低潮时收购超低价资产,整合运营几年后再卖出获利。 在传统的银行业,零售业,在希腊,爱尔兰,瓦老师屡有斩获.

但是五年前,他把这种价值投资的手法投入到高科技行业,却遇到了挫败.

2010年时,加拿大首屈一指的高科技公司,当属Research In Motion. 其旗舰产品是黑莓手机,在iphone 推出之前, 可以让用户用手机上的键盘打字发电子邮件,使用方便,远超竞争者。黑莓一度是世界上最有价值的品牌之一.

即使在iphone 推出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黑莓手机的增长速度仍比苹果和安卓快,在美国市场份额2010年一度达到43%,拥有两千万用户,全球有三千六百万用户. 2010年下半年黑莓市场份额在美国开始萎缩,但全球用户仍然不断增长,到2012底达到将近八千万,而此时美国用户只有九百万了.

股票市场往往是前瞻性的,投资者意识到新的竞争者对黑莓增长的威胁。2010年中,iphone 4 的推出,产品体验已全面超越黑莓手机。尽管2009年到2010年黑莓的纯利润从一股3.3美元增加到一股4.3美元,公司的股价还是从2009年的八十多块,跌到2010年底的五十多块.

瓦老师从2010年第三季度,一股五十美元开始,不断购买黑莓的股票。他起初的逻辑,是纯粹从财务数据来看的。当时黑莓一个季度的纯利润每股就接近1.5 元,折合一年将近六元,相对于50元的股价,不到十倍的市盈率实在诱人.

即使黑莓在智能手机市场开始落败于苹果和谷歌时,它总的销售额还有增长。在非洲和东南亚一些市场仍非常受欢迎,市场占有率超过50%。账面上大量现金,没有负债。只要可以生存下来,在当时的股价购进,纯粹从财务数据看上去,还是一个不错的投资.

到2011年二月,黑莓的股票也确实一度回光返照,到将近70元。2011年四月,苹果在美国的市场份额开始全面超过黑莓,黑莓的盈利和股价也开始全线崩溃,2012年一度跌到七元以下,只比其账面现金储备略高一点.

随着黑莓股价不断下降,瓦老师也不断加仓. 到2012年第三季度,当黑莓的股票跌到一股七元时,他增持了将近两亿美元的股票。他的股票总仓位接近黑莓股份的10%,两年来平均购入价大约17美元一股,总共成本九亿美元左右.

2011年到2012年,黑莓的营收缩水一半,净利润也从先前的将近三亿美元缩水到一千多万美元。唯一值得让人心动的是,它账面上有近三十亿美元现金,也没有别的债务.

黑莓的创始人兼总裁 Mike Lazaridis, 2012年邀请瓦老师加入公司董事会。他说服瓦老师看好黑莓的理由是:

1. 黑莓会有新一代的产品BB10, 重新抢夺市场份额.

2. 黑莓的品牌在全球仍然很响亮,还有近八千万用户。

3. 黑莓的电邮安全性能最佳,90%的企业用户和西方大国政府部门都在使用.

4. 巨大现金储备和专利库.

5. 2012年时全球只有20%的手机是智能手机,增长前景仍然很大.

但2013年黑莓的运营继续恶化,九月份季报,公司宣布亏损十亿加元,并裁员4500人.

当月,瓦老师从黑莓董事会辞职,他向黑莓开出一股九美元的私有化退市价码。后经研究,发现如果私有化而在债券市场融资,借贷成本会太高,妨碍公司成长.

最终,瓦老师和其他机构投资者,以可转债形式,联合投资十二点五亿美元入股黑莓。可转债一年利息6%,七年后可以一股10元的成本置换成黑莓股票。这笔交易里,瓦老师自己出资五亿美元。(同时他也以一股10美元的价格卖掉五百万股黑莓股票)

同时董事会决定把技术专家,来自香港的程守宗(John Chen) 任命为公司新总裁.

程守宗1998年临危受命,担任企业应用软件公司Sybase 总裁,当时公司股价只有九块钱。运营12年,2010年公司被 SAP以五十八亿美元,一股六十五美元的价格收购。对股东而言,十二年来年均回报18%左右.

目前黑莓在程老师的领导下,正在往企业软件和服务方向转型.

凭着程老师的功底和瓦老师的耐心配合,再给几年时间,如果黑莓股价超过17美元甚至更多,瓦老师的投资还是有可能会有不菲的回报.

但是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购入黑莓股票,过去四年多了。这期间,美国股指将近翻了一番,而他的投资,按照目前一股九美元的价格,还是浮亏四亿美元. 这不是满意的成果.

瓦老师当年投资入股的逻辑,现在事后诸葛亮地看,有什么缺陷呢?

1. 黑莓手机的平台和产品体验 2012年已全面落后于苹果和安卓,即使新的产品出来,只是小打小闹,并没有从根本上扭转格局。

2. 即使现在用户多,如果格局不扭转,用户的迅速流失也是分分钟的事.

3. 现金储备,专利库等等,只是给股价一个理论的最低值,但如果没有大的增长契机,不能成为购买股票的原因.

那我们可以从瓦老师的黑莓投资中吸取什么教训呢?分享一下个人浅见:

1)没有亲自体验用户产品,仅仅凭财务数据判断投资价值,是及其危险的.

尤其是高科技公司,产品的用户体验是其价值的核心。产品体验不好,被用户抛弃,等反应到财务数字上时,已经时过境迁,大势已去。关于这点,可以参见我的公众号里的老文章“听得见炮火的地方最精彩”.

2)单一应用型的高科技公司,对客户粘性低,投资风险比传统行业的公司还要大.

应用型公司指满足用户某单一需求的公司,一些工具和移动APP类公司均在此列。黑莓是最先可以发送电子邮件的手机,很受用户欢迎,是一类典型应用型公司.

应用思维是前台思维,公司提供的产品直接满足用户需求,和用户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但这类公司对于竞争者的壁垒较低,一旦出来个更好的产品,它就可能迅速在市场上溃败。对于日新月异的高科技公司,尤其如此.

黑莓手机在手机应用生态的培养上, 没有下大工夫,增加用户的粘性。丢失市场份额后,兵败如山倒。其崩溃之迅速,远胜于传统产业的公司。这是保守的瓦老师也始料不及的.

和应用型公司相对比的是生态型公司。微软在九十年代初开始奠定桌面电脑的市场霸主地位,培养了大量第三方开发者,为其开发操作系统上的应用,形成了一个完整复杂的生态圈。在新世纪,微软错过了搜索,错过了社交,错过了移动市场,一错再错,股票一度从最高点下跌接近三分之二(下跌幅度和黑莓股票从最高点下跌95%相比,还是不可同日而语)。但其长年培养积累的巨大生态圈,使它仍不可被迅速替代,有后劲反弹。微软的目前股价,考虑到分红因素,和历史最高点相比,也就下降了20%左右.

避免价值投资的陷阱,永远不是一个精确的科学,没有标准的答案。你需要紧靠自己熟悉的领域,公司,寻求简单但是强大的投资逻辑。没有理想目标之前,还需耐心等待。以后我会在公众号里继续发布更多有关案例的分析,敬请关注.

一个陌生老头的来信 – 加拿大的”巴菲特” Prem Watsa 瓦老师的盛世危言

本文最初于 2015年3月22日发布于笔者的公众号。


1950年出生于印度的Prem Watsa (下面称他为瓦老师吧),22岁时从印度理工学院毕业到加拿大留学。起初他在西安大略大学攻读MBA,为了攒学费业余卖空调。此后瓦老师做了十年的保险分析师,后创建自己的资产管理公司.

1985年当加拿大一家保险公司Markel Financial 濒临破产时,瓦老师注资控股,并于1987年将其命名为Fairfax 资产控股公司.

Fairfax 以保险公司为依托,靠着稳健的管理和投资,不断迅速增长。Fairfax 的股价,以加元计价,过去30年平均每年增长20%,进入2015年以来也不断创新高。瓦老师的个人资产目前据估计,可能高达六十亿美元,主要是在Fairfax的股票。由于瓦老师的商业模式和成长速度很像巴菲特的Berkshire Hathaway, 故而被人称为加拿大的巴菲特.

瓦老师的个人资产虽然还不到巴菲特七百亿美元资产的十分之一,但考虑到两个人二十岁的年龄差距,他的成就不算逊色.

瓦老师过去十几年的故事,绝对精彩地可以拍一部谍战片。2002年Fairfax曾经在美国上市,遭到几家著名对冲基金数年的全方位做空攻击,公司股价一度下跌超过75%。瓦老师力挽狂澜,后来还和做空者打官司对薄公堂。终于2006年后, Fairfax股价迅速回升,击退做空者.

2009年底Fairfax还是从纽约证交所退市, 目前Fairfax 的股票主要在多伦多证交所交易.

让瓦老师成名的重大交易之一,是他在次贷危机爆发之前,长期坚持通过CDS (信用违约保险)的交易手段做空次级贷款。2003年他就开始悄悄建仓,但次贷的泡沫越吹越大,他在2003-2006的四年间,忍受了最高达两亿美元账面亏损的长期煎熬.

随着次贷泡沫破碎,最终2007和2008年Fairfax 在 CDS的投资上, 累计获得超过二十四亿美元的利润,把公司的市值推到新高.

在今年三月六号瓦老师给股东的信中,除了回顾公司过去一年保险业务外,在宏观经济上有两个看点.

第一个看点,是瓦老师认为,通货紧缩将成为时代主流现象.

Fairfax 从2010年开始,每年不断增加下注,大约累计花费了六亿五千万美元左右,购买了一系列衍生产品,赌美国,欧洲,英法的物价指数不会上涨太高.

这些投资2013年一度缩水到一亿多美元,但随着2014年大宗商品(原油,铁矿石等等)价格的迅猛下跌,到2014年底,这些衍生产品的总共市值反弹到两亿四千万美元左右,尽管账面上仍然有四亿多美元的亏损.

瓦老师使用的一个典型的交易方式,是购买和美国消费指数挂钩的期权合同,叫做0.5% inflation floor contracts, 实际上就是一个赌美国未来十年消费指数累计涨幅不会超过5% (每年不会超过0.5%)的合同.

从华尔街主流观点来看,十年累计通胀不超过5%,简直不可能,因此这类期权合同对于买家来说极为便宜,瓦老师用三毛钱的成本就可以撬动100元的本金.

如果十年累计通胀高于5%,瓦老师的投资全部亏掉;如果发生经济通缩危机,物价指数不升,甚至短期大幅下滑,瓦老师的回报可能就是好几倍,甚至十几倍以上.

十年前,如果有人预言德国政府三十年债券利息会跌到1%以下,是不会有任何人相信的。今天这已成为现实。更不可思议的是,最近德国五年期的政府债券利息是负的零点一二.

如果未来几年物价指数发生了不可思议的通缩,那么瓦老师将很有可能重复 2007-2008 年的辉煌,再次赚得盆满钵满.

瓦老师信里的第二个看点,是针对时下高科技股票巨额估值的警告.

瓦老师列了一个表,全球主要社交媒体公司三月份的市盈率,其中:

Twitter 还在亏钱,Netflix 111, Yelp 358, Linkedin 89, Facebook 73,腾讯 46.

还有几家私营企业在一级市场融资,获得了上百亿美元的巨额估值,比较有代表性的是:

小米累计融资14亿美元,估值460亿;

Uber 累计融资28亿美元,估值410 亿。

Palantir 累计融资10亿美元,估值150亿.

2014年全球有73家私营公司被风险投资家估值到10亿美元以上,这个数字是2000年高科技泡沫破灭之前的两倍.

更令人咂舌的是这些公司在一级市场估值和它们累计融资的比例,小米是32倍,Uber 是 14 倍,这样高的比例,也是前所未有的.

在对这些估值惊讶之余,瓦老师表示“坚信大部分这些投机,最后都和历史上别的投机一样的结局:非常糟糕”.

作为资本市场上滚打三十年的老江湖,瓦老师的这些盛世危言值得关注.

Fairfax 的股东大会将于今年四月十五日在多伦多召开. 华尔街的朋友们,与其五月份飞越半个美洲大陆,去巴菲特的奥马哈,在人山人海中凑热闹,为什么不考虑飞一个小时到多伦多,和比巴菲特年轻二十岁的瓦老师, 轻松地零距离接触呢?

王川:减肥其实很简单–只需十六美元和一点定力

本文最初于 2015年3月31日发布于笔者的公众号。


这个标题,绝非危言耸听,里面包含着一个重要的方法论。减肥确实很简单。十六美元,就是用来买配图里, 亚马逊上价格十六美元的 Ozeri牌的秤,可以精确到0.1公斤.

当然,简单,对于缺乏意志力的人,并不意味着容易.

我当年变胖的经历,应当和大多数人类似. 二十五岁后,吃喝不节制,体重最高时猛涨了将近三十斤,主要都在肚子上.

开始我还为自己的壮硕沾沾自喜,但是肥胖带来的各种不便和形象的有碍观瞻,让我开始决定减肥.

最初我的减肥努力是加大运动量,坚持每天游泳一千多米,并且注意开始控制饮食。但这样只能减几斤肉,然后稍不注意,体重又上去了.

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四五年,直到有一天,我意识到,我必须要把减肥定量化,细分化.

我买了个秤,可以精确显示体重到0.1公斤。我给自己设定一个目标,平均至少每天减 0.1 公斤,那么如果可以100 天坚持下来,就可以减10公斤,也就是二十斤肉.

具体操作,是每天早中晚多称几次体重,纪录体重变化,精确到 0.1公斤。尤其是晚餐的时候。我会吃几口饭,就到秤上过一下磅,如果超标,马上停止进食。有时,晚餐之前,如果体重已经超标,我就干脆不吃晚饭,彻底地过午不食了.

我太太对我这种貌似变态的,不断称体重的行为嗤之以鼻,但我知道,坚持下去就会有成果,我不会因为别人的不屑,而放弃自己正确的路线.

还有一点,不要熬夜,早点睡觉,充足的睡眠是非常有足于体重的控制的.

晚餐时终止进食,开始感觉有点不自然,但坚持下来,感到的是腹部脂肪燃烧的一种愉悦和轻松.

我实际操作下来,两个月就减了二十斤肉,很快体重和腰围就恢复到十八岁的水平了.

此后如果饮食不节制,体重还会有反弹。那就重新采取这种定量化控制体重的方法.

我瘦下来后,一些几年没见的朋友,重逢时都惊呼我的变化,向我请教减肥的秘诀。当我介绍给他们听后,有人大笑,有人则摇头表示自己做不到.

有人对我说,我天天什么都不吃,就喝水,还是胖!那我要说,亲,你喝的真的不是水.

还有人会说,我喝的真的是白水,还是拼命长肉。我要说,你的发现已经打破了热力学第一定律,请赶快和诺贝尔基金会联系,申请本年度物理学奖,他们的联系电邮是 info@nobelmedia.se

每当我听到人们一方面标榜自己是个吃货,一方面又抱怨减肥如何困难,我只有按着自己的马甲线,笑而不语.

在我看来,减肥纯粹是个靠自控力可以解决的问题,在今天的美国,居然成了一个每年价值六百亿美元的大市场,实在荒谬。按照我的方法,即使三亿美国人每人都买一个十六块钱的秤,一个秤平均用五年,那么每年用于减肥的钱不到十亿美元.

实际上投资和生活中许多问题,都可以按照这样的思路解决:把一个看似复杂,无法解决的大问题,细分为许多力所能及,可以解决的小问题,去一个个解决,积小胜为大胜。日积月累,自然水到渠成.

唯有细分,你才可能发现问题症结所在.

只有细分,你才可以各个击破.

我可以做到, 你也行, 只是看你有没有这个定力,去知行合一了.

王川:用研究房产的精神去研究股票 – 为什么我还是更喜欢股票

本文最初发布于 2015年8月27日。


这篇文章是

王川: 为什么大多数人靠房地产发财,可我还是更喜欢股票 (一)

王川:苦命房东的辛酸历史 – 为什么美国的黄世仁反而成了弱势群体

的续集。主要介绍的是笔者在美国的经验.

凡是在美国买房的人们,相信都经过这些流程:

1. 买房子时会雇佣专业检查人员,里里外外地检查房子的各种情况.

2. 房子的白蚁和发霉的问题,更需要专门的人员来检测.

3. 卖主通常会被要求填写一份几页纸的清单,如实罗列房子的已知的各种问题.

4. 有专门的公司,会提供附近区域各类信息的详细报告,关于房子所在地的地质构造,地震的风险,周围有没有各种污染源,飞机场,附近有没有注册性犯罪者居住,等等,极为详尽.

5. 有专门的估价师提供房屋估值报告,一般至少罗列五到六个邻近区域的已经出售的房子,把它们的各类参数与要购买的房子相比较,然后估算出一个合理的市价.

完成这些调研工作,要几天时间,总共费用至少一千美元. 大部分买家都是反复阅读报告,仔细做各种比较,然后才买房子.

但是,同样的巨大资金,一旦到投资股票的时候,许多投资 (ji) 者的心态,就突然完全不一样了.

拍拍脑门,看看K线图,听一点朋友的小道消息,duang! 几秒钟就买入了。买的就是符号,玩的就是心跳,天天盯着屏幕,涨则沾沾自喜,跌则如坐针毡.

大多数人对于购买的股票,完全不知道,也没有体验过其公司的产品服务,完全不了解其盈利模式,市场的大小和其它竞争者的情况.

至于公司的资产和负债,增长速度,收入和利润,毛利率,现金流,股票数目,管理层的履历和持股比例,各种法律诉讼的风险,更是一点没有概念。上市公司的这些信息其实都是公开资料,完全可以免费获取.

没有任何认真细致的研究,以拍脑瓜的方式投资股票,如果可以长期积累财富,那才是真的怪了.

为什么相比房产而言,我还是更喜欢投资股票呢?分享一点个人浅见:

第一,股票投资的选择比房产多很多.

房产投资大部分情况下由于空间限制,投资对象只能局限在本地车程一两个小时内的区域。异地房东管理的各种头痛问题,以前已经阐述过,就不在此赘述.

而股票和债券的投资,如今可以在不同行业和不同国家的市场上, 有上万个选择供你研究和精挑细选.

第二,投资股票的交易费用普遍低到可以忽略不计,而交易过程大多几秒钟内就可以完成.

这和房产交易,费时至少2-3个月,各类交易和维护费用加起来就要接近房价的10%相比,不可同日而语.

绝大多数时候,股票的流动性是非常好的,买入价和卖出价差别很小。房产则相对流动性较差,交易时间长,市场转向时买家可能突然消失,有价无市的现象可能持续很长时间,变现非常困难.

股票交易的便捷,对于无法自控的投机者,反而是个巨大的缺点,因此大多数人无法持有仓位一年以上。这里面有个矛盾,真正的巨额利润,往往在长期持有一个优质公司多年后,才可以积累出来。许多人之所以靠房产积累财富,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买卖房产费时耗力,被迫长期持有,反而因祸得福.

第三,股票购入后,不需要再追加任何金钱的投入,对于事前做好充足研究的长期投资者而言,也不需要太多精力去跟踪研究.

而房子投资,如果没有租客入住时,则需要不断追加资金支付各类苛捐杂税和修补费用.至于在这个过程中耗费的时间和精力,更使得房产投资变成了一份兼职工作,而不是完全坐地收钱的被动收入.

第四,券商,对于有金融杠杆的仓位, 要求通常比较严. 如果市值损失过大,投资者通常只有最多两天,甚至只有一两个小时的时间追加保证金,否则就可能立刻强行平仓.

而房市,在美国虽然理论上有所谓的强行法院拍卖( Judicial foreclosure) 可以捡便宜, 但是实际操作上, 从屋主违约到拍卖一般至少要三个月以上。这类拍卖房大多无法事前做任何检查,对房屋产权的保护也没有正常购买渠道那样完善,风险仍然很大.

这个现象的反面是,一些证券常常会出现一些不可思议的便宜价格, 对于不用杠杆,资金充裕,研究充分的长期投资者来说,有可能找到非常好的买入点.

刚刚过去的八月二十四日,受亚洲市场的动荡影响,美国股市开盘时,标准普尔指数就比周五收盘时下跌了5%. 有少数开放式指数基金 (Exchange Traded Funds), 甚至包括一些资金规模超过一百亿美元的大型指数基金,在极度恐慌和混乱中,有几分钟内价格一度下跌幅度超过40%,到收盘时才全部恢复过来。换言之,在最底部买入的投资者,理论上一天就可能有超过60%以上的回报.

如果说八月二十四号的机会,因为时间过短,而无法真正把握的话, 那么回顾历史上的各种金融恐慌,实际上在证券市场上有不少机会,投资回报远超过同时期的房市里面的机会.

以过去几年为例,2008年金融危机后,由于极差的流动性,硅谷大部分地区的房市价格到2010-2011年才真正见底,五年后的今天,有些地方房价比最低点上涨了两倍多。与之相比,美国股市在2009年三月就触底,标准普尔指数上涨了接近三倍,而二级市场上涨了十几倍,几十倍的个股则比比皆是.

但是,没有平时的长期耐心积累,用钻研房产的精神去研究股票,积累大量素材,当市场恐慌时,你就无法以平和的心态,不慌不忙地把握住那些机会. 这个话题, 可以参见下面一篇我的文章的链接.

王川:每天四分钟,练出六块肌的方法论

最后,对于那些喜欢投资房子的朋友,我想借用保尔*柯察金老师的文体说:

“一个投资者的前半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为天天修马桶,刷油漆,灭蟑螂,换地毯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经常催促房客交租和与房客上法庭打官司而羞愧.他从未因股价的剧烈震荡而一惊一乍,也从未因财富的波动而改变坚持学习研究的习惯. 这样,在2045年世界物质资料极大丰富,科技奇点到来之时,他能够说,我把前半生的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人类最宝贵的事业– 优化资本配置,以有限的资源获得最大的回报。我已经准备好了,人类最好的日子还在前头!”

王川:苦命房东的辛酸历史 – 为什么美国的黄世仁反而成了弱势群体

本文最初于 2015年8月18日发布于笔者的公众号。


这篇文章是前两天发布的 王川: 为什么大多数人靠房地产发财,可我还是更喜欢股票 (一) 的续集.

中国著名演员刘晓庆曾在她的自传中如是说:做人难。做女人,更难。做名女人,难上加难。

三十二年后, 硅谷’著名’投资人王川老师说:

做房东, 难。做异地房东, 更难。做美国的异地房东,难上加难.

许多人没有意识到,房子如果没有好的租客,好的现金流的时候,是个巨大的负担。当地政府的各类苛捐杂税,使房子成为一个烧钱的巨大黑洞。如果政府修改游戏规则,更是让房主苦不堪言。

而不动产流动性相对不好,当情况发生突变,无法迅速转身止损,那种无力感,个中滋味,没有经历过的人难以理解。

美国各地的针对房产的苛捐杂税包括:

购买房屋时,一般县政府或者市政府会征收一次性的交易税。比如在硅谷腹地的圣何塞市,这类的交易税达到房价的千分之三点三.

每年的财产税,在加州大约1.2%左右。德克萨斯州则高达3%。如果当地要新建学校,则可能有临时的赋税用于学校的建设。

有的州专门针对出租房有房租收入税,比如在亚利桑那州,房租税相当于房租收入的2-3%。

至于有的城市需要房东直接负责支付的费用,包括垃圾回收,下水道管理,不可胜数。

如果房子属于一个小区,通常会有每月不菲的物业管理费。如果房屋前杂草丛生,或是租客在院子里搭个大帐篷有碍观瞻时,物业都会给你发信,限期改正。

投资房产者通常有一个很大的思想误区,就是对房客以己度人,以为房客也会像自己一样讲道理,行事的道德水准是和自己在一个层面的。但是只有和各类房客接触,才会发现原来这个世界如此多样化:

有房客夫妇闹离婚大吵大闹,大打出手,把房子砸坏的。

有房客偷偷拉进来七八个非法移民住在一间房的。

有房客私自在房子里非法种植大麻牟利的。

有房客小孩故意把卫生巾冲到抽水马桶内造成下水管道堵塞,粪便和脏水淹没房子的。

有房客临走时泄愤,蓄意破坏房子的。

奇葩的房客, 其节操是没有下限的,是需要极强的想象力的。

美国许多地方和房客相关的法律,是极力保护租客权力的。按照法律规定,如果租客赖账,赶走租客要走法律程序,遇上爱钻法律漏洞的赖账租客,这个过程需要耗费至少两到三个月甚至更长,这期间租客可以继续赖在里面不交房租。

对租客采用暴力威胁或者其他非法律以外的手段是危险的,适得其反的,因为租客可以起诉房东赔偿损失,房东反而陷于被动。

63岁的旧金山居民Janet Sluizer, 跑到craiglist上出租自己公寓的一个单间。房客搬进来时,她没有做任何信用调查,没有任何书面合约,甚至定金都没入账,只是拿到第一个月房租后,就被花言巧语诱惑,放房客进来。

房客入住后拒绝交纳定金,在屋内吸烟,她发现自己的一些珠宝也不翼而飞。

当她自己试图走法律程序驱赶房客时,被告知她填写的表格不符合规范,又浪费了几周的时间。房客几个月后终于搬出,Sluizer甚至还为此支付了房客的搬家费用和两周的旅馆费。但在此期间,Sluizer被迫和自己憎恶的房客同居一房,心中无限愤怒也无可奈何.

南加州的Cory Tschogl, 2014年把自己的度假屋通过airbnb租给一对俄国移民兄弟, Maksym 和Denys Pashanin. 原来双方的合约是只租43天,过了三十天之后,两兄弟公然宣布,由于他们居住时间已满三十天,他们拥有加州的房客的所有合法权力,他们要名正言顺的赖在里面了.

最终Tschogl 和记者联系,这个故事上了全国电视,在各方面巨大压力下,两兄弟赖了两个月后才偷偷搬出公寓。

有些人觉得自己把房子完全交给专职的出租经理人就可以免去所有麻烦。诚然,出租经理人可以帮你省很多事,在经营自己的出租房时必不可少。但是,一般经理人收取的管理费用每月只有月租的6-10%,对于一个月租两千美元的房子来说,也就是一百多美元一个月,指望他们非常尽心地管理是不现实的。

如果是异地房产,很难对出租经理人进行有效的监督。如果经理人不得力,难道你每次还要再花几百元机票钱飞过去换人吗?

你的时间不是钱吗?当年’富爸爸穷爸爸’一书的作者不是一直鼓吹房产是被动收入,可以闭着眼睛睡大觉照样收钱吗?

许多人购房,心中想象的是固定的现金流收入,然后可以闭着眼睛收钱。实际情况要比这个复杂得多。

首先,考虑到房客的搬迁,寻找新房客的时间,平均而言,一个房子一年要算两个月的空房率。

第二,出租经理人的管理费用,保守的估计,要占据租金的6-10%左右。

第三,以加州为例,租金收入要减掉一年大约1.2%的财产税,1000-1500美元左右的保险费用。

第四,平均下来,要计划一年约一千到两千美元的各类维修费用。

把这些因素考虑进去,以硅谷苹果公司所在的 Cupertino 市为例,一个两百万美元的房子月租大约五千美元左右,扣掉所有费用后,实际收到的净租金和房价比例不到1.5%.

除了房屋租金售价比例外,如果不考虑交易费用,那更是耍流氓。

对于一个价格三十万美元的房子来说,美国普通房屋出售的经纪人代理费用,一般是房价的百分之六。其它过户交易杂费,再加百分之一点五左右。考虑到出租房出售时一般平均要空置三个月 (一般租客在内时,如果没有其主动配合,很难卖个好价钱。如果房市不好可能空置时间更长),空置间的维持费用相当于房价百分之二。这些费用加起来,总共接近房价的百分之十。

换句话说,如果你预期你的房产投资未来平均每年升值3%,过了三年,你的那些增值也就勉强抵掉交易费用而已.

除此之外,房东还容易忽视掉的,是一些无法事前预计的黑天鹅风险。

美国东南部的佛罗里达州,有些地方,由于雨水渗透,日积月累,会突然出现导致房屋塌陷的大坑,英文也叫 sink hole.

有些房屋,由于天然气管道疏于维护,发生爆炸事故,租客严重烧伤甚至死亡。亚特兰大市2010年一幢公寓楼,因为天然气管道爆炸,租客严重烧伤,被法院判罚七千两百万美元. 如果保险赔偿金额不够,业主只能宣布破产,多年的投资积累瞬间化为乌有。

投资房产并非一无是处,但是如果你不把这些复杂因素和潜在风险充分考虑进去,迎接你的可能是深深的失望和无尽的烦恼。

抽水马桶的挡板 (flapper),六美元;

修补被砸碎的窗玻璃,八十美元 ;

房子前面的植物被盗,更换费用,一百三十美元;

检修空调,更换氟利昂和零部件,两百八十美元 ;

房客夫妻吵架打架,把墙打破一个洞,修补费用,五百美元。

更换新地毯,两千美元;

房客在屋内非法种大麻,清理费用, 四万美元;

房客点蜡烛把房子烧着了,消防队砸破门,砸破窗,砸破墙来灭火,保险公司赔付重新装修费用,七万美元

加入王川的投资俱乐部,多交些高质量的朋友, 少走些弯路,开阔下思路,年费五千五百美元。

一辈子不用和房客打交道,不急不躁,每天睡到自然醒,游泳爬山打太极,无价(Priceless).

王川: 为什么大多数人靠房地产发财,可我还是更喜欢股票 (一)

本文最初于 2015年8月16日发布于笔者的公众号。


一个美国房东之死

Greg McNicol (麦尼克)出生于澳大利亚墨尔本,父亲是警察。他嗓门大,爱运动,动手能力强,曾在澳大利亚空军服役七年。1998年32岁的时候他移民到美国的洛杉矶。他从建筑行业起家,先后参与几个大型的旅馆和赌场修建工作,担任项目经理,逐渐成为这个行业的专家。他喜欢美国给他带来的无限机会。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他决定自立门户,到全国各地寻找房产投资机会。2010年二月,他在底特律花了五万美元购买了一幢十个单元的破烂的公寓。麦尼克的基本计划是,把公寓装修好,赖账的房客赶走,然后重新出租。类似的多单元的公寓,麦尼克在美国其他城市积累了十幢.

2010年五月的一个周六下午。麦尼克在他的底特律公寓,试图请赖账的女房客搬走。女房客拒绝,开始破口大骂,然后给她的父亲打电话。几分钟后,一辆卡车开到,司机跳将下来,五米外开了一枪,击中麦尼克的下腹,麦尼克当场死亡, 他的投资房产的美国梦瞬间破碎了.

凶手是62岁的Freddie Young, 不可思议的是,案发前他刚刚赢了价值一百五十万美元的彩票,但是他不去支付女儿拖欠的房租,而是选择行凶杀人。凶手最终被判25年的有期徒刑.

为什么大多数人靠房地产发财

首先,我不否认大多数人是靠房地产发财的。在中国,北上广的黄金地段,过去二十年房地产大多涨了几十倍。在美国硅谷,以斯坦福大学为核心的地带,在纽约的曼哈顿,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的周边地区,过去二十多年房产价格一般都至少上涨五六倍.

如果你环顾四周,靠股票投资发大财的则寥寥无几.

为什么人们喜欢房地产?为什么许多普通人依靠房地产迅速积累财富?笔者认为有这样一些原因:

房地产,看得见摸得着, 普通人很容易有感性认识,因而认可其价值。尤其是看到精美的装修, 和优雅的环境,人容易变得情绪化,而没有从投资的角度看问题.

靠房产每月收租的收入模式,很容易理解,在目前美国的银行存款利息接近零的情况下,显得是个更好的选择.

房子的流动性不好,出售的交易费用比较高,时间长,所以一般人有些微利时,不会像股票一样几秒钟内迅速抛售,而会选择长期持有,这反而促进了长期升值利益的积累.

杠杆效应。在美国的大部分购房者一般都只需要放20%的首付,一比五的杠杆率导致房屋升值时收益率被放大.

一线城市的最好区域,由于供给限制和刚性需求,所以长时间以来,一直有资产保值,抵御通货膨胀的功效.

房产投资的缺点

但凡事皆有两面性,房地产的一些特性, 有时又是巨大的缺点:

当经济下行时,房地产的杠杆效应会使损失也放大,甚至超出起初投入的首付款.

由于房子流动性相对不好,当市场逆转时,会出现长期卖不出去,要卖就要大幅降价割肉的窘境.

房地产是一个非常本地化的投资。每个地方的市场行情和法律千差万别。和一线城市的黄金地带相比,美国大部分区域过去二十年的平均房价只是翻了两倍而已。以硅谷为例,2008年金融危机后,斯坦福大学周边区域房价下跌幅度只有10-20%左右,而在硅谷东边两个小时车程的 Tracy市,房价从2006年的高点下跌幅度高达70%。

投资者思维简单化,没有区分自住房和投资房的不同特质,尤其是没有意识到,管理投资房需要做的各种耗时耗力的工作,以及一些潜在的不可控的风险.

 

王川: 劫贫济富的信用卡让美国的互联网金融裹足不前

本文最初于 2015年9月15日发布于笔者的公众号。


互联网电商在美国出现二十年后,商家在支付问题上仍然面对高居不下的费用。传统的信用卡如维萨(Visa), 万事达 (Master), 运通 (American express) 要征收商家相当于交易金额 1.75 – 3%不等的费用.

市场上其他第三方支付公司,比如 paypal, stripe 对于商家收取的费用都是2.9%加上30美分左右。移动支付公司Square, 对于网上输入的信用卡交易(不是现场刷卡), 费率则高达3.5%.

这和中国的支付宝的 1%和微信支付的 0.6%的支付费用相比,完全是天壤之别.

为什么美国的互联网金融成本如此之高?有办法改变这个格局吗?

这一切要从57年前信用卡的诞生开始说起.

Fresno是加州中部以农业为主的二十万人口的小城市。1958年九月, 总部在加州旧金山的美国银行 (Bank of America) 选择在此进行信用卡产品的测试. 由于Fresno相对偏远孤立,如果实验失败,对银行名声的损害不会太大.

在此之前已经有些公司给客户提供所谓 charge card, 借记卡,但是消费者不能用卡在别的地方买东西.

美国银行第一次推出可以在多个商家购物的信用卡,它最初的一些基本设计和现在没有大的变化:

每个月结一次账,如果有欠款银行每月收1.5%的利息(年利18%), 接受信用卡的商家开始要给美国银行支付高达6%的商家费用(Merchant Fee)。但是商家要在价格上对现金客户和使用信用卡的客户一视同仁.

大商户对于这6%的费用极为抵触,但信用卡对于小商户来说,是来自上帝的礼物.

没有信用卡之前,商家要给成百上千的客户发账单,许多都是几块钱的小数,往往都要三四个月后才收到款。这个过程耗费的人工,邮寄和纸张费用是个极大的成本.

信用卡支付,等于银行外包了商户的很大一部分后台工作,而且资金几天就可以到账。即使百分之六的费用也是很划算的.

但是主持项目的经理犯了一个想当然的错误,他根据过去的经验,假设用户赖账率只有4%. 实际操作中,由于不加选择地大规模发放信用卡,加州人民赖账不还的劣根性,在这个新金融产品的实验中暴露无遗.

一年以后的数据显示,客户实际赖账率高达22%,再加上各类层出不穷的信用卡偷盗和造假, 美国银行亏损接近九百万美元. 如果包含广告和其他费用,实际亏损高达两千万美元. 考虑到通胀因素, 这个数字相当于2015年的两亿美元.

管理层痛定思痛,开始清理整顿。赖账不还的和造假的客户被踢掉,新卡发放更为严格,收账部门加大力度追债,对大商户的收费最低降到了3%。 1961 年以后美国银行的信用卡业务开始盈利,到1968年年利润接近一千三百万美元。一直到1968年,加州的信用卡市场一直为美国银行独占.

1967年,加州几大银行合作建立了MasterCharge 万事达联盟,要联合发行信用卡和美国银行竞争。在竞争压力面前,美国银行决定不再单干。1970年以美国银行为首的多家银行联合成立一个独立的公司,NBI,这就是维萨卡visa 的前身.

维萨和万事达负责各自系统内的发卡银行和商家银行之间资金的清算和相关后台工作。发卡银行提供借贷资金,承受客户的信用风险.

四十多年后,信用卡市场的格局是这样的:

维萨和万事达两家公司占据全球信用卡购物交易额的百分之八十多.

在目前一个典型的信用卡交易中,100美元的消费,商家只得到大约98美元。被拿走的两块钱,一点七五美元给了发放信用卡的银行,18美分给了维萨或万事达,剩下的7 美分给了帮助商家管理信用卡收费的公司.

这1.75美元的费用,通常叫跨行交换费 (interchange fee) .

九十年代后,美国许多银行为了吸引客户,刺激消费,推出了各种各样的信用卡消费返利计划。这类计划通常会以现金形式返还消费额的百分之一给客户。1.75%的交换费,扣掉1%的返利,银行实际的收入相当于交易额的0.75%.

2010年美国有学者研究表明,这类消费返利计划,等价于把财富从现金买家转移给使用信用卡的买家.

平均来说,一个使用现金支付的家庭, 每年给使用信用卡支付的家庭, 事实上补贴149美元. 而后者每年从现金付款家庭得到的实质上的补贴高达 1133 美元.

由于通常信用卡的使用频率和收入正相关,收入越高,信用卡消费越高,获得的返利就越多. 有学者计算,年收入低于两万美元的低收入家庭,每年往这个系统里付出21 美元;而年收入高于十五万美元的家庭,每年从信用卡系统里获得750美元的利益.

曾有哲人怒斥信用卡返利的做法是脱裤子放屁,直接少收商家交换费就好了.

实际情况要复杂一些。没有外力强迫下,降低交换费对银行并没有太多好处。但是玩玩信用卡返利这种花活,可以更好地控制更挑剔的那部分客户. 而对个人财务管理不上心的客户,他们由于种种原因放弃索取1%的返利,这些就成为银行的利润了.

普通消费者在这场博弈中,如要胜出,就要多用信用卡少用现金, 多追逐返利高的信用卡. 具有讽刺意义的是,正是这样的消费方式,加强了现有的维萨和万事达两家的垄断格局.

以Paypal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公司,由于相当一部分买家的资金来自于信用卡,完全无法绕开信用卡公司的交换费. 要从商家那里赚钱,就必须在这个交换费上再加一笔, 那么收取2.9% 的交易费用,也就不足为奇了.

在欧洲,信用卡的跨行交易费通过立法形式在2015年降到了0.3%。在澳大利亚,交易费率则是2003年就降到了0.5%。美国则一直保持在1.75%以上的高位,这是为什么?

如果欧洲的银行可以在0.3%的信用卡交换费的情况下盈利,美国的银行为什么不可以?

有一种解释是,美国以外的大部分国家和地区,金融业往往为少数几家大银行控制,消费者的利益诉求反而容易得到更迅速的反馈和解决.

而在美国,1994年以前,银行是不允许跨州经营业务的,全国各个州有上千家银行。这样一个历史遗留下来的高度分散的区域性系统,导致小银行运营成本相对较高,对于任何要削减其收入的立法反应极为强烈。当商家想通过法律手段改变现状时,遇到的来自几千家不同银行的共同阻力十分强大.

2005年,美国多个商家和贸易协会联合发起对维萨,万事达和其他信用卡公司的集体诉讼,要求降低交换费。经过数年旷日持久的官司,2013年底部分原告和信用卡公司达成协议,获得接近六十亿美元的赔偿,但是要永久放弃未来对信用卡公司交换费诉讼的权力.

部分原告对这个协议极为不满,因为协议并没有对交换费有任何实质性的降低,赔偿金额只不过是维萨和万事达不到一年的利润而已,但他们以后就不用担心在这个问题上继续被纠缠了.

包括谷歌,沃尔玛,梅西等一些大商家和部分贸易协会拒绝参与赔偿协议,要继续依靠法律手段降低信用卡公司的交换费用。但是根据上次耗时八年的诉讼经验来看,这方面的努力势必是旷日持久,短期期望值不可过高.

在美国信用卡的交换费有实质性下降之前,所有像paypal 一样的全球性的互联网支付技术,由于无法绕开信用卡,收取商家的费用将继续保持在较高的水平。 apple pay, google wallet, stripe 等各类新技术产品将仍然只是隔靴搔痒,不可能在降低互联网金融成本方面有实质性的作用.

王川: 关于胡雪岩覆灭的三个细节,以及投资的顶层设计

本文最初于 2015年2月14日发布于笔者的公众号。


九十年代风行于中国的 “红顶商人胡雪岩”一书,让许多人津津乐道胡雪岩的关系学和成功学。但多数人对胡雪岩迅速覆灭的细节缺乏了解。借用毛主席的话,“凡是不讲失败案例只讲成功案例的,都是在耍流氓”。只有了解这些细节,才能吸取教训而有收获。

胡雪岩作为一个一度富可敌国的商人,经营业务包括药行,当铺,房地产和他的遍布全国的阜康钱庄。他后来帮助左宗棠筹饷和订购军火,向外国财团借外债,成了左的经济上的得力帮手,自己的事业也更上一层楼。其个人资产最多时近一千万两白银。

胡的覆灭,起源于纺织业的产业革命。新的缫丝机器对传统手工剿丝业发生巨大冲击。机器缫丝效率高,质量好,一部机器抵得上三十个人,取代手工剿丝毫无悬念,但东南沿海许多以此为生的人会丢掉饭碗,生计没有着落。尽管如此,大势不可抗拒。

蚕丝是缫丝厂的基本原料。胡雪岩逆势而动,计划收购并垄断国内蚕丝供应,和机器缫丝厂竞争,犯了大忌。用现代语言来说,就是”反动透顶”.

胡口口声声说这样做是为了当地丝户的生计,“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实际上只是为自己缺乏战略远见和自我革新的勇气,披上了一层道德的遮羞布。更要命的是,胡不是用自己的某些局部优势速战速决,而是开始了将近两年逆势而动的投资,其覆灭也就有其必然性。

细节一:从1881年开始,胡雪岩不断囤积生丝,前后总共投入两千万两白银,超过上海全年交易量的三分之二,把市面上的生丝价格抬上去。机器缫丝厂都是外商开的,开始他们十分愤怒但无可奈何. 胡老师没有见好就收,试图联合其他华商垄断蚕丝供应。他自恃有阜康钱庄和当铺,后备资金充足,在任性地道路上越走越远,但是投机的杠杆也越来越大。

1883年日本和意大利突然蚕丝大丰收,填补了胡雪岩囤积的生丝量的空白,再加上当年世界经济危机,需求突然萎缩,国际生丝价格大跌.

胡得罪了外商,在当时中国海关和海运都被外国人控制的情况下,自己囤的丝完全无法外销。最终由于上海生丝市场停滞,胡也撑不住了,被迫低价抛售了囤积了一年多的生丝,一次亏损了八百万两白银.

细节二:胡雪岩在政治上彻底依赖左宗棠,而开罪了李鸿章和其他许多势力。左的政敌李鸿章的马仔盛宣怀发现了胡在资金上的压力,故意拖欠其饷款,迫使其挪用钱庄八十万两白银填补空缺,然后四处散布胡动用钱庄资金补缺的消息,推动了储户对胡的钱庄的挤兑,加速了他的金融帝国的倒塌.

1883年12月,北京的阜康分号关闭,接着全国各地的阜康分号纷纷关门。次年胡雪岩彻底破产。

细节三: 1883年中法战争爆发,后战争扩大到福建和台湾,造成东南沿海商人的巨大恐慌, 许多人被迫廉价变卖家产,包括先前高价囤积的蚕丝,并且纷纷到钱庄提取现款。 1885年初法国侵略者还用军舰在长江出海口封锁海运一个多月,那时胡雪岩的帝国早已烟消云散了。

1885年七月左宗棠去世后,胡失去了东山再起的靠山,当年11月就在贫病中死去。

在我看来,精明能干且曾富可敌国如胡雪岩者,其战略布局十分脆弱,完全经不起推敲。归根到底是缺乏一种战略上的顶层设计。即使其局部上处处精明,遇到风吹草动,也无法挽回颓势。

什么是投资的顶层设计?在我看来,它有这么几个组成部分:

1. 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2. 广泛的人脉关系和深厚的信誉资本.

3. 宽广的知识面,和分析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4. 资本在各类资产中的合理配置和稳健的风险控制体系,慎用杠杆,最好不用杠杆.

5. 适合个人风格的,学习发现和捕捉新的投资机会的体系。

胡雪岩,生活上奢侈无度,政治上只依靠左宗棠一人,自我膨胀到要孤注一掷地逆势而动,面对新鲜事物只会本能的排斥而不是去顺应时代潮流,他的迅速覆灭不是偶然的。

今天,一些积累了相当财富的人们,如果没有这种顶层设计的意识,我担心,类似胡雪岩的人生悲剧会不断重演。

王川: 投资与做人 – 李嘉诚的故事

本文最初于 2015年2月12日发布于笔者的公众号。


安迪*凯斯勒 (Andy Kessler)是九十年代硅谷圈内一个小有名气的风险投资家。他和合伙人1996年融资一亿美元,投资高科技公司,五年后年这笔起始资金涨了十倍到十亿美元。凯斯勒运气不错,成功地在2001年全身而退,然后开始著书立传.

他在书里提到去香港找李嘉诚融资时一段对话。他问李嘉诚,作为一个年近七十的亚洲顶级富豪,对于他,一个三十多岁刚刚在生意场上的起步者有什么建议。李嘉诚是这么回答的。

Andy, leave money on the table for your partners.

“安迪,我总是在桌上给我的伙伴多留一点钱. 你不仅仅会非常富有,而且会非常开心。如果你让你的伙伴赚到了钱,他们总会继续回来和你做生意。你的机会将源源不断.

“那些每笔生意锱铢必较的人,反而是最不开心的人。为什么?他们每当为自己多争取了一分钱以后,就开始恨自己为什么不多争取两分钱。所以这种人永远不会开心”.

李嘉诚的成功不是偶然的。他做人的艺术在于稍微多让一点利给自己的伙伴。他的回报远远大于当初出让的小利。也许他偶尔会被贪得无厌的小人占便宜,但长期来看,这无足挂齿.

李嘉诚投资世界各地的集装箱码头, 电讯和公用事业股, 积累了巨大财富。九十年代他收购运营欧洲通讯公司Orange, 2001年转卖获利一百五十亿美元;在印度92年成立的移动电话合资公司,2007年出售获利九十亿美元.

他在2007年就参与对脸书的投资,以一点二亿美元的代价获得0.8%的股份,2012年脸书上市时他的股份价值升到了约七亿美元。我想,在他寻找商机的路上,这种谦让共赢的习惯,让他赢得了不少新的朋友,不断在各处给他伸以援手,给他引荐新的机会,让他获得巨大成功。

如果你养成与人为善,助人为乐的习惯,你会拥有更多的朋友和宝贵的信誉资本,你将会打开更多机会之门,更有可能成功.

相反, 如果过于纠结小处的得失, 也许你会为获得一点小利沾沾自喜,但你将会丧失结交更多生意伙伴,拓宽自己视野的机会.

还记得那个犹太人的故事吗?一个犹太家庭,遭到纳粹的迫害,分成两队投靠两个不同的朋友。一个朋友是以前主动帮过他们的人, 一个朋友是接受过他们救助的人。投靠第一个朋友的获救了,投靠第二个朋友的家庭成员则不幸被出卖.

多和那些乐于助人,主动给予的朋友交往吧,他/她们是充满着正能量的你生活中的贵人.

王川:成长投资才是王道 (上)

本文最初于 2015年2月9号发布于笔者的公众号。


前一段时间我有篇文章论述了价值投资的陷阱。这个错误其实巴菲特年轻时也犯过.

伯克希尔*哈撒伟 (Berkshire Hathaway, 下面以其股票代号 BRK 简称)最早是1839年美国东部的一个纺织厂。后来历经多次并购,改成现在的名字。一次世界大战后纺织业就慢慢开始走下坡路.

1962年开始巴菲特不断购买 BRK的股票,到1965 年底,平均购买成本大约一股15 块。 BRK当时净运营资本一股就有19 块,而且还有微弱的盈利。这是一个价值投资的经典案例。老巴当时的心情,一定和多捡了一堆便宜白菜的大妈一样, 非常愉快.

怎奈纺织业作为夕阳产业,利润和产值不断缩水,象一个还可抽最后几口烟的破烟头.

后面二十年巴菲特不断慢慢把 BRK的纺织业生意关掉,然后介入保险和其他业务的投资。2010 年老巴回忆时,宣称当时购买 BRK是个巨大的错误,虽然那笔投资赚了钱,但是如果45年前他就直接投资保险和其他增长速度更高的业务,他可以多赚两千亿美元.

成长, 公司营收和利润迅速的增长, 才是股票投资的王道.

利润增长超过预期的,股票就会涨得更快 ;利润增长平缓甚至缩水,股票就会一落千丈.

传统行业的大多数公司,增长空间不大,所以股票市盈率一般不高,在美国一般都只有10-15,有的甚至更低.

利润增长快的大多为高科技领域,增长快,股票市盈率高。甚至公司没有利润,市场也可以忍受,看的就是增长的前景.

那么, 如何发现, 分析好的成长机会呢?谈谈我个人的体会.

第一,公司所在的行业必须是个迅速成长的市场,这是大局。夕阳行业可能在局部有成长机会,但相对来说还是少数.

成长的形式通常有这么两个典型:

一类是公司把传统业务,从自己的本地向全国,全球扩张。典型例子,是八十年代的可口可乐在全球的扩张, 零售业公司 Walmart 在美国本土和全球的扩张。

第二类是公司通过新的技术,新的商业模式,发现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前所未有的蓝海市场。这类公司多为高科技,尤其是和软件,互联网相关联的,轻资产高利润率的公司。过去三十年,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微软,苹果,谷歌和中国的BAT三家巨头。

没有人可以对抗大局,如果行业没有迅速成长,任何高明的管理人也无法力挽狂澜。这一点不忘记,就可以远离价值投资的陷阱,进入成长投资的康庄大道。

第二,管理领导团队极为重要,人是最重要的因素。

平庸的管理者,多是靠大量举债,增加金融杠杆,四处收购别的公司,获得短期,表面的增长,应付华尔街的压力。

极品的管理团队,有战略远见,了解客户和市场,非常接地气。能够以较少的内部资金,不断发现创造新的商机和全新的蓝海市场,促成公司增长。

当你见的管理团队多了,你就很容易区分谁是大言欺人,谁是善于创新,出奇制胜。

我1999年在硅谷惠普短暂工作,适逢媒体爆炒的新科女总裁 Carly(卡莉) Fiorina 上任,也有幸目睹芳容。卡莉能说会道,善于营销,1998年被财富杂志评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商界女性。

我当时参与一个被卡莉大力鼓吹的项目, 叫 Espeak, 号称是可以把世界上的买家卖家对接起来的电商技术。

作为一个一秒钟三美分的高薪临时工,我实在没什么好抱怨。但做项目时,明显感觉到工程师,管理层,市场部都对这个滑稽的披着皇帝新衣的项目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解释。

惠普在这个项目上投入了一亿美元,后来无疾而终,2002年项目停掉。

卡莉即没有产品经理那样接地气,也没有战略家的大局观。忽悠完大众,该开始干活了。她唯一可以想到的就是举债收购公司。

这个风格,其实和我见到的不少硅谷阔太太,没事做,就想贷款买投资房的心态很象。但买房一般可以保值。收购公司,可是个大技术活。

2002年,惠普通过举债以两百五十亿美元的巨资收购个人电脑公司巨头康柏,为此卡莉还和惠普的其他股东进行了激烈的斗争。

收购的主要理由,理论上是希望可以把惠普的个人电脑业务与康柏的合流,通过规模效应降低成本。但实际操作上,两个公司业务的合并,有许多细节上的挑战。当利润微薄的个人电脑业务增长放慢时,惠普也无法逃避这个大势的冲击。

惠普的股票从卡莉上台时,1999年七月的50块左右,跌到了2005年二月的二十块。卡莉也在此时被解聘。

更搞笑的是后来。2010年九月,惠普招了个德国人 Leo Apotheker 当老总。此公上任伊始,从华尔街借债一百一十亿美元收购软件公司Autonomy。仅仅十二个月后惠普就把他解雇,并且承认对 Autonomy 的收购,惠普买价过高,犯了严重错误,损失八十八亿美元。

与惠普的管理层形成鲜明对比的是,97年回归苹果公司的乔布斯。

(未完待续)